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主要病虫害的识别及防控
呼肠孤病毒科斐济病毒
白背飞虱持久性传毒
本田后期为害状
水稻南方黑条矮缩病毒病症状
2、水稻齿叶矮缩病 褐飞虱终身传毒
叶尖卷曲
叶尖卷曲
叶缘缺刻
脉肿
3、水稻普通矮缩病
叶蝉持久性传毒
二、病虫防控技术
1、高效杀虫剂的应用
稻虱对主要杀虫剂的敏感性测定 (2008-2010)。
一、水稻病虫识别
病害
胡麻叶斑 颖枯病 纹枯病 基腐病 病毒病
虫害
钻蛀性螟虫 稻飞虱 稻纵卷叶螟
胡麻叶斑病
症状:
从秧苗期至收获期均可发 病。叶片发病 多为椭圆病 斑,病斑中央褐色周围有 深浅不同的黄色晕圈。
发生条件:
高温高湿、有雾露存在 时发病重。酸性土壤, 砂质土,缺磷少钾时发 病。
胡麻叶斑病
稻瘟病
吡虫啉:极高水平抗性(168.1- 561.5倍) 氟虫腈:低-高水平抗性(2.7- 67.7倍) 噻嗪酮:低-中等水平抗性(4.2-33.1倍) 噻虫嗪等:低水平或无抗性。
防治稻飞虱高效药剂
噻虫嗪(阿克泰) 吡蚜酮 仲丁威(或敌敌畏)
防治稻螟药剂
问 题: 老药剂不同程度产生抗药性--- 新药剂; 世代重叠、防治困难 --- 持效期;
稻瘟病和胡麻叶斑病症状比较-叶部
稻瘟病和胡麻叶斑病症状比较-穗部
胡麻叶斑病病菌
Bipolaris oryzae (Breda de Hann) Shoem. 稻平脐蠕孢
稻瘟病病菌
Pyricularia grisea 灰梨孢
颖枯病
症状:
仅侵染谷粒颖壳,受害谷粒初在颖壳 端部或侧面现褐色椭圆形小斑,后病斑 逐渐扩大至谷粒的半部或全部,病斑边 缘深褐色,中部色泽变浅,终呈灰白 色,斑面散生针头大小黑粒。被害谷粒 因染病的早迟而成空壳或瘪谷或半充实 等三种受害情况 。
稻纵卷叶螟
为害水稻叶片,使叶片枯百卷叶。
水稻病毒病
• 全世界已知10多种,我国发生的有:普通矮缩 病、黑条矮缩病、条纹叶枯病、齿叶矮缩病、 黄矮病、病黄萎病和丛矮病。
• 水稻病毒病多由叶蝉或飞虱传播;多为持久性 传毒;种子不传病。
种类
南方黑条 矮缩病 黑条矮缩 病 普通矮缩 病
条纹叶枯 病
齿叶矮缩 病
杀虫剂对不同地区螟虫初孵幼虫的毒力
序号 1 2 3 4 5 6 7
杀虫剂 甲维盐 丁希氟虫腈 毒死蜱(乐斯本) 氯虫苯甲酰胺(康宽) 茚虫威(安打、凯恩) 三唑磷 杀虫单
LC50 0.0027
0.18 0.29 0.54 1.66 2.31 247.6
稻纵卷叶螟3龄幼虫对药剂的敏感性
杀虫剂
甲维盐 阿维菌素 氟虫腈(锐劲特) 茚虫威(凯恩、安打 ) 氯虫苯甲酰胺(康宽) 丁烯氟虫腈 丙溴磷 毒死蜱(乐斯本) 三唑磷 甲胺磷 杀虫单
品种名称 博Ⅱ优15 博优691 博优998 丰美占 桂农占 合美占 华优638 华优665 华优86 黄华占
药剂拌种:
种子催芽露白后,用丁硫克百威或 高渗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0-20克均匀拌1 公斤(以干种子计重)种子后播种。
治虫防病:
秧田1叶1针期和分蘖期2个关键时期, 抓好媒介的昆虫防治,杜绝或减少毒源传 播。
三、广东抗病品种类型
抗病品种
感病品种
广东主导品种(2005-2010)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纹枯病为害基部
纹枯病“穿顶”
纹枯病田间为害状
为害穗部
水稻基腐病 水浸泡苗心后
发病田块
健康田块
基腐病症状
钻蛀性螟虫
钻蛀性螟虫包括:二化螟、三化螟、 大螟。为害水稻穗基部,造成白穗。
穗颈瘟
螟虫为害造成“白穗”
稻飞虱
褐稻虱和白背飞虱:常在水稻中后期为害,严重的造成植株枯死。影 响品种后期抗性评价。
几种病毒病传播特点
持久性 卵传 种子带毒 传播虫媒
√
×
× 白背飞虱
√
×
× 灰背飞虱
√
√
×
叶蝉
√
√
×
灰飞虱
√
?
