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欧美社会主义运动

欧美社会主义运动


二、19C后期20C初社会主义运动新 发展

1、第二国际的成立和马克思主义的分裂 2、19C后期欧美工人运动的新高涨 3、欧美社会主义运动的意义
三、俄国十月革命——社会主义革命的 首次胜利

1、俄国社会主义革命的历史条件 2、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 3、十月革命胜利的世界历史意义
思想(理论)基础

三个思想来源
或者说:马克思主义有三个思想来源: A、德国古典哲学(费尔巴哈的唯物主 义与黑格尔的辩证法等)辩证唯物主义 和历史唯物主义 B、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马克思主义 政治经济学 C、英法空想社会主义科学社会主义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标志
(2) 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
1848,马克思、恩格斯发表《共产党 宣言》。(宣言原是他们为共产主义者同 盟代表大会起草的纲领)
演变图表
社会主义流 派及其发展
空想社会主义(19C初 圣西门、傅立叶、欧文) 1848
科学社会主义 (马克思主义,马克思恩格斯) 1889 1889 1889 改良主义(右派) 考茨基 列宁主义(1903, 1895 主义等 左派,暴力革命) 1945 20C20S 无政府 修正主义(伯恩 主义 斯大 毛泽东思想 施坦等,右派) (中派) 林理 1982 论和 邓小平理论 现代西方社会主义 东欧 制度 模式 模式

公社委员会
公社委员会
军 事 委 员 会
社 会 委 员 会 对 外 委 员 会 司 法 委 员 会 执 行 委 员 会
社 会 服 务 委 员 会
教 育 委 员 会
粮 食 委 员 会
劳 动 和 交 换 委 员 会
财 务 委 员 会
历史意义
(4)巴黎公社的历史意义

是无产阶级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 无产阶级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它的实践,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无 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学说, 证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正确 它的经验教训是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 宝贵财富


①无产阶级的成份明显变化,许多破产的小生 产者成为工人阶级; ②各国工人政党纷纷建立,工人阶级有组织的 斗争显著增加; ③改良主义和修正主义盛行,罢工、示威游行 等合法斗争成为主要斗争形式,合法斗争次数 多、规模大;例:芝加哥工人争取8小时工作 制的罢工斗争 ④经济斗争多于政治斗争; ⑤合法斗争成就显著,工人阶级社会经济地位 明显提高。
马克思主义(科学共产主义)的 三大组成部份: A、马克思主义哲学(即辩证唯物 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B、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C、科学社会主义

他是谁?
恩格斯(1820-1895)
马克思(1818-1883)
《共产党宣言》内容
(3)《共产党宣言》的内容与意义



⑴第一次比较系统地阐明了马克思主义的基 本原理。 ⑵阐明了社会发展规律,指出阶级斗争在社 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断言社会主义必将取 代资本主义。 ⑶揭示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①用暴力推 翻资产阶级统治而建立自己的统治;②建设 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社会。 (4)标志着马克思义诞生了。 (5)从此,国际无产阶级斗争有了更科学的理 论指导,使社会主义运动蓬勃发展起来。
7、1871前社会主义运动的特点
7、1871年前社会主义运动的特点
(1)工人运动存在自发性,斗争的自 觉性、组织性不强; (2)以暴力斗争、政治斗争为主 (3)工人阶级主要作为资产阶级的同 盟军参加反封建斗争 大兄弟有救的,当初我比你还严重,手淫 过度了,吃了马老中医帮我配的药方现在 神采奕奕 不带一点坑,现在肾虚就是要 中医中药调养的,他薇||性 msdf003
革命意义


3、十月革命胜利的世界历史意义
(性质)是一次无产阶级革命(社会主义 革命); 建立了世界第一个社会主义(无产阶级 专政)国家; 使经济文化不发达的俄国在短时间内 迅速强大和发达起来; 开创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新局面; 给各国无产阶级和殖民地半殖民地人 民展示了一条崭新的解放之路。
工运新高涨
其他 社会 主义 流派
2、19C后期20世纪初欧美工人运动新高涨
(1)原因: A、第二次工业革命后,欧美资本 主义各国工人人数猛增。 B、马克思主义在欧美各国广泛传 播,有力指导和推动了各国工人运动 C、第二国际的推动、指导
社会主义运动新特点
(2)1871年-20C初社会主义运动的特点
社会主义流派及其发展
4、社会主义流 派及其发展
空想社会主义(19C初 圣西门、傅立叶、欧文) 1848
科学社会主义 (马克思主义,马克思恩格斯) 1889 1889 1889 改良主义(右派) 考茨基 列宁主义(1903, 1895 主义等 左派,暴力革命) 1945 20C20S 无政府 修正主义(伯恩 主义 斯大 毛泽东思想 施坦等,右派) (中派) 林理 1982 论和 邓小平理论 现代西方社会主义 东欧 制度 模式 模式 第一国际
此时布尔什维克派已发展成为一个独立的无产阶级政党
2、革命胜利
2、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

