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地理——中亚
3、中亚的工业
(1)丰富的矿产资源
煤、石油、天然气、铁、 有色金属 种类多,储量大
里海沿岸—— 石油 哈萨克斯坦北部、吉尔吉斯斯坦—— 煤 哈萨克斯坦中部—— 铁
(2)工业部门:
采矿业、冶金、军事工业相当发达
棉毛纺织工业,地毯编织和畜产品加工业也较发达
中亚的地毯编制业
③不利条件: 木材缺乏,许多机械制品,轻工产品需要进口
地形以丘陵和平原为主
地势:东高西低
里 海 沿 岸 平 原
哈 萨 克 丘 陵
天山山脉
卡拉库姆沙漠
帕米尔高原
2、中亚的气候
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
中亚气候冬冷夏热, 降水稀少。植被以草原、 荒漠为主。
昼夜温差大,年较差大,降水少
中亚的植被 ——以草原、荒漠为主
哈萨克南部草原
卡拉库姆沙漠
卡拉库姆沙漠的成因: 深居内陆、远离海洋、降水稀少。
思考: 中亚气候干旱,仍然有多条河流发育 的原因是什么?
1.高山冰雪融水的补给; 2.地势东高西低,河流自东向西汇集 成为水量较大的河流。
下列湖泊中盐度最大的是
B
里 海
1、世界最大的湖泊(咸水湖,内流湖) 2、蕴藏丰富的石油、天然气。 3、为亚欧两大洲的界湖,战略位 (50°E,40°N) 置十分重要。 4、注入里海的河流:伏尔加河、乌拉尔河。 5、盐度北部低南部高 6、是世界上分属国家最多的湖,周边国 家:俄、哈、土、阿、伊。
细毛羊
羔皮羊
土库曼斯坦南部 农民的生活
吉尔吉斯“上山下 山的牧民”
畜牧业以养羊业为主,细毛羊、羔皮羊等畜产 品,在中亚国家中占有一定的地位。
课堂练习
中亚一条龙
中亚距海远,深居( 内陆 )——海洋( 水汽 ) 难以到达——致使气候( 干旱半干旱 )——导致植被 以( 草原、荒漠 )为主——为发展( 畜牧业 )提 供了条件——中亚畜产品以( 细毛羊、羔皮羊 )为 主——河湖多( 内流 )河、( 内流 )湖——为发 展( 灌溉 )农业提供灌溉水源——中亚经济作物以 ( 棉花 )为主。
1.降水量:先减少后增多 2.自然景观:森林—草原—荒漠—草原—森林 原因: 由海陆位置决定 3.经过的自然带: 温带落叶阔叶林带—温带草原带—温带荒漠带—
5.简要介绍第二亚欧大陆桥的重要意义?
意义:①有利于东西部之间的物质和信息的交流;
②推动沿线各国国际贸易的发展,促进经济发展。
③加强了我国同中亚及欧洲一些国家的友好往来,创 造有利于我国经济建设的和平的周边环境;
成立“上海合作组织”的意义:
①加强成员国之间的互相信任与睦邻友好; ②鼓励成员国在政治、经济、科技、文化、 教育、能源、交通、环保和其它领域的有 效合作; ③联合致力于维护和保障地区的和平、安 全与稳定; ④建立民主、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 新秩序。
中哈输油管道正在建设中,为什么说这是中哈 两国实现双赢的能源战略?
对哈萨克斯坦:
①将石油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②促进哈萨克斯坦管道沿线的基础设施建设; ③拉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④增加就业机会;
对中国:
①开辟一条更安全的内陆石油通道(此管线地处亚洲 内陆),实现石油进口的多元化,减轻中国对中东石 油(马六甲海峡)的依赖,有利于我国能源安全; ②缓解我国的能源短缺问题,促进经济发展; ③促进西部大开发。
4、中亚的范围与国家
1.与我国相接壤的国家有哪些? 2.濒临里海国家有哪些?
