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尿潴留的原因分析及护理
产后尿潴留是指产妇产后6~8h膀胱内有尿液而不能自行排出或不能完全排净,膀胱内的残余尿大于或等于100ml,是产科常见的并发症。
多发生于初产妇,特别是手术助产尿储留的发生率高达26~3 8%[1,2]。
表现为下腹盈满,耻骨上区彭隆,按之有波动感。
包括完全性和部分性两种,前者是指自己完全不能排尿,后者是指仅能解出部分尿液。
产后尿潴留不仅影响子宫收缩,导致产后出血,也是造成产后泌尿系统感染的重要因素[3,4],给产妇造成身心痛苦。
为此对尿潴留的原因进行分析,并采取有针对性的护理是非常有必要的。
1 原因分析
1.1产前尿潴留未及时处理,使膀胱紧张度及感受性降低,甚至神经麻痹,使膀胱排尿反射功能消失而致产后尿潴留。
1.2第二产程延长临床研究表明,由于第二产程延长,会进一步增加本以受胎头先露挤压膀胱三角区黏膜充盈、水肿,诱发膀胱底部、尿道括约肌及会阴部,从而增加产后尿潴留概率。
1.3会阴伤口局部疼痛刺激切口疼痛刺激将会对产妇产生心理应激反应,这些心理因素所引起的尿道痉挛,也会增加产妇排尿的难度。
1.4腹壁由于妊娠时的持久扩张,产后会发生松弛,腹压下降,无力排尿。
此时孕妇在孕期如果多运动,加强腹肌锻炼,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此种原因的患病可能。
1.5无痛分娩技术的使用无痛分娩使用将会降低产妇膀胱敏感度,可能导致产妇难以自行排出小便,尤其是在第二产程中,产妇难以很好地配合宫缩屏气用力,导致产程延长,从而延长胎头压迫膀胱时间,乃至诱发产后尿潴留。
1.6精神因素产后不习惯床上排尿、或因产后体虚起床后可能发生眩晕现象等因素,也可能导致产妇排小便困难。
1.7大剂量解痉镇静药,对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给予硫酸镁,莨菪碱等药物,也会降低膀胱张力而引发尿潴留现象。
1.8人为因素护理人员在导尿操作时,可能损伤尿道黏膜,拔尿管时由于对尿道粘膜机械性刺激,使尿道粘膜水肿,而发生尿潴留。
1.9剖宫产术前、术后留置导尿管、拔出导尿管均出产生刺激,加上硬膜外麻醉,同时术后使用镇痛泵,均会加重排尿困难。
2 护理措施
2.1心理护理心理护理对产褥期的妇女来说非常重要,可以改变患者的不良心理状态,促使患者顺利渡过产褥期。
首先应从预防着手,在整个产程中应密切观察膀胱积尿和过度膨胀,稳定产妇情绪,努力缩短产程。
一般情况下,产妇于待产室待产时,可能会因为阵发性子宫收缩、环境陌生等而感到精神紧张、疼痛不安,此时应加强对孕妇心理安慰与鼓励,密切关注孕妇膀胱充盈情况,要求孕妇每2~4h尽可能排尿1次。
因害怕产后不能自行排尿,心理紧张,应安慰鼓励患者,消除其惧怕蹲位排尿伤口会裂开的顾虑,使产妇明白排尿能促进子宫收缩,减少产后出血量。
同时,叮嘱产妇多饮水,产后2h鼓励并督促产妇排尿,尤其是第二产程延长、阴道助娩者更应叮嘱其尽早排尿。
向其解释尿潴留的发生原因,增强其自信心,积极配合治疗。
2.2产后及时协助产妇饮水,有时产妇没有口渴的感觉,要向产妇讲清饮水的目的和意义,一般情况下,在护理人员的细心照料下,产妇都会接受的,这样也有利于产妇早排尿,通常产后留观2h内饮水500~1000ml,在产后留观期间或回病房1~2h内,产妇能顺利排尿。
针对不适应床上排尿的患者应嘱其缓慢下床排尿,但应有人搀扶,以防发生体位性低血压而晕倒。
2.3解除伤口疼痛伤口疼痛致排尿困难很普遍,因此解除伤口疼痛是治疗的关键。
嘱产妇便后或血多时保持会阴清洁,勤换会阴垫。
对会阴部水肿者,给予50%硫酸镁及95%酒精湿敷,以减轻局部水肿。
2.4加强病房的巡视,重视患者的主诉了解产妇产前、产时的情况,正确评估膀胱储尿量,发现有尿潴留的高危人群时,要做好预防工作,及时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尿潴留的发生。
