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水文地质学论文

水文地质学论文

《水文地质学》
读书报告

学院:
姓名:
学号:
班级:
序号:
摘 要: 我国地下水污染正面临着由点到面、由浅到深、由城市到农村不断扩展
和污染程度日益严重的趋势,地下水污染防治迫在眉睫。地下水作为重要的供水
水源,在保证居民饮用水、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平衡等方面起到不可替代的
作用。未来20 年,我国国民经济将进入新一轮的快速发展期,生态与水环境质
量将面临更大的压力。地下水保护与污染防治作为我国水环境保护和饮水安全保
障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构建环境友好型社会
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关键字:水资源、地下水、水污染、治理、防治。

水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不可缺少的宝贵资源。随着国民经济建设的迅速发
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水资源的需求不断增长,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地下
水是水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它是中国北方城市重
要的供水来源更是中国非常重要的战略储备资源,因此地下水环境的好坏关系到
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们身体健康。然而近年来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特别是城市
生活污水、垃圾以及工业三废的排放,农业生产大量使用农药化肥等,导致地下
水污染问题日益突出,严重制约着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威胁着人类生命的健
康,同时也给环境带来了很大的压力。地下水由于其自身特点极易受到人类活动
的影响而被污染。在我国地下水污染途径主要有沿海地区的海水人侵、硝酸盐污
染、石油和石油化工产品的污染等。因此,必须加强对地下水的水质监测和防治
工作,如加强污水的处理,回用及防止水污染的宣传教育与切断污染源,综合防
治地下水污染等。
一、中国水资源现状:
1、中国水资源流域划分
中国按河流水系划分成十大流域:
Ⅰ黑龙江流域 Ⅱ辽河流域 Ⅲ海河流域 Ⅳ黄河流域 Ⅴ淮河流域 Ⅵ长江流域
Ⅶ珠江流域 Ⅷ东南诸河流域 Ⅸ海南诸河流域 Ⅹ内陆河流域。
2、我国地下水开采中存在的问题:
调查结果表明,我国 195 个城市中 97%的地下水均受到不同程度污染,其
中40%污染不断加剧在我国目前的地下水污染防治工作中, 存在着法律法规不
健全、管理责任不明确、地下水资源定价不合理、监测网络建设滞后和缺乏有效
的防治技术等政策与管理问题, 使得目前的地下水污染问题没有得到有效的遏
制。
由于地下水的自我恢复周期较大,不合理的过度开采地下水必然会造成许多
水环境问题。我国许多地区已经出现区域地下水位下降、地下水资源枯竭、地下
水水质恶化、海水入侵、地面沉降、地面裂缝和地面塌陷等水利环境问题。
3、地下水地下水污染源分析
按照污染物产生的行业类型, 可以将地下水污染源分为工业污染源、农业污染源、
生活污染源和自然污染源。
二、常用的地下水分类方法:
按赋存形式和物理性质划分
1.结合水
被分子力吸附在岩土颗粒周围形成极薄的水膜,可抗剪切,不受重力影响,不能
传送静水压力,在110°C消失,主要存在于粘土中,影响其物理力学性质。
2.毛细管水
赋存于岩土毛细孔中,受毛细管力和重力的共同作用,可被植物吸收,影响岩土
的物理力学性质,会引起沿海地区和北方灌区的土地盐碱化。
3.重力水
赋存于岩土孔隙、裂隙和洞穴中,不能抗剪切,受重力作用,可以传送静水压力。
结合水、毛细管水属专门研究课题,在水文地质勘察中,所指地下水一般是重力
水。
三、地下水污染治理:
1、物理法
1)屏蔽法

屏蔽法是在地下建立各种物理屏障,将受污染水体圈闭起来,以防止污染物
进一步扩散蔓延。
2)被动收集法
是在地下水流的下游挖一条足够深的沟道,在沟内布置收集系统,将水面漂
浮的污染物质收集起来,或将受污染地下水收集起来以便处理的一种方法。在处
理轻质污染物(如油类等)时比较有效。
3)水动力控制法
水动力控制法是利用井群系统通过抽水或向含水层注水,人为地区别地下水
的水力梯度,从而将受污染水体与清洁水体分隔开来。根据井群系统布置方式的
不同,水力控制法又可分为上游分水岭法和下游分水岭法。
4)抽出—处理法
抽出—处理法是最早使用、应用最广的经典方法,根据污染物类型和处理费
用分为物理法、化学法和生物法三类。在受污染地下水的处理中,井群系统的建
立是关键,井群系统要控制整个受污染水体的流动。
2、原位处理法
1)加药法

