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的资本积累理论
作者:胡文彬
来源:《商情》2014年第30期
【摘要】马克思资本积累理论被认为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阶级性最鲜明的体现,其基本内容与剩余价值理论等紧密相连,有着创新生产、规划资本等重要的现实意义,如果能将其中的基本原理运用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践,也有助于社会主义国家的民营企业健康发展。
本次研究深入分析了马克思的资本积累理论,总结了马克思的资本积累理论的现实意义,提出了马克思资本积累理论于社会主义民营企业发展的应用对策。
【关键词】马克思,资本积累理论,资本论,应用
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的第七篇《资本的积累过程》中用了五章篇幅,论述了资本积累理论。
这部分的理论知识内容详细,深入地阐述了资本运作的内在规律,其基本原理将会对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提供宝贵的建议。
本次研究深入分析了马克思的资本积累理论,总结了马克思的资本积累理论的现实意义,提出了马克思资本积累理论于社会主义民营企业发展的应用对策。
1.马克思的资本积累理论的概述
1.1马克思简单再生产理论。
马克思的简单再生产理论是马克思的资本积累理论的第一部分,属于马克思《资本论》第七篇的第一章。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认为:“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劳动过程只表现为价值增殖过程的一种手段,同样,再生产也只表现为把预付价值作为资本即作为自行增殖的价值来再生产的一种手段,资本家的特殊性在于它的货币在不断的执行资本的职能”从这个基本理论来看,这种再生产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的基础,是研究其他经济形势的主要依据,在生产消费、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等方面进行了资本形成、社会资本再利用的全面探索。
1.2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理论。
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二十二章指出“通过把商品生产所有权规律转化为资本主义占有规律。
占有生产资料的资本家不付代价就无偿占有工人所创造的剩余价值的规律资本积累的过程,就是前者转变为后者的过程,这也是资本积累的实质。
”理解这部分的知识重点就是要明确什么样的经济状况是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资本家购买到劳动力这一特殊商品后,同生产资料结合起来进行生产。
工人在生产过程中,不仅能再生产出劳动力的价值,并且能创造出比劳动力自身价值更大的价值,实现了价值增殖,这样资本家才有利可图,这种现象就被称之为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
1.3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
这部分的经济学理论是马克思“资本积累理论”知识体系中的重点内容,在这部分的学习过程中,能够充分理解到资本积累所表现出的一般规律,对这些规律的研究学习能够更好地掌握资本构成的情况和在其累积过程中所产生的变化。
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主要表现在:第一,剩余价值规律是资本积累的内在动力。
第二,资本主义竞争和生产无政府状态的规律是资本积累的外部压力。
1.4原始积累的秘密
《资本论》中明确说明了“在资本主义积累过程中,随着资本的积聚和集中,一方面企业规模扩大,社会生产力大发展,使生产进一步社会化。
”资本原始积累的方式有:殖民掠夺、价格革命、贩卖黑奴、圈地运动等。
贤本原始积累使大量货币和土产资料集中在资本家手里,转化为资本;又造成了庞大的雇佣工人队伍,加速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历史过程:①生产者与生产资料相分离②货币资本迅速集中与少数人手中其次。
2.马克思资本积累理论于社会主义民营企业发展的应用
马克思资本积累理论的现实意义下社会主义民营企业的发展要避免出现资本主义道路,要尽可能地避免资本过剩,找出资本简单积累的阻隔,保证资本市场的功能和优势,为有效率的企业做强做大提供了可能性。
2.1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
我国社会主义的民营企业发展不同于资本家榨取工人的剩余价值,更多的是要体现出节约成本,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不能分光吃光,要为企业发展留后劲。
例如:在我国50强民营企业中,联想、新希望、万向、科龙、东方、美的、横店和雅戈尔等,无论是总资产规模,还是销售收入规模,或是净利润规模,其绝对量都是排名最前的。
这种情况既说明了它们所拥有的经济实力,同时也表明了它们在长期市场竞争中所进行的有效积累。
同时这些企业的发展过程中所有的资本不是单纯的某个人,或某个组织而是仍然接受社会的监督,接受国家审计部门的监督,为剩余价值转化为新的社会效益资本提供了保障。
2.2鼓励企业技术创新。
在资本积累理论的指导下,我国民营企业的发展要重视资本向知识性技术的转移,投入更多的资金进行技术研发,确保资金使用的稳定性,避免大量资金的不明方向的外流。
例如:华为集团将收入的20%用于技术投入,现在正是依靠这种技术优势,它已发展成为我国企业中为数不多、真正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
由此可以看出,创新技术对于民营企业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不同于资本主义国家,社会主义中国的民营企业发展可以依靠政府的辅助政策,在政府的鼓励下重视民营企业资本转移方向,重视技术创新,全力提升企业创新发展能力,围绕企业创新转型的需求,确保全年促成产学研合作项目的成功,加大对来科技人才的扶持,从民营企业再生产、再扩展的机会。
2.3重视人才培养。
资本积累需要人才的力量,社会主义民营企业要重视人才的培养与引进,使得企业的发展与人才的成长紧密联系起来。
同时,企业要营造全员的创新环境,采取不
同手段激励广大员工的创新激情。
企业主应当多让创新关键人员参与到企业的管理决策中来,尤其是在项目评估和技改规划方面,充分发挥他们作为专业人士的智囊作用,通过各种形式的“参与”激励,培养创新关键人员的主人翁意识和对企业的归属感。
综上所述,马克思资本积累理论被认为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阶级性最鲜明的体现,其基本内容与剩余价值理论等紧密相连,有着创新生产、规划资本等重要的现实意义,如果能将其中的基本原理运用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践,也有助于社会主义国家的民营企业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文会.从三个方面解读《资本论》第一卷[J]. 大众文艺. 2011(02) .
[2]林鹭航.正确理解《资本论》方法论的科学性与生命力[J]. 发展研究. 20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