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常见病虫害防治技术1、水稻虫害我国已知的水稻虫害有350多种,其中最主要的有20余种,常见的水稻虫害有以下几种:(1)水稻螟虫危害水稻的螟虫种类很多,主要有三化螟和二化螟,部分地区还有大螟等。
三化螟和.二化螟都是以幼虫钻蛀茎秆危害水稻,水稻受害后出现的症状是枯心和白穗,二化螟还取食叶鞘,造成枯鞘。
防治方法:①每亩用50%杀螟松乳油0.15~0.2千克,对水50~60千克喷洒,用药1~2次;②每亩用杀虫双大粒剂1千克拌细土30千克制成毒土撒施;③每亩用40%的水胺硫磷0.1~0.15千克对水50~60千克喷洒。
(2)粘由粘虫是一种迁飞性害虫,又称”行军虫”,一般每小时飞行速度为20~40公里。
以幼虫取食水稻叶片,危害轻时叶片被吃成缺刻,严重时大部分叶片被吃光,水稻减产10%—20%,大发生时,其幼虫不仅吃光叶片:还咬断穗茎,造成颗粒无收,所以有些地方称它为“剃枝虫”。
防治方法:①每亩用50%辛硫磷O.1”0.15千克对水50~60千克喷洒;②每亩用80%敌敌畏0.15~0.2千克对水50~60千克喷洒;③每亩用2.5%的敌杀死0.1~0.15千克对水50~60千克喷洒。
(3)稻飞虱和稻叶蝉这两种害虫每年发生代数较多,繁殖量大,以吸食水稻汁液造成危害,导致稻株枯死,倒伏落塘。
它们都具有暴发性,还传播病毒病,是对水稻危害比较大的害虫。
防治方法:①每亩用30%甲胺磷0.15- 0.2千克对水50~60千克喷洒;②每亩用40%的叶蝉散0.15~0.2千克对水喷洒:③每亩用50%的杀螟松0.1-0.15千克对水喷洒。
(4)负泥虫负泥虫又称“背屎虫”,负泥虫的成虫、幼虫都可以危害水稻,但以幼虫为,主,取食水稻叶片的叶肉,留下透明的表皮,形成纵行的白色条纹,叶尖逐渐枯萎,危害严重时,全叶发白焦枯或全株死亡,一旦发生,常减产10%左右。
防治方法:用90%敌百虫结晶0.1~0.15千克对水50-60千克喷洒,接近傍晚时用药为好。
2、水稻病害(1)稻瘟病稻瘟病又叫稻热病,群众称它为”火风”、烂颈瘟。
稻瘟病在水稻整个生育期都能发生,根据受害时期和部位不同,分别称为苗瘟、叶瘟、节瘟、穗颈瘟、枝梗瘟和谷粒瘟等。
几种主要稻瘟病的识别如下。
苗瘟:一般发生在三叶期以前,病苗基部变成灰黑色,叶片变成淡红褐色,使整株秧苗枯死。
叶瘟:从秧田期至抽穗期均可发生,主要发生在叶片上,也有少数发生在叶鞘上,其病斑有好几种类型,但主要是慢性型奉。
急性型两种。
慢性型病斑在田间最常见,其形状有点像织布的梭子,两头尖中间大,病班的最外层为深褐色,中间为灰白色。
急性型病斑呈灰绿色或暗绿色水浸状,一般为圆形、椭圆性或不规则形。
穗颈瘟:发生在穗颈部,使穗颈变成黑褐色,最后干枯腐烂。
发病早的使水稻变成白穗,发病迟的使谷粒不饱满防治措施:①选用抗病高产良种;②播种前搞好种子处理,一般用50%的多菌灵1000倍液浸种2天;③药剂防治,每亩用20%三环唑可湿性粉剂0,1~0.15千克对水50~60千克,或40%富士1号乳油0.1~0.15•千克对水50~60千克,或30%稻瘟灵0,15~0.2千克对水50~60千克喷洒。
(2)白叶枯病白叶枯病分为叶枯型和凋枯型两种。
其中叶枯型占65%左右,凋枯型占35%左右。
叶枯型病害大多从叶尖或叶缘开始出现黄绿色斑点,斑点迅速扩展成条斑,受害严重时条斑可延伸至叶片基部,宽达叶片两侧。
凋枯型病害大多在秧苗移栽后15~30天出现一次发病高峰,病株心叶首先发病,出现失水青枯,随后其它叶片相继青萎,最后出现死苗、缺丛现象。
折断病株茎基部,用手挤压断口处有大量黄色菌脓溢出。
