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浅谈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影像学诊断
浅谈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影像学诊断
疾病治疗转归
临床拟诊或确诊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患儿,均 应积极治疗。早期应用加压辅助通气者大多可 以存活。存活72小时以上者如无严重并发症, 患儿常可产生足够的表面活性物质,使病情逐 渐好转。 也可使用表面活性物质(PS)替代 疗法,来促进肺泡复张,解除通气障碍。该病 可间歇性复发,不稳定,死亡可发生于出生后 48h之内,病程若超过72h,肺成熟度增加,则 大多数患儿能逐渐康复。
HMDⅠ级
内两 可肺 见充 细气 颗稍 粒差 状, 增透 高亮 影度 。降 低 , 肺
HMDⅡ级
影样 两 及改 肺 支变 透 气, 亮 管肺 度 气内 进 像见 一 ,分 步 心布 减 缘均 低 膈匀 , 面细 呈 尚颗 磨 清粒 玻 晰状 璃 。
HMDⅢ级
心大 低 肺 缘, , 野 不支 肺 密 清气 内 度 ,管 颗 增 膈气 粒 高 面像 状 , 稍更 密 透 模明 度 亮 糊显 增 度 。广 高 明 泛影显 ,增减
男,2.5h。呻吟半小时,呼吸60次/分,口吐泡沫, 轻吸凹,两肺呼吸音粗,未闻及干湿性罗音。
男,20分钟,34周早产儿。有口吐泡沫、 呼吸促,70次/分,两肺呼吸音低。
女,4h,足月剖宫产儿。生后有口吐泡沫,无 吸凹征,两肺呼吸音粗,可闻及较多湿性罗音。
24小时后以上改变消失, 肺野正常
生后2小时见双肺细颗粒 影,右肺更明显
胸部X线检查是诊断本病的重要
辅助检查手段,对临床治疗方 案的制定和预后的判断具有重 要价值。
HMDX线表现、分级标准
根据轻重表现X线分为四级 Ⅰ级 两肺充气稍差,透亮度降低,肺内可见细颗粒 状密度增高影。 Ⅱ级 两肺透亮度进一步降低,呈磨玻璃样改变,肺 野内可见分布均匀的细颗粒状增高影及支气管气像, 心缘膈面尚清晰。 Ⅲ级 肺内颗粒状密度增高影融合变大,边缘模糊, 肺野透亮度明显减低,支气管气像更明显、广泛, 心缘膈面模糊。 Ⅳ 级 两肺密度均匀增高,呈“白肺”改变,心缘 膈面完全消失。
症可有低氧血症、高碳酸血症;症状多在 12
小时内改善,早产儿症状须在 48小时后改善, 一般于2~3天内症状消失,预后良好。
新生儿湿肺的X 线表现:
①肺泡积液征:表现为肺野呈斑片状,面纱 或云雾状密度增深影,或呈小结节状影,直径 2~4mm。 ②肺间质积液征:表现为网状条纹影。 ③叶间胸膜和胸膜腔积液:叶间胸膜积液多 在右肺上、中叶间,胸膜腔积液量少。 ④肺血管瘀血征:表现为肺纹理增粗,边缘 清楚,自肺门呈放射状向外周伸展。 ⑤肺气肿征:表现为肺野透亮度增加,为代 偿性肺气肿,程度较轻。
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X 线诊断
概述
肺表面活性物质缺乏是新生儿肺透明 膜病(HMD)发病的主要原因。 主要发生在早产儿,也可发生于糖尿 病孕妇、破腹产或产前产后缺氧窒息 新生儿。 进行性呼吸困难为其主要临床表现, 伴呻吟、紫绀、吸气三凹征。 病程发展快、死亡率高。
RDS的病因、发病机理-肺表面活性物质缺乏
(3)重度:X线表现为斑片状融合阴影,广 泛分布于双肺野,以两肺内侧带和肺底部为显 著,多伴有重度肺气肿,可并发间质性肺气肿 和气胸。病变于1周左右大部吸收。
男,1h,羊水清,生后气促,呼吸65次 /分,两肺呼吸音粗,可闻及湿性罗音。
女,20min,羊水清,35+3W早产儿,呼 吸稍促,两肺呼吸音低。
3、B组链球菌肺炎:
母亲妊娠晚期有感染、羊膜早破或羊水 有臭味史;发病早,症状重,呼吸困难, 紫绀,皮肤苍白等灌注差,X胸片示片状 阴影,甚至融合成大片状,血象和C反应
蛋白增高。
B组溶血性链球菌肺炎胸片
肺部表现与RDS不易区分
其他新生儿肺炎X线特点:
新生儿肺炎多表现为肺纹理增强、模
糊,肺门影增大、增强,两肺病灶多 延肺纹理走行分布、境界不清;
呼气 肺泡半径 表面张力 肺泡塌陷 肺不张 气体交换面积 缺氧、酸中毒 肺血管痉挛 右心压力
动脉导管和卵圆孔
表面活性物质缺乏
毛细血管和肺泡渗透性 血浆外漏
呼吸困难
纤维蛋白沉积在肺表面 肺透明膜
血液分流
紫绀
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临床表现:
