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如何加强工程造价管理
[摘 要] 工程造价控制的核心内容是以市场为中心对造价进行
动态控制与管理。合理计定工程成本有效控制投资,充分发挥投资
的社会经济效益是我们工程造价专业研究一项十分重大的课题。
[关键词] 工程造价管理 工程造价管理体系 复合型人
才
工程造价是指完成一个建设项目所需费用的总和,又指建筑产
品价格。它不仅与工程建设内容有关,还与建设地区的经济发展程
度、建设者的管理和技术水平、国家和当地政府的政策等存在着紧
密地联系。正确地编制工程造价对政府宏观控制政策有着不可替代
的作用。在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如何有效地进行工程造价管理,
并在确保工程质量的前提下,降低工程造价是各级工程造价部门、
投资者一个比较关心的问题。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建
设项目全过程的需要,合理计定工程成本有效控制投资,充分发挥
投资的社会经济效益是我们工程造价专业一项十分重大的课题。
1.我国工程造价管理工作的现状及发展必然趋势
我国现行的工程造价管理制度是在五十年代从原苏联基本建设
模式演变而来,八十年代才逐步完善起来的。表现为国家直接参与
和管理经济活动。按照基本建设程序规定在不同规划设计阶段必须
编制概算或预算并对政府负责;有关部门制定了概、预算编制原
则 、内容、方法和审批办法,规定了概、预算定额、费用定额和
设备材料预算价格的编制、审批、管理权限等。随着改革开发历史
进程,经过发展、改革、形成了比较完善的概预算定额管理体系。
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计划经济时期单一的概预算
编制和管理已不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在计划经济的体制
下“建、管分离”,概预算编制和制度是以国家直接参与管理经济
活动为前提的,偏离社会效益,项目的规划论证及技术经济分析也
就无从谈起。国家控制了构成工程造价主要因素的设备材料价格、
人工工资和利税分配等。在这种以计划经济为主的经济环境里,概
预算编制和乱离制度为核定工程造价、帮助政府进行投资计划方面
发挥了较大作用。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要求我们对
项目投资进行预测和控制就必须合理计定工程成本,有效控制工程
投资,充分发挥投资的社会经济效益。“转轨变体”建立符合社会
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科学的工程造价管理体系就更为十分重要。
2.“转轨变体”建立科学的工程造价管理体系
工程造价的控制与管理自始至终贯穿在基本建设全过程。在项
目决策阶段、设计阶段和建设项目实施阶段,对工程造价进行技术
经济研究分析比较,把建设项目的造价控制在科学合理的范围之
内,根据项目的进展情况随时纠正发生的偏差,以保证项目管理投
资的实现,力求在项目建设的各个阶段合理使用人力、物力、财力,
以取得较好的投资效益和社会效益。各阶段的造价控制紧密相关,
这就要求我们应建立一套科学完善的工程造价管理体系,使工程的
计价、审查、确定、结算、决算各阶段规范化、制度化,因而建立
一套行之有效的监督、检查机制。同时,如何合理地确定造价,使
各种资源得到充分而合理的匹配,以取得较好的投资效益和社会效
益,也是需要研究的主要问题。
由于工程建设一般周期较长,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项
目的初始阶段难以确定一个正确的造价。随着工程的开展和深入,
对该项工程的了解也就更加全面,从而造价的分析计算也就愈加合
理。因而工程造价合理确定与有效控制应充分注意:
(1)特别是水利工程建设项目投资大,建设周期长,地质条件
复杂,人财物消耗大,考虑到投入使用后的经济效益等因素 ,一
旦决策失误,将造成无可挽回的巨大经济损失,为了合理管理造价,
必须在建设全过程,按照不同阶段的特点进行多次计价,即按建设
程序合理确定不同阶段的造价精度,以充分体现造价的合理性。
(2)多年来,各级主管部门普遍忽视了建设前期阶段的决策重
要性,造价控制的重点主要放在项目建设的后期阶段甚至在工程决
算阶段,因此经常出现投资超概的现象。所以,我们必须更新观念,
重新认识,总结出一套完整的工程造价控制与管理方法。
(3)工程造价控制应贯穿与建设项目的全过程,但控制重点是
根据工程在不同的阶段采取不同的措施。建设项目的前期决策阶段
重点是技术经济分析论证。设计阶段造价管理阶段重点是合理计定
工程成本。实施阶段造价管理的重点是计量与支付。
(4)实行建设项目全过程监理和造价控制制度。
(5)工程造价控制的核心内容是以市场为中心对造价进行动态
控制与管理。建设项目的复杂性决定了其计价的多次性,与建设过
程相对应的各阶段造价是动态地反映了项目的总造价。特别是工程
实施阶段,由于外部条件的变化,设计阶段未考虑周到的因素往往
暴露出来,导致设计变更,造价随之变化。这就需要造价工程师对
建设工程运行中出现的问题及时研究分析,并及时采取纠正措施,
使目标得以顺利实现。这一阶段是造价动态控制最集中的过程。造
价工程师的大量工作也是应该在这个时候完成。
3.加强工程造价管理,必须培养既要懂工程技术又懂工程经济
的复合型人才队伍
工程造价管理师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它以国家有关工程建设的
方针、政策作为规范准则,涉及运用其它技术经济学科的成果,是
一项政策性、技术性、经济性和实践性都很强,其它学科无法替代
名符其实的技术经济专业。造价工程师除了对本专业的知识有深入
的了解和理解外,还应对设计内容、设计过程、施工技术、项目管
理、经济法律法规等,都有全面的了解,工作起来才能得心应手,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技术与经济专业知识融合一体才称得
上“复合型人才”。
应完善工程造价专业的高级教育及在职人员的在职教育活动。
由于工程造价管理在建设项目中和各方经济利益密切相关,且对全
社会的建设工程经济活动起着十分重要的“把关”作用,还应根据
现行市
场体制下对工程造价管理人才的素质要求,促使教育机构在大
学开设工程造价管理专业课程,正规培养工程造价专业的高级人
才。其课程的设置,也应完全根据市场需要和人才素质的要求来决
定。即应有建筑设计、施工、工程机械等各种工程技术课,也应开
设经济、财务、造价、概率与数理统计等基本课程。同时还应该开
设系统工程、价值工程、技术经济、计量经济、计算机、管理科学
等拓展知识面 ,为工程造价领域高级人才的成长培养创造条件。
同时工程造价专业人员自身也需要不断学习和提高。只有高素质的
人才才能合理计定工程成本、有效控制工程投资、充分发挥投资的
社会经济效益。
作者简介:
张蕾(1979- ),女,工程师,主要从事水利水电工程造价管理
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