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静脉血标本采集法评分标准 科室 姓名 得分 年 月 日
项目 内 容 分值细则 扣分原因 及扣分 得 分
操作前准备 35分
1.着装整洁,修剪指甲,洗手,戴口罩。 2.物品准备: ⑴选择适当的标本容器,检查容器是否完好,采血管塞是否严密,并在容器外贴上标签,注明科室、床号、姓名、性别、检验目的及采集日期。 ⑵治疗车上层:治疗盘、棉签,一次性采血针2个,真空采血管(标本容器的选择根据检验项目选择诸如试管、密封瓶,按需要备一次性注射器、酒精灯、火柴。)、皮肤消毒剂、手消毒液、止血带,小枕(垫巾),弯盘、化验单、笔等。 ⑶治疗车下层:锐器盒、医疗垃圾桶、生活垃圾桶。 3.核对:核对医嘱、化验单。 4.评估患者 ⑴评估患者病情、意识及配合程度,需空腹取血者了解是否空腹。 ⑵评估穿刺部位皮肤、血管状况和肢体活动度。 ⑶心理方面:合作程度及有无恐惧,焦虑等。 ⑷解释:采血标本的目的、要求和意义。 2 3 10 3 4 3 3 2 5
步骤 45分
1.携用物至床旁,先进行床号、姓名身份识别,再持化验单进行详细核对:床号、姓名、性别、住院号、检验项目、标本容器,向患者解释,取得合作。(患者、化验单、床头卡、标本容器) 5 2.选择静脉,垫小枕,常规消毒穿刺部位皮肤。 2 3.在静脉上方5-6cm处系止血带,嘱患者握拳,再次常规消毒穿刺部位皮肤。 5
4.二次核对。 4 真空采血器采血: 5.备好采血针,按静脉穿刺法进针,见回血后,将采血针刺塞针端插入作 15 22
好标记的真空采血管中,见血流入后,采血至所需量,松止血带,松拳。 6.先拔出真空管,再用干棉签按压穿刺点皮肤,迅速拔针,按压局部1-2分钟。 3
7.将采血针丢入锐器盒内,集中处理,其他用物按分类处理。 2 8.再次核对患者、床头卡、化验单、血标本。 4 9.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整理衣被。 1 10.洗手,取口罩,记录。特殊标本记录采集时间。 2 11.连同化验单及时送检。 2
评价 20分
1.无菌观念强,严格执行查对制度,一针见血,采集的标本准确无误。 5 2.标本量准确,能根据不同的检验目的选择合适的试管与容器。 5 3.口述:(1)1个患者同时留几种血标本:则按先培养,次抗凝,后非抗凝,分别将标本注入标本容器内,血液沿试管壁缓慢注入,切勿将气泡注入,以免溶血。(2)采集静脉全血标本、血清标本、血培养标本的目的和方法。⑶严禁在输液、输血针头处抽取血标本。⑷采血时间以上午7-9时较为适宜。 8
4.规定操作时间:12分钟(每超过1—60秒扣1分) 2 考核者: 年 月 日 静脉采血操作流程
一、操作前准备 1.着装整洁,修剪指甲,洗手,戴口罩。 2.物品准备: ⑴选择适当的标本容器,检查容器是否完好,采血管软塞是否严密,并在容器外贴上标签,注明科室、床号、姓名、性别、检验目的及采集日期。 ⑵治疗车上层:治疗盘、棉签,一次性采血针2个,真空采血管(标本容器的选择根据检验项目选择诸如试管、密封瓶,按需要备一次性注射器或头皮针、酒精灯、火柴。)、皮肤消毒剂、手消毒液、止血带,小枕(垫巾),弯盘、化验单、笔等。 33
⑶治疗车下层:锐器盒、医疗垃圾桶、生活垃圾桶。 3.核对医嘱、化验单。 4.评估患者:病情、意识及配合程度,需空腹取血者了解是否空腹。评估穿刺部位皮肤、血管状况和肢体活动度。心理方面:合作程度及有无恐惧,焦虑等。解释采血标本的目的、要求和意义。 二、步骤 1.携用物至床旁,先进行床号、姓名身份识别,再持化验单进行详细核对(依据患者、化验单、床头卡、标本容器):床号、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检验项目、标本容器,向患者解释,取得合作。 2.选择血管,常用肘窝静脉、肘正中静脉、前臂内侧静脉,小儿可采用颈外静脉、大隐静脉。 3.在穿刺部位肢体下放小枕垫巾、止血带,常规消毒穿刺部位皮肤。 4.消毒穿刺部位皮肤。在静脉上方5-6cm处系止血带,嘱患者握拳(请患者不要进行松紧拳头的动作),再次常规消毒穿刺部位皮肤。 5.再次确认床号、姓名、性别、检验项目等。 6.采血 注射器采血: ⑴穿刺、抽血:持一次性注射器或头皮针,按静脉注射法行静脉穿刺,见回血后抽取所需血量。 ⑵抽血毕,松止血带,嘱患者松拳,迅速拔出针头,按压局部1-2分钟(凝血功能障碍者按压时间延长至10分钟)。 ⑶将血液注入标本容器。(同时抽取不同种类的血标本,应先将血液注入血培养瓶,次注入抗凝管,最后注入干燥试管。) ①血培养标本:先除去密封瓶铝盖中心部分,常规消毒瓶塞,更换针头后将血液注入瓶内,轻轻摇匀。如患者已使用抗生素,在化验单上注明。一般血培养取血5ml,对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患者,采血10-15ml。 ②全血标本:取下针头,将血液沿管壁缓慢注入盛有抗凝剂的试管内,防气泡注入,轻轻摇匀。 44