×
褐飞虱
1、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
病原: 呼肠孤病毒科斐济病毒属, 暂命 ( Southern rice black streaked dwarf virus , SRBSDV)。
2001 年在广东阳西晚季稻被首次发现, 近年来, 该病害在广东、广西、海南、湖南、 江西及安徽等广大稻区先后发生, 2009年 在广东、海南、湖南及江西部分稻区暴发 受害面积450万亩。其中失收面积超过 97500万亩。
LC50 (mg/ml)
南京种群
南宁种群
0.00079
0.00015
0.0018
0.0004
0.0034
0.0019
0.010
0.0031
0.012
0.0034
0.013
0.0055
0.318
0.325
0.462
0.334
0.995
1.38
1.401
1.275
5.650
2.42
防治稻螟高效杀虫剂
I、甲维盐(国产,内吸)
II、康宽 (氯虫苯甲酰胺,杜邦公司,内吸) 垄歌 (氟虫双酰胺,日本农药株式会社,内吸)
III、凯恩(茚虫威,杜邦公司,无内吸) 艾法迪(氰氟虫腙,巴斯夫,无内吸)
防治稻螟药剂组合
对象
药剂组合
二(三)化螟、稻纵卷叶螟兼治 毒死蜱 + 康宽(或垄歌)
稻纵卷叶螟(幼龄)
毒死蜱或康宽
稻纵卷叶螟(大龄)
颖枯病田间为害状
颖枯病和稻瘟病症状比较
纹枯病
症状:
叶鞘:云纹形斑,常致叶片发黄枯死。 叶片:病斑也呈云纹状,边缘褪黄,严重时叶
片很快腐烂 。 穗部 :初为污绿色,后变灰褐,常不能抽穗,
抽穗的秕谷较多。
发生条件:
水稻生长中后期田间湿度大、气温高,引 发病害发生。长期深灌,偏施、迟施氮肥,水 稻郁闭,加快纹枯蔓延。
甲维盐 + 凯恩(或艾法迪)
2、病毒病防控
防控措施
前期防治媒介昆虫(叶蝉、白背 灰虱、褐飞虱)是水稻病毒病防控技 术关键。
栽培:
(1)尼龙网覆盖育秧、种植抗虫品种---杜绝毒源; (2)统一播种、插秧---稀释毒源; (3)多苗插植 --- 病毒传播不均匀性、补充苗穗数; (4)避免过氮贪青 --- 减少传毒机频率;
发生条件:
通常在稻株抽穗扬花期如遇暴风 雨,稻穗互相摩擦产生伤口,有利 病菌侵入而病重;偏施过施或迟施 氮肥,植株贪青,成熟延迟,也增 加侵害机会;一般倒伏田地面温湿 度高,有利病菌孢子发芽侵入,病 粒增多。
颖枯病病原
半知菌亚门茎点霉属[Phoma sorghina (Sacc.) Boerema et al。分生孢子器球状或 扁球形,黑褐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