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GIS在公共气象服务网站的应用

GIS在公共气象服务网站的应用

第29卷第2期 2012年2月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Computer Applieations and Software Vo1.29 No.2 Feb.2012 

GIS在公共气象服务网站的应用 何险峰 郑丽娟 徐 箐 雷升楷 张祥峰 罗永康 (四川省农村经济综合信息中心四川成都610072) 

摘要 给出以GJS分析为核心的公共气象服务网站框架。阐述GIS与多时空尺度气象要素间的相互关系,GIS在系统逻辑分 层中的位置,一维、二维、三维分析图的网页功能。同时对G!S应用中所面对的一些关键技术进行了深入分析。如含权地理边界预 剪裁气象要素插值算法、netCDF文件产生、二维和三维可视化技术等等。该套系统已经在中国天气网、四川气象网、成都公共气象 服务网等网站中得到应用。 

关键词 三维GIS 中图分类号TP39 气象要素分析图 文献标识码 多时空气象要素分析 A 

APPLICATIoN oF GIS IN PUBLIC METEoROLoGICAL SERVICE WEBSITES He Xian ̄ng Zheng Lijuan Xu Qin Lei Shengkai Zhang Xiangfeng Luo Yongkang (Rural Economic Information Center of Sichuan,Chengdu 610072,Sichuan,China) Abstract A framework of public meteorological services website using GIS analysis as the core is presented.The correlation between G1S and the meteorological elements with multiple temporal—spatial scales,the position of GIS in hierarchy of the logical system,and the web page functions of one,two and three-dimensional analysis maps are expounded.Meanwhile.SOlUe 0』’the key technologies the GIS applications faced are anatysed in—depth.For example,the meteorological elements interpolation of pre-cut weighted geographic boundaries,the generation of netCDF file,and two and three-dimensional visualisation technique,etc.This system has been applied in the websites including China Weather Networks,Sichuan Meteorological Networks and Chengdu Public Meteorological Services Networks. 

Keywords Three-dimensional GIS Analysis map of meteorological elemems Multiple temporal—spatial scales meteorological elemems analysis 

0 引 言 公共气象服务是气象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国民经济活动对 气象服务需求的多样性、及时陛、时空和要素的不确定性,为互联网 时代,探寻高效、便捷、自动的公共气象服务方式,提出更高的需求。 地理空间信息服务代表了未来互联网时代的发展趋势,也 是公共气象服务的必然选择。国际上,由四百多个政府机构、公 司等形成的开放地理空间联盟(OGC) 成为地理空间信息服务 标准制定者,已经发布的30多个标准成为(Google Earth、ArcGIS、 IDL、IDV 等)地理信息系统(GIS)共同遵循的规范。例如,在大 多数GIS工具中有关KML文件的存取、通过WMS获取地图背 景、通过WCS获取DEM数据等功能,都可以从OGC的规范中找 到出处。在地球科学数据规范方面,Unidata提出的通用数据模 型(Common Data Model~CDM) 已经形成对诸如Gribl、Grib2、 Buffer、DEM、NetCDF、HDF等数据格式的统一访问能力。在GIS、 CDM、气象科学的相互融合方面,适合气象专业的GIS工具如 IDV、IDL、ArcGIS等工具已经在气象、海洋等部门应用。 在国内,随着中国天气网 的开通,加密地面自动站近实 时气象数据库的业务化运行,使得近实时GIS分析产品向网站 发布成为可能。目前,气象部门建设的GIS类服务系统主要有 MICAPS(气象信息综合处理系统)业务系统和MESIS(决策气 象服务系统) J。MICAPS系统是面向预报员的业务操作,其 产品交互制作能力不能适用于公共气象服务的需要 MESIS是 一套基于ArcGIS的地理信息系统面向决策气象服务的系统,由 于其中是以GIS为基础的,大大丰富了气象服务产品,但该套系 统是基于商业软件的,在部门内推广使用存在维护和升级方面 的顾虑。公共气象服务网站的基石是各类实时/历史信息,这些 信息既包括空间地理信息,又包括空间密不可分的多时空尺度 气象要素信息。以开源GIS技术为核心对这些信息按时问、空 间分布规律重行组织为一维、二维、三维GIS分析产品并及时发 布到网站,是本文关注的焦点。 

1系统总体设计 公共气象服务的多样性、及时性、时空和要素的不确定性,可 以用多时空尺度气象要素表现完成。系统总体设计给出多时空 尺度气象要素的维度划分、系统分层逻辑结构和处理时序设计。 1.1维度设计 维度是系统设计的纲领和思想。每一个维度用来代表业务 活动中的一类属性,即属性的集合构成一个维度。在以GIS为 核心的架构中,我们从用户使用角度提取出气象要素、时间分 层、地理分区、表现方式等4个维度作为系统设计的主要实现目 

收稿日期:2011一O2一O8。何险峰,高工,主研领域:地理信息系统 内容管理系统,气象预报技术。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2012生 标。如图1所示。 气辣蘩薰 ■拳 赶 ^ 气压 精 一 小膏曩知鼻 、醒聪"|市埘 

