安卓系统网络安全分析
∗ 2011年7月: 2011年 国内出现安卓系统手机病毒——代号“安卓杀手”, 用户一旦中毒,病毒将拦截10086发送到手机上的任何 短信、上传手机设备信息、手机sim卡信息,最终会定 制大量短信增值服务,扣取高额话费。 2011年 2011年7月: 360手机云安全中心再次拦截到一批“安卓僵尸”最新 变种木马。该木马会伪装或篡改成google update服务、 俄罗斯方块、九宫格日记等60多款正常软件,以骗取 用户下载安装,回传隐私、卸载特定软件以及安装新 木马等一系列恶性操作。据保守估计,受到感染的手 机已经超过15万台
∗ 安卓手机操作系统是以Linux为基础的开放源码操作 系统。手机病毒的猛增源自其操作系统的开放。 ∗ 第三方开发商可以自由地将自己的应用程序在安卓 系统中上传,但是如果所上传的应用程序被病毒侵 犯,那么用户一旦下载此程序并安装后手机就会染 毒。 ∗ 过度开放是目前安卓应用商店的最大短板。 ∗ 安卓是一个开放源系统,这也就意味着黑客也能够 掌握此系统的基本结构和源代码。
苹果iOS与 苹果iOS与谷歌Android平台安全性比较 iOS Android平台安全性比较
∗ 苹果公司拥有严格的应用程序认证程序及软件开发 者认证程序,每款软件的作者都有相应身份记录, 有利于杜绝恶意攻击软件。 ∗ 谷歌的认证程序则没有那么严格,它允许任何软件 开发者在匿名状态下创建和发布应用程序,而无需 接受检测。
∗ 2011年8月: 2011年 360手机云安全中心截获了第一批利用Android最新 GingerMaster漏洞攻击的“索马里海盗”木马,90%的 安卓智能手机以及部分平板电脑都会遭到攻击。此类 木马能够全面控制Android智能手机用户,算得上 Android系统发展至今第一次的致命伤。
病毒源于“开放” 病毒源于“开放”
从网络入手 用户群策群力
∗ 移动安全问题的有效解决途径需要从网络入手。在 移动领域,设备只占使用体验的一小部分,用户的 大部分体验还是网络。应该开发致力于开发移动安 全产品。 ∗ 解决安统中的每个用户都需要参与其中。发现问题 及其弥补。
没有绝对的安全 没有绝对的安全
安全性融入开放性 安全性融入开放性 融入
∗ 无论是采用开放源码的操作系统还是采用相比封闭 源代码的操作系统,漏洞都是不可避免的。 ∗ 操作系统的安全性并不是完全由是否使用开放源码 决定。 ∗ 由于开源软件的开放性,广大的软件从业者和使用 者会对其进行评审、研究,因而漏洞更加容易被发 现,出现问题后也能更快更容易得到补救。 ∗ 将安全性融入开放,在系统的开放中保证安全,安 卓操作系统才能实现长久的可持续发展。
Android操作系统网络安全
李文雪 学号:11S003051
导读
∗ 谷歌安卓系统因为开源等各方面的优势,自一推出 就颇受市场欢迎,以安卓为操作系统的智能手机占 有率飞速增长。树大招风,这使得安卓智能手机成 了手机病毒和恶意程序的新宠。网络安全隐患进一 步蔓延安卓系统手机。
近日一些安全事件
∗ 2011年6月: 2011年 360手机云安全中心拦截到“X卧底”Android版变种,同批 发现的还有一系列以监听盗窃用户隐私为目的的木马。“X 卧底“是一款以窃取用户手机短信、通讯记录、环境监听 为主要目的手机间谍软件。 2011年 2011年6月: 瑞星公司截获了一个安卓系统的手机木马病毒——“安卓 遗产”木马,病毒会植入合法软件,通过第三方电子市场 传播。病毒将自身伪装成Google搜索程序,用户辨别真伪, 一旦运行成功,病毒将盗取用户手机中的IMEI、电话型号、 系统信息,并下载安装恶意软件到用户手机,给安卓手机 用户带来非常大的安全隐患。
安全措施
∗ 用户需要提高安全防范意识,对来历不明、具有诱 导性的彩信或邮件保持警惕,只安装正规商家开发 出的应用程序,及时安装反病毒工具并定时更新。 ∗ 运营商需要提高反病毒能力,可以在移动通信网络 上采取相关防范措施,在网络设备环节对传送的内 容进行安全审核,并及时封堵攻击来源,把危害降 到最低。 ∗ 防护措施不仅仅局限于手机终端,而应该是将移动 网络、后台服务及个体终端结合起来,从全局角度 提出完整的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