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粮食局年度绩效考核自查报告

粮食局年度绩效考核自查报告

粮食局2008年度绩效考核自查报告考核领导小组:为了全面加强我局机关效能建设,进一步建立和完善机关内部的绩效考核体系以及激励约束机制,发扬机关团队协作、奋发向上的集体主义精神,促进机关干部职工依法办事、勤政为民,团结协作、开拓创新,提高行政效能和公共服务水平,确保高效率、创造性的全面完成县委、县人民政府赋予的各项目标任务。

根据《关于对勐腊县机关进行2008年度绩效考核的通知》(腊组通[200 ] 号文)要求,结合我局实际,进行了认真自查。

现将自查情况报告如下:2008年,全县粮食工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县委、政府的中心工作和年初确定的工作目标。

在州粮食局的大力指导下,在县级有关部门的支持下,认真开展学习贯彻落实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入扎实开展“三力建设”和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

认真贯彻执行国家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方针政策,以服务“三农”为出发点,以确保粮食安全为落脚点,切实履行部门职能,加强粮食收购、流通市场监管,做好市场粮情监测和社会粮食供需平衡调查,指导国有粮食企业发挥主渠道作用,带头执行国家粮食政策。

确保了我县粮油市场的基本稳定和全县军需民食的供应,促进了我局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为全县粮食经济健康发展奠定了基础。

一、2008年经济指标完成情况(一)粮食收购。

2008年国有粮食购销企业计划收购粮食300万公斤,截止12月20日全县粮食购销企业收购粮食227万公斤,完成目标任务76%。

(二)粮食销售。

本年度营业销售总收入287.9万元(其中:收储公司216.6万元;军粮站71.3万元),同期之比减少457.1万元,减幅61 %,主要原因是销量减少,当期销量143.4万公斤(其中:收储公司108.万公斤;军粮站35.1公斤),同期之比减少346.5万公斤。

2、销售成本331.5万元(其中:收储公司204.2万元;军粮站127.3万元),同期之比减少430.3万元,减幅56%,变动原因受销售量变动的影响。

销售毛利-43.6万元(其中收储公司12.4万元;军粮站-56万元),主要受市场价格及入库成本的影响。

(三)储备粮。

完成县级储备粮收购151.5万公斤。

(四)军粮供应。

军粮供应站计划收购军粮50万公斤(原粮),截止12月20日止,收购军供粮食**万公斤,保证了全年军队用粮。

全年供应军粮**万公斤,其中:面粉**万公斤,面条**万公斤,菜油**万公斤,出车送粮**万公斤,出车率100%。

(五)利润指标。

2008年度经营亏损3.5万元,比上年同期36.2万元,减亏32.7万元,减幅90%。

(其中:收储公司本年度实现利润总额15.3万元,同期之比减亏12.5万元;军粮站本年度亏损18.8万元,同期之比增亏10.4万元)。

亏损主要原因:一是由于粮油市场价格上涨,造成军供站粮油成本加大,每公斤大米的入库成本为2.82元,每公斤面粉的入库成本为2.72元。

按省粮食局2008年军粮供应指导价格大米为2.80元,面粉2.95元作为我站的军粮差价结算价格。

销售每一公斤大米将倒挂0.02元,销售每一公斤面粉只有0.23元的毛利。

销售收入难以提高。

二、2008年主要工作(一)严格执行政策,做好粮食收购工作粮食收购,是保护农民利益、保证市场供求、确保粮食安全的一项重要工作,是粮食企业实现扭亏增盈的基础。

我们把粮食收购作为今年重点工作之一,要求全体干部职工增强责任感,认真执行国家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切实抓好此项工作。

针对我县今年粮食种植面积减少,产量明显下降,粮价上涨,香蕉等经济作物种植面积逐年增长的情况,为切实保护种粮农民利益和种粮积极性,稳定发展粮食生产。

县局在收购前,一是组织人员对全县粮食种植结构、面积、产量、生产情况进行调查了解,为指导收购做好准备工作。

二是根据调查情况,下达收购任务,落实奖惩措施。

在今年上半年粮食上市前,及时召开了粮食收购会议,安排部署粮食收购工作,根据对市场的分析,明确收购指导价。

三是执行收购政策,完善服务措施。

今年,国家为保护种粮农民利益,继续实行了粮食收购最低保护价政策。

县局指导、监督粮食购销企业在收购中自始至终严格执行了最低保护价政策,并做到随到随收、不压级压价;各收粮点做到了粮食收购品种等级标准、价格上墙,样品上柜,坚持品种、质量、价格“三公开”,并派出收粮队伍到农户家中收粮,开展兑换业务、委托收购、预约收购、跨地域收购等。

但面对大面积香蕉下田,种粮面积减少,市场竞争的压力,虽然粮食企业采取走村串寨,深入田间地头,改进服务质量等收购方式,还是没有收到较好效果。

粮食大部分还是流入个体经营户手中,其主要原因是国有粮食购销企业资金短缺,信贷手续繁杂,资金不能及时供应。

而个体经营户灵活、多变、快购快销、资金回笼快,在收购中占了风头。

(二)加强市场监管,规范流通秩序为加大对全县粮食市场监管力度,规范粮食流通秩序,维护种粮农民利益,保障粮食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确保粮食安全。

我局在全县辖区内开展了三次《粮食流通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制度和粮食安全检查宣传活动。

活动主要内容是:1、进一步规范全县粮食经营户经营形为,摸清经营情况; 2、做好已办证经营者的审核和年检工作;3、根据州局关于认真做好粮食行政执法工作的通知要求,在全县开展法律法规和有关政策的宣传活动,并对库存粮食进行安全检查。

