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植物生理学:第七章 细胞信号转导

植物生理学:第七章 细胞信号转导


G蛋白下游的靶效应器很多,包括磷酯酶C(PLC)、 磷酯酶D(PLD)、磷酯酶A2(PLA2)、磷酯酰肌醇3激 酶(PI3K)、腺苷酸环化酶、离子通道等。
通常认为,G蛋白参与的跨膜转换信号方式主要是α亚 基调节,而βγ亚基的功能主要是对G蛋白功能的调节和修饰, 或把G蛋白锚定在细胞膜上。随着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的 证据表明,G蛋白被受体激活后βγ亚基游离出来也可以直接 激活胞内的效应酶。有些甚至是α亚基和βγ亚基复合体协同 调节。在目前所知道的8种不同的腺苷酸环化酶(AC)同工 酶中,AC1通过α亚基激活,AC2、AC4、AC7则直接被βγ 亚基激活,但需要α亚基存在,两种协同起作用。
信号的主要功能:在细胞内和细胞间传递生物信息,当植 物体感受信号分子所携带的信息后,或引起跨膜的离子流动, 或引起相应基因的表达,或引起相应酶活性的改变等,最终 导致细胞和生物体特异的生理反应。
外部信号对 拟南芥植株 生长和发育 的影响
二、受体(receptor)在信号转导中的作用
受体(指能够特 异地识别并结合 信号、在细胞内 放大和传递信号 的物质)
一、G蛋白参与的跨膜信号转换
是细胞跨膜转换信号的主要方式。G蛋白 即GTP结合蛋白(GTP binding protein),是细胞内一类具有重要生理调节功能的蛋白质。G蛋 白可以和三磷酸鸟苷(GTP)结合,并具有GTP水解酶的活性。在所有 的G蛋白中只有两种类型G蛋白参与细胞信号传递:小G蛋白和异三聚体 G蛋白。小G蛋白是一类只含有一个亚基的单聚体G蛋白,它们分别参与 细胞生长与分化、细胞骨架、膜囊泡与蛋白质运输的调节过程。
在细胞跨膜信号转导中起主要作用的是异三聚体G蛋白(heterotrimeric G-proteins,也被称作大G蛋白)。常把异三聚体G蛋白简称为G蛋白。
异三聚体G蛋白由3种不同亚基(α、β、γ)构成,α亚基含 有GTP结合的活性位点,并具有GTP酶活性,β和γ亚基一般 以稳定的复合状态存在。
异三聚体G蛋白参与胞外信号跨膜转换的特点是:胞外信 号被细胞表面的受体识别后,通过膜上的G蛋白转换到膜内 侧的效应酶上,再通过效应酶产生多种第二信使,从而把胞 外的信号转换到胞内。
第一,识别并结合特异的信号物质,接受信息,告知细 胞在环境中存在一种特殊信号或刺激因素。
第二,把识别和接受的信号准确无误地放大并传递到细 胞内部,启动一系列胞内信号级联反应,最后导致特定的 细胞效应。要使胞外信号转换为胞内信号,受体的这两方 面功能缺一不可。
第二节 跨膜信号转换
信号与细胞表面的受体结合之后,通过受体将信号转导进入细胞内, 这个过程称为跨膜信号转换(transmenbrame transduction)。
Fig.7-1 Plant cell signal transduction processes
一些常见的植物信号转导反应
生理现象
感受的刺激
相应的生理反应
光诱导的种子萌发 光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种子萌发
气孔运动
光、黑暗、ABA 等 气孔开闭运动
植物向光性反应

植物向光性生长
含羞草感振运动
机械刺激
含羞草小叶运动
根的向地性生长运动 重力
根向地性生长
光照控制植物开花 光
植物开花
植物的春化反应
低温
植物开花
植物叶片脱落
光周期
叶脱落
乙烯诱导果实成熟 乙烯
果实成熟
第一节 信号与受体结合
一、信号(signal)
根据信号性质
物理信号:光、电等刺激 化学信号(配体ligand):激素、病原因子等
根据信号位置
胞外(胞间)信号(植物激素是主要的) 胞内信号
二、二元组分系统
二元组分系统首先是在细菌中发现的,受体有两个基本的 部分,一个是组氨酸蛋白激酶(His protein kinase,HPK), 另一个是反应调节蛋白(response-regulator protein,RR)。 HPK位于质膜,分为感受细胞外刺激部分和激酶部分。当HPK 接受信号后,激酶的组氨酸残基发生磷酸化,并且将磷酸基团 传递给下游的RR。RR也有两个部分,一是接受磷酸基团的部 分,具有天冬氨酸残基,另一部分为信号输出部分,将信号传 递给下游的组分,通常是转录因子,调控基因的表达。
第七章 细胞信号转导 (signal transduction)
植物细胞信号转导(signal transduction)是 指细胞偶联各种刺激信号(包括各种内外源刺激 信号)与其引起的特定生理效应之间的一系列分 子反应机制。
信号转导可以分为4个步骤,1)信号分子与 细胞表面受体的结合;2)跨膜信号转换;3)在 细胞内通过信号转导网络进行信号传递、放大与 整合;4)导致生理生化变化
现已证明,异三聚体G蛋白在植物中普遍存在,运用免 疫转移电泳等生化手段先后在拟南芥、水稻、蚕豆、燕麦等 植物的叶片、根、培养细胞和黄化幼苗中检测到植物G蛋白, 并参与了光、植物激素以及病原菌等信号的跨膜转导,以及 在质膜K+离子通道、植物细胞分裂、气孔运动和花粉管生长 等生理过程的调控。
在G蛋白偶联受体的研究上,目前已从拟南芥分离到一 种G蛋白偶联受体(GPCR),其氨基酸序列上与动物GPCR 达到20%左右一致性和50%左右的相似性,在功能上可能参 与了细胞分裂素的信号转导过程。
信号转导是信息的物质体现形式和物理过程
胞间信号是指植物体自身合成的、能从产生之处运到别处, 并对其他细胞作为刺激信号的细胞间通讯分子,通常包括植物 激素、气体信号分子NO以及多肽、糖类、细胞代谢物、甾体、 细胞壁片段等 。
胞外信号的概念并不是绝对的,随着研究的深入,人们发现 有些重要的胞外信号如光、电等也可以在生物体内组织、细胞 之间或其内部起信号分子的作用。
细胞表面受体 细胞内受体
G蛋白连接受体
类受体蛋白激酶
(酶连受体,包括二元组分系统)
细胞受体的特征 (1)特异性; (2)高亲和力; (3)可逆性。
受体与配体的结合是一种分子识别 过程,靠氢键、离子键与范德华力 的作用,配体与受体分子空间结构 的互补性是特异性结合的主要因素。
在植物感受各种外界刺激的信号转导过程中,受体的功 能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