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建设工程经济课件

建设工程经济课件


二、工程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及特点
2.工程经济学的特点 综合性:从技术角度研究经济问题,又从经济 角度分析技术问题,同时综合其他学科;跨部 门、跨地区、多目标。 实用性:研究的课题、分析的方案都来源于工 程建设实际,并紧密结合生产技术和经济活动 进行。其分析和研究的成果直接用于生产,并 通过实践来验证分析结果是否正确。
图中的节点编号无需连续,可每隔一个网络区段留出若干空号,
为调整或变动所用。
return
4.线路
概念:网络图中从起始节点开始,沿箭线方向连续通过一系列 箭线和节点,最后到达终点节点的通路称为线路。
线路的计算工期的概念:线路上所有工作持续时间之总和称为 该线路的计算工期。
关键线路:网络图中有多条线路,其中时间最长的线路称为关 键线路。
济理论》。 精确阐述了工程经济的重点:“不把工程学简单的理解和
定义为建筑艺术是很有好处的。从某种重要意义来说,工程经 济并不是建筑艺术。我们不妨把它粗略定义为一门少花钱多办 事的艺术。”
1915年,斯坦福大学教授菲什出版了第一部》工程经济学 》著作——投资模型与证券市场联系起来。
return
(二)工程经济学的发展
1920年戈尔德曼教授《财务工程学》提出了决定相对价值 的复利模型。
1930年格兰特教授出版的《工程经济学原理》在书中指出 了古典工程经济的局限性,而且以复利计算为基础,讨论 了判别因子和短期投资评价的重要性,以及资本长期投资 的一般比较。
至此,工程经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产生了。
return
(二)工程经济学的发展
断路作用:当网络图中中间节点有逻辑错误时,运用虚工作断 路,从而能正确表达工作间的逻辑关系。
(3)工作间的关系
本工作:通常用工作表示被研究对象的称为本工作。 紧前工作 紧后工作 平行工作 先行工作:在网络图中自起始节点至本工作之间各条线路上的 所有工作称为本工作的先行工作。
return
(3)工作间的关系
2.发展阶段(1950-1990年)
3.现代工程经济学的发展(1990年至今)
二、工程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及特点
1.工程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各种工程技术方案的经济效果。
研究内容:如何以最小的投入获得预期产出;如何 以等量的投入获得最大产出;如何用最低的寿命周 期成本实现产品、作业以及服务的必要功能。
return
工艺关系(生产工艺技术决定)
组织关系(组织安排需要或资源调配需要)
虚工作的作用:联系作用、区分作用和断路作用。
联系作用:运用虚工作正确表达工作之间的工艺联系和组
织联系的作用。
区分作用:指双代号网络图中应用两个代号表示一项工作,
若两项工作用同一代号就用虚工作加以区分。
return
(2)虚工作(虚箭线)
to
二、工程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及特点
定量性:研究方法注重定量分析,即使有些难以定量的因 素,也要设法予以量化估计。 比较性:工程经济分析通过经济效果的比较,从许多可行 的技术方案中选择最优方案或满意的可行方案。(俗话说, 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 预测性:多在事前进行分析,技术经济预测。
return
西南交通大学希望学院
建设工程经济
第一 讲
主讲教师:李兴华
第一章 工程经济学概述
内容提要: 一、工程经济学含义及其发展 二 、工程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及特点 三、 工程经济学的基本原理 四、工程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及学习要领
to
一、工程经济学含义及其发展
(一)工程经济学的含义 1. 何谓工程:指人们应用科学的理论、技术的手段和
经济是指节约或节省。
3.工程经济学的定义:在资源有限的条件下运用工程经济 学的分析方法,对工程技术(项目)各种可行方案进行比 较,选择并确定最佳方案的科学。
核心任务:对工程项目技术方案的经济决策。
(二)工程经济学的发展
1.萌芽阶段(1887-1930年) 1887年美国的土木工程师惠灵顿出版著作《铁路布局的经
三、工程经济学的基本原理
1.经济学相关原理 资源配置理论
机会成本理论:基本思想、机会成本的概念
经济效益理论:经济效应和经济效益
2.财务会计学相关原理
资金时间价值:资金在循环和周转运动过程中,通过生 产经营活动使其绝对金额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增值 (减值)变化。
三、工程经济学的基本原理
财务报表 长期投资分析 3.管理学相关原理
return
3.网络图的编号
网络图节点编号应遵循的原则:
(1)从起始节点到终点节点,编号由小到大,一根箭线的箭头 节点的编号必须大于箭尾节点编号,节点编号的方法可根据节 点编号的方向不同分为沿水平方向编号和沿垂直方向编号。
(2)同一个网络图中所有的节点,不能出现重复的编号。
注意:为了便于在网络图中增减一个或几个工作,同一个网络
设备来完成的较大而复杂的具体实践活动。 工程经济学中的工程包括:工程技术方案、技术措施 和工程项目。 2. 何谓经济? 从宏观上的定义:经济是指生产关系;经济是一国的国 民经济的总称或国民经济的各部门。
to
一、工程经济学含义及其发展
从微观角度定义:经济是社会生产和再生产的过程,即物 质资料的生产、交换、分配、消费的现象和过程。
决策理论 方案比较法 计划与预测理论
return
四、工程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及学习要领
1.工程经济学的分析方法 方案比较法 动态分析法 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 系统分析方法
return
四、工程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及学习要领 2.工程经济学学习要领
r关系。 逻辑关系的种类:
后续工作:本工作之后至终点节点各条线路上的所有工作称为 本工作的后续工作。 起始工作:没有紧前工作的工作称为起始工作。
结束工作:没有紧后工作的工作称为结束工作。
return
2.节点(事件)
节点概念:双代号网络图中工作之间的交接之点,用圆圈表示。 节点一般表示该节点前一项或若干项工作的结束,同时也表示 该节点后一项或若干项工作的开始。 开始节点:代表工作的箭线,其箭尾节点表示该工作的开始, 称为开始节点; 结束节点:箭头节点表示工作的结束,称为结束节点。 起始节点:双代号网络图中的第一个节点称为起始节点,表示 一项工程或任务的开始。 终点节点:表示一项工程或任务的完成。 中间节点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