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甲氨蝶呤治疗异位妊娠临床观察

甲氨蝶呤治疗异位妊娠临床观察

甲氨蝶呤治疗异位妊娠临床观察
尹丽丽刘海荣
【摘要】目的探讨甲氨蝶呤不同方法治疗异位妊娠的疗效。

随着βhCG检测敏感性及B超分辨度的提高,更多的异位妊娠被早期诊断。

对年轻未育的异位妊娠患者行药物保守治疗,不仅使病人免受手术之苦,同时保留了输卵管以提高日后的受孕机会。

方法:本文将2004年4月-2010年4月在我院确诊为输卵管妊娠应用甲氨蝶呤的165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经统计学分析,二组平均年龄、体重、停经天数及β-HCG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85例,宫颈注射甲氨蝶呤100mg同时口服米非司酮,1周后血HCG水平下降小于15%甲氨蝶呤重复一次运用;B组:80例肌肉注射甲氨蝶呤0.4mg∕kg(每次20~25mg)每日一次,共五日总量为100—150mg,同时口服米非司酮,观察两组成功率,HCG转阴时间及药物的副作用。

结论宫颈注射甲氨蝶呤治疗异位妊娠是一种成功率高,血HCG转阴时间短,安全,副反应小的方法。

【关键词】异位妊娠,甲氨蝶呤,宫颈注射
异位妊娠指受精卵着床于正常子宫体腔以外的任何部位。

一旦破裂,常引起出血等严重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作为一种常见妇科急腹症,一直受到临床医师的普遍重视。

近年来国内外报
道异位妊娠发生率有上升趋势,由于阴道超声检查、血HCG水平测定的广泛应用,80%的异位妊娠可以在未破裂时得到早期诊断,医生和患者都希望通过损伤最小的措施达到治愈的目的。

目前应用甲氨蝶呤保守治疗异位妊娠已得到广泛的认可。

甲氨蝶呤是一种叶酸拮抗剂,抑制喋呤和解磷啶的合成,最终抑制滋养叶DNA的合成、细胞复制和细胞生长,导致其死亡。

本研究对甲氨蝶呤不同的给药方法进行观察。

1.1一般资料
收集2004年4月-2010年4月我院确诊为输卵管妊娠的病例165分为2组,患者自愿要求保守治疗,并符合以下条件:1异位妊娠未发生破裂或流产;2妊娠包块直径<5cm;3无明显内出血;4患者本人及家属要求药物治疗;5β-HCG≤5000mIU/ml;6无应用甲氨蝶呤及米非司酮药物禁忌症。

165例患者随机分为A、B组,二组平均年龄、体重、停经天数及β-HCG水平,经统计学分析,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1A组:甲氨蝶呤100mg 单次宫颈注射,同时口服米非司酮给药后检测血β-HCG下降情况,1周后血HCG水平下降小于15%甲氨蝶呤重复一次运用。

2B组:患者肌肉注射甲氨蝶呤0.4mg/kg(患者甲氨蝶呤用量20-25mg),每日1次,共5日,总量为100—150mg同时口服米非司酮。

1.3疗效观察
所有患者用药后严密观察腹痛及生命体征,用药后每周测定血β-HCG、血常规、肝功及复查阴式彩超,注意观察药物的副反应。

疗效评定标准:血HCG转阴;盆腔包块缩小或消失;腹痛和阴道出血症状消失为治疗成功;治疗过程中出现腹痛加剧,治疗两周后血β-HCG未降或增高,异位妊娠包快增大,出现手术适应症转为手术治疗为治疗失败。

1.4副反应观察
主要表现在消化系统和造血系统,如恶心、呕吐、腹泻、转氨酶升高、白细胞下降等。

用药前2组患者均测定血常规及肝功,用药后每周均再次测定血常规、肝功。

1.5统计学方法
数据统计采用x2检验和t检验,采用SPSS1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表1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
别组例数成功
例数成功率(%)
A 85 77 90.59
B 80 60 75.51
表2 两组副反应发生率比较
组别例数ALT异常白细胞下降
例数百分率(%)例数百分率(%)
A 85 7 8.24 6 7.06
B 80 21 26.25 7 8.75
2.1成功率
A组成功率为90. 59%,B组成功率75.51%,A、B组间成功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29,P<0.05);见表1。

