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专题三:保障和改善民生坚持共同富裕
一、热点材料:
材料一:2011年6月30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一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的决定》,将个税起征点由每月的2000元提高到3500元,自2011年9月1日起实施。
材料二:2011年11月29日,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
会议宣布,中央决定将农民人均年纯收入2300元作为新的国家扶贫标准。
2011年12月1日,《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发布。
这是我国政府历史上第三次针对扶贫制定的国家级规划。
材料三:2012年3月5日,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
报告指出,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以人为本理念的具体体现。
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政府工作的重要任务。
报告提出,在2012年工作中,要千方百计扩大就业、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大力推进医药卫生事业改革发展、继续搞好房地产市场调控和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等一系列惠民生的措施。
材料四:2012年,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答中外记者问时指出:在我任职的最后一年,我们政府将做几件困难的事情,一定要做,努力做好,而不留给后人。
第一件事情,就是要制定收入分配体制改革的总体方案。
第二件事情,就是要制定并出台农村集体土地征收补偿条例,真正保障农民承包地的财产权。
第三件事情,实现城乡养老保险的全覆盖。
第四件事情,按照新的标准全面推进集中连片的贫困地区的扶贫工作。
第五件事情,我们已经将教育经费占GDP的4%列入预算,我们一定要通过努力实现这个目标,并使经费合理使用。
材料五:2011年12月11日,国务院法制办牵头起草的《校车安全条例(草案)》(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2012年3月5日,“校车安全”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
2012年3月28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了《校车安全管理条例(草案)》
二、教材知识链接
1.“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2.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3.社会主义本质即共同富裕。
4.关心帮助弱势群体,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5.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6.监督权
8.青少年应树立社会责任感
9.富民政策
10.党的工作宗旨、执政理念
三、命题角度分析
1.当前我们还面临着哪些比较突出的民生问题?
答:①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很不平衡.②人口资源环境压力加大:③就业、社会保障、收入分配、教育、医疗、住房、安全生产、社会治安等方面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还比较突出。
2.党和政府重视民生问题体现了教材哪些观点?
答:①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立党为公,执政为民;②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③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④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三者之间关系:⑤党和政府致力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保持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⑥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
3.近年来我国正采取了哪些主要措施解决民生问题,努力实现社会公平正义?
答:①合理调节收入分配②采取积极的就业政策。
③建立和完善城镇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④免除城乡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学杂费,提高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生活费补助标准。
⑤建立廉租房制度和经济适用房制度。
⑥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缩小城乡差距等。
4.“我认为,公平正义比太阳还要有光辉。
”对温总理的这句话,你是如何理解的?
答:①公平正义是人类追求的目标。
社会稳定与发展需要公平正义。
②公平正义能更好地保证最大多数人民的利益。
③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有利于社会的长治久安。
5.解决民生问题的意义:
答:国家:有利于使全体人民共享经济繁荣成果,实现全面小康和共同富裕。
社会:有利于缩小贫富差距,促进社会公平,有利于缓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
个人: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有利于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
6.怎样做才能切实解决民生问题?
答:从国家角度: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和完善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为改善民生提供制度保障;坚持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为改善民生提供法律保障;发扬民主,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
从青少年角度:我们青少年要树立崇高的社会理想,并将理想的实现与艰苦奋斗相结合;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勤于实践、勇于创新,全面提高自身素质;树立社会公平意识,维护正义,积极承担社会责任;清醒认识我国现
阶段的基本国情,积极宣传有利于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惠民政策,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力量。
7.请为解决“教育、就业、“三农”奉献你的金点子.这些金点子可以通过哪些渠道实现?
答:金点子;①教育:增加教育投入,特别是对农村教育的投入,鼓励大学生到农村任教,解决教育资源分配不公的问题;②就业:对下岗工人进行免费技能培训,鼓励和扶持自主创业、自谋职业;③“三农”:增加农业科技投入,加强农业科技创新成果推广;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对农民进行科技培训。
反映渠道:①我们可以采取向人民代表反映情况的方式,表达我们的意见、建议和要求.②我们可以通过新闻媒体公开发表自己的意见。
③我们可以给国家有关机关写信、打电话,或直接向有关人员反映情况等方式。
8.当前我们社会生活中还存在哪些不公平的因素或现象?
答:①收入差距贫富悬殊过大;②城乡教育发展投入不均衡;③某些制度不合理不健全;④社会腐败现象严重等
9、2011年12月11日,国务院法制办牵头起草的《校车安全条例(草案)》(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2818人通过网络、信函对《校车安全条例(草案)》(征求意见稿)提出了7030条意见,这是公民在行使什么权利?除了网络、信函,公民还有哪些途径行使这一权利?
答:(1)监督权
(2)①我们可以采取向人民代表反映情况的方式,表达我们的意见、建议和要求.②我们可以通过新闻媒体公开发表自己的意见。
③我们可以给国家有关机关打电话,或走访等形式向有关人员反映情况等方式。
10、为了避免校车事故再次发生,应该怎么办?
答:(1)国家:要制定和完善关于校车安全的法律法规(2)政府:要加大对校车的投资和扶持力度(3)社会:全社会要树立校车优先的交通意识(4)企业:要加大对校车的生产制造力度,保证校车本身的安全(5)交通执法部门要加大对校车的安全检查,加强对校车司机交通安全意识的监督检查(7)校车司机要遵守交通秩序,树立安全行驶的意识(8)学校:加强交通安全教育,规范校车的使用(9)家长:要对学生尽到监护的责任。
11、党和国家为什么高度重视校车安全问题?
答:①生命健康权是公民人身权利中最重要的、最起码的权利,离开了生命健康权,其他权利只能是一句空话。
校园是学生日常学习和生活的主要场所,关系着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②未成年人是国家的希望,民族的未来,为未成年人提供特殊的保护就是保护国家和民族的明天③未成年人由于生理和心理均为发展成熟,是社会中的弱势群体,其生命健康权极易受到侵害。
④家庭、学校、社会都存在不同程度的侵犯未成年人合法权益和损害未成年
人身心健康的现象。
⑤确保学生的生命安全,严防危险事故发生是保障青少年生命健康权的体现。
总之,校车安全关系到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关系到祖国的未来,关系到家庭的和睦幸福和社会的和谐稳定。
解决校车安全问题,是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
12、当你发现有不合格的车辆在拉载学生你会怎么办?
答:①坚决不乘坐不合格车辆。
②劝说其他同学避免乘坐该车辆。
③积极的向相关部门举报违规车辆,并且宣传其危害性。
13、如果你是校园安全宣传活动的宣传员,可能用到哪些法律法规?
答: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办法等
14、请你为做好学校安全宣传工作确定一个主题,并设计两条相关的宣传标语。
答:主题:加强学校管理、共建和谐校园;宣传标语:让我们的校园充满爱;学校多一分管理,学生就多一分安全,社会就多义愤和谐;构建平安、卫生、文明、安全的校园,切实保障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建设平安校园、维护师生安全;以人为本、关爱学生,严格管理、消除隐患、依靠各界、搞好共建、依法治校、文明兴校、知荣明耻、共铸和谐;确保学校安全,责任重于泰山。
15、在校园你可以通过哪些具体形式开展这次校园安全宣传活动。
答:举办校园安全知识竞赛,安全知识讲座,组织校园安全知识演讲会;举办关于校园安全知识的黑板报、宣传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