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干混砂浆发展现状、问题与展望

中国干混砂浆发展现状、问题与展望

中国干混砂浆发展现状、问题与展望中国散协干混砂浆专业委员会会长郑权从石灰砂浆、水泥砂浆到干混砂浆,中国的建筑砂浆正在经历着一场深刻的变革,这种变革的结果将会使中国成为世界上干混砂浆发展最快、应用量最大的国家。

为更好推动干混砂浆发展,清楚地了解国内干混砂浆的现状、存在问题以及今后发展趋势,在此,谨以此文进行概要阐述。

一、为什么要发展干混砂浆(一)资源与环境的严峻现实中国是世界上房屋建筑量最大的国家,所需用的建筑材料总量也是世界最大。

这些材料的生产需要消耗的能源也是十分巨大,同时也带来了对资源和环境的影响。

仅2005年,中国生产了占世界水泥总产量的50%以上,达到10.38亿吨,生产了1.35亿立方米的预拌混凝土。

据了解,中国每年生产水泥需要的石灰石到达到了8亿多吨,使用的天然砂在20亿吨以上。

照片1是2005年11月2中国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节目播发的“被蹂躏的大运河”的一组照片。

在资源节约利用方面,北京市在2001年就已宣布其境内禁止开采天然砂石,以切实保护河道和耕地。

最近几年,北京市每年最少要使用4000万吨左右天然砂。

由于利益的驱使, 北京市禁止开采天然砂石政令始终未得到彻底贯彻执行(照片2为北京市永定河非法开采砂石的情景)。

大肆的采掘天然砂石,不仅破坏了河道,影响了航运,而且对河堤的防洪、铁路路基带来了不安全的隐患,对生态环境也是一个危害。

使用量如此巨大、长期以往,这样无节制的挖掘必然对生态环境产生巨大破坏。

北京市为制止这种破坏,每年都要花费上百万元资金,有时甚至付出生命代价。

另一方面,庞大的工业固体废弃物和工业尾矿堆放也占用了大量土地,直接污染环境和水资源。

据中国环境状况公报显示:2004年全国工业固体废弃物产生量为12亿吨,而且每年均以20%速冻增长。

这么庞大的工业固体废弃物和工业尾矿又是生产干混砂浆的最好资源,如果能对此综合利用,将工业固体废弃物(粉煤灰、煤矸石、钢渣等)制成机制砂,代替天然砂,就能减少对天然砂采掘,不仅保护河道与土地,照片3 照片2还将会对环境与资源保护作出巨大贡献。

另外,在城市建设中,施工现场搅混砂浆对工地环境及周边环境影响是很大的(照片3施工现场搅混砂浆照片)。

其实,类似这样的施工情景,在中国的建筑工地上几乎随处都可见。

据北京市环境保护科学院所做的《北京市大气污染控制对策研究》报告结果表明,施工现场直接排放粉尘占到北京市排放粉尘的10%裸露扬尘)的粉尘量,施工排放至少占到30%。

另外,砂石、水泥在运输途中遗撒与飘浮也是交通扬尘的主要来源之一。

如果北京城区取消现场搅混,仅北京市每年减少粉尘排放7660吨。

(二)现场搅混砂浆对工程质量的影响目前,在中国绝大部分施工现场还是采用水泥砂浆或混合砂浆,这种砂浆现场配制,质量不稳定、污染大,很难满足建筑物功能的需要,而且也容易出现质量问题,如砌筑砂浆标号不能达到设计要求,砂浆质量难以保证,墙体出现开裂。

位于中国北京亚运村的中国体育博物馆,是为配合亚运会而建的一个配套工程,该馆建于1990年,按一般博物馆的要求,建筑物的寿命是100年(最少也应达到50年)。

但如今的中国体育博物馆仅用15年的时间就已经“病入膏肓”不得不拆掉。

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砌筑砂浆标号不够,加之基础下沉,使其变成一座危楼(请见照片5)。