1、发病率:本病多见于早产、剖腹产儿,双胎和围产期窒息 儿,在我国的发病率约为1%,发病率与胎龄有关,胎龄28~32周 小早产儿发病率可达60%~80%,32~36周为15%~20%,为新生 儿尤其是早产儿主要死亡原因之一,约占17%。双胞胎儿的 HPHMD发病率较高。 2、临床症状:初生时Apgar评分尚好,一般在生后2~6小时 内出现呼吸困难,呈进行性加重,伴呼气性呻吟;发生右向左分 流时,青紫明显。>12小时不考虑此病 3、临床体征:可见呼吸急促、鼻翼搧动、吸气性三凹征, 肺部听诊双肺呼吸音减低;合并肺水肿时,于吸气时可听到细小 湿罗音。 4、遗后:症状于18~24小时加剧,第3~4天后好转,病情严 重者大多于3天内死亡,以生后第2天病死率最高。
新生儿湿肺的诊断:
1、上述5种X线征象中具备2~3项;
2、且这些X线改变大多在48小时内吸收,
72小时内基本全部吸收; 3、结合足月儿出生后不久即出现呼吸困 难,除外引起呼吸困难的其他原因; 可诊断为新生儿湿肺。
★所以当临床或X线拟诊为新生儿湿肺时,
短期胸片复查很有必要。
男,1小时。口周发绀,口吐 泡沫0.5小时,心肺(一)。
新生儿肺发育不全
出生后30分钟后胸片观察双肺透亮度减低,似见细颗粒影,无 支气管气像,考虑新生儿肺透明膜病,不排除肺发育不全; 48h后复查:双肺透亮度尚可,可见肺纹理结构,表明肺已膨
讨论
HMD是肺泡Ⅱ型细胞发育不成熟导致肺泡 表面活性物质缺乏,引起呼气性肺泡萎陷, 吸气时压力增大,损伤肺毛细血管内皮细 胞和毛细支气管粘膜,致血浆外渗,其纤 维蛋白沉着于肺泡表面形成透明膜,透明 膜形成进一步阻碍通气功能,引起呼吸困 难、紫绀、心衰等一系列症状、体征。 胎龄越小肺中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的量越少, HMD的发生率就越高。
3、膈疝:呼吸困难,紫绀,腹部凹陷呈舟
状,X线胸片可见患侧胸部有充气的肠曲 或胃泡影及肺不张,纵隔向对侧移位 。
湿肺病
像走 双 ,行 肺 呈分 片 肺布 状 水, 渗 肿无 出 、明 影 肺显 , 淤支 沿 血气 肺 表管 纹 现气 理 。
新生儿吸入性肺炎
双下肺纹理增多、增粗,伴片絮状阴影,周围肺野 透亮度增高(气肿),病灶内未见支气管气像
HMDⅣ级
完“ 两 全白 肺 消肺 野 失” 密 。改 度 变均 ,匀 心增 缘高 、, 膈呈 面
鉴别诊断
1、新生儿湿肺:
新生儿湿肺多见于足月儿或足月剖宫产儿,
亦可见于早产儿,出生时正常,生后1~5小 时内出现呼吸急促、呻吟、口吐泡沫、青紫, 肺部听诊呼吸音减低或出现粗湿罗音等;血 气分析 轻症 PaCO2、PaO2在正常范围,重
A.胸正位片(出生8h) 两肺呈磨玻璃状,肺 容积大,两下肋胸膜 及叶间膜稍厚—肺泡 间质积液。 B.胸正位片(24h后 复查)肺野肺纹理增 粗增多,伴少量网点 影,胸膜微厚—间质 积液。肺泡积液已消 失。
2、新生儿羊水吸入综合征: 患儿有窒息或羊水吸入史,表现为出生复
苏后出现呼吸困难、呻吟和青紫。症状轻者,
HMDⅠ级患儿通过加压辅助通气治疗 后
生后30分钟,X线诊断:新生 儿肺透明膜病Ⅰ级。
经过治疗后24h复查:双肺 透亮度尚可,临床症状有 改善。
HMDⅢ级患儿使用表面活性物质(PS)替代疗法
使用表面活性物质(PS)替代疗法后,72h后复查:双肺透亮 度正常,肺纹理清晰,临床症状明显改善。
不足之处,敬请 批评、指正!谢 谢!!!
X线征象分析
由于肺充气不足、肺泡萎缩------肺野透亮度显著 降低。 充气的细小支气管--------网格状影,萎缩的肺泡--------小颗粒状影。 随着病变发展,肺泡萎缩加重,气体不能进入肺 泡,支气管及细支气管压力增高,管腔扩张-------支气管气像(充气征)。 病变发展到晚期,全肺密度一致性增高,心影、 支气管气像均不清楚,肺野透亮度减低呈实变样-----白肺。
临床可无症状或气急;吸入量多者,临床出现 气急、吸凹,口吐泡沫,肺部听诊常有粗湿罗 音。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新生儿羊水吸入综合征的X线: (1)轻度:两肺纹理增粗,自肺门向肺野呈 条索影扩散,轻度肺气肿,病变一般于2~3天 内吸收。 (2)中度:两肺纹理增粗,沿纹理分布尚可 见斑片状模糊阴影,密度较淡,同时常伴明显 肺气肿,肺野透光度增高,肋间肺膨出和膈影 下降。病变一般于3 ~5天内吸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