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剖学第二章运动系统
筛骨 蝶骨
额骨
顶骨
蝶 骨
颞骨
枕骨
1.额骨:位于颅的前上部, 额骨内含有空腔 称额窦.
2、筛骨 筛板
分部 垂直板:构成骨性鼻中隔上部 筛骨迷路 筛骨迷路
筛板
垂直板
3、蝶骨 体
小翼
大翼
翼突
小翼
大翼
翼突 体
4.枕骨:位于颅的后下部
5.顶骨:成对,位于颅盖部 中线的两侧,介于 额骨与枕骨之间
6、颞骨 鳞部 鼓部 岩部
坐骨大孔 坐骨小孔
骶棘韧带 骶结节韧带
(2)、耻骨联合 由两侧耻骨联合面借耻骨间盘构成
耻骨间盘
闭孔膜
(3).骨盆:
1)组成和分部
组成:由左右髋骨和骶、尾骨
以及其间的骨连结构成 大骨盆
分部: 小骨盆
界线:骶骨岬.弓状线、耻骨梳、 髂耻隆起.耻骨联合上缘 骨盆上口:界线
小骨盆 骨盆腔
骨盆下口:尾骨尖、骶结节韧带、 坐骨结节、耻骨弓
2)骨盆的性差
2.自由下肢连结 (1)、髋关节
组成: 由髋臼与股骨头构成
运动:屈、伸、收、展、旋转、环
转(运动方式同肩关节,但运
动幅度小。)
髂股韧带
髋臼唇
股骨头韧带
(2)、膝关节 组成:股骨下端、胫骨上端、髌骨构成
特点:①韧带:髌韧带、腓侧副韧带、胫侧副韧带 、膝交叉韧带
②半月板:内“C”外“O” ③髌上囊、和翼状襞
乳突部
鳞部 鼓部 岩部
(二)面颅骨:(15块) 成对: 上颌骨、颧骨、鼻骨、泪骨、腭骨、下鼻甲
不成对:犁骨、下颌骨、舌骨
鼻骨
犁骨
颧骨 上颌骨
泪骨 下颌骨
腭骨
1.上颌骨:成对,位于面颅中央. 骨内有一大的含气 腔,称为上颌窦.上颌 骨下缘游离,有容纳 上颌牙根的牙槽
2.鼻骨:成对,在额骨的下方, 构成外鼻的骨性基础. 泪骨
三叉神经压迹 内耳门
舌下神经管内口 枕骨大孔
上矢状窦沟
鸡冠
筛板 筛孔
视神经管 垂体窝
鞍背 破裂孔 颈静脉孔
乙状窦沟 横窦沟
(2)、颅底外面观
翼突
卵圆孔 关节结节
下颌窝 棘孔
外耳门 茎突 乳突
茎乳孔
牙槽弓 骨腭
犁骨
破裂孔 舌下神经 管外口 颈动脉管外口 颈静脉孔
枕髁 枕骨大孔
3.颅的前面观
(1)眶: 底
前纵韧带
后纵韧带
(2)椎弓间的连结
1)黄韧带 作用:协助围成椎管;限制脊柱过度前屈
2)棘间韧带 作用:限制脊柱过度前屈
3)棘上韧带和项韧带 作用:限制脊柱过度前屈
4)横突间韧带
5)关节突关节
棘间韧带
黄韧带
棘上 韧带
项韧带
关节突关节
(3)寰椎与枕骨及枢椎的关节 1)寰枕关节 2)寰椎关节
2、脊柱
运动:屈、伸板
胫骨
髌韧带 翼状襞
后交叉韧带 前交叉韧带
腓
胫侧副韧带
侧
副
膑韧带
韧
返回
带
返回
后交叉韧带 前交叉韧带
胫侧副韧带
膑韧带
内侧半月板 后交叉韧带 外侧半月板