砂浆的开裂不仅表现在粘土砖墙砌体中,更严重是在灰凝土制品等新型墙体材料的应用中。

照片6是粉煤灰砖墙体开裂情况。

这类材料如果依然是使用普通水泥砂浆,那么开裂现象会更严重。

这是因为非粘土制品与粘土砖的材料性能不一样,烧结粘土制品收缩是在烧结过程中完成的,而非粘土制品的收缩是随着周围空气水分的饱和度不断演变而变化,空气湿润时制品膨胀,空气干燥时制品收缩。

还有粘土制品与非粘土制品表面吸水速率也是不一样,表面毛糙度不一样,如果还用未加改性的普通水泥砂浆,开裂是必然的。

而推广使用干拌砂浆是可以避免新型墙体材料所出现的“裂、渗”问题。

(三)现场搅拌砂浆质量差、不能满足建筑物的功能要求采用现场搅拌砂浆粘贴瓷砖很容易脱落,这种现象十分普遍也很危险。

令人痛心的是,这种事情并没有引起人们的警觉。

使用低劣质外保温饰面砂浆,造成保温板饰面砂浆大面积脱落。

照片8是北京某开发区的一栋住宅楼外墙外保温饰面砂浆脱落的状况,其后果是外墙外保温达不到应有的节能效果和使用寿命,也严重影响了建筑节能的声誉。

从上述情况可以看出,由于资源、环境、工程质量以及建筑物功能的需要,大力推广干混砂浆的必要性是显而易见的。

二、干混砂浆的发展现状及问题(一)干混砂浆发展现状中国推广干混砂浆始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当时的上海、北京就已经开始了干混砂浆研究工作,到九十年代开始出现干混砂浆工厂,进入2000年后,国内干混砂浆得到蓬勃发展,主要得益于做好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1、政策制定趋于完善早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原国家建材局发布的《新型建材制品导向目录》就已将干混砂浆作为重点发展和鼓励项目之一。

特别是近几年来,国家有关部门更加重视干混砂浆的发展,2004年,商务部等五部二局颁布了《散装水泥管理办法》其中规定:“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应当鼓励发展预拌混凝土和干混砂浆”。

同年,在建设部下发的《建设部推广应用和限制禁止使用技术》公告中,也将预拌砂浆(干混砂浆)列为推广应用范围。

为鼓励干混砂浆发展,全国各地先后制定一系列有利于干混砂浆发展政策。

上海市在《上海市粉尘污染防治管理办法》中以法规形式明确规定:“为防止建设工程的扬尘污染,建设工程应当使用商品砂浆”。

天津市在《天津市发展散装水泥管理办法》政府令中规定:“应当逐步推广使用预拌砂浆”。

南京市在《南京市工程施工现场管理规定》中规定:“工程施工应当使用预拌混凝土及干混砂浆”。

北京市建委、广州市建委也曾先后多次发文鼓励推广使用预拌(干混)砂浆。

截止到2005年底,全国已有12个城市制定颁发了推广使用预拌(干混)砂浆的政策。

2、产品开发和应用技术推广力度加大长江三角州、珠江三角州和环渤海地区是中国干混砂浆发展最快的三个地区,80%的中国干混砂浆企业都集中在那里。

至2005年底,全国10万吨规模以上的干混砂浆企业XXX 家,设计生产能力XXX万吨,实际生产XXX万吨。

除上海地区外,全国干混砂浆生产使用的产品还是以特种砂浆为主,北京地区砂浆生产以外墙外保温体系配套砂浆为最多,大约在XX万吨左右;广州地区砂浆生产以防水砂浆为主,大约在XX万吨;上海地区砂浆生产以界面砂浆最多,大约在XX 万吨。

干混砂浆生产使用量的多少,除受当地气候气候影响以外,更多的还与所在地区推广的建筑结构体系有关。

表1 2005年全国主要地区干混砂浆生产基本情况在应用技术推广方面,上海、北京、广州、深圳等城市都编制了具有地方特色的干混砂浆应用技术规程,基本完成了经济造价分析和定额编制,为推广普通干混砂浆提供了技术依托。

