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南沙区公共服务专项5G政策案例

南沙区公共服务专项5G政策案例

南沙区公共服务专项5G案例资料汇编一、上位规划、上位政策广州市广州市加快5G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9-2021年)推动5G+智慧医疗应用:依托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省人民医院、广州市妇幼医院等一批医疗机构,打造广州健康医疗中心。

全面推进智能传感器、大数据等技术在医疗设备、诊疗系统上的协同应用,到2021年底实现区一级以上医疗机构远程医疗全覆盖。

(牵头单位:市卫生健康委、各相关区政府,配合单位:中山医科大学,省人民医院、市妇幼医院等)推动5G+智慧城市应用:落实《工业和信息化部广东省人民政府框架合作协议》,依托5G网络、产业、应用、技术创新等成果,以越秀、荔湾、天河等区“互联网+”小镇,唯品会人工智能产业集聚区、国家超级计算广州中心、琶洲粤港澳大湾区人工智能和数字经济创新试验区为重点,建设面向5G技术的物联网与智慧城市示范区。

支持在“两岛两城”即生物岛、长洲岛、中新知识城、科学城打造5G应用创新园,重点发展5G+无人机/车/船、工业机器人、VR/AR 等通用型应用,以及智慧园区、智慧城市管理等特色行业应用。

(牵头单位:市工业和信息化局,配合单位:各相关区政府)建设5G创新载体(科研院校):支持高等院校、科研院所、龙头企业、投资机构等共同建立5G产业技术研究院、5G联合实验室、技术创新联盟等技术研发联合体,加快新一代通信和网络创新研究院等新型研发机构建设。

建设一批5G众创空间和孵化器(牵头单位:市科技局,配合单位:各相关区政府)。

加快广东省5G示范区及5G 黄埔智慧城市、紫光天河区5G研究院、白云5G产业应用集聚区、华为越秀区ICT联合创新中心建设,依托大型企业、通信运营商、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投资机构等,推动成立广州5G应用产业联盟。

(牵头单位:市工业和信息化局,配合单位:市科技局、各相关区政府)广东省广东省加快5G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19-2022年)5G+4K/8K超高清视频。

推进国家智慧广电5G移动多媒体交互广播电视网试点建设。

广州、深圳、惠州、中山等市要率先开展5G+超高清视频示范项目建设,扩大4K/8K超高清视频在演出赛事直播、游戏娱乐、景点宣传等领域应用。

省、市电视台要开展5G+4K/8K超高清视频直播活动。

5G+智慧教育。

实施基于5G网络的数字化校园扩容提速工程,依托5G网络技术实现基于高清视讯的远程协同教育教学与在线资源共享,开展5G+增强现实/虚拟现实沉浸式教学和基于人工智能的教育教学评测与管理;探索建设基于5G网络的教育实时监管与服务体系,提升教育管理与服务水平。

2022年底前,全省5G+智慧教育示范项目达到4个。

5G+智慧医疗。

支持省内三甲医院率先开展5G+智慧医疗示范,发展远程监护、移动式院前急救、远程医疗、远程机器人手术等应用。

推进5G技术在互联网医院、医学影像、数字化手术室、卫生应急指挥等领域的应用。

2022年底前,全省5G+智慧医疗示范项目达到30个。

5G+智慧城市。

加快广州市黄埔区面向5G技术的物联网与智慧城市示范区建设,推动深圳福田、惠州仲恺区潼湖等建设智慧园区、智慧小镇。

建设5G+智能抄表、智慧照明、智慧社区、智慧能源等场景,推动安防摄像头、门禁系统等设施接入5G网络实现互联。

推动5G+增强现实/虚拟现实技术在文化教育、赛事直播、游戏娱乐等的应用。

2020年底前,珠三角各地市完成至少1个5G+智慧城市示范项目建设。

2022年底前,各地市完成至少1个5G+智慧城市示范项目建设。

国家(一)《5G时代智慧医疗健康白皮书(2019)》5G 医疗健康是指以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为依托,充分利用有限的医疗人力和设备资源,同时发挥大医院的医疗技术优势,在疾病诊断、监护和治疗等方面提供的信息化、移动化和远程化医疗服务,创新智慧医疗业务应用,节省医院运营成本,促进医疗资源共享下沉,提升医疗效率和诊断水平,缓解患者看病难的问题,协助推进偏远地区的精准扶贫。

国内一些大型医疗机构的移动医疗服务平台初具规模。

以华西医院、华西附二院为代表的龙头医疗机构,针对5G 远程医疗、互联网医疗、应急救援、医疗监管、健康管理、VR 病房探视等方面展开5G 智慧医疗探索与应用创新研究,一方面提升医疗供给,实现患者和医疗的信息连接,最大程度提高医疗资源效率,便利就医流程,另一方面医疗数据的价值被进一步挖掘,产生新的移动医疗应用服务。

通过移动通信、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的信息通信技术,建立以电子病历为核心的医疗信息化平台,将患者、医护人员、医疗设备和医疗机构等连接起来,实现在诊断、治疗、康复、支付、卫生管理等各环节的高度信息化、个性化和智能化,为人们提供高质量的移动医疗服务。

1.智慧医院。

依托5G高速率、低时延以及整合移动性与大数据分析的平台能力等,让每个人都享受及时便利的智慧医疗服务,提升现有医疗手段性能。

比如远程医疗、远程急救、远程门诊、智慧手术室、智慧病房、智慧导诊。

并充分利用5G MEC 的MEC 能力,提供实时计算、低时延的医疗边缘云医疗服务,如移动急救、AI 辅助诊疗、虚拟现实教学、影像设备赋能等高价值应用场景。

传统医院将实现数字化转型,医疗物联设备的能力将实现万物互联。

在智慧医疗生态下,医院将实现全方位感知患者,通过相关设备、系统和流程,做到实时感知、测量、捕获和传递患者信息。

第一,实现全方位自动信息采集,物联化;第二,实现及时有效的传输,互联化;第三,最关键是智能决策支持。

只有将这三个核心要素融为一体,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和依存,才能实现智慧医院的智慧功能,达到为人服务的最终目标,体现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

