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道德与法治第一课课件
(4)怎样才能保证所有适龄儿童、少年 接受义务教育?
国家通过制定义务教育法,规定各级政府部门、 社会组织和个人都要为我们接受义务教育履行各 项职责,创造良好环境; 父母和监护人要保证我们按时上学,完成学业; 学校也要按照规定完成教育教学任务,保证教育 教学质量。
今天,我们上中学了。祝愿每一 位同学在的新起跑线上,沐浴着时代 的阳光,踩着青春的足迹,挥洒辛勤 的汗水,描绘出最灿烂的明天!
(3)为什么要求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必须要 接受义务教育?
在云南省怒江边傈僳族聚居的马吉乡, 同学们最大的梦想就是希望有一座桥,可以 每天走路上学。 面对波涛翻滚的怒江,姐姐娜香和当地 的孩子们每天冒着生命危险溜索上学。 瓦娃七岁了,他也想上学读书,可是妈 妈不放心他溜索过江。他十分羡慕上学的姐 姐。 朔朔寒风中,支教的女教师穿着厚毡靴 仍然感觉脚冷,可马吉乡的孩子们穿着塑料 拖鞋,依然快活地学习和游戏……孩子们光 着小脚、排排坐,支教女教师用尺子一个一 个量他们的泥脚板,为他们募捐鞋子。 春暖花开的季节,在社会各界的爱心捐 助下,马吉乡第一座“爱心桥”建成了,瓦 娃和孩子们穿上新鞋子,终于可以第一次走 路上学。
上中学啦?
要使出洪 荒之力呦!
1.1 我上中学了
1、新生活 新起点
参天大树的起点是一粒小小的种子, 万丈高楼的起点是一块平常的基石。 七年级,是人生道路上的一个新起点。
畅所欲言----分享“新”
(1)踏进中学的大门,来到一个新的 环境,你发现了哪些新鲜事、感人事? 新课本、新老师、新同学、新 新鲜事: 课程表、新作息时间表等 感人事:
马吉乡的同学为什么如此盼望能够“走路上学”?对 比自己和马吉乡的同学上学的故事,你有什么感想?
接受知识、掌握知识的益处:
学习语文,能使我们—— 掌握人们交流的语言工具, 健全和谐、高尚的人格 学习数学,能使我们—— 思维慎密 学习物理,能使我们—— 养成科学思维的习惯,掌握科学
思维的方法,提高思维能力
(2)在中学,我们将接受良好的教育, 唤醒自身的潜力,锻炼自己的才能,使自 己在德智体各方面全面发展。
3、义务教育
义务教育是国家统一实施的 (1)含义: 让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必须 要接受的教育。
统一性 强制性
(2)时间: 小学+初中
九年
据国家统计局统计报告数据显示,中国九年义 务教育人口覆盖率已达100%,初中阶段毛入学率超 过100%,小学学龄儿童净入学率达99.8%。 十二年义务教育,是指将高中教 育纳入到义务教育范围之内从而推行 十二年义务教育,中国已经有个别地 区试行了这一措施,但主要还集中在 沿海等发达地区,没有大范围普及。
变化之二:娱乐时间减少了
小学
大学
中学
幼儿园
变化之三:课本数量增多了
变化之四:学习任务加重,作业增多了
人生如画亦如歌。有 人说中学时代为我们的 人生长卷打上最美丽的 底色?你怎么认为?
2、把握中学时期 全面提升自我
(1)中学是我们的身心和智能迅速成长和 发展的时期,也是我们掌握知识、塑造自我 的黄金时期。
你知道吗?
• 我校建于哪年?首任校长是谁? • 我校的校长室、教导处、总务处、医务室 分别在哪里? • 我校的校友中有哪些杰出人物? • 每年我校各项活动举办的情况如何?
说一说:你眼中最美的校园一角
你的推荐及理由
(2)与小学相比有哪些新变化?
早起去早读 晚上还要„ 还可以 睡会
变化之一:早起晚归了
学习地理,能使我们—— 开阔视野,正确认识人类与地理
环境的关系,合理安排生产生活 学习思品,能使我们—— 提高思想道德水平,树立正确的 人生观、价值观,做“四有”新 人
读史使人明智,诗歌使人巧慧,数学使人周密, 科学使人深刻,伦理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 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 ——培根
பைடு நூலகம்
(3)为什么要求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必 须要接受义务教育? 只有我们每个少年儿童在成长的适 当阶段都能上学受教育,才能帮助我 们健康成长,让我们成为有理想、有 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人,才能提 高全民族的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