③血清标本:取下针头,将血液沿管壁缓慢注入干燥试管内。 真空采血器采血: 按静脉穿刺法进针,见回血后用右手的小拇指按压住针柄,左手拿真空采血管,右手食指和大拇指将刺塞针端插入作好标记的真空采血管胶塞中,将采血管侧针头稍斜,使其靠近采血管侧壁,让血液沿管壁缓缓流入采血管(这样可以避免溶血,原因:有些病人的红细胞脆性增加,而真空管的负压相对较大,血液流入管低速度快,红细胞相互撞击可导致破裂) 。根据检验项目取不同的试管,采取相应的血量。如需多管血样,将刺塞端拨出,刺入另一作好标记的负压真空管即可。 7.采集完毕所有采血项目和采血量,松开止血带,嘱患者松拳,拨下刺塞端的采血试管。用消毒干棉签压住穿刺孔,迅速拔针,嘱患者继续按压1-2分钟,勿揉。 8.将采血针丢入锐器盒内,集中处理,其他用物按分类处理。 9.为患者整理衣被。 10.再次核对患者身份、化验单、检查项目及血标本(质、量)。 11.连同化验单及时送检。 12.与检验科交接血标本,核对签名。 三、注意事项 1.在安静状态下采集血标本。通常情况下采血时间以上午7-9时较为适宜。作生化检验应在清晨空腹时采血。 2.采血前应核对好患者身份和检验项目及其所用标本容器,明确标本要求。 3.同时采集多种血标本时,根据采血管说明书要求依次采集血标本。一般生化、免疫检验用干燥非抗凝管收集标本,采样量4~5ml。 4.真空采血时,不可先将真空采血管与采血针头相连,以免试管内负压小事而影响采血。 5.若患者正在进行输液、输血治疗,应从非输液、输血侧肢体采集。 6.止血带采血时,患者不要进行松紧拳头的动作,尽可能缩短止血带的结扎时间,肘部采血不要拍打患者前臂。 55
7.抗凝管收集血标本后,立即将试管轻轻颠倒8~10次,使血液与抗凝剂充分混匀。血清标本所用采血针、容器注意干燥,避免溶血。 8.及时送检,避免震荡。 9.采血的顺序影响检验结果 原因:检测项目可能受到采血过程血液的生理变化,物理变化,抗凝剂的交叉污染的影响。如组织损伤,血液接触异物可能影响凝血检查和血小板检查,多次穿刺试管,可能造成细菌污染影响细菌培养结果。 措施:若果一次性采集多管,严格按照①先采血培养管,②枸橼酸钠抗凝管(蓝),③EDTA抗凝管(紫),④肝素抗凝管(绿)⑤促凝管(红) 10.知识了解----标本运输及实验前存放:低温条件2~8℃或室温运输,1小时内送检。1小时内分离出血清,室温放置不超过4小时,4℃保存不超过8小时,-20℃保存一个月,-80℃保存二个月。长时间保存需在冰冻条件下,且只能冻融1次。
密闭式静脉输血法评分标准 科室 姓名 得分 年 月 日
项目 标准及评分细则 分值 扣分原因 得 分 66
操作前准备 35分 输血前由医师与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患者佩戴腕带。 1.衣帽整齐,剪指甲,洗手,戴口罩。 2.备血:根据医嘱采血标本做交叉配血试验及输血前用药。 3.取血时核对:根据医嘱、血型的原始化验单、输血申请单取血,与血库人员核对:三查:血液的有效期、血液的质量外观及血液的包装是否完好;十对:患者床号(1分)、姓名(1分)、性别(1分)、年龄(1分)、住院号(1分)、血袋(瓶)号、血型(含Rh 因子)(1分)、交叉配血试验结果、血液种类(1分)、血量(1分)。取回血后与另一名医护人员按上述要求再核对一遍。 4.核对医嘱,持交叉配血实验结果单识别患者,评估患者的身体状况:检查甲缘、睑结膜(1分),了解患者血型(1分)、输血史及过敏史(1分)。向清醒患者解释输血的目的(1分)、方法、注意事项及配合要点(1分)。 5.用物准备:治疗车放置(1)治疗盘内备:皮肤消毒剂、无菌棉签1套(检查1分);治疗巾小枕、止血带、输液贴、污物小桶、瓶套、输血卡片(核对后的医嘱单)、输血记录单、笔;一次性手套(检查1分),一次性输血器2套(检查1分);生理盐水(检查1分);血液制品(核对检查有效期分、血液质量分、血型分、血量分、种类分)。(2)治疗盘外备:锐器收集器、手消毒剂,垃圾桶。(3)必要时备静脉留置针一套、注射器1-2个。 4 3 13 5 10
步骤 55分 1.输血前核对: ⑴将用物携至病人床旁,双人识别床号(分)、姓名(分)。协助患者取舒适卧位(分),做好解释(分)。 ⑵双人根据医嘱、血交叉配血报告单及血袋(1分),按三查十对内容逐项进行核对和检查。三查:检查血制品的有效期(1分)、质量外观(1分)、输血装置是否完好(1分);十对:对受血
2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