2.2血HCG转阴时间
治疗后血HCG转为正常平均时间为A组(16.11±7.02)d,B 组(20.42±7.36)d,B组血HCG转阴平均时间高于A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

2.3副反应
从表2中可见,A、B组间ALT异常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6,p<0.05);A、B组间白细胞下降发生率无统计学意义;
3讨论
3.1注意事项:治疗第4天血β-HCG值往往增高,原因可能与血β-HCG半衰期为36小时、死亡后的滋养细胞会继续释放血β-HCG有关,致HCG一段时间内有所增高,之后又逐渐下降,因此一味地以HCG值断定保守治疗失败是不可取的,可以在患者无持续性腹痛加重,无腹腔内出血,血压正常,血红蛋白无下降,无异位包块直径增大的情况下,继续观察。

治疗第2~7天约1∕3患者出现间歇性下腹坠胀痛,可能与胚囊与输卵管发生剥离流入腹腔刺激腹膜或甲氨蝶呤引起输卵管炎症所致。

此时嘱患者卧床休息必要时查超声及血常规以了解内出血情况,及时做出正确诊断和正确治疗。

3.2近年来,国内外报道异位妊娠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且未
生育者的发病率亦明显增高。

所以保留患者的生育功能显得尤为重要。

传统治疗方法是手术治疗,微创诊疗腹腔镜技术在保留患者的生育功能方面具有较明显的优势,但费用较昂贵,抑制了在基层的开展,所以保守治疗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医务工作者的重视。

保守治疗可免除手术痛苦及创伤,避免了术后并发症,同时最大限度的保持了输卵管的结构和功能,达到保留生育功能的目的,尤其适用于有生育要求的妇女,特别是对侧输卵管已切除或有明显病变者。

随着血β-HCG监测敏感性的提高和高分辨率阴式B超的普遍应用,使异位妊娠的早期诊断得到了明显提高,从而为保守治疗异位妊娠争取了时间。

3.3本研究的结论是:宫颈注射甲氨蝶呤成功率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β-HCG降至正常水平平均天数少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副反应发生率低:转氨酶升高低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简单的操作方法而达到较高成功率,血β-HCG降至正常水平平均天数相对少。

总之,宫颈注射甲氨蝶呤治疗异位妊娠存在以下优势:(1)痛苦小,注射次数少,易于被患者接受。

(2)住院时间短、费用低,无需手术。

(3)副作用发生率低。

(4)操作简单,所用材料简易,易于在基层医院推广。

掌握适应证是药物治疗异位妊娠成功的关键,同时治疗期间患者应注意卧床休息,保持大便通畅防止腹压增加,导致破裂出血,注意监测血压、脉搏等生命体征,严密观
察腹痛、阴道出血肛门坠胀等症状,定期复查β-HCG、B超、血常规,并及时发现和处理各危险情况
【参考文献】
1 Thomas LS.FACOG ectopic pregnancy[J].Topics Energency Med,2002,24(4):12-20.
2Barnhart K,Coutifaris C,Esposito M,The pharmacology ofmethotrexate[J].ExpertOpinion onPharmacotherapy,2001,2(30:409-417
3 乐杰,谢杏,丰有吉主编,《妇产科学》,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10。

4曹泽毅,《中华妇产科学》,第二版,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1437-1447。

5欧峻,吴效科,《异位妊娠的现状》,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3,19(5):309-312。

6陈亚侠,毛愉燕,谢辛,甲氨蝶呤不同方案治疗输卵管妊娠的疗效及副反应分析[J],中华妇产科杂志,2003,38(12):32-34。

7BayramM,OzogulC,DursunA,eta.lLightandelectronmi- croscopyexaminationoftheeffectsofmethotrexateonth een-
dosalpinx[J].EurJObstetGynecolReprodBio,l2005,120
(1):96-103·
8欧俊,吴效科.异位妊娠的治疗现状.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3,19(5):309
9常青,孙黎黎.异位妊娠与宫内妊娠的鉴别诊断[J].实用妇产科杂志,2005,21(6)327.
10李瑞珍,王振海,吴瑞芳,等.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抗早孕蜕膜与绒毛细胞凋亡及其调控基因的研究[J].中华妇产科杂志,1999,34(5):281.。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