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甜玉米栽培技术
摘要介绍了康县甜玉米栽培技术,包括安全隔离,选好地块;精细整地,施足底肥;注重气象,抢墒覆膜;适期播种,规范种植;加强田管,确保高产;改收籽粒为主收青穗,以期为综合生产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超甜玉米;精细整地;适期播种;加强田管
中图分类号 s513.048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2)21-0061-01
甜玉米以其籽粒在乳熟时含蔗糖量高而得名,以甜、脆、香等为特色,很受市场欢迎。
可分为普通甜玉米、超甜玉米和加强甜玉米三大类型,种植效益一般是普通玉米品种的2~3倍。
近年来,甜玉米在甘肃陇南干旱生态区域种植推广很快,成为陇南市种植业中的新宠。
超甜玉米种子活力弱,发芽率、田间出苗率分别为80%~85%、50%~60%[1]。
为提高超甜玉米的发芽率,增加农民的种植效益,以超甜2000为试验品种,康县于2009—2012年对超甜玉米大田栽培技术进行了试验研究,总结出了一套超甜玉米大田推广的技术要点,现介绍如下。
1 安全隔离,选好地块
在种植甜玉米时应特别注意隔离区安全程度,严防串花,否则导致甜玉米甜度性状消失,会影响生产的主要品质和经济效果[2]。
由于超甜玉米是异花受粉作物,花粉粒小而轻,能借风力传播,因
此选好种植隔离区是保证大田栽培的商品甜玉米具有纯真甜度的
先决条件。
一般普通玉米制种隔离区在300 m以上。
选择土壤肥力较高、地力均匀、土壤墒情好、灌溉方便、集中连片的地块进行规格播种。
2 精细整地,施足底肥
2.1 精耕细作
超甜玉米籽粒大小不均,饱满度不匀,故顶土能力比普通玉米弱,为提高超甜玉米的发芽率,开春解冻后尽快进行整地,达到田面平整、田埂顺直、土块细碎的标准,为玉米全苗奠定基础。
2.2 施用基肥
整地前施基肥,一般基肥施用优质农家肥75 t/hm2、磷酸二铵300.0~400.5 kg/hm2、尿素225.0~300.0 kg/hm2、硫酸锌15.0~30.0 kg/hm2,撒施耕翻,入土耙耱,以防烧种,影响全苗。
3 注重气象,抢墒覆膜
实施浅耕和深法施肥后,视土壤墒情状况及时划线。
用行距为1.0 m的划行器在平整好的地块上划好播种线,要求线直,行距大小均匀一致。
划线完毕,应及时抢墒覆盖地膜。
使用宽幅70 cm
的地膜覆盖地面(人工或机械均可),并要做到地膜压得紧密严实,不透风漏气,以防破膜跑墒及大风刮破地膜,失去保温保水性能。
4 适期播种,规范种植
4.1 严把播种期
播种过早,地温低,致使种子霉烂,造成缺苗断垄;播种过晚,生长发育推迟,影响产量。
依据康县的气候特点和甜玉米特征特性,一般年份地膜栽培在4月6—8日即上旬末中旬初以后开始播种比较适宜。
4.2 严格选择品种
必须先进行品种试验,遴选适合当地生态要求的种植品种,适宜当地种植的超甜玉米主体品种为超甜2000,搭配品种甜糯1号。
4.3 营养钵育苗
播种前进行精选种子,最好实行在大棚内营养钵育苗移栽,配制营养土,必须在营养土上进行单位播种或移栽。
4.4 改春、夏常规播种为排开播种
在我国北方玉米的种植区以春播或夏季播种为主,这样在市场供给上就形成了很大的空档。
实行排开播种,可使果穗陆续成熟,持续供给市场[3-4]。
康县中部干旱生态区一般可在3月上旬采用塑料大棚育苗移栽,露地直播的可在4月中旬播种。
以后每隔15 d左右播种1次,播种可一直延续到当年7月上中旬。
4.5 播种规格
地膜栽培,宽行70 cm,株距33.3 cm、垄面50 cm,垄高10 cm,保苗4.5万株/hm2以上。
每穴按2粒点播,播种深度为2~3 cm。
同时要在点种器上加限深度设施标计号,以防播种过深影响出苗或形成大小苗现象。
4.6 改单行种植为撮苗种植
采用撮苗种植,可增加单位面积穗数,以促进生产效益大提高。
撮苗种植时先按1.0 m×0.5 m的株行距规定撮苗穴位,然后在每个穴位深挖宽各40 cm左右的坑,在坑中填入充分腐熟的优质农家肥、磷肥、尿素等,然后在坑的四周点播种,保证每穴留苗3~4株,保留株数6.0万株/hm2左右。
5 加强田管,确保高产
播种后出苗前,若遇大雨雪天气,应及时破除种穴上覆盖的硬土皮,换上新土封口,以利幼苗顶土,不能只放苗不封口。
及时间苗,适时定苗,出苗后三至四叶期选苗间苗,五至六叶期选苗定苗。
改革施肥方法,多施含碳酸肥料。
玉米为高产作物,需肥量较多,在栽培中应当施足基肥,基肥应以有机肥为主,配合适量的化学肥料,有机肥施入量应在60 t/hm2左右[5]。
在此基础上施尿素225 kg/hm2、磷酸二铵300 kg/hm2、草木灰6 000~9 000 kg/hm2。
在施好基肥的基础上,应重点抓好喇叭口肥及拔节肥的使用。
由于玉米为c4作物,施用碳铵可增加田间co2的含量,提高玉米产量,因而在玉米生产中施用追肥时应以碳铵为主。
应注意适时快施、快埋、快浇水,严防肥效挥发损失。
6 改收籽粒为主收青穗
6.1 精选鲜穗,加工上市
甜玉米和超甜玉米采收期要求比较严格,收获较早籽粒内含物
太少,收获较晚则果皮变厚,蔗糖糖分向淀粉转化,渣子多,一般甜玉米在授粉后20、23、25 d采收较适宜,主要以采收青嫩鲜穗为主。
6.2 改现采现卖为标牌加工,统一贮藏周年统供
精细观察,适时选择收获,分级加工标牌上市,规格销售。
一般冷冻时应先将采收的果穗按长度和重量分级,剥去苞叶,并用干净刷子刷洗清除残存花丝,水煮或蒸12 min,然后在8 ℃水中冷却,再拣出吹干表面水分,进入冷库贮藏,在-35 ℃温度下存放8~10 h,完成速冻,然后用无菌食品塑料袋真空包装冷藏供市,可以延长贮藏期,长期销售,品质不变。
7 参考文献
[1] 周积兵,张立荣,陈建陇,等.超甜玉米种子生产技术规程[j].中国种业,2010(2):69-70.
[2] 席祖国.三峡坝库区甜玉米保优丰产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06(10):119.
[3] 史新立.甜玉米春播覆膜高效丰产栽培技术[j].陕西农业科学,2001(11):37-38.
[4] 于维忠,孙始良,张道玉,等.甜玉米的生育特点及实践应用[j].杂粮作物,2001(6):35-36.
[5] 顾金春,彭忠华,戴保威.甜玉米的生育特点及其栽培技术[j].山地农业生物学报,2001(5):383-385,3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