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甘蔗高产栽培技术

甘蔗高产栽培技术

甘蔗高产栽培技术第一部分旱地糖料甘蔗的栽培技术要点根据甘蔗的生长发育特点以及对土壤、营养、水分等等外界的要求,下面以广西区春植蔗为例对旱地新植糖料甘蔗的栽培技术进行简要介绍。

一、整地及播种1.深耕整地。

播种前最好进行蔗地机械深耕深松,30-50厘米。

实践证明,蔗地进行深耕深松是提高糖料蔗单产和含糖份,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土地产出率,降低生产成本和增加蔗农收入的有效措施,可促进甘蔗的可持续发展。

没有机械化耕作的土地也要尽量做到精细整地,使耕作层达到深、松、碎、平,创造良好的保水、保肥、透气和增温的土壤条件,以利于甘蔗的发芽和根系的生长。

同时要根据蔗地的地势状况平整土地或修筑成梯田,以利于大雨来临时的排水。

2.开好种植沟。

旱地甘蔗宜提倡“深沟浅植”。

中等肥力以上的蔗地要改变传统的窄行种植(90-100厘米)为宽行种植(120—130厘米),沟深20-30厘米、沟底宽25-35厘米;水田种蔗,肥水充足,行距要适当加宽。

同时要注意开好排水沟。

为了便于机械化管理和操作,行距可根据使用的机械进行调整。

我区目前推广的新台糖品种具有较强的分蘖能力和宿根性,且生长旺盛,要夺取高产必须具有较好的通风透光条件,实践证明,推广1.2-1.3米的宽行种植,不仅能充分利用地力和光照,减少病虫害的发生,还能确保糖料蔗健壮生长,促进有效蔗茎增加,且蔗茎长、粗、重,从而易获得较高产量。

对一些瘦、瘠的旱坡地行距可为80~90厘米,以增加蔗地的亩有效茎数和减少土壤水分蒸发而达到高产。

旱坡地还要按等高线开行,这样可以减少雨水冲刷土壤,起到保水保肥保土的作用。

二、采用良种,选好蔗种1.选用良种。

因地制宜地选用适宜当地栽培的良种是夺取高产的有效措施,糖料蔗良种是指抗逆性强(特别是抗旱力强)、适应性广、宿根性强且高产高糖的品种。

目前广西推广的良种有新台新台糖22号、桂糖21号、桂糖97/69、台优等品种。

实践证明,选用良种,各地可根据品种的特性和本地的气候特点、土壤条件、各品种引种时在当地的表现以及早中晚熟品种搭配等多项因素进行选择。

一般来说:水田和水肥条件较好的旱地应选用新台糖系列品种,有利于充分发挥品种的高产高糖特性,取得高产高糖产高效。

土壤较为贫瘠可选用桂糖21号等品种,桂中偏北的地方要注意选择耐寒性强的品种,同时要注意同一块地甘蔗品种在新植的时候要轮换,同一蔗区内甘蔗品种宜安排种植3个品种以上,避免品种的单一,以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但要切记:不管选用什么品种,都一定要做好种茎的的选择和处理工作。

2.种茎的的选择。

甘蔗既可用全茎作种又可以用部分茎作种,所以蔗种又可分为全茎种、半茎种和梢部种,在生产上一般选用植株梢部以下40-50厘米的幼嫩茎作种,或者说选用梢部生长点以下10个芽留种最好。

可减少用种量,提高发芽率。

特殊情况下可采用全茎做种。

但无论用那一段作种对种茎的要求是一样的,那就是要新鲜、蔗芽饱满健壮、无病虫害、品种纯正。

3.种茎处理:(1)砍种:首先按每段种茎2-3个芽进行斩种,斩种要先剥除叶梢(蔗壳),然后将种茎平放木垫上,芽向两侧,用干净的利刀快速斩种,尽量做到切口平,不破裂,作业时要眼明手快,一边砍种一边要及时将死芽、烂芽、虫芽、气根多和混杂品种剔除掉,以提高种苗的质量。

砍下的种苗就按芽的成熟程度分别放置,即较老的放一堆,较嫩的放一堆,这样到地里种植,出苗就比较整齐,便于管理。

(2)种茎消毒,把斩好的种茎放入50%可湿性多菌灵125-160克兑水100公斤的溶液中浸5-10分钟即可。

也可用其它消毒农药按照说明进行消毒处理。

冬春植蔗特别要做好种子消毒工作,广西高温高湿,越冬的病源多虫口密度大,病虫滋生繁殖快,很容易发生各种各样的病虫害,如发生凤梨病,造成烂种烂芽、缺苗断垄,影响全年的甘蔗生产。

