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高精度捷联式惯性导航系统算法研究
高精度捷联式惯性导航系统算法研究
6.期刊论文超音速捷联惯导系统圆锥误差补偿算法研究-计算机仿真2009,26(10)
针对捷联惯导系统中的圆锥运动及其三子样等效旋转矢量补偿算法进行了详细分析.并在超音速条件下,对三子样优化算法和分别利用前一补偿周期角增量及前两个补偿周期角增量的三子样等效旋转矢量修正算法对圆锥误差的补偿进行了仿真分析.仿真结果显示,利用前两个补偿周期角增量的三子样等效旋转矢量补偿修正算法精度最高,三子样优化算法精度最低.因此,在受器件限制,不能提高采样频率的情况下,通过利用前两个补偿周期角增量的历史信息可显著减小误差,而在导航程序的编写上只是增加了几个乘法和循环运算,工程上较易实现.
41.张亚崇一种四元数更新算法的推导及仿真研究 2002
42.John E Bortz A New Mathematical Formulation for Strapdown inertial Navigation 1997(01)
43.Jodorn J W An Accurate Strapdown Direction Cosine Algorithms 1969
7.张家海.谢荣生.郝燕玲船用捷联惯导系统姿态解算的研究[期刊论文]-电机与控制学报 2000(2)
8.薛祖瑞关于捷联惯导系统圆锥误差的诠释[期刊论文]-中国惯性技术学报 2000(4)
9.杨亚非惯导系统初始对准技术综述 2002
10.耿延睿.朱更明基于面向对象的捷联惯导系统中四元数计算方法[期刊论文]-湘潭矿业学院学报 1999(2)
17.吴云洁捷联计算机设计 1997
18.吴奋捷联惯导可靠性的奇偶向量方法 1991
19.吴俊伟捷联惯性系统的捷联算法误差补偿 2001
20.程向红捷联惯性导航系统动基座初始对准研究[学位论文]博士 1997
21.张京妹捷联惯导系统的真锥误差分析 2000
22.张士邈捷联惯导系统姿态算法研究 2001
作者:张春慧
学位授予单位:哈尔滨工程大学
1.崔中兴惯性导航系统 1982
2.陈哲捷联惯性系统原理 1986
3.张树侠捷联式惯性导航系统原理 1992
4.捷联式惯性导航技术 2001
5.谢荣生.孙枫船用捷联惯导系统比力转换方法研究[期刊论文]-中国惯性技术学报 2000(3)
6.程向红.万德钧船用捷联惯导系统在系泊状态下的快速初始对准方法[期刊论文]-船舶工程 1997(6)
5.期刊论文李辉.孟秀云.刘藻珍.LI Hui.MENG Xiu-yun.LIU Zao-zhen角速率输入下的捷联惯导系统改进航姿算
法-弹道学报2006,18(2)
针对角速率输入下仅利用角增量信息的等效旋转矢量算法精度降低的问题,结合当前角速率、角增量并引入前次角增量信息,提出了一种捷联惯导系统的改进等效旋转矢量航姿算法.在角速率输入条件下,获得了理论上的圆锥误差补偿效果,纯圆锥运动的仿真结果表明捷联系统的姿态精度得到了改善.
46.YEON FUH JIANG.YU PING LIN Improved Strapdown Coning Alignrithms 1992(02)
47.Valery Z Gusinsky.Vladimir M Lesyuchevsky.Yury A Litmanovicn.Howard Musoff, George T. Schmidt A New Procedure for Strapdown Attitude Algorithms Optimization as Applied to Stochastic Motion Input 1997(04)
5、对姿态算法在不同的环境下进行仿真,通过对算法产生的姿态误差的比较,评价了新算法的性能;仿真结果表明本文中给出的新算法在不增加很多计算量的基础上可以提高算法精度,是一种实用的高精度算法。
3.期刊论文王杰.谷宏强.WANG Jie.GU Hong-qiang速率捷联惯导系统多子样旋转矢量算法研究-科学技术与工程
44.Robin B Miller A New Strapdown Attitude Algotithms 1983(04)
45.Jang G Lee.Yong J Yoon.John G Mark.Daniel A. Tazartes Extension of Strapdown Attitude Algorithm for Hign-Frequency Base Motion 1990(04)
8.学位论文叶先友鱼雷捷联惯导系统算法和误差研究与仿真1999
该文结合国内外鱼雷控制的发展动向和捷联惯导技术的发展的实际状况,详细研究了以下内容:(1)鱼雷捷联式惯导系统基本算法及其仿真.详细研究了鱼雷捷联系统的基本工 作原理、基本算法的数学模型和程序编排,并编制仿真程序对算法进行了数学仿真,为以后惯导控制一体化研究和组成鱼雷制导一体化仿真环境打下了基础;(2)定义了捷联惯导积分 函数的总体设计要求,研究了开发基于双速方法的姿态积分算法的总的设计过程等.以连续微分方程的形式给出了典型捷联惯导姿态、速度和位置的方程,这作为等价的算法设计过程的框架.对高速部分以一般的形式给出了双速姿态积分算法(包括导航坐标系的旋转效应),并提出了一种描述典型高速二阶旋转运动计算方法设计的特定形式.给出了针对特定应用事例和建立相应运行速率所选择算法的一般性方程;(3)建立了鱼雷捷联惯导系统的误差数学 模型,针对误差数学模型,编写了仿真程序,结合仿真曲线进一步对捷联惯导系统误差传播特性进行研究
7.期刊论文万振刚.周百令.吴镇扬.WAN Zhen-gang.ZHOU Bai-ling.WU Zhen-yang一种改进的扩展旋转矢量姿态
算法-火力与指挥控制2009,34(2)
在分析扩展旋转矢量姿态算法的基础上,基于典型圆锥运动理论以及迭代算法的思想推导了一种面向四子样的改进扩展旋转矢量优化算法.给出了较为详细的算法推导过程和具体公式.为检验改进算法的有效性,先后采用传统的四元数法、扩展旋转矢量法以及改进算法,对载体的典型圆锥运动进行了计算机仿真研究.结果表明,该优化算法不仅改变了捷联惯性导航系统中陀螺子样的利用方式,而且提高了系统旋转矢量的计算精度以及姿态算法的实时性.
