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检查在设备管理中的重要性

检查在设备管理中的重要性

检查在设备管理中的重要性
丁小龙
设备的管理包括根据生产工艺和产能的需要编写的设备的技术参数,主要包括考察,招
标,验收,移交,转移,台帐,编号卡片,技术资料、操作说明书、维修保养指南等档案的
保管、正常运行记录、维修保养记录、事故处理记录、封存启用、调拨、报废等,科学合理
的管理设备,不仅能降低企业的成本,保障生产的正常运行,确保安全生产,提高企业的经
济效。但通过对设备的日常巡检,能预防设备事故的发生,在设备管理中起着重要作用。
现代企业要生产出高质量的产品,不仅需要高素质的技术人员、良好的设施,同时需要
性能精准的设备,这样才能使产品的各项质量指标达到相关标准要求。要长期保证设备高精
准的性能,企业就要设立专职部门,安排长期从事且有丰富经验的设备机械维修、电气化维
修的工程师对不同的设备按不同的检查间隔进行检查。
因为大部分设备在发生故障前都是有预兆的,如设备表面温度升高、设备发出的声音异
常、震动较正常运行大、流速突然增加或减少等,所以,经验丰富的操作员在设备运行时,
时刻注视着体现设备运行状态的压力表、温度表、PH计、溶氧装置、搅拌转速等监测仪表
仪器及其变化曲线,有的操作员甚至使用螺丝刀感知均质机等设备的震动情况,其做法是将
螺丝刀的前段搭在正在运行的均质机表面,螺丝刀的后端贴在自己的耳根,这样,通过感觉
和听觉来判断均质机是否正常运行,这种监测也是检查的一种形式,称为短期检查或高频检
查。
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进行记录、分析,将“服役”期内有风险的设备的维修、保养时间
前置,需要润滑的部位加注或更换润滑液,对松动的螺丝进行紧固,对磨损严重的凸轮、齿
轮、传送带、凹槽、机械密封等进行更换。有些进口设备的配件供货周期长且无国产配件代
替,检查时发现其有老化、磨损等因素但尚可使用时,可及时采购,以免其无法继续“服役”
时缺少配件而导致停产,这是检查对设备故障或事故的预防制定预案提供具体的实施办法。
检查时,不仅能及时发现设备自身产生的毛病,还能发现设备的周围环境是否满足运行
条件,如湿度、温度、尘埃粒子、酸碱度等,能发现操作人员、维修人员不规范的操作、维
修行为;能发现运行记录和维修保养记录是否有漏记、补记现象的发生,为不断完善设备的
管理“增砖添瓦”。
如不对设备进行日常的检查或检查流于形式,设备冒视“偶发的故障或事故”将频频发
生,甚至会发生危害性极为严重的安全生产事故,给企业带来巨大的损失。
日常生活中,“有病早就医”,人可以恢复健康,大部分事件通过提前协商可以大事化小,
小事化了,同样,生产中通过对设备的检查,完全能达到 “大事故”转换成“小故障”,“小
故障”转化成“无故障”,为企业的生产构建了一个安全屏障。
“安全生产,预防为主”,所以,对设备的检查和检查后的预防性的维修保养应纳入设
备管理的重要议题,让性能更加精准的设备支持“中国创新”的产品迈入一路一带。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