哈萨克斯坦
阿斯塔纳
乌兹别克斯坦
哈 萨 克 斯 坦
比什凯克 塔什干
吉尔吉斯斯坦
塔吉克斯坦
杜尚别
土库曼斯坦
哈萨克斯坦是世界上最大的内陆国。
二、中亚自然地理概况
1、地形 2、气候 3、河流和湖泊 4、自然资源
1、中亚的地形
治理措施: (1)加强国际协作,控制各种用水量; (2)发展节水农业; (3)种草种树,恢复植被。
河流
阿姆河: 内流河,注入咸海,沿岸为 灌溉农业区 锡尔河: 额尔齐斯河: 外流河,流经中亚东北部, 入俄后为鄂毕河 里海:世界最大的内流湖
湖泊
咸海:主要靠阿姆河和锡尔河补给,近年来 水量大减——①由于引河水灌溉,入 咸海水量减少;②气候干旱蒸发强烈 巴尔喀什湖:东部为咸水湖,西部为淡水湖
种植业的制约因素和分布
沙漠戈壁地区: 制约因素 → 水
分布:在河流沿岸与山麓地带。 制约因素 → 地形 地形崎岖的地区: 分布:山间盆地与河谷地带。
高寒的高海拔地区: 制约因素 → 热量
分布:在海拔较低热量较好的河谷地区。
(2)畜牧业
荒漠畜牧业
山地畜牧业
(2)畜牧业
分布:中部、南部
有利条件:牧场广阔(中亚植被以草原荒漠为主) 以养羊业为主:细毛羊,羔皮羊
区域热点问题 1、中哈石油管道:西起哈萨克斯坦西部的里海港口城市 阿特劳,横穿哈全境,再从阿拉山口至中国新疆的独山 子,总长3088公里(中国境内270公里),设计年输油量 5000万吨。(见地图册)
分析中哈石油管道建设的区位条件
①里海沿岸石油资源丰富 有利方面: ②我国对石油的需求量大——市场广阔 ③沿线地势较为平坦,施工难度小 不利方面: 沿线气候恶劣,生态脆弱,易造成生态 问题
3.中亚的河湖
(1)河流分为:
(1)外流河:指河水能流入海洋的河流。
(2)内流河:又称内陆河,指河水不能流入海洋,
而是流入内陆湖泊或消失于荒漠中的河流。
(2)湖泊分为
(1)外流湖:指湖水与外流河相通,最终汇入海洋的湖泊。 (2)内流湖:指湖水不外泄入海的湖泊。
3.中亚的河湖
瓦尔代 丘陵
伏 尔 加 河 里 海
C
A
E F
G
②
H
I
B
D
(2)说出图中字母代表的国家的名称及各自的首都:
二、中亚人文地理概况 1、居民
2、农业 3、工业
1、中亚的居民
(1)人口数量: 较少 (2)人种: 白色人种
(3)民族:
约有130多个民族,除与本国同名的主要民族外,
还有俄罗斯、乌克兰、维吾尔等民族。
(4)宗教: 伊斯兰教
高原舞
刀郎艺人演唱
1、中亚的农业
距 海 遥 海洋水汽 远 深 难以到达 居 内 陆
种植业和畜牧业
植被以 草原荒 漠为主
河流以内 流河、内 河湖为主
干 旱、 半 干 旱 气 候
提供 饲料
提供 水源
发展了畜牧 业,牲畜以 细毛羊、羔 皮羊为主 发展了灌溉 农业,农作 物以棉花、 小麦为主 (耐旱)
中亚的农牧业生产
例 读中亚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
(1)填出下列地理事物的名称:
帕米尔 高原 ①___________ 图兰 平原 ②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 里海沿岸 平原 ④卡拉库姆 ___________沙漠 里海 湖泊 ⑤___________ 咸海 湖泊 ⑥___________ 锡尔河 河流 ⑦___________ ⑧___________ 阿姆河 河流
棉花丰收
山地牧羊
(1)种植业——灌溉农业
限制性因素——降水
小麦:中亚西部及北部。 水稻(少量):阿姆河、锡尔河下游。 棉花:阿姆河、锡尔河流域。
中亚是世界上仅次于中国和美国的第三大产 棉基地,乌兹别克斯坦因盛产棉花,被称为“白 金之国”。
中亚种植棉花的有利自然条件:
①气候干燥,光照充足,日照时间长,气温日较差大; ②地形平坦; ③有便利的灌溉水源; ④土质疏松,多沙质土。
欧亚大陆桥(地图册62页)
“第二亚欧大陆桥”—连接了太平洋西岸与大西洋东岸
1.找出第二亚欧大陆桥的起点、经过的国家和终点?
(陇海)(兰新) (北疆)
连云港—兰州—乌鲁木齐—阿拉山口——哈、俄、 白俄罗斯、波兰、德国,到达荷兰的鹿特丹。
“第二亚欧大陆桥”
2.沿途降水量的变化? 3.沿途的自然景观变化?原因? 4.沿途自然带的变化?
中亚灌溉农业的发展可能对环境产生哪些不利 的影响? 应采取哪些措施? ①由于长期灌溉,导致一些地下水位上升,因为蒸 发强烈,盐分在土壤中不断积累,土壤次生盐碱化 现象严重。 ②河流上游大量饮水灌溉,使下游缺水,湖泊面积 缩小,湖水盐度升高,鱼类绝迹,湖泊调节气候的 功能基本丧失。 ③过度垦殖,使土地荒漠化加剧。 措施:改进灌溉技术,采用喷灌、滴灌等先进灌溉技术 合理分配河流上中下游的水资源; 适当减少棉花种植; 加强河湖沿岸植被恢复
世界区域划分
欧洲东部和北亚 中亚 北非 西亚 南亚 东亚
欧洲西部
北美
撒哈拉 以南非洲
东南亚 大洋洲
拉丁美洲
南极洲
2
1 18 17 19 20 21 3 4 5
10 9
76
8
13 12
14
22 23 11 16
世界地理
第二部分
分区地理
第四节
中亚
一、中亚的位置和范围
距北冰洋约1600千米
距黑海约1100千米
中国与哈萨克斯坦的石油管道于2005年11月14 在中哈边境口岸阿拉山口实现了跨国对接
哈萨克斯坦石油资源最丰富的地区在 B A.帕米尔高原 B.里海沿岸 C.图兰平原 D.哈萨克丘陵
2、上海合作组织 成立于2001年,目前有6个成员国:中国 、俄罗斯、 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 、乌兹别克斯 坦。上海合作组织是第一个在中国境内宣布成立、第一个 以中国城市命名的国际组织。 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总面积3000多万平方公里,约占 欧亚大陆的五分之三;人口人口约15亿,约占世界人口的 四分之一。 上海合作组织的最高决策机构是成员国元首理事会。 该理事会每年举行一次会议,轮流在各成员国举行。上海 合作组织有两个常设机构,分别是秘书处(北京)和地区 反恐怖机构(塔什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