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简述荒山荒地造林技术措施 黄宝应

简述荒山荒地造林技术措施 黄宝应

简述荒山荒地造林技术措施 黄宝应
摘要:随着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不断贯彻和落实,人们的环保意识也在不断提升。
为了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人们需要采取相应的技术和措施。对于荒山荒地造
林工作来说,增强树种的成活率,促进林业的高效发展是保证生态系统的主要途
径。因此,在应用荒山荒地造林技术的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应该从全面的角度
来进行分析,并且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介绍和分析。
关键词:荒山荒地;问题分析;技术措施
荒山荒地造林是促进林业发展的关键因素,提升技术应用的科学性在促进生
态环境和谐性的过程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从现如今我国荒山荒地造林
技术应用的过程中可以看出,由于受到恶劣自然环境的影响,造林地的土壤养分
不够,对林业发展产生一定的阻碍。随着社会经济和林业的不断发展,工作人员
应该从全面的角度入手,对荒山荒地造林技术进行改进和完善,在提升树种成活
率的基础上,推动林业朝着现代化的方向发展。
一、荒山荒地造林工作中遇到的问题
由于荒山荒地造林工作一般都在露天的环境中进行,因此很容易受到自然条
件的影响和制约,因此,在造林工作进行的过程中难度较大,具体来说,所遇到
的问题表现如下:
1、荒山荒地造林存在着较大的难度
从现如今国内林业发展的现状中可以看出,随着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不断落实,
政府部门的重视程度逐渐增强,人们对荒山荒地造林工程的重视程度在不断提升。
但是,由于缺乏相应的技术形式的应用,再加上荒地荒山本身环境比较恶劣,因
此,造林难度相对较大。可见,在荒山造林工作中,从根本上提升造林的质量一
直都是研究人员工作的重点。因此,在具体的造林技术应用的过程中,对造林管
理方式提出严格的要求,才能提升造林工作的高效性。
2、造林成本比较高
进行荒山荒地造林工作的同时,工作人员需要对相关经济成本因素考虑到其
中。由于造林工作的难度突出。因此,在造林工作中,除了会涉及到工作人员和
相关的物力、财力之外,还会应用到各种先进的技术类型。这些因素的投入都会
直接增加造林的经济成本量。从现如今我国的造林管理工作发展现状中可以看出,
保证林业发展的经济效益可以为荒山荒地造林工作提供经济支撑。
3、造林工作很难吸引资金
从荒山造林工作中可以看出,这种工作的主要目的是保证生态系统的稳定发
展。在获得经济效益方面体现并不是非常明显。因此,在企业融资工作中没有体
现出任何的积极性。因此,荒山荒地的造林工作受到严重地制约。从造林工作的
发展趋势上看,由于林业的规模在不断增加,如果融资问题成为最棘手的问题,
必然会直接影响到荒山造林工作的高效发展。
二、造林密度以及配置和混交方式简介
1、造林密度
在荒山造林工作中,工作人员需要对造林密度因素加强重视,主要是由于密
度对树种的成活率以及造林工作的效率都会产生严重的影响。另外,科学的造林
密度对森林水土的保护也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需要注意的是,在实际的造林工
作中,由于工作人员所采用的技术手段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因此,工作人员应该
根据造林工作的特点以及现状来对造林密度进行控制,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种植点配置
对树木的种植点进行配置是一种技术性较强的工作内容,提升种植点配置工