近几年来,国内干混砂浆生产设备制造领域也得到较快发展,涌现出了江苏无锡江加、南京天印等优秀的砂浆生产设备制造企业。

完全印证了依靠用中国自己制造的干混砂浆生产设备也能生产符合要求的干混砂浆产品。

尽管如此,国内的整体制造水平还比较低,大体上相当于发达国家六七十年代水平。

可喜的是,国外干混砂浆生产巨头纷纷看好中国市场,并将中国市场作为重要市场而加大在资金和技术的投资力度,如德国摩泰克公司在上海建立了物流和施工机具的设备公司,这些企业积极参与,使中国散装干混砂浆物流和施工机器设备提高一大步,缩短了与发达国家的差距。

3、推广条件基本成熟上海市是我国建筑干混科研工作做得最早的省市之一,早在1994年,上海市就开始了干混砂浆砌筑、抹灰的科研工作,并成功研制出以砂浆稠化粉技术为核心的干混砂浆,用稠化粉配制干混砂浆其材料成本约为100元/吨,同国外技术(消化石灰粉+纤维素醚)相比可降低材料成本约50%,非常适合国内应用实情,目前,该技术在上海市得到普遍推广。

2000年,上海市完成了《干粉砂浆生产与应用技术规程》,该市定额站同时也完成了对定额的编制。

这些技术文件的出台,统一了干混砂浆生产、施工和验收的质量控制标准,使供需双方在技术、管理和结算上有章可循。

北京市为推广使用干混砂浆在科研、推广应用方面做了许多工作。

2002年,北京市散装水泥办公室选择北京天通苑住宅小区2000平方米的消防综合楼做工程试点,在国内首次使用散装干混砂浆进行工程施工,通过试点摸索出了干混砂浆在运输、储存、使用以及施工机具制造等方面的经验,并在此基础上编制了干混砂浆应用技术规程、完成施工总结和经济造价分析,开展对了施工机具的研制。

北京市建委还以地方标准的形式颁发了《北京市干拌砂浆应用技术规程》。

广东省干混砂浆企业主要集中在珠三角地区,大部分是港资和外资企业,其产品主要是针对港澳市场,在开拓港澳市场之余,逐步拓展内地市场。

广东省建设厅、广州市散装水泥办公室为干混砂浆发展做了很多工作,在广州市建科院的牵头下,编制具有地方特色的《干混砂浆应用技术规程》,深圳市也制定了《干粉砂浆生产与应用技术规程》,使我国南方地区推广发展干混砂浆有了施工应用的技术指南。

上海、北京、广东是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他们所做的工作基本代表了中国干混砂浆发展水平,对全国其它地区都有指导性。

与此同时,中国大力推广建筑砂浆商品化也得到世界上许多跨国公司的注视,几乎世界上所有与干混砂浆有关的大公司都在中国设有公司或办事处。

德国海德堡水泥集团麦科斯特公司、德国汉高公司、法国圣哥班等都在中国建有干混砂浆工厂,德国摩泰克公司在上海建立了干混砂浆生产设备、物流、施工机械生产厂,德国瓦克公司在江苏张家港建立了用于干混砂浆的聚合物干粉生产厂。

这些国际知名公司在生产自己产品、赚取利润的同时,也对推动中国干混砂浆发展提供了很大帮助,给中国发展干混砂浆带来很多可借鉴的经验。

目前,国内的一些企业也正在加入干混砂浆行业。

2004年7月,山西三维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投资建造了国内最大可再分散性乳胶粉生产线,年设计生产能力达2.5万吨,标志中国的企业也可以生产出与国外同等规模和技术水平的干混砂浆乳胶粉。

上海曹扬建筑粘合剂厂由20世纪80年代的一个街道里弄小厂,发展到今天成为产值过亿、全国最大的干混砂浆企业。

所有这些,充分说明推广干混砂浆市场前景广阔,而且随着中国经济快速的发展,以东南沿海发达地区为例,这些地区人均GDP已超过或达到3000美元,表明在中国东南沿海发达地区全面推广干混砂浆的条件已基本成熟。

(二)影响干混砂浆推广的主要问题1、生产力发展水平总体不高,建筑施工现代化技术落后,制约了普通干混砂浆推广由于我国人口众多,劳动力富余且价廉,总体生产力发展水平不高,造成了我国建筑的质量意识、效率的要求均较低。

目前,国内的干混砂浆(除上海市外)还是以特种干混砂浆产品为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