由于此项工作涉及全县粮食流通管理,县局高度重视,成立了工作组,由局长和副局长带队,分两组对全县粮食经营企业和个体经营户进行执法检查,并结合粮油食品安全宣传月活动为契机,采用宣传车、现场咨询、张贴标语、发放宣传资料等形式,深入各乡镇集贸市场、粮油经营网点,进一步加强对《粮食流通管理条例》及相关法规的宣传,规范粮食流通秩序。

期间,开展了《粮食流通管理条例》、粮食质量监管实施办法(试行)、粮食流通监督检查暂行办法、《云南省粮食流通统计制度》及政策、法规等宣传活动。

采取讲解和发送材料相结合,悬挂宣传横幅4条,张贴宣传画10张,活动共发送宣传材料800多份,接受咨询人员300多人次,受教育人数达450多人。

通过宣传教育,提高了全社会对《粮食流通管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的知晓度,粮食生产者、经营者和消费者对科学储粮、粮油产品质量识别方法能力、粮油食品安全意识有明显提高。

结合安全生产大检查,对国有粮食企业的库存粮、仓库安全等进行了检查,未发现隐患。

针对个体粮食加工户普遍存在的环境卫生差、未建立经营台账、未按时报送粮食经营统计数据等情况进行督促检查,通过检查,下发整改通知11户,限期责令整改,完成整改10户,指导、督促20户个体经营户建立了经营台账。

通过年检,全县从事粮食经营、个体粮食加工业共113户;其中:个体加工户67户,个体粮食零售户40户,转化用粮4户,国有粮食企业2户。

经过抽验,目前国有粮食企业库存粮55万公斤达到国家粮食储存的标准,个体加工户及销售经营户手续完备,未发现有违规行为,未发现不符合质量标准的粮食流入口粮市场,确保了我县人民群众的食粮安全,维护了粮食市场秩序。

同时,加强了粮情分析和社会粮食统计调查,及时了解掌握全县粮食供需和市场价格变化,坚持粮油集市价格监测日报告制度,切实掌握市场价格动态,做好全县粮食供需平衡情况统计调查工作,为政府决策提供服务。

(三)进一步完善国有粮食购销企业管理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我县粮食企业改革已基本结束,随之而来的是,如何完善企业管理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等后续工作。

加快国有粮食购销企业现代企业制度建设,是县属粮食购销企业改革重组后的重要工作,是企业发展壮大的关键。

在相关部门的配合下,结合勐腊实际,与企业共同研究国有粮食购销企业资产管理、企业内部管理、分流安臵职工社会保障和再就业措施,指导企业完善企业内部管理制度,对企业员工进行竞聘,实行了新的工资收入分配办法,并积极协调相关部门落实了国有粮食购销企业部分优惠政策。

现全县粮食购销企业有3个收储站,返聘下岗职工13人,公司内部统一核算,执行报帐制度。

(四)顺利完成国有粮食企业改革工作随着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历经十年改革的粮食企业,已逐步走入市场经济,成为市场经济主体的一员。

为使企业轻装上阵,发挥粮食流通主渠道作用,妥善处理和化解了国有粮食购销企业财务亏损挂帐遗留问题,建立健全了内部管理长效机制,为企业健康发展奠定的基础。

全县国有粮食企业已经全部臵换了职工身份,在岗职工实行返聘上岗(除军粮供应站)。

1 、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改革情况。

全县现有粮食购销企业1户,比 1999年改革前13户减少了 12户。

企业在职人员减少287人(含退休人员),其中:职工163人,完成了职工安臵工作,安臵率100%。

2 、国有粮食附营企业改革情况。

改革前,全县粮食附营企业有17户,有职工230人(退休人员),其中:职工185人。

现全县粮食附营企业已全部注销,人员已全部臵换,安臵率达100%。

3、企业富余职工分流安臵和再就业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

1999年全县改革试点从勐润乡粮贸公司开始,经济补偿参照省、州相关改革文件,补偿金每年工龄为540元。

期间,解除劳动合同6人。

从2002年至2007年期间,根据西双版纳州人民政府《关于深化企业改的若干政策规定(西政发[2002]46号及县人政府《关于对勐腊县粮食企业改革实施方案的批复》(腊政复[2004]13号文件执行,臵换职工的经济补偿以现金和资产两种方式安臵,工龄补偿金每年为788元或价值1000元资产,1986年9月30日以前参加工作的给予3000元安臵补助费,其余为1500元安臵补助费。

粮改以来,全县共解除劳动合同 517 人(含退休人员)其中:职工348人;企业遗嘱40人。

全县粮食企业完成安臵总额1571.99 万元,其中:资产安臵564.7万元(评估价),现金安臵160.75 万元,失业金、养老金317.8 万元,医疗保险金166 万元,丧葬抚恤、遗嘱补助费98.74 万元,偿还银行贷款和工程款264万元。

全县累计安臵国有粮食企业下岗职工再就业200人,占全部分流职工数的51 %,其中粮食部门安臵下岗职工再就业100人,占全部安臵职工数的25.5 %。

保证了改革平稳推进。

4、“老人”问题已解决。

企业退休人员已全部参加医疗保险,解决粮食企业几十年来看病难的老问题,兑现了退休人员丧葬抚恤金,解决了老同志的后顾之忧。

5、完成了粮食购销企业资产(土地)使用权证办证工作。

6、理清收储站人员管理职权,实行统一核算,节约了成本,提高了效率。

(五)促进农村科学储粮,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党对农村的领导,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农村社会和谐。

按照县委的要求,我局选派了一名熟悉基层工作、具有农村工作经验的干部作为新农村建设指导员进驻勐伴镇,指导帮助新农村建设。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