防治措施:①选择抗病良种。
②培育无病壮秧。
③科学用水,合理施肥。
施足底肥,早施追肥,以后看苗补肥,不要偏施或过迟施用氮肥,同时要浅水勤灌。
④药剂防治:一是发病早期,每亩撒施1:3的草木灰及石灰粉,连续撒施几次;二是每亩用10%的杀枯净0.3~0.35千克对水50-60千克喷洒。
(3)水稻纹枯病水稻纹枯病又叫花脚杆、烂脚瘟。
该病初发时,在稻株接近水面的叶鞘上出现椭圆形暗绿色小斑,像开水烫了一样,病斑逐渐扩大,中间呈灰绿色或浅褐色,后变成灰白色,病斑边缘不规则,呈褐色。
防治方法:每亩用5%的井冈霉素O.2—0.25千克对水75千克喷洒。
(4)立枯病立枯病一般发生在水稻苗期,导致水稻死苗。
立枯病引起的病苗多在2-3叶期,发生部位在秧苗基部,叶片先停止吐水,随后心叶萎垂卷缩,全株逐渐枯黄,病秧基部多长有白色、粉红色或灰黑色的霉状物。
防治方法:用50%多菌灵500倍液:或40%多福粉,或50%福美双浸种48小时可预防立枯病;发病时用1:1:250的波尔多液喷洒进行防治。
水稻四种常见病虫害的防治一、稻蓟马稻蓟马很小,成虫为黑褐色,有翅,爬行很快。
一生分卵、若虫和成虫三个阶段。
若虫和成虫相似,淡黄色,很小,无翅、常卷在稻叶的尖端,刺吸稻叶的汁液。
被害的稻叶失水卷曲,稻苗落黄,稻叶上有星星点点的白斑,心叶萎缩,远看象火烧一样。
扬花时稻蓟马聚.防治方法:由于稻蓟马很小,一般情况下,不易引起人们注意,只是当水稻严重危害而造成大量卷叶时才被发现,因此,要及时检查,把稻蓟马消灭在幼虫期。
每亩用40%乐果乳剂1500~2000倍液,秧田和大田施药后,都要保持水层。
防治稻蓟马后要补施速效肥,促使秧苗和分蘖恢复生长。
二、稻飞虱稻飞虱以褐色灰飞虱和背飞虱危害最大。
稻飞虱一般都躲在稻田中间稻株下部的叶鞘和茎的组织内,刺吸稻茎的汁液,稻苗被害部分出现不规则的长形褐斑,严重时,稻株基部变为黑褐色。
由于茎组织被破坏,养分不能上升,稻株逐渐凋萎而枯死,或者倒伏。
水稻抽穗后的下部稻茎衰老,稻飞虱转移上部吸嫩穗颈,使稻粒变成空壳或半饱粒,同时灰飞虱能传播水稻病毒病。
防治方法:1.滴油杀虫。
每亩滴废柴油或废机油400~500克,保持田中有浅水层20厘米,人工赶虫,虫落水触油而死亡。
治完后更换清水,孕穗期后忌用此法。
2.撒毒土。
每亩用 1.5公斤乐果粉、2公斤湿润细土撒施。
3.用药喷施,用40%乐果乳剂0.5公斤加水800~1000公斤喷施。
三、稻苞虫稻苞虫又叫卷叶虫,常常几年发生一次,导致水稻大幅度减产。
成虫为赤褐色的蝴蝶,幼虫危害水稻,稻叶被害后,残缺断落,严重时仅留叶脉,稻丛象刷锅帚一样。
特别是水稻孕穗期被害后,幼虫吐丝把稻叶缀合在一起,形成稻穗卷曲,无法出穗,影响产量。
防治方法:1.每亩用2.5%敌百虫粉2公斤喷粉或甲六粉1公斤加细土10公斤撒毒土。
2.用90%晶体敌百虫150克加水80~100公斤喷雾。
四、稻纵卷叶螟幼虫稍大便开始在水稻心叶吐丝,把叶片两边卷成为管状虫苞,虫子躲在苞内取食叶肉和上表皮,抽穗后,至较嫩的叶鞘内危害。
严重时,被卷的叶片只剩下透明发白的表皮,全叶枯死。
防治方法:用25%二二三乳剂250倍液,90%敌百虫1000~1500倍液喷雾。
防治时间应掌握在幼虫的三龄前,并以傍晚用药效果最好。
防治后,要检查效果,如果虫口密度象以前那样,应再治一次。
常见水稻虫害化防技术稻纵卷叶螟:每亩用40%搏乐(毒死蜱)80毫升,或25%虫除净80毫升,或21%山瑞乳油60毫升。
使用方法:田间灌水3~5厘米,每亩兑水50公斤在傍晚均匀喷雾。
螟虫(二化螟、大螟、三化螟)(1)21%山瑞乳剂100毫升/亩;(2)25%虫除净或20%雷螟(三唑磷乳油)100毫升/亩。
