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剂型加工

剂型加工

农药剂型加工的发展与剂型摘要:随着人类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目前国际上农药剂型开发朝着安全性强、绿色环保和价格低廉的水基性制剂和无粉尘的固体粒状制剂方向发展。

了解并掌握主要剂型的特点及加工要点。

关键词:农药农药剂型加工粉剂可湿性粉剂乳油粒剂可溶性粉剂微乳剂油悬浮剂展膜油剂可分散液剂片剂The development of pesticide processing and formulationXu Jia Li(Xu Jia Li Gan Su Agriculture University Lan Zhou 730030) Abstract:With the improvement of people's consciousness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Formulations of water based, particle, multifunction, labor saving, safety and reduced environmental impact have become a tendency of pesticide development at home and abroad .To understand and grasp the main dosage form characteristics and processing points.Key words: Pesticides; Pesticide formulations and processing; granule; wettable powders; emulsifible concentrate; soluble powders; micro emulsions; Oil suspending agent; Spreading oil; Dispersion liquid; Tablet1.农药剂型加工的定义和意义:1.1 定义:农药是人类防治农林病、虫、草、鼠害,以及仓储病虫鼠和病媒害虫的重要手段。

现在已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的产前至产后的全过程,是重要的农业生产资料。

农药原药,除少数挥发性大和水中溶解度大的可以直接使用外,绝大多数必须加工成各种剂型,方可使用。

在原药中加入适当的辅助剂制成便于使用的形态,这一过程叫做农药加工。

加工后的农药,具有一定的形态、组分、规格,称作农药剂型。

一种剂型可以制成不同的含量和不同用途的产品,这些产品统称为制剂[3]。

1.2 意义:[2、3、4]1.2.1 赋形能赋予农药原药以特定的稳定的形态,便于流通和使用,以适应各种应用技术对农药分散体系的要求。

在使用时,农药的使用形态可归为三种:1)液体、溶液、悬液、乳液;2)固体、烟剂、粉剂、粒剂、大粒剂;3)气体、熏蒸剂。

除此之外,使用形态还有毒饵、涂膏、黏胶、毒环、毒绳等。

1.2.2 稀释作用能将高浓度的原药稀释至对有毒生物有毒,而对农作物、牲畜、鸟、鱼类以及自然环境不造成危害的程度。

1.2.3 优化生物活性能使农药获得特定的物理性能和质量规格。

例如粉剂的粒度,可湿性粉剂的悬浮率,液剂的润湿展着性等指标。

1.2.4 使原药达到最高的稳定性,以获得良好的“货架寿命”例如杀虫双,若加工成水溶液剂,贮存期间易分解。

若加工成粒剂,或者可溶性粉剂,原药化学稳定性则很好。

1.2.5 扩大使用方式和用途通过加工,能使一种原药加工成多种制剂,扩大使用方式和用途,方便用户。

1.2.6高度农药低毒化通过加工,能将高毒农药加工成低毒剂型及其制剂,以提高施药者的安全性。

1.2.7控制原药释放速度加工成缓释剂,可控制有效成分缓慢释放,提高对施药者和天敌的安全性,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并能控制持效期,减少施药次数,节约用药。

1.2.8 混合控制具有兼治、延缓抗药性发展,提高安全性的作用将两种以上的作用机制不同的原药加工成一种混合制剂,它能兼治多种有害生物;有的具有增效作用,配合不同农药轮换使用,能够延缓抗药性发展,是治理有害生物抗药性的重要技术措施;对于持效期长易对后茬作物产生药害的农药,加工成混剂后,可减少施药量,提高对后茬作物的安全性。

随后农药剂型加工技术的发展,它在配合农药更替和使用技术,在解决农药对施用者的安全性,抗药性,以及对环境污染方面,将发挥愈来愈大的作用。

2.影响选择农药剂型的主要因素:[1、2、3]2.1 农药的物理特性(形态、熔点、溶解度、挥发度)和化学特性(水解稳定性、热稳定性)。

2.2 有害生物的特性。

由于每种有害生物都有一些特性,因此,一种原药虽有多种剂型可用于防治某一特定有害生物,但是其中某种剂型对这种特定的有害生物防治效果最好。

2.3 使用技术的要求。

2.4 局部的气象条件。

2.5 加工成本及市场竞争力。

3.农药剂型加工的发展农药是在不断适应农业发展需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

农药的发展大体上可分为三个历史时期,即经验主义时期(19世纪60年代以前)、无机合成农药时代(1860—1945年)、有机合成农药时期(1945年至今)[5、6、7]。

农药剂型加工是农药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农药剂型加工技术的发展历史,也可以分为原始阶段,即雏形阶段,初级发展阶段,农药制剂学形成阶段。

3.1 原始阶段,即雏形阶段:人类为了与农药有害生物斗争,根据直观经验,利用一些植物性、矿物性、动物性农药,防治有害生物。

我国古籍中有许多这方面的记载。

公元前1200年,古代人盐和灰除草;1705年已知用二氯化汞做木材防腐;1845年*鲁士人已将磷化物用作官方杀鼠剂;1848年奥克斯利(T.oxley)开始制造鱼藤粉等[6、7];1969年西方提到利用砷化物杀虫。

