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规标题】天津市加快发展节能环保产业实施意见(2014年发布)
【发布部门】天津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发文字号】津政办发
〔2014〕23号
【适用区域】天津市
【发布时间】2014-02-21【生效时间】2014-02-21【关键词】节能降耗
【有效性】有效【更替信息】
【注:此文档于2018年12月由一点通平台导出】
天津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转发市发展改革委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市环保局拟定的天津市
加快发展节能环保产业实施意见的通知
津政办发〔2014〕23号
各区、县人民政府,各委、局,各直属单位:
市发展改革委、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市环保局拟定的《天津市加快发展节能环保产业的实施意见》已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转发给你们,请照此执行。
2014年2月21日
天津市加快发展节能环保产业的实施意见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印发“十二五”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规划的通知》(国发
〔2012〕19号)和《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节能环保产业的意见》(国发〔2013〕30号)精神,加快发展我市节能环保产业,推动产业升级和发展方式转变,促进节能减排和民生改善,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结合我市实际,现提出以下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
牢固树立生态文明理念,以建设美丽天津为主线,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以工程为依托,强化政府引导,完善政策机制,培育规范市场,着力加强技术创新,大力提高技术装备、产品、服务水平,促进节能环保产业快速发展,形成新的增长点,为改善环境质量,保障改善民生和加快生态文明建设作出贡献。
二、主要目标
节能环保产业规模快速增长,辐射带动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完善激励约束机制,建立统一开放、公平竞争、规范有序的市场秩序。
节能环保产业产值年均增速在15%以上,建设若干节能环保产业示范基地。
通过推广节能环保产品,有效拉动消费需求;通过增强工程技术能力,拉动节能环保社会投资增长,有力支撑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和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
技术创新能力和产业化水平显著提升。
企业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集成、转化能力大幅提高,能源高效和分质梯级利用、污染物防治和安全处置、资源回收和循环利用等关键核心技术研发取得重点突破,装备和产品的质量、性能显著改善,形成一批拥有知识产权和国际竞争力的重大装备和产品,部分关键共性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节能环保产品市场份额逐步扩大。
在工业、建筑、农业、服务业、居民生活各领域推广应用节能环保材料和产品设备。
节能环保服务业得到快速发展。
用能单位广泛采用“节能医生”诊断、合同能源管理等节能服
务新机制。
城镇污水、垃圾处理和脱硫、脱硝设施运营基本实现专业化、市场化、社会化。
三、重点任务
(一)实施一批重点工程,培育特色优势产业。
1.重大节能技术与装备产业化示范工程。
继续实施10项重大节能工程。
围绕应用面广、节能潜力大的锅炉窑炉、电机系统、余热余压利用等重点领域,实施节能产业化项目,加快发展滨海新区、宝坻区节能环保产业园等节能环保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着力推进节能技术与装备产业上水平、扩规模。
(牵头单位:市经济和信息化委)
2.半导体照明产业化及应用工程。
整合现有资源,提高产业集中度,培育龙头企业,形成产业集聚区,加快关键生产设备和重要原材料的本地化配套。
大力研发推广半导体照明产品,不断提高半导体产品在通用照明产品中的市场占有率。
加快推进半导体照明在建筑中的应用,不断提高半导体产品在建筑、景观、道路中应用市场占有率。
(责任单位: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市科委、市建设交通委)
3.“城市矿产”示范工程。
推动再生资源清洁化回收、规模化利用和产业化发展。
推广大型废钢破碎剪切、报废汽车和废旧电器破碎分选等技术。
提高稀贵金属精细分离提纯、塑料改性和混合废塑料高效分拣、废电池全组分回收利用等装备水平。
以子牙“城市矿产”示范基地为载体,完善和延伸产业链条,加快项目建设,形成再生资源加工利用能力340万吨以上(牵头单位:市发展改革委)
4.再制造产业化工程。
以临港经济区、南疆港机械装备制造基地、市开发区、西青区等汽车制造产业基地为依托,以汽车零部件、工程机械、机电产品、金属制品及其包装物等再制造为重点,培育一批示范企业,推动再制造的规模化、产业化发展。
(牵头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经济和信息化委)
5.产业废物资源化工程。
推动资源综合利用示范基地建设,鼓励产业聚集,培育龙头企业。
开发利用产业废物生产新型建材等大型化、精细化、成套化技术装备。
加大废旧电池、荧光灯回收利用技术研发。
支持大宗固体废物综合利用,提高资源综合利用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
到“十二五”末,全市主要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保持在98%以上。
(责任单位: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市科委、市建设交通委)
6.重大环保技术装备及产品产业化示范工程。
重点推进污染控制技术装备和产品、环境监测技术装备、环保材料与药剂等产业化,力争到2015年环保产品装备制造产业产值年增长率保持在15%以上。
(牵头单位: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市科委、市环保局)
7.海水淡化产业基地建设工程。
加快滨海新区海水淡化示范区建设。
以北疆电厂为示范,推广电水联产海水淡化模式,建设若干海水淡化示范企业。
加快推动海水淡化配套企业的发展,形成产业链条。
示范推广膜法、热法和耦合法海水淡化技术,完善膜组件、高压泵、能量回收装置等关键部件及系统集成技术。
到2015年全市海水淡化能力达到48万吨/日。
(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科委、滨海新区人民政府)
8.节能环保服务业培育工程。
大力发展以合同能源管理为主要模式的节能服务业,提升节能环保服务公司的技术集成和融资能力。
力争到2015年,在全市培育一批技术先进和具有较强项目实施能力的节能服务机构。
加快发展环保技术产品交易综合服务平台、环境风险与损害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