使用方法:以上药剂均兑水50公斤喷雾。
隔10天左右再防治一次。
施药时田间灌水3-5厘米,并保持3天以上,以提高防效。
稻飞虱(褐稻虱、白背稻虱、灰稻虱)每亩用40%搏乐乳油100克,或25%汇丰速扑50克,兑水50公斤喷雾。
施药时田间灌水3-5厘米,并保持3天以上。
稻象甲40%搏乐(毒死蜱)乳油每亩80毫升,或5%锐劲特悬浮剂每亩30~40毫升。
每亩兑水40公斤喷雾。
喷药应在傍晚进行,田间杂草也要喷到。
水稻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一、水稻病害1、稻瘟病(1)为害特点:稻瘟病又名稻热病,俗称火烧瘟、吊头瘟、掐颈瘟等,是流行最广、为害最大的世界性真菌病害之一,主要危害寄主植物的地上部分。
由于危害时期和部位不同,可分为苗瘟、叶瘟、穗颈瘟、枝梗瘟、粒瘟等。
寄主范围是水稻、小麦、马唐等多种禾本科植物。
稻瘟病病菌主要在病稻草上越冬,第2年从病稻草上传入稻田中侵染为害。
病菌传播主要靠风传播,雨、水流、昆虫也可传播。
天气转暖,又有雨淋的情况下,越冬病菌会大量复苏、增殖,从堆在田边的病稻草上转移到水稻植株上为害。
(2)防治方法:①选用良种,种植抗病品种,多组合合理搭配。
②种子消毒杀菌,1千克种子用三克20%三环唑浸种24小时。
③加强栽培管理。
④药液浸秧,用20%三环唑可湿性粉剂750倍液浸秧,或40%稻瘟灵乳油,亩用100毫升或富士一号乳油100毫升对欢60千克喷雾。
穗颈瘟预防,孕穗破口期用75%丰登可湿性粉剂亩用25~30克或20%三环唑100克,叶瘟治疗,用稻瘟类农药防治。
2、白叶枯病(1)为害特点:水稻白叶枯病又叫火烧苗。
白叶病,是一种传播很快的病害,目前许多稻区还没有这个病,所以它被定为国内植物检疫的对象。
稻株感染白叶枯病后,在叶尖或叶缘发生绿色或暗绿色斑,病斑沿中脉或叶缘扩展,形成界限分明的病斑。
病斑沿叶片枯死后呈灰白色,因此叫白叶枯病。
一般在水稻中下部叶片先发病,然后蔓延到上部叶片。
这种病从苗期发生,在分蘖期普遍发展,到孕穗期,特别抽穗后达到高峰。
如果发病早,叶片枯死,不能抽穗;如果发病较迟,影响扬花灌浆,秕粒增加,病株茎秆软弱易倒伏。
白叶枯病容易和其他病害混淆,辨认不清。
可把病叶剪下一小段,放在有水的玻璃片上,再用一块小玻璃压在上面,大约1分钟以后,放在光线稍暗的地方,如果切口处有浓浊状或乳白色液体流出,这就是白叶枯病的病菌。
(2)防治方法:①严格检疫,选用无病稻种。
种子消毒,可用1%石灰水过滤浸种,在温度为25℃时,可浸种3~4天。
所浸稻种经常保持在水面下10~12厘来,水面不能搅动,以免弄破石灰水膜,降低消毒效果。
②选用抗白叶枯病的品种。
③分蘖肥和穗肥不宜过多。
浅水勤灌,适时烤田,促进水稻生长健壮,提高抗病能力。
3、纹枯病(1)为害特点:纹枯病又叫云纹病,俗名有眉目斑、花脚瘟和霉绿秆等,是水稻重要病害之一。
病害从分蘖期开始发生,愈到后期发生愈重,主要为害靠近水面的叶鞘和叶片,严重时也危害上部的叶鞘和叶片。
病斑初期为椭圆形,叶片中央为灰绿色,以后不断扩大成为纹状不规则病斑。
病斑扩大后,叶鞘和叶片枯死,分蘖死亡,严重时稻株不能抽穗或虽抽穗而不能结实,或引起早期倒伏,发病轻的增加空秕粒和降低粒重。
(2)防治方法:①加强栽培管理。
浅水勤灌,适时烤田,看苗施肥,促使水稻健壮,提高抗病能力,同时降低稻田湿度,通风透光,抑制病菌的生长和传染,从而有效地控制病害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