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长江鱼类资源的现状与保护对策

长江鱼类资源的现状与保护对策

江西水产科技 2011年第2期 编者按:6t中组部院士专家咨询服务团来赣传经送宝和会诊把脉之际,5月6日,江西省农业厅在南 昌市举办了“江西省发展现代渔业专题研讨会”,中国科学院院士、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研究员曹文 宣,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研究员唐启升,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研究 员、博导王丁等应邀莅临并作主题报告。江西省农业厅党委书记毛惠忠、副厅长张忠平出席,副巡视员邓 建平主持。 曹文宣院士在《长江鱼类资源的现状与保护对策》报告中分析了长江鱼类资源状况及其重要地位, 剖析了影响鱼类资源的主要因素,提出了“长江流域禁渔10年”等长江鱼类资源保护对策;唐启升院士在 《碳汇渔业与又好又快发展现代渔业》报告中阐述了最新碳汇渔业概念,分析了海洋和淡水渔业发展对 低碳经济的重要贡献,解读了现代渔业发展必须走环境友好型养殖业和资源养护型捕捞业的路子;王丁 研究员在《长江豚类的现状及其保护》报告中介绍了长江、鄱阳湖江豚资源状况和面临的挑战,分析了影 响长江江豚资源的四大人类活动,提出了未来10~15年长江江豚关键保护期的对策建议。现摘登如下, 以飨读者。 

文章编号:1006—3188(2011)02—0001—04 

长江鱼类资源的现状与保护对策 曹文宣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湖北武汉430070) 

