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墨西哥湾、渤海湾溢油事故处理对策 与预防机制的探索

墨西哥湾、渤海湾溢油事故处理对策 与预防机制的探索

墨西哥湾、渤海湾溢油事故处理对策与预防机制的探索The Gulf of Mexico, bo hai gulf oil spill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measuresthe quest of the mechanism[摘要]墨西哥湾钻井平台爆炸沉没,引发了历史上最大的海上溢油事故,对比中国在渤海湾溢油应急响应体系,中国的国家海上溢油应急体系还不完善,只有建立国家级海上溢油应急体系及预防机制,在法律建设、组织体系、人才队伍、技术装备等各方面加强建设,才能应对海上发生的特大溢油事故。

关键词:墨西哥湾;渤海湾;溢油事故;不同社会主体对此事反应的对比;中美应急响应体系对比;启示Abstract:the gulf of Mexico drilling platform sank explosion, causing the history of the largest offshore oil spill, compared to China in bohai bay oil spill emergency response system, China national offshore oil spill response system is not perfect, and only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national Marine oil spill response system and prevention mechanism, in the legal construction, organization system, the talented person troop, technological equipment and so on various aspects strengthen the construction, to deal with sea of especially big oil spill accident happened.Key words:the Gulf of Mexico ;Bohai Bay;oil spill incident;Different social main body reaction to the matter of contrast ;The emergency response system contrast;inspiration目录绪论 (1)1 中美不同社会主体对漏油事故反应的对比 (2)1.1 作为“当事人”的石油公司对漏油事故的反应 (2)1.2 政府对漏油事故的态度 (3)1.3 媒体对漏油事故的报道 (3)1.4 中美社会公众对漏油事故的反应 (4)2 美国海上溢油应急响应与治理技术分析 (5)2.1 美国墨西哥湾溢油事故应急响应体系分析 (5)2.2 治理技术在海洋溢油事故中的应用 (5)3 中美两国海上溢油应急响应体系及治理措施的对比 (6)4 海上溢油事故预警应急体系的构建原则 (8)4.1 运行机制 (8)4.2 预警机制 (9)4.3 应急处理机制 (9)4.4 事后处理机制 (9)4.5 评估机制 (9)5 海上溢油事故预警应急联动机制的构建 (10)6 海上溢油事故预警应急联动机制的实施建议 (11)6.1 加强高科技监管手段,部门之间的协作能力 (11)6.2 健全法制建设,切实加强法律的执行力 (11)6.3 加大开发海洋溢油事故技术投入 (11)6.4 建立国家级跨部门海上溢油综合应急体系 (11)结论 (13)致谢 (14)参考文献 (15)绪论一场漏油事故,近乎中断了美国开发近海石油的国策;一场漏油事故,近乎使出事海域的各类生物遭遇“灭顶之灾”;一场漏油事故,近乎毁了美国南部海岸的整个渔业及渔民生计。

在墨西哥湾,漏油就像一匹脱缰的野马,肆意狂奔,事件正从各个方面向一场噩梦发展。

2万人的队伍如今聚集在墨西哥湾海域和沿岸,努力清除油污,他们能够取得成效么?通过高空拍摄的电视画面人们看到,在满是黑色油污的大海中,清除油污的船只显得那么渺小、无助。

如何封堵漏油、如何消除污染、如何处罚肇事企业、如何安抚民心、未来能源发展路在何方、如何加强油企监管、如何避免损失扩大?一连串的问题有待回答。

是什么原因引发了这场生态灾难?表面上看,这只是一场“偶然”事故。

全世界有数以万计的海上钻井平台,英国石油公司不过遭遇了小概率事故,导致黑色油污肆虐。

然而,从深层看,这种小概率事故却是相关企业盲目追求利润,忽视环境责任,以及相关公共部门低估环境风险,疏于对企业监管的“必然”结果。

从企业层面看,英国石油公司在开采前未能充分评估开采的环境风险,开采时又为降低成本使用不合安全标准的产品,最终酿成这次灾难。

事发后,由于企业缺乏有效应对机制,导致“反应脱节”,灾情失控。

在海上油气田开发过程中,由于涉及大量易燃、易爆石油和天然气产品。

加上油气田开发工艺、设备运行的复杂性,存在着发生油气泄漏、火灾以及爆炸等重大风险。

溢油风险存在于油气田开发的各个阶段,因此建立有效的预防机制很有必要。

1 中美不同社会主体对漏油事故反应的对比美国墨西哥湾溢油事故回放,美国当地时间2010年4月20日夜间,美国石油钻井平台起火爆炸 致7人重伤11人死亡。

钻井平台爆炸沉没约两天,受损油井开始漏油。

钻井平台漏油每天5000桶,5倍于先前估计数量。

水下机器人启动止漏未能成功,美国救灾部门“烧油”。

升级:美国宣布把漏油危机列为国家级灾害,美军参与救灾。

中国渤海湾漏油事故回放,中海油和美国康菲公司合作开发的渤海湾蓬莱19-3号油田于2011年6月4日起发生漏油,至今事故赔偿尚未明晰,截至9月6日,溢油累计造成5500多平方公里海水污染,给渤海海洋生态和渔业造成了严重影响,而2011年8月20日,国家海洋局公告新发现九处油污渗漏点,七部委已联合调查此事。