通过井群系统向受污染水体灌注药剂,如灌注中和剂以中和酸性或碱性渗滤
液,添加氧化剂降解有机物或使无机物形成沉淀等。
2)渗透性处理床
在污染羽流的下游挖一条沟,该沟挖至含水层底部基岩层或不透水黏土层,
然后在沟内填充能与污染物反应的透水性介质,受污染地下水流人沟内后与该介
质发生反应,生成无害化产物或沉淀物而被去除。
3)土壤改性法
利用土壤中的黏土层,通过注射井在原位注入表面活性剂及有机改性物质,
使土壤中的黏土转变为有机黏土。经改性后形成的有机黏土能有效地吸附地下水
中的有机污染。
4)冲洗法
对于有机烃类污染,可用空气冲洗,即将空气注入到受污染区域底部,空气
在上升过程中,污染物中的挥发性组份会随空气在上升过程中,污染物的挥发性
组份随空气一起溢出,再用集气系统进行收集处理。
5)生物处理法
原位生物修复的原理实际上是自然生物降解过程的人工强化,它是通过采取
人为措施,包括添加氧和营养物等刺激原生微生物的生长,从而强化污染物的自
然生物降解过程。
四、意见和建议:
水安全关系到人类的健康和社会的长久治安,解决地下水问题更是迫在
眉睫。
1、加强地下水的管理:
加强地下水资源管理,健全监督体制,规范人类活动的方式,达到延缓或消
除水环境灾害对社会经济的影响。为此应加快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灾害防
治条例》及其配套法规、规章和有关行业标准,将水环境灾害防治监督管理体系
延伸到地、县,严格执法,加强监督,有效控制不合理的工程和经济活动,大幅
度减少人为活动诱发的水环境问题。我国在地下水管理方面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
但目前仍有许多方面需进一步加强。其一是我国用水效率不高。一方面水资源严
重短缺,地下水超采严重,另一方面却存在着严重的用水浪费现象。我国的用水
量与美国相当,但GNP仅为美国的1/8。
科学管理有助于防止地下水水质恶化现象产生,包括减少污染物的产生和防
止污染物渗入等。要加强科学管理必须做到:(1)对城市的发展和水源地的建设
做出全面规划与合理的利用。随着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开发和利用地下水也显
得更为紧迫,同时,人类活动导致地下水污染的可能性在不断增大,甚至某些局
部的人为污染和水土的流失,都可能给地下含水层带来不可恢复的危害。所以,
对于地下水环境的保护、污染的控制要依法加大力度来管理。
2、加强地下水的监测做好防御工作:
地下水监测是地下水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管理和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的重
要基础,多年来,在各级政府的关心支持下,地下水监测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截至2002年底,全国水利系统共有地下水基本监测站(井)12679处(眼),监测项
目包括地下水水位、水量、水质、水温等要素。
3、做好宣传教育工作,普及水安全意识:
思想是决定行为的主要因素,加强水资源保护的宣传教育工作,普及水安全
意识对于防御地下水尤为重要。只有人们充分的认识到水资源的重要性以及水资
源短缺、水污染带来的危害,才能本能地保护和节约水资源,保持水资源的长久
稳定。
近年来,随着我国人口的不断增长和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各种环境问题日
趋严重,其中尤以水污染的形势最为严峻. 在我国的水体污染治理中,随着点源
污染治理的进一步完善,面源污染的问题将越来越突出。人类与自然之间是相互
依赖的关系,惟有和谐发展,才能可持续。人类与自然不是主人与奴隶的关系,
应该是和谐的朋友关系。为了自身的生存和发展,人类必须保护、修复和改善地
下水循环条件及其环境,逐步实现水质与水量、地表水与地下水的综合管理,促
进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同时,进一步加强水资源管理,在取水许可、水资源论
证、节水管理、水资源保护等方面发挥更好的发挥作用,从制度上确保人与自然
的和谐发展。对地下水资源加强保护与管理工作是我们保持地球生态平衡、保持
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只要政府加大治理的力度, 各级部门高度重视
起来, 人人都行动起来, 以预防为主进行保护, 尽量减少污染物进入地下水的
机会和数量,就能很好的控制好地下水的污染, 更合理充分的利用我们宝贵的地
下水资源, 实现地下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