腓侧副韧带
内侧半月板
外侧半月板
返回
(3)小腿间的连结
(4)、足关节
1)距小腿关节 (踝关节)
胸廓上口:胸骨柄上缘、第一肋、第一胸椎体 胸廓下口:第12胸椎、第11、12肋前端、肋弓、剑突 前壁: 胸骨、肋软骨、肋骨前端 后壁: 胸椎、肋角以后肋骨 外侧壁:由肋骨体构成
胸骨下角:
肋间隙
运动:呼吸运动
二、上肢骨的连结
1.上肢带骨连结 (1)、胸锁关节:
组成:锁骨的胸骨端与胸骨的锁切迹及第一肋软骨 特点:关节囊坚韧,有关节盘
颞下颌关节
组成:上颌骨的下颌头、颞骨的下颌窝. 特点: 关节盘
运动:上提、下降、前进、后退、侧方运动 下颌窝 关节结节
关节盘 下颌头
第五节 肌学
一、肌学总论
(一)肌的分类 (二) 肌的形态和构造
肌腹 肌腱
腱划
阔肌 腱膜 轮匝肌 二腹肌
(三)肌的起止和作用
(四)肌的辅助装 置
1、筋膜
(1)浅筋膜
粗线
内侧髁
髁间窝 外侧髁
2、髌骨
髌底 髌尖 关节面
3、胫骨: 位于小腿内侧。
4、腓骨: 位于小腿外侧。
5、足骨:包括7块跗骨、5块跖骨、14块趾骨。
跟骨 骰骨
距骨 足舟骨 楔骨 跖骨 趾骨
四、颅骨 成人共23块:分为脑颅骨、面颅骨
脑颅骨
面颅骨
成对:颞骨、顶骨 (一)脑颅骨
不成对:额骨、筛骨、蝶骨、枕骨
关节盘
(2)、肩锁关节 由锁骨的肩峰端与肩峰的关节面构成
锁骨的肩峰端 肩峰
2.自由上肢骨连结 (1)、肩关节 组成: 由肱骨头与肩胛骨关节盂构成
关节盂
盂唇
肱 骨 头
(2)、肘关节 ①肱尺关节
组成 ②肱桡关节 ③桡尺近侧关节
运动: 屈、伸、旋前、旋后
肱骨小头
桡骨环 状关节 面
肱骨滑车
关节囊 滑车切迹
(2)深筋膜
2、滑膜囊 3、腱鞘
二、肌学各论
额腹
(一) 头颈肌
1、 头肌:面肌和咀嚼肌
(1)颅顶肌
枕额肌
帽状腱膜 额腹 枕腹
(2)眼轮匝肌 (3)口轮匝肌
(4)颊肌
帽状腱膜 枕腹
眼轮匝肌 口轮匝肌
颊肌
(2)咀嚼肌 包括咬肌、颞肌、翼外肌和翼内肌,均配 布于下颌关节周围,参加咀嚼运动。
颞肌
翼外肌
咬肌
腭骨
7.梨骨:1块,为垂直位斜方形骨板, 构成骨性鼻中隔的后下部.
梨骨
8、舌骨
小角
大角 体
9、下颌骨
冠突
牙槽弓 下颌体
下颌底
下颌头 下颌颈 下颌孔 髁突 下颌支
下颌角 颏孔
(三)颅的整体观 1、颅盖
冠状缝
矢状缝 人字缝
2、颅底
(1)颅底内面观 颅前窝 颅中窝 颅后窝 眶上裂 圆孔 卵圆孔 棘孔
形态:内侧2/3突向前,外侧1/3突向后,
肩峰端
上面平坦,下面粗糙。 胸骨端
2、肩胛骨:
(1)位置:位于背部外上方 2-7肋之间
(2)形态: 三个角 三个缘 前后两面
(二)自由上肢骨 1、肱骨
(1)位置: 位于臂部. (2)形态: 一体两端.
