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海南省澄迈县六山村美丽乡村项目可行性报告书

海南省澄迈县六山村美丽乡村项目可行性报告书

中国·海南澄迈县六山村美丽乡村建设项目可行性报告书海南六山湖庄园开发有限公司2014年08月第一章总论1.1 项目概况1.1.1 项目名称海南省澄迈县金江镇六山村美丽乡村建设项目1.1.2总投资项目建设总投资为 7800 万元。

1.1.3项目由来建设美丽乡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个有效载体,根据党中央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部署,本项目以建设“富裕六山、文化六山、生态六山、文明六山”为总体目标,以“环境提升”、“产业提升”、“服务提升”、“素质提升”为切入点,通过3大体系(生态旅游体系、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农村文化建设体系)的建设,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休闲旅游经济,着力打造构筑“美丽六山——生态家园”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发展模式和消费模式,快速实现美丽乡村必须达到的“环境优美、生活甜美、社会和美”的基本要求,并通过本项目,摸索因地制宜建设社会主义美丽乡村的方法与模式,进而带动和推进六山社会主义美丽乡村的整体建设。

“建设纲要”所确定的基本思路和建设内容,是编制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重要基础。

1.1.4项目所在区域情况澄迈县位于海南岛的西北部,毗邻省会海口市,与广东雷州半岛隔海相望。

自西汉元封元年(公元前110年)置县,至今已有2100多年,史脉久远、人文炽盛,因古县治老城有“澄江”、“迈山”,故取山水名之首定县名为“澄迈”。

全县陆地面积2072平方公里,海域面积1100平方公里,总人口57.5万。

澄迈县辖金江、瑞溪、永发、老城、加乐、文儒、福山、桥头、中兴、仁兴、大丰等11个镇,176村(居)委会,867个自然村。

境内有3个国营农场、2个省直属农林场和1个省级开发区(海南老城经济开发区)。

海南老城经济开发区位于海南省澄迈县。

创建于1988年5月,2006年3月,通过国家发改委审核公告升格为省级开发区,目前正在申报国家级开发区。

开发区支撑澄迈经济半壁江山,是海南经济发展的新增亮点。

开发区北依琼州海峡,与海口相邻,距海口中心20公里,离机场32公里;区内有粤海铁路海口南站、外海岸线16.5公里、全国25个中心枢纽港之一的马村港。

1.1.5项目建设内容澄迈县金江镇六山村委会六山村农场,位于金马大道大丰镇方向12公里处,距规划建设中的琼州跨海大桥仅18公里,地理位置优越。

农场现有居民30户,人口227人,土地面积320亩。

当地居民经济收入主要依靠种植橡胶、蔬菜,畜养猪、牛、鸡、鱼等传统农业产业。

人均年平均收入仅2600余元,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已不能满足当地群众日益增长的民生需求。

六山村由于一直从事传统农业,经济发展落后,虽有丰富的旅游自然与人文资源,但却迟迟未能得到开发。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交通的改善,金江镇大规模的开发建设,金马大道的修通,也给六山村的发展带来了很好的契机。

根据六山村城乡总体规划,六山村主要定位于旅游产业的发展。

一方面将带动整个澄迈县旅游产业的发展,更好地承接周边旅游区的辐射,另一方面将拓展六山村建设,完善结构,对集镇功能进行完善补充。

因六山村美丽乡村建设将六山村发展史上写下重要的一笔。

六山村美丽乡村建设可行性建议书,分析美丽乡村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以及定位、规模、选址、建设条件分析以及方案规划等一系列内容进行了论述。

1. 2编制的主要依据、原则及范围1.2.1编制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8:(2)《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3)建设部《城乡规划编制办法》及《<城乡规划编制办法>实施细则》(4)《海南省美丽乡村建设指导意见(2014~2020)》;(5)《海南省文明生态村建设标准》(试行)和《海南省文明生态村管理细则》(试行);(6)《海南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总体规划》;(7)《海南省特色风情小镇(村)建设总体规划》;(8)《财政部关于发挥一事一议财政奖补作用推动美丽乡村建设试点的通知》(财农改〔2013〕3号)精神;(9)建设部《村镇规划编制办法》(试行);(10)《村庄和集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11)建设部《村镇规划标准》;(12)《澄迈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2012年调整)》;(13)《海南省发挥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政策作用推动美丽乡村建设试点实施方案》;(14)澄迈县建设局和国土环境资源局提供的地形图等现状基础资料;(15)六山村村委会提供的相关资料和图纸。

1.2.2编制原则(1)遵循国家有关政策、法规和各项专业技术规范,充分尊重业主的意见,并符合有关管理部门的规划要求;(2)根据项目区的实际情况和拟建设项目的具体要求,在综合考虑周边环境的前提下,注重项目的安全性、可靠性以及环境和经济的合理性;(3)合理配置公用工程,充分考虑环境保护和职业安全卫生的要求以及后勤保障等以人为本的原则;(4)平面布置科学合理并与规划相协调。

在满足有关安全、防火标准和规范的前提下,尽可能节省用地,并考虑今后发展建设与时俱进的要求;(5)严格按照“三同时”的原则,搞好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

1.2.3编制范围本报告着重对项目建设必要性、可行性、项目方案、总体规划、实施进度、投资估算、社会效益等方面的进行论述。

第二章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2.1背景2.1.1美丽乡村建设的背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农村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不断健全,面貌日新月异,但与城市相比,人居环境建设整体还显落后,不少地方脏、乱、差现象依然存在。