三、施足基肥。

甘蔗是高产作物,不仅吸收大量的氮磷钾,而且需要在土壤中吸收较多的镁、硫、锌、硼等中微量元素,但传统的施肥忽略配方施肥及施用中微量元素肥较,造成甘蔗单产和品质不高的主要原因。

一般很少施用镁肥、硼肥、锌肥等,甘蔗缺中微量元素的现象较普遍,如常常出现叶片枯黄老化快、分蘖少、生长缓慢、病虫害越来越多等。

并由于习惯大量使用氯化钾或含氯多较高复合肥,土地盐碱化情况日趋严重,影响了甘蔗的产量和品质,现在甘蔗吃起来变咸就是因为长期使用氯化钾等含氯肥料的原因,施用硫酸钾镁是减轻土地盐碱化的有效措施之一。

因此,建议亩施滤泥、农家肥、土杂肥等有机肥1000-1500公斤+钙镁磷肥或磷酸钙100—150公斤+锌硼氮肥10—20公斤+硫酸钾镁肥20—25公斤。

有机肥最好与磷肥混合堆沤15天后施用。

为节省人工也可用有机肥1500斤+复合肥50~100公斤(3个15)+硫酸钾镁肥20—25公斤。

基肥的施用,一般选在天气晴朗、土壤温度较低的种植前一天施下较好。

化肥的应均匀施放在种植沟内,然后将肥料与土壤拌匀后再下种,尽量避免蔗种与肥料直接接触,以防止烧伤种苗。

四、合理密植。

目前我区推广的良种中大部分为中大茎种,要求每亩基本苗数为5000-6000株。

春植蔗下种一般7000-8000个芽;冬植可适当增加15-20%的芽,约为8500-9000个芽;而秋植蔗下种量可减少15-20%个芽,约为5000-6000个芽。

要保证每亩中大茎种有效茎数为4000-5000条,中小茎种有效茎数达5000-6000条,这样产量才有保证。

摆种要求:种茎竖向以品字形或铁轨式双行窄幅摆放,两行种之间距离8CM左右,种茎与土壤紧贴,芽向两侧。

一般人工摆种,下种时手用力往下轻压,利于蔗茎吸收土壤水分及新根的入土。

宽行(125厘米以上)种植的种茎可进行横向摆放,以增加行内的苗数。

五、使用除虫药和除草剂。

摆放好种茎,由于种茎糖份高,易引来各种地下害虫的咬食为害,因此要及时撒上除虫药,如每亩用特丁磷4--5公斤,撒施在种植沟内,也可每亩用3-4公斤克百威或4-5公斤甲基异柳磷撤施植沟。

然后盖土3-5厘米。

甘蔗由于行距宽,萌芽慢,因此行间杂草滋生快,影响甘蔗的前期生长,为此最好能在盖土后(一周内)施用除草剂,除草剂可选用40%阿特拉津150—200克/亩;50%乙草胺乳油100毫升/亩;25%敌草隆200克/亩。

两种药减半量混合施用效果更好。

均兑水40—50公斤喷雾。

此外,进行覆盖和间套种作物减少杂草的生长。

六、地膜覆盖。

冬植蔗和早春植蔗加盖地膜。

地膜覆盖是一项保护性的栽培技术,多年来应用于甘蔗上增产增糖效果显著。

地膜覆盖为什么能增产呢?一是提高了土温;二是保持土壤水分;三是维持了土壤疏松;四是抑制了杂草的生长;五是加快了土壤养分的分解。

从而促进蔗芽的早萌动,早出土,提高甘蔗发芽率。

盖膜的方法如下:在完成下种、施肥、喷除草剂等工序后,选用宽40—45厘米、厚0.005—0.010毫米的地膜,铺开拉紧,使地膜紧贴蔗行,膜两边用细碎的泥土压紧压实,使地膜露光部分不少于20厘米,盖膜时土壤必须湿润,土壤干旱时要淋水后才能盖膜。