3.2 初级发展阶段:大约19世纪中期,三大植物性杀虫剂除虫菊、鱼藤、烟草作为世界性商品开始在市场销售。

随后出现的砷酸铅、砷、钙,以及硫酸烟碱实现了工业化生产,标志着农药已成为化学工业产品。

19世纪末,以石灰硫磺合剂的广泛应用,到法国科学家米亚尔代(lardet)发明波尔多液,表明农药开始进入科学发展阶段。

之后农药获得迅速进展。

3.3农药制剂学形成阶段[2]:1936—1939年,瑞士科学家米勒(P.Muller)发现了滴滴涕的杀虫效能和实用价值。

1943年法国A.Dupire和M.Raucout发现六六六的杀虫效能。

二战期间,英国ICI公司的R.Slade等亦单独发现了六六六的杀虫作用。

从此农药进入有机合成农药为主的发展时期。

至70年代初,实用的有机合成农药品种已达400余种,在防治农林病虫草害以及病媒害虫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4.农药主要剂型的类型农药的剂型一般以制剂的物理性状而定名的,如粉剂、可湿性粉剂、乳油、悬乳剂和粒剂等。

4.1 粉剂(DP)它是一种最老的剂型,并以喷粉形式用于作物上。

一般含量为1%-10%,依据它的效率和应用比例而定。

95%以上的粉剂的粒径小于45微米,因此在使用时粉粒会产生漂移现象,导致药剂有较大损失。

它对环境也不利,在靶标上有不良的黏附性,比SL、EC和SC的药效低。

粉剂的使用在15年前已急剧下降[8],正逐步被WP、SC或WC所取代。

4.2 可湿性粉剂(WP)可湿性粉剂是加工技术比较成熟、使用方便的一种最基本的剂型。

WP含有许多粒径小于10微米和所有粒子应该通过45微米筛,许多杀菌剂、除草剂和部分杀虫剂往往都加工成这种剂型。

该剂型粒子比乳油生产液径更大,它们因缺少溶剂,比大多数液体制剂的效率低;但它们对作物产生的毒害比乳油相对较少。

该剂型的优点:1)生产成本低。

2)对作物毒性低,并对作物产生的毒害较少。

3)在多孔的载体或填料上持久性好。

4)可以加工高质量浓度制剂,活性成分含量可高达90%,节省库存量,降低包装和运输成本。

其缺点十分明显,存在低的技术印象,加工中存在严重的卫生和安全问题。

4.3 乳油(EC)乳油是农药活性成分溶解在非极性碳氢化合物溶剂中,使用表面活性剂(乳化剂)加工而成的油基液体制剂。

有好的化学稳定性、高的药效、易计量和倒出、制造相对简单。

因此,它是农药剂型加工中最基本、最重要的剂型。

4.4 粒剂(G)粒剂与粉剂在粒径是有差别的,至少90%粒径落在250-1000微米之间,因而真正消除漂移现象。

活性成分含量在10%-40%之间,它们经常用作苗前除草剂和土壤杀虫剂在田间直接撒播使用。

由于它可使高毒农药低毒化、延长有效期、减少药剂漂移、避免杀伤天敌,具有使用安全和方便等优点。

几十年前成为农药品种中使用较多、吨位较大、应用较广的一种剂型[8].缺点是生产效率低、载体用量大、有效含量低、使用时不安全。

4.5 可溶性粉剂(SP)它是近些年新发展的一种制剂。

凡是有一定水溶性的固体农药,一般都可加工成这种剂型。

可溶性粉剂由于加工简便、使用方便、药效好、又便于包装、运输和贮藏等。

因此,这种剂型很有发展前途[9]。

5 其它剂型5.1 微乳剂(ME)微乳剂与水乳剂相比,同样是一种可以少用甚至不用有机溶剂加工的液体制剂。

都用水替代有机溶剂作为介质,属于水包油(O/W)乳液剂型,只不过微乳剂比水乳剂的液径更小而已。

它们都可以降低制剂(与乳油相比)的生产成本,只不过水乳剂比微乳剂生产成本降低更多,因而经济性更强[10]。

5.2 油悬浮剂(OF)油悬浮剂是一种油类不溶的农药固体活性成分在非水介质( 即油类) 中,依靠表面活性剂形成高分散、稳定的悬浮液体制剂。

其加工制备与悬浮剂相似近10年来发展较快。

5.3 展膜油剂(SO)展膜油剂与一般所说的油剂(OL)不同,它是一种施于水面形成薄膜的非水溶的展膜油剂(Spreading oil)。

它是由农药活性成分,至少一种植物油和极性惰性溶剂加工成的单相液体剂型[11]。

5.4 可分散液剂(DC)可分散液剂是一种农药活性成分在水溶性或半水溶性溶剂中,在一种或几种表面活性剂/聚合物存在下加工成的一种液体剂型。

该剂型用水稀释后得到的稀释液,既不是溶液也不是悬浮液,而是(具有很细结晶的)分散液。

5.5 片剂(TB)片剂是在医药行业使用最多的剂型之一[12-13]。

在农药剂型中应用片剂不普遍,在有关农药剂型加工专业书中仅介绍磷化铝片剂的加工和使用[14]。

片剂的优点:与粉剂和液体制剂相比容易处理、易包装处理、含有不同农药活性成分有满意的加工。

缺点:仅适合低药剂量、在水中分散较慢或不完全、对水分敏感、长期贮存时易变坏。

6 结语随着人类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目前国际上农药剂型开发朝着安全性强、绿色环保和价格低廉的水基性制剂和无粉尘的固体粒状制剂方向发展。

乳油和可湿粉仍是农药剂型的最重要的基本剂型,它们正被水乳剂、悬浮剂和可分散粒剂所替代,但不可能消失,其比例应下降到合适程度。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