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博客转型微博看自媒体的发展
【摘 要】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普及和移动终端的
不断发展,信息传播的权利不再局限于专业的媒体从业人员
受众,自媒体的产生改变了原有的传播方式,让全民都能参
与到信息传播的活动中,感受到大数据时代的魅力。本文以
新浪博客的诞生并迅速转型为新浪微博为切入点,分析自媒
体发展中呈现出的特性和存在问题。
【关键词】自媒体;微博;传播方式
美国新闻学会媒体中心于2003年7月发布了由谢因波
曼与克里斯威理斯两位联合提出的“We Media(自媒体)”
研究报告,里面对“We Media”下了一个十分严谨的定义:
“We Media是普通大众经由数字科技强化、与全球知识体系
相连之后,一种开始理解普通大众如何提供与分享他们自身
的事实、新闻的途径。”
“自媒体”的概念是在2005年左右传入中国。同年,
新浪网紧跟时代潮流,将博客这个新鲜的自媒体展现给中国
网民。但其实中国最早的博客概念并不是新浪引进的,而是
源于2002年方兴东的“博客中国”的创办,但遗憾的是这
仅仅是个个人网站,主要使用者为一些可以接触到西方流行
动态的兴趣爱好者,受众覆盖面非常小。博客概念被引入中
国之后的两三年间,各大门户网站纷纷在自己网站开辟博客
专栏,但是新浪博客为什么能从中脱颖而出,为什么要转型
为新浪微博,转型后为何依然辉煌依旧?
新浪在推广博客时对受众的定位是所有的中国网民,只
要有电脑能上网会简单的打字,就可以独立使用这样一种媒
介发布信息,不需要什么技术性门槛。而且新浪是最早推广
“名人”博客,“名人”不仅有已经成名的各行各业的翘楚,
还有通过博客红起来的草根网红,明星效应还有触手可及的
高质量博文,为其发展积累了大量的点击量和用户群。这些
优势让新浪博客利用互联网的发展与其优秀的营销策略,从
众多门户网站的博客中脱颖而出,成为当时受众范围极广的
自媒体之一。
此时的自媒体已显示出一些特性:私人性、开放性、互
动性、即时性等。
但是好景不长,随着国外最早的微博网站Twitter的诞生
和迅速发展,国内各大门户网站纷纷推出中国版的微博,但
是论规模、普及率和影响力依然是新浪的微博办得最成功,
直到现在都拥有着不可撼动的地位,而博客却渐渐淡出了大
家的视野。同样是自我表达的自媒体,微博和博客相比更适
应这个信息爆炸的网络环境。
微博最主要的特征就是:一条微博只有140个字符和最
多9张配图,多大多小的事情都必须浓缩在这140字和9幅
图片中。在这个时间紧缺的时代,短小精悍的文章写者轻松
看者省事,随手即可完成文章编辑,随时都可发表见解,哪
怕只有一个句子是经典,通过几何式的转发、关注、热评,
都可以成为热门话题,引起动辄成千上万人次的大范围讨论。
随着微博影响力的扩大,除了最初的名人认证,各种政府机
构、媒体、企业的官方认证平台,让自媒体的范围从个人扩
大为个体。微博与博客相比,改变了:
1.传、受方的界限。博客的博主和访客有着非常清晰的
传、受者之分,互动仅限于博文下的博主和访客一对一的评
论。而微博只要有一个“话题”,就可以进行无人数限定的
大交流,所有人既是传者也是受者。
2.传播内容。博客的关注度与文章的内容相关,篇幅偏
长内容专业,导致访客要有和博主有相似性才会关注他。但
微博就随意得多,信息碎片化,几句话、几张图、一个视频、
甚至一个表情都可以是内容主体,用户只要感兴趣就会参与
其中,甚至连博文下精辟的评论都可以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
3.舆论的影响力。在微博之前,可以说中国没有一个新
媒体能如此迅速和大范围的将民间的舆论推到风口浪尖并
产生巨大的影响力。例如最近发生在微博热门的“怒斥号贩
子的女孩”的视频,不知哪位群众随手拍摄的一段短小又简
陋的视频,却迅速引起了全民和国家相关部门对不良奸商