围绕“规划科学布局美、村容整洁环境美、创业增收生活美、乡风文明身心美”建设美丽乡村,提升农村人居环境质量,也就成为进一步发展的趋势。

发展乡村旅游是建设美丽乡村的有效途径。

随着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闲暇时间的增多和各种物质条件的便利,休闲旅游成为城市居民的消费新时尚,特别是周末休闲旅游已成为都市人调节生活方式的重要选择之一。

这种旅游不同于人文自然景观型旅游,它是融休闲娱乐、文化教育、康体健魄于一体的新型旅游模式,要求能体现出乡村的自然美和田园美。

乡村旅游以其清新古朴的田园风光和洋溢的乡土文化气息给都市人一种全新的感受,受到都市人的青睐。

近年来,海南省扎实推进乡村旅游,形成了集休闲农业、农家乐、森林人家、水乡渔村、风情小镇等多种类型产品多元发展的格局,乡村旅游日益成为海南省旅游业最具增长潜力的新型业态。

澄迈县十分重视旅游业的发展,加大旅游资源保护力度,编制完成相关旅游发展规划,建设旅游配套设施。

六山村民风淳朴自然,旅游资源丰富,夏秋气候宜人。

以及西线高速及金马大道建成后,XX村地理位置及交通优势亦越发显现,这样的地方正是都市人的好去处。

在这种背景下,六山村必须抢抓机遇,充分利用资源建设美丽乡村,发展乡村旅游。

2.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及意义六山村美丽乡村建设将推动六山村生态旅游。

生态旅游是当前旅游界的一个热门话题,是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在国际上产生并迅速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兴旅游产品,是一种“可持续性发展的旅游”。

因为发展生态旅游能带来经济、社会和环境等方面的综合效益,所以世界各国对此都十分重视。

我国作为生态旅游的新兴目的地,以走向保护区、亲近大自然为主题的“生态旅游热”将很快兴起。

2.2.1是生态环境保护的需要六山村村美丽乡村建设项目选择六山村规划范围内。

这里属热带气候区域,四季如春,雨量充沛,日照充足。

年平均气温23.7℃,日照时数2060.5小时,年均降雨量1756毫米。

是天然的富氧区域,通过美丽乡村的建设,大幅度增加植物覆盖率,净化河水,大片的绿地及河面将成为空气净化器和天然氧吧,对保护生态环境资源,美化六山村的风光,维护生态平衡,涵养水源等生态效益的发挥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2.2.2 “生态产业振兴”发展的需要六山村美丽乡村建设项目的建设,将有力地促进山区经济发展,扩大六山村对外开放程度,通过发展休闲生态观光游,促进第三产业发展,拓宽就业门路,使直接的生态开发收入转换为间接的三产收入,既保护生态,又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可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2.2.3促进六山村旅游市场发展的需要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节假日增多,过惯了喧嚣的城市生活的人们渴望回归自然,进行休闲生态观光旅游的愿望越来越强烈。

特别是近距离、有特色的生态休闲、民族风情游、农家乐等是上班族的一种最实际的旅游消费,六山村自然风光、民俗文化令人留连忘返,可见加快六山村美丽乡村建设步伐已势在必行。

2.3 项目建设的可行性本项目不仅具备优越的宏观环境和难得的战略机遇,而且具有良好的内生条件和政策环境,是切实可行的。

1、气候优势平均气温23.7℃,日照时数2060.5小时,年均降雨量1756毫米。

,是夏季避暑、冬季避寒,颐养天年的理想之地。

2、交通优势六山村交通便捷,紧挨环岛高速公路,并在此设有互通口及出口。

此外,金马大道贯村而过。

距离金江县城13公里,距离省会海口公里,可迅捷美兰机场、和在建的儋州机场,跨海火车站转瞬即达。

3、环境优势六山村除近年西线高速和西环高铁施工外外基本无工业污染。

独特气候下的生态、土壤、气候、光照等自然条件,构成相对独立的山水相生、植被相连的生态系统,湖光山色,水秀天蓝。

良好的生态、优美的环境亦是其极富竞争力的优势所在。

4、资源优势与侯臣咖啡、台湾风情小镇、福山风情咖啡园相比,六山村乡村旅游更多定位在民俗文化游方面,与周边普遍的自然景观游相比体现出差异性、独特性,不矛盾、不冲突,可使以六山村为节点旅游线路内容更加丰富多彩、全面立体。

5、优惠的政策环境建设现代化美丽乡村,要进行产业资源转移优化组合,可以享受海南国际旅游岛开发建设下发展乡村游优惠正常和对外开放的优惠政策等。

6、客商看好,资金集聚力度正在加大加速。

目前来六山村考察项目的客户迅速增多,有的利用当地资源和优惠政策边洽谈边行动,自我投资兴建项目基础设施。

目前的开发是项目规划落后于客户的行动,抓紧制定科学规划已是当务之急。

2.4约束条件1、旅游产业依托不足六山村经济基础较差,澄迈县内整体旅游产业发展不足,县域没有形成旅游产业,产业发展依托不足。

2、经济基础薄弱六山村现状经济基础较薄弱,政府和六山村财力有限,连基础设施改善都存在较大问题。

2.5总体判断根据以上多方面的分析,对六山村自身发展的能力与约束条件总结如下:1、六山村美丽乡村建设应充分发挥区位优势、资源优势、交通优势、环境优势,充分利用资源发展休闲生态观光游。

2、六山村美丽乡村建设发展休闲生态观光游要与周边旅游业形成错位发展,避免同质竞争,要打造具有自身特色的旅游产业发展平台。

2.6可行性建议的主要结论本项目建设对于六山村发展生态和旅游业,优化生态环境及旅游产业结构和建立与市场相对接的生态产业具有非常积极的促进作用。

对于探索在生态建设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发展生态旅游业,从而实现生态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