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人物赏析
悲情英雄乔峰
何所谓大侠,侠之大者乃为家为国,不一定要有宏图大志,但必须胸襟宽广,心系民生,救人民于水生火热之中。
有义有恩,有才有能,大公无私!
乔峰,大侠也,为中原安危大战西夏勇士,为丐帮鞠躬尽瘁,为兄弟两肋插刀,义盖云天;武功盖世,平生绝技降龙十八掌,擒龙爪,丐帮打狗棒法,练得登峰造极,武功之精之纯,文武双全,享誉整个武林!为情终身不娶,最后为天下苍生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可歌可泣!其人,怎一个大侠了得!武功在精而不在多,现实亦如此!
他有雄视天下的武功,连少林老僧都称赞:好俊的功夫,降龙十八掌,果然天下第一。
这方面虽然其两个义弟都属绝顶高手行列,甚至内力都较其深厚,然而若把临战经验、武功的收发自如等因素计算在内,他们都不是其大哥的对手。
就算令天下人闻风丧胆的四大恶人,虽然有段延庆这般恶贯满盈的顶级高手,也根本难以望其项背。
至于和其齐名的“南慕容”慕容复,则如萧峰所言:“萧某大好男儿,竟和你这种人齐名!”实在是没法比的。
仅仅武艺高强,是称不了侠的。
之所以称萧峰为大侠的另一个原因,则是他胸怀天下苍生,渴望天下太平。
同样有少林老僧说话:“善哉,善哉!萧居士宅心仁厚,如此以天下苍生为念,当真是菩萨心肠。
肠。
”这一点,《天龙八部》中有他这样身份地位的人,没有一人有他这样的见识。
即使是其义弟段誉,其实也只是懦弱使然,并非能如他这样以天下苍生为念。
当宋人和辽人互骂为猪狗之时,唯独萧峰茫然。
当然,他能有胸怀天下苍生的侠骨仁心,也与他的身世密切相关。
当初他当自己为宋人时,同样与辽人为敌。
乔峰有着豪迈豁达的气质与“虽千万人吾往矣”的英雄气魄,又有强烈的民族气节。
上至王侯,下至普通的江湖人物,都对他无比尊敬。
而为了救阿朱,大战聚贤庄,更是动人心魄。
当智光和尚问他对当年武林人士雁门关大战契丹的态度时,他说:“但乔某纵然无能,却也是一个有肝胆、有骨气的的男儿汉,于这大节大义份上,决不致不辨是非。
我大宋受辽狗欺凌,家国之仇,谁不思报?倘若得知这项消息,自当率同本帮弟兄,星夜赶去阻截。
”“诸位前辈英风侠烈,乔某敬仰得紧,恨不得早生三十年,得以追随先贤,共赴义举,手刃胡虏。
”然而,他或许做梦都没想到,他所敬仰的这次义举,却是一次误杀,并且,杀的是自己全家。
他也不会想到,他自己原来就是他所仇恨的胡虏。
从此,他踏上自己的悲剧之旅。
为了报仇,一掌误杀了自己的爱侣阿朱;为了对自己民族、君主的忠诚,一剑刺死了自己。
“萧峰大声道:'陛下,萧峰是契丹人,今日威迫陛下,成为契丹的大罪人,此后有何面目立于天地之间?'拾起地下的两截断剑,内功运处,双臂一回,噗的一声,插入自己的心口。
”一掌使得“塞上牛羊空许愿”,亲手埋葬了自己的爱情,从此走上了灵魂无法拯救的痛苦深渊;一剑“教单于折箭,六军辟易”,同时也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一掌一剑,成了萧峰生命中永远不可言说的伤痛。
其悲剧起源于多年前的雁门关大战,而直接的导火索却是一个女人的嫉妒。
“马夫人微笑道:'我还想要什么?乔峰,我恼恨你不屑细细的看我,以致酿成这场祸事,你要我告知那带头的大哥的名字,那也不难,只须你将我抱在怀里,好好的瞧我半天。
”世间之情事,多种多样。
嫉恨对方,不惜把对方往悲剧的路上牵引,为的竟然就是让他能抱着自己看一眼。
称萧峰为悲情英雄,我自认为再贴切不过。
想当初任丐帮帮主之时,大口喝酒,大块吃肉,快意恩仇。
怎料无端卷入情海风波,遭人设计,亡命天涯。
紧接着被天下武林追杀、陷害,红颜知己惨死自己掌下,身世之谜始终难解。
直到少林寺群英会上,才知道自己的授业恩师和养父母竟死于亲生父亲之手,真是造化弄人,令人仰天长啸、长歌当哭。
按说由于机缘巧合,结识辽国皇帝耶律洪基,“升级”为南院大王,统率辽国大军,本该是风光无限,前途无量,哪曾想那辽帝有吞并天下之志,不似他以天下苍生为念,于是乎悲剧再度发生了——要我领兵攻宋,勿宁死。
从当时宋辽的实力来看,如果萧峰愿意领兵南征,当可一举拿
下开封,做他的南王。
最悲情的一幕自然是雁门关外一战,情势发展到此,可谓天下之大,已无萧峰容身之地。
雁门关紧闭,不接纳抗辽英豪;大辽三军已视其为叛徒,必欲杀之而后快。
宋人不亲、辽人不爱、恋人已死,虽然其二个义弟甚至女真人都可为其提供庇护,然而那岂是大丈夫所为——于是乎,他再行走于世,虽空具一身武功,却是没有发挥之地。
死,已成了他最后的归宿!
我谓萧峰:悲情英雄,侠之大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