“号贩子“的关注。其影响力一直高涨,在今年两会期间,
国家卫计委主任李斌在“部长通道”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我要感谢怒斥号贩子的女孩,姑娘一声吼推动了号贩子问题
的解决。现在北上广都采取行动,要保持高压态势,真正做
到挂号实名制。通过微博产生的舆论不仅是个人意见的表达,
也能真实影响到人民的生活。自媒体成为了社会大众的舆论
场。
从博客到微博的转型,我们可以看到中国网民对自媒体
的理解从最初的接受者和个人感情表达地,上升到“我也可
以传播者,媒体不再是专业人士的工具”,并利用自媒体在
一定程度上真正的在改变着自己的生活。自媒体无声无息的
改变着大众传播的模式。其特性也表现的愈加明显。
从传播媒介来看,自媒体的是随着网络和电子科技的发
展而诞生的一种新媒体,它依赖于网络提供的大数据和移动
终端的普及。
从传播方式来看,它带有新媒体鲜明的特征,更代表着
未来媒体的发展趋势:个人也可以使用媒体进行传播活动。
它不仅消除了与传统媒体之间的边界,还消除了地域、群体、
传受者之间交流的边界。只要有网络和能连接上网络的终端,
随时随地都能传播自己身边的信息。这种几乎零投入的传播
方式,降低了普通大众传播信息的门槛,人人都可以参与其
中。与传统媒体相比,自媒体使信息的传播时间变得更短,
信息量呈爆炸式增长。
从传播内容来看,因为自媒体的特点是以个人为单位的
大众传播媒介,大部分使用者是非专业的的普通大众,这使
得传播内容贴近生活,语言口语化,篇幅较短,呈现方式多
样化,除了文字还会配有图片、语音、视频等各种可以想象
得到的形式。
自媒体正在蓬勃发展,并预示着未来媒介的走向。但是
不可否认的是,它的发展也伴随着一些问题的产生,最主要
的有以下两点。
一是信息碎片化,杂乱无章,大量重复。
这是信息爆炸的必然结果,信息量的增加和阅读时间所
限,导致单条信息字数的缩减,我们接收到的信息量庞大而
杂乱,要从中找到我们需要的信息,会耗费大量的精力去选
择、甄别。信息的碎片化改变的不仅是整条信息的长度,也
意味着人们的阅读习惯在改变。
二是信息真实度降低。
自媒体的使用群体庞大,使用者素质参差不齐,不少心
怀不轨者利用自媒体迅速且强有力的传播力和巨大的舆论
影响力,在自媒体上发表虚假却吸引人眼球的信息,让不明
真相的群众不断转发,使得自媒体成为一些谣言的温床。自
媒体让人们传递和获取信息的成本不断降低,但验证信息真
假的成本却越来越高。
信息真实度的降低,导致受众在浏览信息时会选择一些
认证过的官方平台发出的信息。事实上自媒体上80%的话题
和信息还是专业的媒体从业人员在发布,占据总人数80%的
普通民众只能贡献20%的话题,往往还是一些关注度不太高
的信息,这似乎偏离了自媒体的定义。
自媒体的低进入门槛和高参与互动度正在深刻改变着
传统的传播方式,使信息传播变得自由化、平民化、公开化。
可是这种自由度极高的传播方式,必然会导致一些负面问题
的产生。自媒体如果想要健康的发展下去,还有很长的路要
走。
参考文献:
[1] 顾萱.试析博客的衰落――以博客和微博的对比为视
角[J].社会视野,2014.
[2]晏燕.网络传播中的自媒体报道研究[J].新闻传播,
2011.
[3]姜亚岚.微博对新闻的影响及媒体应对研究[M].华东
师范大学,2011.
[4] 马文秀.网络传播的长尾效应、成因、瓶颈与应对策
略[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
[5] 张骁.自媒体的分类和发展路径[M].北京:北京印刷
学院,2014.
[6] 罗永雄.舆论学视角下微博与微信谣言传播比较研究
[J].新闻知识,2014.
新疆社科基金项目: 媒介文化对新疆社会发展的影响
力研究成果之一 (14BXW097)。
作者简介:
邓蔚,新疆财经大学新闻与传媒学院新闻与传播硕士研
究生。
张菊兰,新疆财经大学新闻与传媒学院教授、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