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管理在施工过程中的应用
目前从建筑市场经济活动及交易行为看,工程建设的参与各方缺乏市场经济所必须的法制观念和诚信意识,企业的合同管理意识不强。一个企业的经营与合同管理有密切的关系,因此必须重视合同及合同管理。合同管理作为一项重要管理手段,对工程建设而言,其意义重大。本文就建筑施工中的合同管理进行简要的分析。
标签建筑施工;合同管理;问题和对策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建设市场主体之间的权利和义务关系主要是通过合同确立的,因此,在建设领域加强施工合同管理,对保证合同双方各自的权益,避免纠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施工合同是工程建设的重要合同形式,是工程建设质量控制、进度控制、费用控制的主要依据。但遗憾的是许多建筑企业对施工合同的重视程度不够,致使合同管理混乱,从而埋下纠纷隐患。
1 合同管理概述
现代企业的经济往来,主要是通过合同形式进行的,能否有效把好合同关,是现代企业经营管理成败的一个重要因素。建筑工程施工,具有投资大,周期长,涉及面广,管理难度大的特点。签订好建筑施工合同,无论对发包人(建设单位)还是对承包人(施工单位)都是十分重要的。由于工程合同的作用显著,所以缔约双方必须以明确法律关系和一切权利义务关系为基础,而且业主和承包商在实施工程建设时一切活动的依据都要以法律为准绳。改革开放后,我国建筑业随着现代化建设的大力拓展,取得了瞩目的成就,同时也产生了包括工程款拖欠、工程质量以及安全等很多问题。它的本质在于市场经济下建筑市场的改革,市场经济的本质是契约(即合同)经济,合同是市场主体进行交易的依据。从另一个角度讲,市场经济就是信用经济。信用是市场经济平稳运行的保证,是合同正确履行的保障。但是,我国目前建筑行业就存在着很多问题,没有信用,业主与承包商的信息不对称,合同监督机制的不健全等,施工合同、咨询管理合同、劳务合同的不履行等。合同的本质在于规范市场交易、节约交易费用。
2 合同管理应用在施工中存在的问题
2.1 合同文本签订不规范,内容表述不严谨
国家工商局和建设部为规范建筑市场的合同管理,制定了《建筑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以全面体现双方的责任、权利和风险。有些建设项目在签订合同时为了回避发包方义务,不采用标准的合同文本,而采用一些自制的、不规范的文本进行签约。一方面当事人对合同不够重视,签订的合同条款不完善、内容不明确,导致合同履行过程中工程量计量、进度款支付以及工程结算缺少依据,产生合同纠纷;另一方面,在合同签订过程中承包商为了拿到业务,不得不迁就业主,处于被动地位,很多条款都是按业主的意愿鉴订的,致使承包商对合同内容把握
不严。因此很容易出现经济纠纷。
2.2 合同意识淡薄
合同意识淡薄是施工单位普遍存在的问题,企业在签订合同后,就将其束高阁,不去认真研究合同条款和内容,直到发生争执和索赔,才将合同找出来。如在《施工合同文本》的推行中,许多建筑企业并未按照合同示范文本签订施工合同,阴阳合同现象屡禁不止。有些发包方以各种理由、客观原因,除按招标文件签订“阳合同”。
2.3 合同管理的科学水平低,管理人员素质不高
目前一些企业的合同管理工作仍停留在手工操作阶段。没有利用好或没有充分利用好计算机和网络资源,既增加了成本,也降低了工作效率。大多数施工单位的项目管理机构都未设立专门的管理部门,缺乏行之有效的合同管理体系和具体的操作流程。对合同管理人员的培训不到位,造成合同管理人员法律观念不强,合同管理知识缺乏,合同管理水平不高。
2.4 合同双方的地位不平等
工程承包市场竞争激烈,业主处于主动地位,承包商通常很难得到对其明显十分有利的合同。现在许多有经验的承包商都将项目管理重点放在施工中的合同管理上,通过合同管理及索赔等措施来“扬长避短”,争取超额利润。
3 提高合同管理在建筑施工应用水平的措施
3.1 规范合同条款,推行合同范本
施工企业应加强合同管理,经营管理人员应熟悉合同法规和条款,领悟其精髓,对中标项目合同的签订必须严格按照《施工合同》示范文本执行。在合同签订过程中对合同内容要反复推敲,字斟句酌,考虑周全。最好直接套用建设部和国家工商局推荐的施工合同示范文本。其特点是规范、全面、严谨、准确,具有较强的操作性。相信随着我国施工合同示范文本的不断完善,广大业主及施工企业将能提高对合同文本的认识,大力推广建筑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规范合同的表述形式,从根本上改变合同管理的现状,提高合同履约率,进而提高工程施工现场管理水平。
3.2 建立健全合同管理制度
建立合同管理程序,实现全过程、动态的合同跟踪管理。要重视合同的签订管理,强化合同实施过程中的变更、调整、补充等的管理工作,保证合同履行的统一性和连续性。建立严格的印章使用制度,企业的合同专用章是代表企业在经营活动中对外行使权利、承担义务、签订合同的凭证。因此,企业要实行合同专用章审批和使用分离的规定。以提高合同的履约率从而达到有效的控制,保证项
目目标的实现。建立健全合同管理制度,严格按照规定程序进行操作,加大合同管理力度,保证施工合同全面履约,提高合同管理水平。
3.3 借助信息网络技术,加强合同的动态控制管理,提高履约率
随着高新技术手段的不断成熟,尤其是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大量的计算、数据统计分析处理变得非常简单,再加上In-ternet 技术的成熟和在建筑行业的广泛应用,它将彻底改变时空概念,相信在不远的将来各行专家可同时对同一项目实施专业监控,相互密切配合,使管理成本降至最低,实现进度、质量、投资达到最优配置。那时,施工合同必将成为工程管理的有效手段,带动建筑行业管理出现质的飞跃。
3.4 防范和转移合同风险,加强合同风险管理
在合同谈判中,承包方应尽量回避带资承包和拖欠工程款的风险。在签订合同条款时要写进保护自身的条款,一是确定付款方式,二是写明付款时间,三是明确拖延付款的责任等。例如,合同开工一周内支付10%备料款,每月按进度完成的总工程量支付30% ~35%,封顶后支付总造价的45%,竣工验收合格后支付总造价的80%,结算审计后付总造价的95%,保修期满后付清余款。通过这些约束条款,可减少承包商的风险,维护企业的合理利益。承包商中标后可将合同中专业性强,而自己缺乏相应技术的工程内容分包给分包商,使分包商分担一部分风险,也可直接把风险比较大的部分分包出去,将业主规定的误期损失赔偿费如数签入分包合同,将这项风险转移给分包商。
合同组成文件种类多,文件间可能出现矛盾或歧义,采用合同的优先顺序解释有可能对承包商不利。承包商应投入力量对合同的各组成文件前后进行对照、逐条分析检查,对业主提出的合同文件条款有两种以上解释时,承包商应当找出有利于自己的解释,利用索赔来保护自身的合法利益。
4 结语
合同管理工作已成为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主要内容,做好合同管理工作对建筑工程的整体工作以及解决各种纠纷都是十分重要的。工程施工合同体现了发包方和承包方双方的管理目标和经济利益关系,是双方进行工程管理具有法律效力的主要文件依据。施工合同能否依法履行,直接关系到建设工程的质量、工期和投资效益的发挥。因此,在建筑工程中必须重视合同管理。
参考文献:
[1]张贤杰,《浅谈工程管理中的合同管理》,《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09年2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