1 多种多样的鱼类 1.1鱼类的类群 鱼类(Pisces)是系统发育分化很大的一群水 生脊椎动物(包含5个纲)的统称。 1.2鱼类的种数 据Nelson(2006)《世界鱼类》(Fishes of the world)第4版:全世界鱼类27977种(两栖、爬行、 鸟和哺乳纲共计21327种),其中淡水鱼类11952 种。 1.3我国的鱼类种数 我国的鱼类3446种(据《Fish Base)),2009 年)(两栖、爬行、鸟、哺乳纲共2091种)。我国的 淡水鱼类1452种。我国的鲤科鱼类154属,674 种,其中特有属47属、特有种384种。 1.4我国淡水鱼类资源的特点 (1)鲤科鱼类种类多。我国淡水鱼类资源的 第一个特点是鲤科鱼类种类多,几近淡水鱼种数 的一半,我国多数渔业利用的经济鱼类隶属于鲤 科,常见的有鲤、鲫、鳊、鲴,以及著名的“四大家 鱼”——草鱼,青鱼,鲢,鳙等等。 (2)许多重要经济鱼类产漂流性鱼卵。我国 的淡水鱼类区系是在东亚季风气候的自然条件下 形成的,适应于江河夏涨冬枯的径流变化过程。 很多重要经济鱼类,如“四大家鱼”、鳊、鲢、铜鱼 等,有江河间洄游的习性,当春末夏初江河发生洪 水时,性腺发育成熟的亲鱼到江河中繁殖,产出的 鱼卵吸水膨胀,在流速不小于0.2m/s的水流作用 下,在漂流过程中发育。仔鱼被水流带人沿岸泛 滥的低洼地一通江湖泊,在饵料丰富的湖泊中生 长。 总第126期 江西水产科技 2长江的淡水鱼类资源 2.1鱼类资源的两重属性 鱼类资源具有两重属性:(1)物种资源。生物多样 性范畴内的鱼类物种,尤其是特有种。(2)渔业资 源。渔业利用的资源。不同属性的鱼类资源,其 受损害的因素和保护形式是不相同的。 2.2长江鱼类种数 长江水系现有鱼类400余种(亚种),其中纯 淡水鱼类350种左右,淡水鱼类之多居全国各水 系之首。例如,珠江水系纯淡水性鱼类239种,黄 河水系仅150种。长江水系有10种河海洄游性 鱼类,中华鲟(Acipenser sinensis)、鲥鱼(Tenualosa reevesii)等7种为溯河洄游性鱼类,鳗鲡(Anguilla japonica)与松江鲈(Trachidermus fasciatus)则为降 河洄游性鱼类。此外,长江还生活着40余种咸淡 水鱼类,它们对盐度的适应性较强,主要生活在沿 海及河口区域。如鲻(Mugil cephalus)、鲅(Liza carinatus)、花鲈(Lateolabrax maculatus)等。 2.3长江鱼类地理分布 (1)第一阶梯——青藏高原和横断山区,河 流比降大,水能资源丰富,是水电开发的重点区, 物种资源保护任务艰巨。鱼类种数不多,以裂腹鱼 类、高原鳅类为主,绝大多数为当地特有种,如小 头高原鱼(Herzensteinia microcephalus)、中甸叶须 鱼(Ptychobarbus chungtienensis)、松潘裸鲤(C,ymno cypris potanini)等。每条河流都有独有的特有 种,如金沙江、雅砻江上游的长丝裂腹鱼(Schizo— thorax dolichonema)、裸腹叶须鱼(Ptycho—barbus kaznakovi),大渡河的长须裂腹鱼(Schizothorax Ion gibarbus)、贝氏哲罗鲑(Hucho bleekeri)等。 (2)第二阶梯——云贵高原北部、四川盆地 及周围的低、中山区,已建有大量的水电工程,物 种资源保护形势严峻。鱼类种数多,特有种也多, 如岩原鲤(Procypris rabaudi)、厚颌鲂(Megalobra- mn pellegrini)、长薄鳅(Leptobotia elongata)等。有 鲤、鲇、长吻能等经济鱼类,有一定的渔产量;圆口 铜鱼(Coreius guichenoti)既是特有鱼类,又是重要 的经济鱼类。 2· (3)第三阶梯——长江中下游平原或低山丘 陵区,水流平缓,附属湖泊众多,形成独特的江—— 湖生态系统。鱼类种数多,以草鱼、青鱼、鲢、鳙、鲤、 鲫、鲂为代表的经济鱼类构成了重要的渔业资源, 历史上有较高的渔产量。现渔业资源遭受严重破 坏。特有种较少,如团头鲂(Megalobrama am- blycephala)、似刺鳊绚(Paracanthobrama guicheno— ti)、细尾蛇绚(Saurogobio gracilicaudatus)等。 3长江鱼类物种资源 3.1特有种、属数 长江有156种特有鱼类,占长江纯淡水鱼类种 类数的44.6%。局限分布于上游的特有鱼类124 种;分布于中下游的23种;全江都有分布的9种。 长江水系有9个特有属(其中8个属分布于长江上 游,仅似刺鳊绚属分布于中、下游),分别是:华缨鱼 属(Sinocrossocheilus);华鲮属(Sinilabeo);觞鲫属 (Gobiocypris);异鳔鳅舵属(Xenophysogobio);高原 鱼属(Herzensteinina);球鳔鳅属(Sphaerophysa);金 沙鳅属(Jinshaia);后平鳅属(Metahomaloptera);似 刺鳊觞属(Paracanthobrama)。 3.2鱼类物种资源保护 鱼类物种资源保护以保护生物多样性为前 提,无论物种是否具有经济价值都需要进行保护, 特别是特有物种更应作为重点保护的对象。