1.1 作为“当事人”的石油公司对漏油事故的反应相对于康菲公司在渤海湾溢油事故中采取的措施,英国石油公司在墨西哥湾溢油事故发生后采取的措施显然要到位,要积极。

下面是两幅图是两公司对漏油事故做出的的反应。

英国石油公司对漏油事故的反应见图1。

图1 英国石油公司的反应康菲公司对漏油事故的反应见图2。

图2 康菲公司的反应1.2 政府对漏油事故的态度(1)美国政府的态度墨西哥湾漏油事件发生5天后,美国相关官员赶到墨西哥湾,发生8天后,美国总统奥巴马乘专机赶往事故现场。

但奥巴马和他的官员遭到了民间的激烈批评,在美国民众看来,这个反应速度实在太慢。

6月15日晚,就该事件发表演说,严厉要求BP 对其“鲁莽行为”的事实“买单”,要求其在法律诉讼程序开始前,先提供巨额基金,来赔偿漏油事件的受害者。

奥巴马有理由为此感到担心,事实上,随着墨西哥湾漏油事件的扩大,媒体纷纷分析称,这样的反应速度极有可能威胁到民主党在即将进行的美国中期选举中的得票率。

设立了官方网站,先向公众说明政府采取的措施、提供各类数据、公布相关部门的联系方式。

(2)中国政府的态度中国国家海洋局的官员称,无需为此担心。

面对近一个月后才披露事实的质疑,海洋局海洋环境保护司司长李晓明出面解释称,这是因为发生溢油的原因很复杂,监测数据的采集、污染面积的判断、事故原因的分析等,不可能在较短时间内得出准确的结论,需要一定的时间。

没有解释披露漏油事件为什么需要首先对原因进行分析。

康菲公司将受到何种惩罚,目前尚不明确。

按照目前政策,行政处罚的上限应为20万元人民币,至于其他后续损失的索赔,国家海洋局相关人士称,需要研究后才能确定。

但该人士承认,“目前无法确定具体的索赔额度”。

1.3 媒体对漏油事故的报道(1)美国媒体对BP 公司穷追猛打,事件发生第二天,即使是远在中国的读者,也可以通过各种媒体看到许多令人震惊的照片。

媒体几乎都在第一时间发出声音,每一次污染扩展,都会被立即播报。

在事件发生8个月后,又进行了一次密集报道,集中于赔偿进度、环境后续影响等。

事件发生一年后,再一次对类似的话题进行集中追踪和调查。

(2)中国媒体在媒体上零星出现,渤海湾于6月中上旬发生漏油事件后近一个月,7月5日,中国国家海洋局对外正式通报了这一消息。

此前,大多数人只能通过新浪微博上流传的小道消息,以及记者们从内部人士口中掏出的隐晦信息,获悉这一事件的情况。

7月初,猜测了许久的人们第一次获得权威消息:840平方公里水域受污染。

1.4 中美社会公众对漏油事故的反应美国公民批判BP,并指责奥巴马政府反应速度之慢,路易斯安那州民众捐头发吸漏油。

中国公民漠不关心,只有极少数民众提出对该公司的不满,到目前为止,当地没有民众自发进行清油。

2 美国海上溢油应急响应与治理技术分析2.1 美国墨西哥湾溢油事故应急响应体系分析美国当地时间2010年4月20日夜间,墨西哥湾深水地平线钻井平台发生爆炸并沉没,导致了特大的溢油事故。

溢油事故发生后,美国启动了国家、区域和地方的各级应急指挥系统,统一指导、协调各部门进行海上溢油的堵漏、治理与回收。

由于各级政府和部门联合行动,协调配合,物资储备充足,布局合理,治理措施得当,从而大大减少了对环境的伤害。

该溢油应急指挥体系涉及16个政府部门,可随时按照国家应急计划和授权协调开展工作。

美国的海上溢油应急响应体系是依托美国《90油污法》和1994年《溢油应急计划》建立的包括地方、区域和国家整体的应急指挥系统。

对比中美两国在海上溢油应急响应中所做的工作,中国的国家海上溢油应急指挥系统还不完善,当下加强溢油应急响应立法工作,明确各部门职责与法律关系;建立并完善国家海上溢油应急指挥体系,切实加强各部门之间的协作与配合;完善中国石油企业的在溢油事故中的应急响应机制,应对未来可能发生的溢油事故。

2.2 治理技术在海洋溢油事故中的应用海上溢油的防止与清理一般可分为物理法、化学法和生物处理法。

物理法主要是使用围油栏将油围住,使用硬刷撇油器和一些吸油材料回收溢油;化学法主要包括燃烧法和使用消油剂、凝油剂等化学试剂来分散或凝集溢油,以便进一步回收;生物法主要是通过微生物的新陈代谢作用将油类降解,从而达到减少溢油污染的目的。

因为墨西哥湾溢油来自海洋深处,易与海水乳化形成粘稠物,难以用生物法让“吃油”的微生物吃掉。

基于这方面的原因,此次溢油事故事故处理只使用了前两种方法,具体包括:燃烧溢油、围油栏与机械清除、以及化学分散剂对易于回收的溢油,美国海岸警卫队使用由Elastec公司设计制造的V型回收油系统进行机械清污与回收,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效果。

对于不易回收的溢油,已进行了多达250次可控燃烧(一共燃烧约15万桶原油),并使用了3554立方米海面分散剂和1719立方米海底消油剂。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