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城市规划影响要素及其分析方法
城市规划影响要素及其分析方法
⑶宏观模型、微观模型和基于GIS模型。
2020/5/12
22
2.城市规划编制包含的技术
(1)发现和描述 1)发现并描述城市的历史、现状、政策和决策的规则; 2)监控、记录和解释城市的变化。
(2)预测 预测城市的未来。
(3)分析与评估 1)诊断城市规划和开发中的问题; 2)评估供需平衡; 3)模拟其变化、关系、影响和可能的费用。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in Planning
2020/5/12
2
第1节 生态与环境
1.人口,资源,环境与城市 2.城镇化与资源环境 3.城市生态系统 4.城市环境容量:允许限度 5.城市环境质量:适应程度
2020/5/12
3
第2节 经济与产业
1.经济增长与城市发展 2.产业分类与产业结构 3.城市空间经济发展的内在机制 4.全球化背景下的城市与产业发展 5.城市规划中经济与产业的分析方法
2020/5/12
20
第5节 技术与信息
1.新技术的应用与系统规划理论 2.城市规划编制包含的技术 3.收集资料的方法 4.数据描述分析 5.说明性分析 6.规划中的预测方法 7.评价与决策方法 8.城市规划模型 9.城市规划信息技术
2020/5/12
21
1.新技术的应用与系统规划理论
2020/5/12
12
3.人口与社会要素的影响
(1)人口有三个维度的要素与城市规划关系特别密切:规 模、结构和空间分布。
①人口规模是决定来来城镇化发展的最基本标杆,是估 算未来居住、零售、办公空间需求,工业生产空间需求 以及城镇设施空间需求,甚至一些类型的开放空间(如 公园)需求的基础。
②人口结构同样具有高度的相关性。这里的结构指的是 整体规模中特定组群的比重。人口结构可以按照年龄、 性别,家庭类型(如单身、有子女),种族、文化、社 会经济水平以及健康状况等进行分组。年龄对规划师而 言可能是最重要的一个因素。因为它们隐含了服务的需 求例如儿童对学校的需求老人对健康设施和特殊住宅的 需求。
26
6.规划中的预测方法
因果推断法 趋势外推法 情景分析法 交叉影响分析
情景分析法的建模步骤
战略影响目标的结构关系示意
2020/5/12
27
7.评价与决策方法
⑴层次分析法(AHP)是由美国运筹学家A.L Saaty在1 973年提出的一种定量与定 性相结合的系统分析方法。针对多目标问题作出决策的方法,适用于那些难于完 全定量进行分析的复杂问题,是对人们的主观判断进行客观描述的一种有效的方 法。 ⑵感知评价法是从使用者的角度出发,分析他们对城市空间的心理感受,从而进 行评价的方法。凯文·林奇的城市意象地图调查方法被奉为城市规划界的经典, 并广泛应用于城市规划与设计之中。 ⑶Hedonic价格法 公共项目产生的效益,会由该项目提供的商品和服务的使用者 通过市场,以各种形式扩散出去,最终反映到地价上。这就是资本化的假说,根 据这个假说,运用各个地区的地价数据,可以推算出各个地区因城市设施等的建 设水平的不同而对地价产生的影响,进而可以测算出某公共项目因改变了原来的 设施建设水平而带来的效益。 ⑷假想市场法(CVM法)是评价诸如城市景观、环境保护等不存在市场交易的物品、 服务(非市场商品)的为数不多的方法之一。CVM法直接向人们询问关于某种难以 用市场价格衡量的物品的看法,也叫做价值意识法、意愿调查价值评估法等,是 从自然环境、生态系统评价等环境经济学领域发展起来的方法。 ⑸线性规划是决策系统的静态最优化数学规划方法之一,是解决多变量最优决策 的方法,是在各种相互关联的多变量约束条件下,解决或规划一个对象的线性目 标函数20最20/优5/1的2 问题,即给予一定数量的人力、物力和资源,如何应用而能得28 到最 大经济效益。
是某种特征的集中趋势 ⑶平均数:总体各单位某一指标值之和的平均,它说明
的是总体某一数量标志的一般水平 ⑷标准差:总体各单位在该特征上的差异,它们的离散
趋势的统计量
2020/5/12
25
5.说明性分析
⑴相关分析是研究一个变量(y)与另一个变量(X)之间相 互关系密切程度和相关方向的一种统计分析方法。城市 中的各种现象往往是相互依存又相互联系的,例如,人 口规模与能源消费量、居住水平与居民收入水平、小汽 车普及率与通勤距离等。
2020/5/12
10
1.城市人口与社会要素
城市人口是指城区的常住人口,即停留在该城市 (镇)半年以上使用各项城市设施的实际居住人口。
城市社会要素包括城市中的各种社会问题、社会结 构、城市生活方式、社会组织、社会心理、社会发 展规律等,主要研究内容有:①人类生态学;②城 市社区的划分;③城市问题(如失业、住房紧张、 环境恶化、种族歧视、阶级冲突、贫富不均、犯罪 等)对策与规划:④城镇化等