(1)夺权:1917年11月7日彼得格勒工兵起义, 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建立了列宁为首的工 农苏维埃政府。 (2)和平:1918签订布列斯特和约,退出战争。 (3)变革:将银行、铁路、大工业收归国有; 没收地主、皇室和寺院的土地,分配给农民。 (4)建设:选举产生工兵苏维埃政府——人民 委员会,列宁当选为主席。这标志着世界上第 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诞生了;组建红军
二、19C后期20C初社会主义运动新发展 1、第二国际的成立和马克思主义的分裂
(1)背景: 19世纪后期,第二次工业(科技)革命兴 起,劳动生产率提高; 由于工人的不断斗争,西欧资本主义各 国无产阶级的社会政治经济地位有所提高 (2)国际社会主义者代表大会 1889在巴黎召开,它通过庆祝五一节决议, 积极推动合法斗争,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国际 工运的指导性组织,通称“第二国际”。
马克思义的分裂
(3)马克思主义的分裂
第二国际一诞生,各国社会主义政党就对 斗争策略产生严重分歧,使马克思主义分裂为 三派,即改良主义、无政府主义和传统马克思 主义。 改良主义者热衷于合法斗争和议会道路, 希望通过和平渐进方式夺取政权,建立社会主 义政权。1895恩格斯去逝后,改良主义派发展 成了修正主义派。修正主义派主要在西欧蔓延。 无政府主义属于中派,以考茨基主义为代 表,支持者不多。他们反对建立国家政权。



法国社会主义流派多,力量较强 普法战争失败,(1870)巴黎人民推翻了第二 帝国的统冶,建立了法兰西第三共和国 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卖国,并企图解除巴黎人 民的武装
(2)建立(革命)过程: 1871年春,巴黎人民起义,占领巴黎,临 时政府逃往郊区凡尔赛;巴黎人民成立公社; 公社实施一系列革命措施
公社
本单元(专题)内容提纲
一、 19C40-70S的欧洲社会主义运动


1、欧洲社会主义运动兴起的原因 2、空想社会主义的产生 3、马克思主义的产生 4、社会主义流派及其发展 5、国际工人协会(第一国际)的建立和国际工 人运动的初步兴起 6、巴黎公社——第一个工人政权 7、1871年前社会主义运动的特点
关于“公社”
在中世纪中期的法国,早就有一些 城市商人与市民为了反对城市领主的压 迫而联合起来,结成自治团体,建立自 卫军,武装反抗封建领主对城市的控制, 以维护自身利益。这种争取自治权利的 城市就称为“公社”。 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政权的雏形
革命措施
(3)公社的革命措施 废除旧军队、旧警察,取消资产阶级的 法庭和议会 设立公社委员会,作为国家最高权力机 关 民主选举公职人员,规定人民有权监督 和罢免公职人员 没收逃亡资本家的工厂.交给工人合作 社管理 实行8小时工作制、义务教育制、世俗 教育制
传统的马克思主义
传统的马克思主义坚持马克思主义 的暴力革命理论。这一派主要在东欧的 俄国、德国等国。 1903年,俄国社会民 主工党分裂为布尔什维克(多数派)和孟 什维克(少数派)。布尔什维克的领袖列 宁在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暴力革命理 论的基础上,还提出一国可以首先获胜 等新理论,形成列宁主义。列宁主义是 帝国主义时代的马克思主义。
失败原因与教训


(5)巴黎公社运动失败原因和教训




根本原因:法国政治、经济发展还没有成熟 到能够铲除资本主义制度、推翻资产阶级统 治 重要原因:缺乏先进政党领导,没有建立工 农联盟 直接原因:巴黎公社寡不敌众 军事教训:没有乘胜追击,给敌人可乘之机 结果:欧洲工运中心移到德国;无产阶级暴 力革命运动转入低潮;各国工人政党开始热 衷于走议会道路,崇尚和平渐进的改良主义


3、马克思主义的产生
(1)产生条件:经济基础、阶级基础、思想基础
阶级基础二: 三次独立的工人运动兴起



1831和1834年法国里昂工人起义 1836-1848年英国宪章运动 1844年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 德国古典哲学(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与黑格 尔的辩证法等) 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 英法空想社会主义
(这也是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阶级基础之一)
2、空想社会主义的产生
2、空想社会主义的产生 (1)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
欧文(英) 圣西门(法)
傅立叶(法)
空想社会主义的基本主张
(1)空想社会主义的基本主张
Hale Waihona Puke 资本主义社会充满着黑暗、罪恶,劳动人民 社会政治、经济地位极低,没有存在的理由。

提出建立理想的社会主义社会蓝图:在这一 理想社会里,人人平等,各尽所能,按需分 配。 用改良的方式建设理想社会。通过觉悟高尚 的人的参与,先建设一个小社会,再影响和 建设整个理想社会。
三、十月革命
三、俄国十月革命——社会主义革 命的首次胜利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