除前 述损害渔业资源的因素外,大型水电工程,特别是 流域梯级开发使水域生态产生显著变化,栖息地 丧失,繁殖条件恶化,对当地的特有鱼类的生存带 来严重的不利影响。 (1)必须强调生态优先原则。中共十七届五 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 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指出,“要在保护生态的 前提下积极发展水电”,强调了“生态优先”的原 则。因此,在流域水利资源开发利用规划中,应当 首先通过调查、论证,划定2—3处自然保护区,然 后在自然保护区之外规划水电工程建设。 (2)需要建立生态补偿长效机制。修建每一 座水电工程,都会不同程度地改变江河自然生态 过程,对水域生态产生叠加的不利影响,因此,应 江西水产科技 2011年第2期 在认真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的基础上,确定生态补 偿额度,用于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和管理,并对支持 建立保护区的地方政府给予适当补偿。建议建立 生态补偿的长效机制,设立基金,制定条例,以保 证生态补偿的稳定性和长期性。 4长江的渔业资源 4.1 长江是我国的重要渔业产区 长江是我国淡水渔业最重要的产区,渔产量 约占全国淡水鱼产量的60%。长江流域11省 (市)2009年养殖产量约1240万t,捕捞产量约 130万t。长江盛产草鱼、青鱼、鲢、鳙、鳊、鲂、鲤、 鲫、铜鱼、圆口铜鱼、长吻娩、鲇、黄颡鱼、刀鲚、凤 鲚和银鱼等数十种经济鱼类。 4.2长江是鱼类种质资源库 在我国主要的35种淡水养殖对象中,长江自 然分布的有26种,其中“四大家鱼”等种类的品质 被认是为我国所有水系中最优的。过去人工饲养 的家鱼鱼苗、现在人工繁殖用的家鱼亲鱼,都是取 自长江。长江的许多珍贵鱼类,如鳜鱼、长吻航、 南方鲇、胭脂鱼等是近20年以来开发的养殖种 类,而黄颡鱼、中华倒刺钯、岩原鲤、黑尾近红铂等 是近1O年开发的养殖种类,因此长江也被形象地 誉为我国淡水渔业种质资源库。 4.3渔业资源保护刻不容缓 渔业资源保护是跨行业、跨部门的共同任务。 长江中下游渔业资源已受到严重损害。损害渔业 资源的因素主要有:(1)酷渔滥捕(是损害资源的 最直接、最重要因素);(2)围湖造田;(3)工矿废 水;(4)江湖阻隔;(5)水利水电工程;(6)农业面 源污染。 4.4破坏渔业资源的渔具、渔法屡禁不止,大量 捕捞幼鱼。 《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第三十条:“禁止使 用炸鱼、毒鱼、电鱼等破坏渔业资源的方法进行捕 捞。禁止制造、销售、使用禁用渔具。禁止在禁渔 区、禁渔期进行捕捞。禁止使用小于最小网目尺 寸的网具进行捕捞。捕捞的渔获物中幼鱼不得超 过规定的比例…”现在中下游江河湖泊内电渔船 随处可见,湖泊和江边遍布的密眼网簖(迷魂阵), 网目仅为0.5一lcm。 4.5 长江“四大家鱼”种质资源亟需有效保护 (1)目前我国淡水养殖的鱼类中,“四大家鱼” 仍占很大比例。2009年全国渔产量5116.4万t,其 中淡水产品2434.8万t。2009年的淡水品产量 中,淡水养殖(含虾、蟹等)产量2216.4万t,占 91.0%,淡水鱼养殖产量1957.2万t,其中“四大 家鱼”产量1038.8万t,占淡水鱼养殖产量的 53%。(2)“四大家鱼”是我国淡水鱼类中生长较 快的大型鱼类。(3)“四大家鱼”的活动水层和食 物不同。(4)“四大家鱼”近年的鱼苗发生量显著 减少。在上世纪60年代,长江干流“四大家鱼”鱼 苗径流量在1000亿尾左右。干流36个家鱼产卵 场中,宜昌产卵场是最大的1个,产卵规模约占全 江的5%~7%。现在宜昌产卵场每年的家鱼产卵 量仅有数千万粒。(5)三峡工程兴建后减少了来 自上游繁殖的鱼苗。长江葛洲坝枢纽兴建前,上 游重庆、万县、秭归等产卵场繁殖的卵苗,主要是 草鱼苗,都漂流到中游生长。葛洲坝枢纽是一座 低水头径流式电站,从泄水闸下泄的卵、苗,绝大 多数存活。三峡工程于2003年6月开始蓄水至 139m,通过泄水闸下泄的鱼苗受氮气过饱和影响, 多数死亡。三峡工程蓄水至156m,2007年通过泄 水闸下泄的鱼苗3.16×10 尾,但98%死亡。 2008年从三峡下泄的家鱼苗9.12×10。尾,同样 大量死亡。(6)长江中下游是“四大家鱼”种质资 源的基因库。我国从唐代开始池塘饲养“四大家 鱼”。历史上淡水养殖所需的鱼苗,多取自长江。 上世纪6O年代,家鱼人工繁殖取得成功。长江的 草鱼、青鱼、鲢和鳙种质优良,为人工繁殖提供优 质亲鱼。优良的种质有赖于相对较大的种群来保 持,以维持淡水养殖业久盛不衰。 5 建议长江休渔10年。让鱼类资源休养生息 (1)休渔不会影响我国渔业发展。我国2009 年淡水水产品产量为2434.8万t,而长江的捕捞 产量仅130万t,其中鱼类86.5万t、甲壳类 25.3万t、贝类15.0万t、其他3.4万t。停止长江 3·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