2、桡骨: 位于前臂外侧
3、尺骨: 位于前臂内侧
4、手骨:包括腕骨(8块)、掌骨(5块)和手骨(14块)。
第 二章 运动系统
第一节 概述
(一)运动系统组成 及功能
(二)骨性标志和肌性标志
第二节 骨学总论
一、骨的形态:按骨的形态分为四类: 1.长骨 2.短骨 3.扁骨 4.不规则骨
短骨
扁骨
不规则骨
二、骨的构造
1、骨膜:由纤维结缔组织构成, 对骨有营养、再生和感觉作用 包裹除关节面以外的整个骨面
骨髓
骨膜
(2).内收和外展
(3).旋内和旋外 在前臂旋内称为旋前,旋外称为旋后
(4).环转运 动
二 骨连结各论
(一) 躯干骨的连结 1、椎骨的连结
(1)椎体间的连结 1)椎间盘 髓核 纤维环
作用:缓冲压力,允许脊柱运动
纤维环 髓核
2)前纵韧带: 作用:防止脊柱过度后伸和椎间盘向前脱出 3)后纵韧带: 作用:限制脊柱过度前屈
筛骨垂 直板
筛板
犁骨 骨腭
鼻旁窦: 1)额窦:眉弓深面,开口于中鼻道前部 2)筛窦:前、中群开口于中鼻道,后群开口于上鼻道 3)蝶窦: 蝶骨体内,向前开口于蝶筛隐窝 4)上颌窦:上颌骨体内,开口于中鼻道
额窦
蝶窦
筛窦
上颌窦
4、侧面观 脑颅:额骨、顶骨、枕骨、蝶骨、颞骨
组成 面颅: 颧骨、上、下颌骨
关节头——手舟骨、月骨和三角骨的近侧关节面
2)腕骨间关节 3)腕掌关节 4)掌指关节 5)指骨间关节
桡腕关节
(三) 下肢骨的连结 1、下肢带连结 (1)髋骨与骶骨的连结 1) 骶髂关节: 组成:由骶骨耳状面、髂骨耳状面构成 特点:其周围有多条韧带加强
2)骶结节韧带: 与骶棘韧带、坐骨小切迹
围成坐骨小孔 3)骶棘韧带 : 与坐骨大切迹围成坐骨大孔
(3)颈深肌群 1、外侧群 前、中、后斜角肌
3.颧骨:成对,位于上颌骨的外 上方,形成面颊部的骨 性隆凸,参与颧弓的组成.
4.泪骨:成对,位于眶内侧的前 部,为一小而薄的骨片, 参与够成泪囊窝.
鼻骨 颧骨
5.下鼻甲:成对,位于鼻腔的外侧壁, 薄而卷曲,贴附于上颌骨 的内侧面
下鼻 甲
6.腭骨:成对,位于上颌骨 的后方,参与构成 骨腭的后部.
骨密质:配布于骨的表面,在颅盖骨常称为内、外板。 2、骨质 骨松质:由骨小梁构成, 在内、外板之间称为板障。
3、骨髓:充填于髓腔和骨松质 间隙内
红骨髓:有造血功能。 黄骨髓:沉积大量脂肪,
失去造血活力。
4、关节软骨
骨髓
骨膜
第三节 骨学各论
一、躯干骨
(一)椎骨 颈椎: 7块 胸椎:12块 腰椎: 5块 骶骨:1块(5 块骶椎) 尾骨: 1块(4-5块尾椎)
泪腺窝
视神经管
眶上孔 或切迹
尖
上壁 内侧壁 下壁 外侧壁
眶上裂 眶下裂
眶下沟
眶下孔 泪囊窝
眶的交通 底(眶口)与外界相通 经视神经管与颅中窝相通 经鼻泪管与鼻腔相通 经眶下裂与翼腭窝、颞下窝相通 经眶下孔与面部相通 经眶上裂与颅中窝相通
(2)骨性鼻腔 骨性鼻中隔 :犁骨、筛骨垂直板 顶:筛板 底:骨腭(上颌骨腭突、腭骨水平板) 外侧壁:有上、中、下鼻甲和上、中、下鼻道及蝶筛隐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