23.郁光辉.刘晓光.戴亚平.陈家斌捷联惯导系统非线性误差补偿的随机采样法[期刊论文]-北京理工大学学报2002(6)
24.耿延睿捷联惯导系统划船效应补偿算法研究 2001
25.柴卫华捷联惯导系统可观测性的研究 2000
26.赵勇捷联惯导系统的软件开发 1993
27.雷鸣捷联惯Βιβλιοθήκη 系统算法比较研究 200234.王养柱捷联式惯性导航系统算法研究 2000
35.徐丽娜捷联系统航姿算法研究 2000
36.程加斌捷联系统三阶姿态算法的改进研究 1998
37.程加斌捷联系统姿态算法的优化 1998
38.吴俊伟捷联姿态算法非互易误差的分析与修正 2001
39.黄昊旋转矢量法系数优化与仿真 2001
40.黄昊旋转矢量航姿算法的一种新的表达式 2001
50.Valery Z Gusinsky.Vladimir M Lesyuchevsky.Yury A Limanovicn.Howard Musoff, George T. Schmidt A Optimization of Strapdown Attitude Algorithms for Stochastic Motion 1997(02)
48.M B Igngni Optimal Strapdown Attitude Integration Algorrithms 1990(02)
49.Howard Musoff.James H Muphy Study of Strapdown Navigation Attitude Algorithms 1995(02)
11.谢荣生基于小波分析的船用捷联陀螺信号滤波方法 2001
12.郭圣权捷联惯性导航中一种算法的推证 2002
13.陈小刚基于FOG捷联航姿基准系统的研究与设计[学位论文]硕士 2002
14.卢军政捷联惯导积分算法设计 2001(03)
15.杨艳娟捷联惯性导航系统关键技术研究 2001
16.张士邈适合高动态环境的捷联惯导系统高精度算法研究[学位论文]硕士 2002
2008,8(14)
针对多子样旋转矢量算法,通过Matlab编程实验,详细分析给定条件下各子样算法的精度等级,对整个惯导系统误差补偿方案的设计及算法的选取,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4.学位论文张士邈适合高动态环境的捷联惯导系统高精度算法研究2002
该文首先系统介绍了捷联惯导系统的基本理论,包括捷联惯导系统的工作原理、捷联惯导系统的姿态更新和导航计算,其中重点介绍了姿态矩阵的求解算法.该论文着重进行了以下几个问题的研究:1.高动态环境下捷联惯导系统的误差研究,分析了圆锥误差、划桨误差和涡卷误差的产生机理,并提出了误差的补偿方法;2.从旋转矢量的概念出发,推导了算法的精度准则,在典型的高动态环境——锥运动作为输入条件下,以使锥误差最小为原则,推导了旋转矢量各阶子样算法及其优化算法,并与传统的四元数算法进行了比较;3.对各算法的计算量问题进行了研究;4.在纯锥运动条件下进行了数字仿真,对各算法的精度进行了比较,仿真结果与理论结果一致.另外对如何选取旋转矢量几阶子样算法作为姿态更新算法,以及如何合理利用陀螺仪输出信息的问题进行了说明;5.最后,针对一种工程应用的实例——定向炸弹运动的实际情况,对其捷联系统采用不同算法的精度进行了仿真比较.
3、在多项式运动模型下,推导了双子样和三子样新算法表达式,得到了其中各个补偿项的系数:并针对三子样新算法形式烦琐的问题做了简化。
4、在圆锥运动模型下,推导了双子样和三子样新算法表达式,得到了另一组系数;针对系数中含有圆锥参数,使得算法应用受到限制的问题,推导了用已知量代替圆锥参数的表达式,算法应用得到推广。
28.王养柱捷联惯导系统圆锥补偿算法研究 2001
29.王养柱捷联惯导系统员追补偿研究算法优化设计 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