Planning Determinations and Analysis
第1节 生态与环境
Ecology and Environment 第2节 经济与产业
Economy and Industry 第3节 人口与社会
Population and Society 第4节 历史与文化
History and Culture 第5节 技术与信息
具体可采用的工作方法包括:历史与文献资料研究、历史资 源调查、自然资源调查和面向市民的社会调查等。
2020/5/12
17
2.城市文化的结构及其影响
①分为 物质环境 制度环境 人文环境
2020/5/12
18
②影响
西方著名城市规划师如刘易斯·芒福德、约翰-弗里德曼、克里斯托夫·科
尔及彼得·霍尔等人,都十分强调城市文化在城市规划与建设中作用。他 们认为任何城市不可能脱离它存在的文脉。脱离它所扎根的文明。芒福 德还把“文化储存、文化传播与交流、文化创造与发展”称为“城市的 三项最基本功能”;而科尔更是站在未来城市规划与发展的角度批评了 20世纪的城市规划与建设。他认为目前“在创建既适合于‘现代的城市’ 又包容‘未来的城市’的理论是不成功的”。他告诫欧洲人:不仅要从 书本上学习建筑城市的艺术,还要通过对存在于人类居住形式中的整个 文化史的学习来把握建筑城市的艺术。
2020/5/12
19
③基于城市文化的规划设计方法
A.在城市总体规划阶段通过城市定位诠释城市文化形象。 B.根据城市文化特征安排城市的空间布局。 C.根据城市文化选择城市产业发展。 D.在城市设计阶段通过对城市肌理的分析诠释城市文化历史。 E.根据城市文化指导城市景观设计。 F.通过城市环境要素诠释城市文化基调。
⑵经济基础分析 ⑶投入产出分析 ⑷趋势外推法
2020/5/12
9
趋势外推模型
第3节 人口与社会
1.城市人口与社会要素 2.城市人口与社会发展 3.人口与社会要素的影响 4.城市人口与社会的分析方法
城市人口的界定,统计;城市社会要素;人口与社会 发展对城市规划的影响
统计结构预测指标等等
(2)分析城市格局的演变.包括城市的整体形态、功能布局、 空间要素(如道路街巷、城市轴线)等。
(3)分析城市历史发展中的自然与社会条件,包括政治、经济、 文化、交通、气候、景观等内容。物质性的历史要素包括文 物古迹、革命史迹、传统街区、名胜古寺、古井、古木等非 物质性的历史要素包括历史人物、历史事件,体现地方特色 的岁时节庆、地方语言、传统风俗、文化艺术等。
2020/5/12
7
4.全球化背景下的城市与产业发展
⑴经济空间组织的模式转型 ⑵生产组织的产业群现象
马库森的产业分类
2020/5/128 Nhomakorabea5.城市规划中经济与产业的分析方法
⑴城市之间经济联系的测量
式中,Pi、Pj是两个城市的人口指标,通常为市区非农人口数,Vi、Vj是两个城市的经 济指标,通常为城市(或市区)的GDP或工业总产值。D。是两个城市的距离,k为常数
2020/5/12
11
2.城市人口与社会发展
①人口规律可分为诸如人口经济规律、人口再生产规律、人 口的社会变动规律、人口的地区变动规律、人口的自然变动 规律等等。
人口理论和人口科学各个分支,从社会生活的不同领域来揭 示反映人口过程各个不同方面的人口规律。
②城市社会发展规律是通过人们的活动表现出采的社会生活 过程诸现象间的内在的必然联系。按其作用范围的不同。可 分为一般规律、特殊规律和个别规律。存在于人类历史一切 阶段并始终起作用的,属于一般规律,如生产关系适合于生 产力状况的规律;只在历史上某些发展阶段起作用的,属于 特殊规律,如阶级斗争规律;仅在某一社会发展阶段起作用 的,属于个别规律。如资本主义基本经济规律
2020/5/12
15
第4节 历史与文化
1.基于城市历史的规划分析内容 2.城市文化的结构及其影响
2020/5/12
16
1.基于城市历史的规划分析内容
城市的起源与发展机制,城市发展过程中的社会问题,城市体系与城市文化特征,针对更新改造的城市 历史遗产保护
(1)对城市历史沿革的认识和分析.包括城市历史的发展、演 进以及城市发展的脉络。
相关分析的作用大致可以归纳为:①确定现象之间有无 依存关系。②判定相关关系的密切程度和方向。
⑵回归分析是研究要素之间具体数量关系的统计方法, 表达要素之间关系的函数表达式称为回归方程,按照回 归方程所绘制的直线称为回归直线,例如:距离市中心 距离每增加单位公里所导致的房价平均变化值
2020/5/12
上一节回顾
第1编 城市与城市规划
城市 城市化 城市规划的定义(具有限定的空间范围—城市规划区,作为
实现社会经济诸目标的手段,以物质空间为作用对象,包含 政策性功能和社会价值判断)
城市规划的主要理论 城市规划的发展方向 城市规划体制 城市规划的价值观
202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