作的科学性,不仅可以高效的保持水土,还可以提升对水土资源的利用率,促进
林业的长足发展。
3、混交方式
为了满足现代化林业发展的相关要求,人们就采用混交种植的办法来对其进
行处理。
三、整地方式
1、山坡上一般对山坡上部及25°坡以上的地段,采用穴状、鱼鳞坑整地,规
格穴状坑穴径30.0~40.0cm,深20.0~40.0cm,穴面要稍向内倾斜;鱼鳞坑长径
30.0~50.0cm,短径30.0~40.0cm,深20.0~40.0cm,外侧有土埂,半环状,高
10.0~20.0cm,坑面外高里低,坑上方左右两角斜开引水沟,以积蓄坡面径流。
2、对山坡中部及15°-25°坡的地方,采用鱼鳞坑、水平阶整地,规格鱼鳞坑
同上,水平阶宽0.8~1.5m,长以便于整平田面为宜,深30.0~50.0cm。
3、对山坡下部及15°坡以下的地段,采用窄幅梯田整地,规格宽2.0~5.0m,
长度随山坡情况而定,深30.0~50.0cm,阶外缘培修土埂。
四、造林时间
在对荒山荒地进行植树造林时,首先要注意了解该地区土壤结构以及气候环
境等影响树木生长的自然条件,然后根据荒地土层浅薄、土壤中水分缺失的特点,
选择可耐贫瘠,可抗干旱的树种进行栽植。需要注意的是,因为大部分荒地的主
要特点便是干旱贫瘠,缺水又缺土,不适宜树木以及其他作物生长,所以荒山荒
地的造林时间应该尽量选择在春季、冬季,或者多雨季节。
五、造林技术
1、容器苗造林。容器育苗造林要注意一下4个方面的问题:1)起苗时,应
先挖掉容器袋周围的土,尽量不使袋内的土体松动,切忌用手拔苗起苗;2)栽
植时应注意栽植深度,培土深度要比容器高出2.0~3.0cm,切忌将营养袋露在外
面;3)栽前一定要撕破袋底部;4)运输过程中要防止散坨。
2、裸根苗造林。首先要把好起苗关,在起苗的前1d圃地灌水,起苗时一律
用铁锹深挖,做到根系完整,剔除细弱苗和病苗,对苗木进行分级,并用湿布覆
盖,以减少苗木失水。
3、栽植要点。将苗木放在筐内,遮盖湿布,栽一株拿一株栽植时先把苗木放
入植穴,理好根系,使其均匀舒展,不窝根,更不能上翘、外露,同时注意保持
深度,然后分层覆土,把肥沃湿润的土壤填于根系,并分次踏实,使土壤与根系
密接,防止干燥空气进入,保持根系湿润。
六、造林后的抚育管理
1、松土除草。树木栽植下地以后,一定要做好苗木的抚育管理,不能种上后
就甩手不管,任其生长了。在荒地造林后的抚育管理环节中,首要环节便是对其
所种苗木适时的进行松土和除草,保证其对土壤中水分和营养物质的吸收,帮助
苗木更好的生长发育。
2、穴面覆盖。造林后穴面踏实后可再覆一层虚土,或及时盖上枯树枝、碎草、
石块等,以减少土壤水分蒸发这种方法对穴面保墒和促进苗木生长有明显作用,
应尽量采用。
3、浇水整穴。造林后尤其是裸根苗应尽可能地在栽后2~3d内浇1次水,以
保幼树成活雨季造林要及时查苗看穴,如苗木被冲压,应及时扒出扶正,被大雨
冲毁的穴面,要及时修筑好。
4、扒土扶苗。冬季造林经过培土的苗木,到第2年春天清明天气转暖后,即
确定没有寒流入侵时,一定要把土堆扒开,扶正苗木,整好穴面。
七、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荒山荒地造林的过程中,人们为了使其林木的存活率得到进一
步的提升,就将许多先进的技术受到应用到了其中,这不仅使得荒山荒地造林的
经济效益得到了有效的提高,还使其生态效益得到了有效的保障。不过,从当前
我国荒地荒山造林工作的实际情况来看,其中还存在着许多的问题,为此我们还
需要采用相应的技术手段来对其进行处理,从而使其应用效果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参考文献:
[1]王媛.荒山荒地造林技术要点[J].农业开发与装备.2013(07)
[2]崔素云.荒山荒地造林技术措施[J].北京农业.2012(18)
[3]卢文静,唐明榜.宜林荒山荒地造林模式初探[J].湖北林业科技.2011(01)
[4]薛鹏.宜林荒山荒地绿化及造林技术[J].中国西部科技(学术).2012(04)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