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内部审计目前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焦作大学会计学院(焦作市内部审计协会)赵润杰
【摘要】内部审计目前对单位内部实行经济监督,评价单位预决算方案是否可行等发挥了重要作用。
本文通过目前内部审计的现状既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存在问题的途径及对策。
【关键词】内部审计问题对策
内部审计通过在单位内部实行经济监督,对单位内部的经济活动进行检查,鉴证本单位的财务状况、财务成果,评定单位的计划、预算、决策、方案是否先进可行,经济活动是否按照既定的决策和目标进行,经济效益的高低优劣,以及内部控制制度是否健全、有效等从而有针对性地提出意见和建议,以促进企业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
在企业的管理中,内部审计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保证不同利益相关方的信息对称性。
企业在整个运作过程中,要向投资人公开财务状况,其中财务信息的真实性是最基础要求,也是最关键的因素。
由于出资人与企业经营者的出发点不同,企业经营者财务信息披露不完整、不充分的现象时有发生。
而内部审计的基本作用就是提高财务信息的质量,保证其真实性和完整性,增加财务信息的可信性,降低财务信息风险。
第二,有效降低企业运营风险。
风险管理是企业经营者的一项主要职责,内部审计通过对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完善程度的测试和评价,及时发现存在的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对企业的风险管理过程进行评估和报告,并提出切实可行的改善建议,进而促进企业改善风险管理体系,规避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有效地维护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第三,确保资产保值与增值。
企业由于经营环节多,程序复杂,且存在一些不可控制的因素,这些都威胁着企业资产的安全和完整。
企业内部审计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堵塞漏洞,避免潜亏因素的形成,提高企业资产质量,进而保证资产完整。
第四,为企业内部管理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中,企业面对着许多不确定因素,这些因素都对企业的经营成败起着重要作用。
通过内部审计,可以及时了解内外环境因素的变化,为经营决策提供政策上和经济上的论证;针对经营中出现的内部管理问题,提出具体并可操作的改进意见和建议;对企业各种决策实施后取得的经营成果进行评价,使企业经营者能够迅速了解决策行为是否完善,企业资源是否得到充分利用,以便及时调整决策,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一、内部审计目前存在的问题
1、缺乏完善的法律法规指导。
目前我国有关审计工作的法律只有两部:关于社会审计的《注册会计师法》和关于国家审计的《审计法》。
近年来虽然陆续颁布了一些与内部审计有关的政策法规,但相关内容尚不完善且缺乏针对性。
这就造成了内部审计与国家审计、社会审计法规配套建设地位的差异,导致企业内部审计无法可依,其审计结果的权威性也大打折扣。
2、对内部审计不够重视。
目前很多企业没有设立专门的内部审计部门。
由于长期受传统经济的影响,有些企业领导未把制约机制引入到企业管理的思维中来,片面认为内部审计机构只是在国家审计机关的推动或干预下被动设立的,对企业的实际运营没有重要作用,甚至有人片面认为内部审计是和单位领导作对。
由于未被足够的重视,致使内部审计部门无法全面展开职责范围内的审计工作,大大降低了内部审计的作用,其工作开展也更加艰难。
3、内部审计人员的专业水平不高。
审计人员素质的高低决定了审计能否客观,公正及权威。
《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内部审计标准说明》规定,从事审计的工作人员应具备财务、会计、企业管理、统计、计算机、概率、线性规划、审计、工程、法律等专业知识,还应有足够的经验和良好的审计职业道德。
据调查我国内部审计人员的专业能力, 排在前几位的分
别为沟通能力、协调能力、应对变革与发展能力;而对国外内部审计人员更重视的分析能力和风险管理能力则普遍欠缺。
4、内部审计缺乏独立性。
审计的独立性是审计监督区别于会计监督、财政监督等其他经济监督独具的本质特征,是审计职能有效发挥作用必备的有效条件。
内部审计活动只有具备应有的独立性,才能做出公正、不偏不倚的鉴定和评价。
我国的内部审计大多数设置于管理层之下,在单位负责人的领导下开展工作,在高层管理人员的授权范围内开展工作,若发现有重大问题,可向被审计单位的上级内部审计机构反映,这种“双重领导”格局、既超越了内部审计固有的职责领域,又造成了内部审计机制发育不良,其结果是把内部审计推向了两难的境地,既损害了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和客观性,又导致内部审计工作效率低下。
5、内部审计的范围狭窄。
工作范围过于狭窄。
在我国内部审计机构建立之初,多数的单位领导人员对内部审计及其独立性本质特征认识不足,错误的认为审计就是查帐。
时至现阶段,尽管政府机构及有关部门要求将财会与审计分立,有的单位仍采取一套班子的做法,应付监督检查时才分为两个机构。
有的单位采取与纪检、监察合署办公,使各种监督职能相互抵消,其客观性与公正性自然可想而知。
鹅娅尽損鹌惨歷茏鴛賴。
鹅娅尽損鹌惨歷茏鴛賴縈。
6、内部审计观念落后、方法单一。
在审计观念上,我国内部审计以“ 账项基础审计和多种方式交叉使用” 为主要的审计方式,而国际上普遍采用风险导向审计方式的观念。
在审计方法上我国内部审计普遍还使用事后审计、静态审计和现场审计等单一的落后方法。
而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逐步建立,特别是通讯、计算机技术等高科技的迅猛发展,企业管理方法不断创新,审计工作内容大大扩展,工作内容也极大增加。
此时,审计手段若依旧仅仅依靠企业内部素质不高的内审人员手工操作,其科学性和权威性便无法得到有效证实。
籟丛妈羥为贍偾蛏练淨。
籟丛妈羥为贍偾蛏练淨槠。
二、加强内部审计管理及解决存在问题的途径
中国内部审计基本准则规定,“内部审计是组织内部一种独立、客观的监督和评价活动,它通过审查和评价经营活动及内部控制的适当性、合法性和有效性来促进组织目标的实现”。
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的内部审计的定义是“内部审计是一种独立、客观的确认和咨询活动,旨在增加价值和改善组织的运营。
它通过应用系统的、规范的方法,评价并改善风险管理、控制和治理过程的效果,帮助组织实现其目标”。
据此定义,我们可以看出内部审计注重评价和改善内部控制、风险管理、治理过程的效果。
国际范围内内部审计正处在由内部控制审计向风险管理审计全面转型的的阶段。
解决目前我国内部审计存在问题的途径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
1、完善内部审计方面的法律法规。
一方面,要完善内部审计准则体系,要制定高水准的审计准则,注重可操作性和严肃性,规范内部审计行为,提高内部审计工作质量。
同时个企业应该在自身实际情况的基础上,根据国家颁布的《内部审计准则》出台自己的内部审计办法,指导内部审计工作的开展。
另一方面,应根据我国企业的发展情况,进一步完善有关内部控制方面的法律法规体系建设,为内部审计提高可靠的依据和保障。
2、合理设置内部审计机构,强化内部审计的独立性。
独立性是内部审计工作的重要前提,只有具备相应的独立性,才能正确地开展审计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