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初中历史教学论文 浅谈历史教师的教学语言

初中历史教学论文 浅谈历史教师的教学语言

浅谈历史教师的教学语言
语言既是记录知识的载体,也是人们交流思想的工具。

对于历史教师而言,教师的语言水平,直接关系到历史教学的质量,如果教师语言上不过硬,就不可能达到所企望的良好教学效果。

历史教学语言,就是历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向学生传授历史知识从而影响学生的语言,这所说的历史知识既包括广义的历史知识,也包括狭义的历史知识;既包括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察问题的能力,也包括分析、综合等学习能力。

总而言之,历史教学语言实际上是历史学、教育学和语言学相结合而形成的一种语言。

历史教学语言首先要满足历史学的要求,历史学要求具体的记述历史,历史教学语言也就要求以历史知识作为自己的主要内容,只有这样,才能使历史学科与其他学科的教学语言明显地区别开来。

历史教学语言也要满足教育学的要求,应该具备两个基本要求:一是学生能听懂,二是学生喜欢听。

历史教师在确定教学语言时,应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点以及所掌握的历史知识水平。

对于历史学科,要叙述得通俗易懂,深入浅出。

教师在讲述时,应该用具体的历史材料来充实教学,叙述事件要完整、具体、生动、形象,以此来唤起学生丰富的历史想象力,激发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浓厚兴趣。

历史教学语言还要满足语言学的要求。

历史教师要正确地表述自己的思想,就应使自己的语言达到规范化、精确化,这就要求教师积累词汇,掌握语言法则,懂得修辞,只有作到这些,才能使自己的教学语言达到准确、流畅并且生动,只有这样,才能使自己的语言不拖泥带水,不词不达意,不前言不搭后语,这才能体现出历史教师教学语言的风采和魅力。

历史教学语言要具有真实的情感。

历史教师应当重视历史教学语言的情感色彩,热情歌颂真善美,鞭挞假恶丑,对学生惊醒正义感、爱国主义、英雄主义的教育。

例如不:讲述火烧圆明园时,应用控诉、悲愤的文字和语调:“侵略者燃起的大火,整整燃烧了三天,黑云长达一百多里,笼罩整个北京城,一片天昏地暗。

中国人眼望大火,心如刀割,泪流满面,可是英法强盗们却兴高彩烈,手舞足蹈地狂呼:‘真美,美极了’。

就这样,这座‘万园之园’被烧了,这是中华民族的一大耻辱。


历史教学语言要求生动。

要适当口语化,使教学语言更加通俗化和更有感染力,更具有生气。

历史教学语言的准确生动,主要表现在教师用词的精当和叙事的具体上只有这样,才能准确地描述出历史事物的状态和发展,同时,历史教学也要注意史料的时代性。

历史教师的对象是青少年,他们的历史知识和语言词汇的积累尚有不足,为了减少、避免由于生僻的词句、艰涩的话语,给学生造成困惑,所以,历史教师应注意自己的适当口语化,多采用一些现实生活中适用的语言,使历史教学语言更加通俗化和更有感染力,更具有生气。

历史教学语言的提高,取决于历史教师的自身素质。

对于历史教师来说,要具备多方面的素质。

其中,最重要的是历史学、语言学、演讲等方面的修养,历史学可以是历史教师的教学语言内容充实;语言学可以是历史教师的教学语言表达明晰;演讲可以训练教师的口才,提高历史教师的教学语言水平,应着重抓好自身多方面的文化修养,只要历史教师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坚持不懈地努力学习和实践,提高历史教学语言水平的目的是能够达到的。

韩退之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而作为教师,可以说以“舌耕”为业。

语言的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对于历史教师而言,正是历史教学语言来完成教学计划,提高教学质量,把历史知识传授给学生。

针对历史教师的教学语言提出几点浅见。

希望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能够让所有的历史教师都来重视教学语言问题,都能为提高自身的教学语言水平而不懈努力,对历史教学语言问题积极探讨,从而达到他们所企盼的水平。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