目前许多地方使用盖膜犁来覆盖地膜,一次就可完成盖土、盖膜等工序,且盖膜质量好,工效高。

七、查苗补苗,追肥培土。

在萌芽末期检查蔗田,发现有30厘米以上的缺株断行,就需补苗。

补苗与间苗相结合。

施攻苗肥,以氮素化肥或高氮复合肥为宜,建议亩施用新方向锌硼氮肥10~15公斤或尿素15~20公斤。

八、中耕培土、施肥、除草。

甘蔗封行后,应及时铲除杂草。

人工除草与中耕松土同时进行。

结合中耕亩施重肥大培土。

建议亩施尿素或新方向锌硼氮肥30~40公斤+硫酸钾镁肥30~40公斤,然后进行大培土,并按照甘蔗伸长生长出现的先后进行。

注意肥料施用时土壤湿润,并且施用时离蔗蔸约15~20厘米,不要洒在蔗株上以防烧苗。

一般先培秋植蔗,再培宿根蔗,后培冬春植蔗。

培土高度为20厘米以上(从沟底算起),在5月至6月底以前完成。

九、适时砍收,保护蔗蔸。

按照先熟先砍,即秋植一宿根一冬植一春植顺序,先砍翻种蔗,后砍留宿根蔗。

砍收时宜用锋利蔗斧砍入泥3~5厘米,并尽量减少蔗蔸破裂,做到增收保蔸。

在砍蔗前一个月灌水一次,可增加甘蔗的糖纯度及产量,并有利于宿根越冬,提高宿根蔗的萌芽率。

十、宿根蔗主要栽培技术措施1.选用宿根性强的品种,种好上季甘蔗。

2.选留宿根蔗地,合理安排砍收。

选择上季甘蔗亩有效茎4500—5000株以上、分布均匀、断垄少、无严重病、虫、鼠害的蔗地留宿根。

3.蔗叶还田,适时破垄松蔸,促进发株。

尽量将砍收后的蔗叶还田,隔行堆放,培肥地力。

甘蔗收获后应及早破垄松蔸,并及时盖上地膜。

破垄松蔸时,将拔节的秋笋砍除。

4.早查苗补苗,保证全苗壮苗。

第一次补苗在破垄松蔸时进行,当蔗行内有80厘米没有松蔸或已腐烂的就要补苗;第二次在蔗芽出苗基本结束后,视蔗苗长势和分布情况进行补苗。

补苗时应尽可能用宿根蔗蔸移补或用蔗茎梢部先育苗的双芽段苗进行穴补。

补苗时应增施有机肥和化学肥。

最好是边砍蔗边用蔗梢进行补苗,因为在砍蔗时比较容易发现缺苗断垄情况,并且补苗越早所补的苗才能跟上老根的生长,成功率更高,但由于很多种植户都是请工,因此补苗工作根据实际情况而定,但一定要尽早补苗。

5.适时复垄、早施肥、早管理。

复垄时间应视天气和土壤水分情况以及苗势而定。

天气干旱,土壤水分不足时,露蔸时间宜短,应在15~25天内复垄,反之复垄时间可适当推迟进行。

复垄时,应每亩施农家肥1000~2000公斤+锌硼氮肥或尿素40~50公斤+钙镁磷肥或过磷酸钙75~100公斤+硫酸钾镁肥30~40公斤(或亩施农家肥1000~2000公斤+3个15的复合肥100公斤)+3%呋喃丹或甲拌磷4~5公斤,然后复土4~5厘米回垄。

如复垄后日平均气温已达20℃(一般在四月上旬左右),即可在蔗畦上喷施除草剂进行芽前化学除草。

此后,宿根蔗的中耕追肥及田间管理技术等参照新植蔗,但宿根蔗各生长期一般比春植蔗提早15~30天,施肥培土要提早,氮肥施用量比新植蔗多20%以上。

6.冬季砍收需留宿根的蔗地,提倡地膜覆盖栽培。

盖地膜的宿根蔗,破垄松蔸宜早,并斩去露地的蔗头蔗笋,一般在收获后15天内处理蔗地并盖膜完毕。

盖膜时应采用50~60厘米宽,0.005~0.01毫米厚的地膜,将蔗头全部覆盖,让膜的两边离蔗头基部10厘米左右,周围用细土压紧密封,注意不让蔗头碰破地膜。

揭膜时间一般应掌握在外界气温稳定在20℃以上(一般在四月上旬)时,即可揭膜并按新植蔗的追肥要求进行田间管理。

十一、常见甘蔗缺素症及矫治1.缺氮症症状甘蔗缺氮表现为叶片狭窄、硬直,心叶基部的颜色明显变淡,未伸展开的心叶黄白色,已伸展的叶片淡黄色,蔗株生长弱小,分蘖减少,节间缩短,似乎所有的蔗叶都在同一生长点生长出来一样,植株生长停滞。

矫治方法(1)及时中耕护理,追施氮肥。

(2)测定甘蔗叶片中的含氮量,然后按需要施入氮素肥料。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