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初中物理《杠杆》(共44张)ppt47

初中物理《杠杆》(共44张)ppt47

2、长期使用秤砣生锈对测量结果有什么影响?(偏小) 3、有一种双提钮杆秤,双提钮的作用是什么?(量程)
六、杠杆原理的应用
【平衡要素的计算】
【方法】 1、合理构建模型,明确平衡要素
2、对应杠杆原理,落实公式变形 3、注意单位统一,规范解题过程
六、杠杆原理的应用
【平衡要素的计算】
例、扁担长2m,两端物体的质量 分别为50kg和30kg。若不考虑扁 担的重力。人的肩头应在什么位 置,扁担才平衡?
这个探究实验给了我们哪些启示?
四、探究杠杆平衡的条件
【实验过程】 归纳总结实验结论。
【结论】 1、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2、动力=阻力 动力臂=阻力臂 3、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四、探究杠杆平衡的条件
【实验评估】
1. 为什么要调节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消除杠杆自重的影响) (便于测量相应的力臂)
六、杠杆原理的应用
【动态平衡的分析】 例、如图所示,在一个轻质杠杆 的中点挂一重物,在杆的另 一端施加一个动力F,使杠 杆保持平衡,然后向右转动 F至水平方向,这一过程中 F变化情况是 ( ) A.一直增大 B.一直减小 C.先变小后变大 D.先变大后变小 思考:如何确定出使杠杆平衡的最小动力呢?
l2
F2
F1
O
杠杆示意图
O
l2 l1பைடு நூலகம்
F2
F1
F1 L1 O L2 F2
二、构建杠杆模型
【人体关节】 作出手腕部杠杆模型的五要素。
二、构建杠杆模型
【镊子】 作出其杠杆模型的五要素。
L1
F1
L2
O
F2
画出下图杠杆的支点、动力、阻力、动力臂、阻力臂
F1
L2
O L1 F2 F2 阻力和动力的方向和支点的关系
【思考】 阿基米德撬地球的杠杆应该有什么特点呢?
六、杠杆原理的应用
【杠杆的分类】 省力杠杆有哪些特点?
1
省 力 杠 杆
【特点】 动力臂大于阻力臂 动力小于阻力,省力 费距离 【实例】 起子 羊角锤 压水井手柄等
六、杠杆原理的应用
【杠杆的分类】 费力杠杆有哪些特点?
2
费 力 杠 杆
【特点】 动力臂小于阻力臂 动力大于阻力,费力 省距离 【实例】 镊子 筷子 笤帚 船桨等
2. 为什么要进行多次实验探究?
(便于从实验数据中归纳总结出可靠的一般规律)
五、杠杆平衡原理
【内容】 动力乘以动力臂等于阻力乘以阻力臂 【公式】 F1l1=F2l2 【拓展】 杠杆受多个动(阻)力的平衡条件是什么呢? F1l1+ Fnln =F2l2 + Fmlm ∆F1l1=∆F2l2
给我一个支点和一根足够长的硬 棒,我就能撬动地球。 ——阿基米德
一、杠杆模型
【活动】利用图中相关工具拔出板上的钉子。
【思考】1、这些工具自身都具有哪些共同特点?
(有一定长度,外形各异,但整体受力不易形变的硬棒)
(绕点转动) 2、在起钉子的过程中都还有哪些共性?
一、杠杆模型
【杠杆】 在力的作用下可绕固定点转动的硬棒。 【模型】 可见,杠杆不是特指某一种机械,而是满足 以上特征的各种机械的共同指称。 【列举】 一些生活中可看作杠杆模型的工具。
例、如图所示的杠杆中, O是 , 若设F1是动力,则 F 2是 , 动力臂是 , 阻力臂是 。 例、在下图杠杆中,画出对应的力或力臂。
二、构建杠杆模型
【钓鱼杆】 作出其杠杆模型的五要素。
o L2
L1 F1
F2
F1
L2
L1
F2
F1 l1 l2 O O l2
F1
F1
l1
l2
O
F2 l1
F2
F2
【猜想】 力大则对应力臂要小,力小则对应力臂要大
四、探究杠杆平衡的条件
方案
A.实验中如何解决杠杆自重对平衡的影响?
(平衡螺母)
(多个钩码) (刻度尺)
(水平位置平衡)
(弹簧测力计)
B.实验中如何方便地提供动力和阻力?
C.实验中如何快速测得动(阻)力臂?
结论 评估
(在杠杆上标记均匀刻度)
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解】 F1l1=F2l2 m1gAO=m2g(AB-AO) 50kgAO=30kg(2m-AO) 解之得:AO=0.75m 【答】 肩头离A端0.75m处,扁担可保持平衡。
六、杠杆原理的应用
【动态平衡的分析】 例、如图所示,一个轻质杠杆可绕轴O转动,在直杆 的中点挂一重物,在杆的另一端施加一个动力F, 将直杆从右下位置慢慢抬起到水平位置过程中, 力F大小的变化情况是 ( ) A.一直增大 B.一直减小 C.保持不变 D.无法确定
六、杠杆原理的应用
【杠杆的分类】 天平如果不等臂怎么修正?
3
等 臂 杠 杆
【特点】 动力臂等于阻力臂 动力等于阻力,不费力不省距离 【实例】 天平等 (等量替代)
六、杠杆原理的应用
【动态平衡的分析】
例、如图,质量可忽略的杠杆上所标的每一格长度都是相 等的,0为支点,杠杆两边所挂的每一个钩码均相同, 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在下列情况下,杠杆仍在水平 位置保持平衡的是( ) A.两边都减少一个钩码 B.两边的钩码下各加挂一个 相同的钩码 C.左边钩码向右移一格,右 边钩码同时向左移一格 D.右边加挂一个相同钩码,左边钩码同时向左移一格
O
F1
画出下图杠杆的支点、动力、阻力、动力臂、阻力臂
F2
F1
F1
L1
O
L1
L2
O
L2
F2
例、构建下列杠杆模型,画出对应的五要素。
讨论: 如何正确选用这些剪刀?为什么?
三、杠杆的平衡
【活动】 体重不同的两人能不能让跷跷板稳定下来?
【平衡状态】 静止或缓慢的匀速圆周转动。 【思考】 杠杆满足什么条件才能处于平衡状态呢?
F1l1=F2l2
∆F1l1=∆F2l2
如图所示的杠杆中,动力的力臂用L表示,图中所画 力臂正确的是( D )
图中,杠杆有可能平衡的是( D )
在图6中,O为支点,力臂最长的力是 ( C A.F1 B.F2 C.F3 D.F4

六、杠杆原理的应用
【杆秤原理的研究】
m物gAO=m砣gOB 【原理】 F1l1=F2l2 m物=m砣OB/AO m物与OB成正比 【思考】 1、杆秤上的刻度线是否均匀分布? (均匀)
思考:杠杆的使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呢?
一、杠杆模型
【探究】影响杠杆使用效果的因素。 【五要素】
A、支点(O)
l1
F1
O
l2
F2
B、动力(F1)
C、阻力(F2) D、动力臂(l1) E、阻力臂(l2)
【思考】 1、支点的位置能不能落在杠杆的两端?
(顺逆原则) 2、如何确定杠杆上的动力和阻力? 3、力臂的大小(l)与支点到力的作用点的那段 距离(L)之间有什么关系? (l ≤ L)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