与此同时,借助云计算、物联网、5G 技术等新兴技术构建新的ICT整合平台和解决方案,联手合作伙伴将推动全流程、全数据的数字化转型。

通过信息的开放和联接,不仅帮助了医生和病人的沟通,更重要的是在医护之间、科室之间、医疗的机构和医疗之外相关的机构,比如管理机构、保险单位等构建他们的联接,实现业务的协同。

如此才能使得整个医疗健康数据开放、共享,以及有效地交换,不仅仅提高了医护人员的服务效率,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务,同时让患者有更好的健康服务获得感。

从而帮助医院管理者、政策监控者获得更准确的监控信息,提高政府的管理水平和政策能力。

在国家政策、技术的共同驱动下,基于全民健康信息化和健康医疗大数据的智慧医疗体系正在形成,开始形成跨空间、跨部门的医疗体系融合应用雏形。

区域内,形成了智慧医院系统、区域卫生系统、家庭健康系统和个人健康系统为一体的智慧医疗系统。

区域之间,医疗机构跨地区合作,以数据共享为基础的医联体正快速形成,在区域卫生系统统一数据标准的基础上,形成地区医联体有效地解决地区医疗需求、资源流通性问题。

阿里健康与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浙江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等医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以及第三方医学影像中心建立了合作伙伴关系,重点打造医学影像智能诊断平台,提供三维影像重建、远程智能诊断等服务。

2.远程医疗应用场景。

(1)远程会诊我国地域辽阔,医疗资源分布不均,农村或偏远地区的居民难以获得及时、高质量的医疗服务。

传统的远程会诊采用有线连接方式进行视频通信,建设和维护成本高、移动性差。

5G 网络高速率的特性,能够支持4K/8K 的远程高清会诊和医学影像数据的高速传输与共享,并让专家能随时随地开展会诊,提升诊断准确率和指导效率,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

(2)远程超声由于基层医院往往缺乏优秀的超声医生,故需要建立能够实现高清无延迟的远程超声系统,充分发挥优质医院专家优质诊断能力,实现跨区域、跨医院之间的的业务指导、质量管控,保障下级医院进行超声工作时手法的规范性和合理性。

远程超声由远端专家操控机械臂对基层医院的患者开展超声检查,可应用于医联体上下级医院,及偏远地区对口援助帮扶,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

5G 的毫秒级时延特性,将能够支持上级医生操控机械臂实时开展远程超声检查。

相较于传统的专线和WiFi,5G 网络能够解决基层医院和海岛等偏远地区专线建设难度大、成本高,及院内WiFi 数据传输不安全、远程操控时延高的问题。

(3)远程手术利用医工机器人和高清音视频交互系统,远端专家可以对基层医疗机构的患者进行及时的远程手术救治。

5G 网络能够简化手术室内复杂的有线和WiFi 网络环境,降低网络的接入难度和建设成本。

利用5G 网络切片技术,可快速建立上下级医院间的专属通讯通道,有效保障远程手术的稳定性、实时性和安全性,让专家随时随地掌控手术进程和病人情况,实现跨地域远程精准手术操控和指导,对降低患者就医成本、助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具有重要意义。

不仅如此,在战区、疫区等特殊环境下,利用5G 网络能够快速搭建远程手术所需的通信环境,提升医护人员的应急服务能力。

(4)应急救援当前,急救医学在我国的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且农村与城市地区发展极不平衡,诸多地方待改善,急救医务人员结构不合理、设备配置不足等情况仍较严重,在现场没有专科医生或全科医生的情况下,通过无线网络能够将患者生命体征和危急报警信息传输至远端专家侧,并获得专家远程指导,对挽救患者生命至关重要,并且远程监护也能够使医院在第一时间掌握患者病情,提前制定急救方案并进行资源准备,实现院前急救与院内救治的无缝对接。

通过5G 网络实时传输医疗设备监测信息、车辆实时定位信息、车内外视频画面,便于实施远程会诊和远程指导,对院前急救信息进行采集、处理、存储、传输、共享可充分提升管理救治效率,提高服务质量,优化服务流程和服务模式。

基于大数据技术可充分挖掘和利用医疗信息数据的价值,并进行应用、评价、辅助决策,服务于急救管理与决策。

5G 边缘医疗云可提供安全可靠医疗数据传输,实现信息资源共享、系统互联互通,为院前急救、智慧医疗提供强大技术支撑。

5G 智能急救信息系统包括智慧急救云平台、车载急救管理系统、远程急救会诊指导系统、急救辅助系统等几个部分。

智慧急救云平主要包括急救智能智慧调度系统、一体化急救平台系统、结构化院前急29 救电子病历系统。

主要实现的功能有急救调度、后台运维管理、急救质控管理等。

车载急救管理系统包括车辆管理系统、医疗设备信息采集传输系统、AI 智能影像决策系统、结构化院前急救电子病历系统等。

远程急救会诊指导系统包括基于高清视频和AR/MR 的指导系统,实现实时传输高清音视频、超媒体病历、急救地图和大屏公告等功能。

急救辅助系统包括智慧医疗背包、急救记录仪、车内移动工作站、医院移动工作站等。

(5)远程示教面向医疗卫生技术人员进行的教育培训,用户包括医疗、护理、医技人员。

医学继续教育主要分为会议讲座、病例讨论、技术操作示教、培训研讨、论文与成果发表等形式,可线下组织也可线上远程进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