产妇疲乏或禁食时间长应让其进食休息后等体力恢复再解小便。
2.5调整体位和姿势协助卧床患者取适当体位,尽可能让患者以习惯姿势排尿,需绝对卧床休息或剖宫产手术的产妇,应事先有计划的训练床上排尿,以免因不适应排尿姿势而导致尿潴留。
鼓励患者早下床活动,不要总躺在床上,这样有利于体力恢复,且能使骨盆底及腹肌张力回复,从而促进排尿[5,6]。
2.6几种简便的诱导排尿法①听流水声:利用条件反射缓和排尿抑制,从而使患者产生尿意,促进顺利排尿。
②热敷法:产后1~2h给热按摩治疗20min 左右,将热毛巾或热水袋置于患者下腹部膀胱区,利用通过热力收缩使松弛的腹肌,从而升高腹压促进顺利排尿,如不能顺利排尿,可再热敷1~2次。
③按摩法:将手放在孕妇下腹部膀胱膨隆处,采用左右按摩法轻轻按摩15次左右,然后用手掌向下推移按压孕妇膀胱底部,让孕妇排尽膀胱余尿;也可采用坐式按摩膀胱法:取孕妇坐位,护理人员坐在产妇的后右侧,用左肩及上臂为产妇的靠背,右手采用顺时针方向轻柔按摩患者膀胱区4min左右,由轻到重,直至有尿液排出为止。
④热气熏蒸法:患者取蹲位,将装有开水的水盆置于患者会阴部,通过水蒸气的刺激作用,反复尿道周围神经感受器从而达到排尿的目的。
⑤肌肉或足三里注射新斯的明:由于新斯的明对膀胱平滑肌会起到较强的兴奋作用,可注射新斯的明0.5 mg~1 mg,也能促进收缩膀胱平滑肌而达到排尿的目的[7]。
⑥開
塞露纳肛法:柯国琼等[8]利用排便可能诱发排尿的神经条件反射,采用开塞露纳肛,收缩逼尿肌,松驰内括约肌而导致排尿,效果快速,有效率达100%。
2.7对留置导尿管的产妇,在拔尿管前,先关闭尿管,当产妇膀胱充盈或有尿意时,做间隙性引流,锻炼膀胱反射功能,预防拔管后尿潴留。
2.8产后康复仪主要利用电脑调控,诱发盆腔肌内和筋膜进行规律性运动,从而促进膀胱壁肌肉产生节律运动,而达到即时排尿效果[9]。
一般情况下治疗后30 min内孕妇均可自行排尿,一方面可以有效改善孕妇局部血液循环,缓解孕妇因分娩过程中出现中的产后排尿困难,促进膀胱恢复功能,另一方面也可有效预防尿潴留,膀胱炎。
2.9如用上述方法没有效果,应在严格无菌操作下进行导尿,先持续开放24~48h,然后夹住导尿管每2~3h开放1次,使膀胱肌休息并逐渐恢复其张力。
产后尿潴留严重影响着产妇的健康,因此积极观察膀胱充盈情况,指导并督促产妇尽早排尿,处理排尿困难,是防止产后尿潴留发生的关键。
参考文献:
[1]李晓姝,郑雅芳.浅谈产后尿储留患者的中西医治疗与护理[J].中外健康文摘,2008,4:284-285.
[2]刘玉华,王薇丽.中医药治疗产后尿潴留[A].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泌尿外科专业委员会第三届全国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1.
[3]陈林月.产后尿潴留原理分析与护理干预[J].中华护理杂志,2006,8(2):31.
[4]雷明,唐富琴,张琳.排尿时间和排尿体位对产后尿潴留的影响[J].护士进修杂志,2010.01.
[5]林小群.孕产妇尿潴留32例护理体会[J].湖南医学杂志,2009,20(1):134.
[6]姚霄安,等.留置导尿管拔出前注入开塞露预防尿潴留的临床观察[J].中华护理杂志,1998.10.
[7]陈爱娟,汪莉,吴曙粤.预防剖宫产术后尿潴留的临床研究[J].广西医学,2005,(6):857-858.
[8]柯国琼,张成金.开塞露纳肛治疗产后尿潴留[J].中华护理杂志,1996,34(5):318.
[9]何静.产后尿潴留发病原因分析及护理措施探讨[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09,(5):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