,I毫 ●■ :●■ =●■一一 星棚 兰■崎■■ 

图1 GIS内核下公共气象服务的四个维度 对于气象要素维度,以中国2640个地面自动站、西南5省 市8000个加密地面自动站要素为基础,采用气温、降水、湿度、 地温等12要素作为GIS分析的基本对象。 对于时间分层维度,分为小时、日、旬、月、年5个尺度。对于 地理分区维度,分为中国(华北、华东、中南、西北、西南、东北)、区 域、31个省级、四JIl省21个市州等4个不同级别。每个区域格点 场的分辨率按照区域范围越小,分辨越细的原则设计。如对中国 和区域范围,采用10km X 10km的分辨率,对省级采用5kin X5km 分辨率,对地市级分辨率可以达到lkm X lkm。目前,总共有59 个地理分区加入到近实时地面气象要素的GIS应用业务。 对于表现方式维度,主要有列表、一维曲线分析图、二维分 析图、三维分析图、动画等表现方式。在一维分析图设计中需要 考虑不同时间尺度下的时间周期设计。在二维分析图设计中, 需要考虑分析图形的插值方案、色标、背景图、色斑图、等值线图 等表现因素。在三维分析图设计中,需要考虑数值高程模型数 据(DEM)、材质表面、站点标注等与分析图的融合。 1.2系统分层 维度设计仅仅是一种理想,需要经过系统逻辑分层得到软 件系统结构。图2所示的近实时地面气象GIS服务系统将系统 分为操作系统层与外部数据输入层、数据层、格点场层、GIS加 工层、Web应用层、门户层、客户端层等七层,层与层之间逻辑 上相互依赖。系统的主要特征是将数据层的地面气象要素加工 为格点场集合,通过开源气象专业GIS工具~IDV(Inte ̄ated Da- ta Viewer)融入GIS数据并加工为图形分析产品供门户层使用。 l 竺 : :! :竺 I 

应用穗: 一维,二罐,兰维/气拳囊囊6ls分析蟹产品联务 

I各区麓Iidv。i 0I文件集 l 中匿/大 ,省懒柿l蝉薛点场 l 中曩/大逸,誊胰E级市地瞳臂鬃 

}格点场: ! 中薯t太区/省棚 级市小对,日,旬,月气麒素格赢赣 l 中蕾/夫区/窖糊柬l地理边界含粳璜菇黛l三缩短阵 I j a sg6,jav a Ne eDF五 

l Orl cle效辎库: 一 串目范匮各站赢,j、肘、层、甸.月1实时/厉姨索 西南藏匿加密鳐点小时、匮、匈、月寰时,厨史基素 } 站点地理位置 

操作系统:Linux,wi ndows。Ptp服务 

图2近实时地面气象要素GIS服务系统结构 

在数据层,系统以操作系统层的ftp文件服务器或气象信息 共享平台为依托,按照1小时、6小时或日为间隔的时间周期, 获取/计算全国2640个、西南8000个站点自动报文资料并保存 人数据库。 在格点场层,系统以Java SE、NetCDF Java、Bames插 值 ’ 、含权地理边界预剪裁三维矩阵¨¨为基础,将离散站点 

要素转换为格点场数据。 在GIS层,利用IDV分析软件完成格点场图形分析,并融入 地理边界、地图背景、数值高程模型数据(DEM)等地理信息,并 发布到Web服务器。 在应用层和门户层,对时间、空间、要素、表现方式进行交互 式Se ̄elet设计,为公众提供服务。 显然,整个系统的设计是以GIS核心的,无论是格点场的产 生或是图形分析产品输出都是为满足GIS接口、处理而设计的。 1.3工作流时序 自动化离不开处理过程的时序设计。由于自动气象站数据 采集的高度规范性,可以提出正点观测后一小时可以提供不同 时间尺度、不同区域的GIS服务产品的工作目标。具体可以分 解为如下一系列工作流时序安排: 小时GIS分析图产生时序。3O分开始完成数据进入数据 库并进行排错、统计加工处理;35分钟开始完成格点场计算GIS 分析图处理。45分钟提供公众服务。 日、旬、月GIS分析图产生时序。每日21时开始完成日、 旬、月(旬月值在期末)的统计计算;22时完成格点场计算GIS 分析图处理。22时1O分提供公众服务。 

2系统功能 2009年中国气象局开展了中国天气网省级站的建设工作。 我们以多时空尺度气象要素表现为出发点,面向全国,立足西 南,着力四川,设计实施了一维、二维、三维地面气象要素分析的 公共气象服务网站系统。以小时为单位为中国天气网四川站提 供大量近实时GIS分析图形服务产品。 2.1一维分析图功能 ’ 如图3所示,一维分析图的主要功能是浏览器用户与数据 库交互,实现指定单站历史/实时小时、日、旬、月12个地面气象 要素的查询和曲线图显示。其特色是,不仅给出指定单站的近 实时时间序列曲线(柱图),还给出近周期的滑动统计、历史气 候统计等参照曲线(柱图)。在公共气象服务网站中,一维分析 图提供了最为细致、具体的要素演化情况,但从宏观分析出发, 还需要二维、三维分析图的支持。 椭一 心,J埘静日棼旬尊月 砒一捐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