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自治区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09-03-11 13:13:05)标签:内蒙古自治区2008年gdp 财经房价国民经济经济就业贸易收入统计公杂谈分类:2008年统计公报2008年,全区各族人民在自治区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在国际金融危机不断加剧的形势下,我区各地沉着应对,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出台的扩大内需的政策措施,努力变挑战为机遇,国民经济呈现增长较快、物价涨幅回落、民生状况改善、结构优化、社会和谐稳定的良好态势,社会各项事业全面进步。
一、综合初步核算,全年生产总值7761.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7.2%。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906.98亿元,增长7.5%;第二产业增加值4271.03亿元,增长20.5%;第三产业增加值2583.79亿元,增长15.5%。
第一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5%,第二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61.4%,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33.6%。
全区生产总值中一、二、三次产业比例由上年的12.5:51.8:35.7调整为11.7:55.0:33.3。
按常住人口计算,全年人均生产总值32214元,比上年增长16.7%,按年平均汇率折算达4638美元。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涨5.7%。
其中,食品类价格上涨14.7%,居住类价格上涨6.3%,其它消费品和服务类价格均略有上涨或保持稳定。
工业品出厂价格和原材料、燃料及动力购进价格分别比上年上涨12.5%和11.7%,固定资产投资价格上涨8.1%,农产品生产价格上涨11%。
[详见附表1]年末全区就业人员1103.07万人,比上年末增加21.54万人,增长2%。
其中,城镇单位就业人员414.68万人,比上年末增加31.19万人,增长8.1%。
全年领取再就业优惠证的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14.38万人,比上年减少0.92万人。
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1%,比上年末提高0.1个百分点。
全年完成地方财政总收入1107.31亿元,其中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650.64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32.5%和32.1%。
全年地方财政支出1455.48亿元,比上年增长34.5%。
其中,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91.82亿元,比上年增长26.2%;医疗卫生支出59.46亿元,增长35.5%;教育支出205.84亿元,增长34%。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经济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和升级步伐相对滞后;受需求萎缩和部分产品价格大幅下降的影响,经济增长下行压力增大,亏损企业数量有所增加,亏损企业亏损情况较为严重;受我区产业结构趋于重型化的制约,能源消耗水平依然偏高;城乡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的协调性仍需加强;就业形势相对比较严峻等。
二、农业全年农作物种植面积686.08万公顷,比上年增加9.93万公顷。
其中,粮食作物种植面积525.45万公顷,比上年增加15.27万公顷。
全年粮食总产量2130.23万吨,创历史最高水平,比上年增产319.16万吨,增长17.6%。
其中,玉米、大豆和薯类产量分别增长21.5%、23.8%和26.4%。
全年油料产量117.54万吨,增长48%;甜菜产量170.04万吨,增长43.4%;蔬菜产量1360.84万吨,增长6.5%;水果(含果用瓜)产量238.16万吨,增长15.4%。
牧业年度全区牲畜存栏头数达10677.2万头(只),比上年同期下降1.6%;牲畜总增6162.89万头(只),牲畜总增率达55.8%。
牧业年度良种及改良种牲畜总头数9965.47万头(只),比重为93.3%,比上年同期下降0.11个百分点。
全年肉类总产量219.37万吨,比上年增长6.3%;牛奶产量912.2万吨,增长0.3%;山羊绒产量6890吨,增长3%;禽蛋产量45.5万吨,增长9.1%;水产品产量9.82万吨,增长4.9%。
[详见附表2]林业全年完成营造林面积71.86万公顷,造林成活率达85%。
其中,人工造林37.73万公顷,飞播造林5.74万公顷,封山育林28.39万公顷。
全年完成退耕还林和荒山荒地造林面积15.5万公顷,完成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造林面积11.9万公顷,完成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造林面积20.21万公顷,完成“三北”防护林四期工程造林面积7.22万公顷,幼林抚育(作业)面积70.73万公顷。
年末全区森林面积2050.67万公顷,森林覆盖率达17.57%。
林业系统自然保护区个数达到132个,保护区面积944.02万公顷,被保护的物种达到3430种。
全年实现林业产业产值199亿元,其中营林产值86亿元。
林业产业增加值105亿元。
年末全区农牧业机械总动力2779.44万千瓦,比上年增长25.8%;机耕地面积523.33万公顷,增长0.9%;机电井数量39.31万眼,增长2.1 %;年内新增农田有效灌溉面积7.64万公顷,新增节水灌溉面积21.54万公顷,分别比上年增长11.5%和17.6%;全年农村牧区用电量36.50亿千瓦时,增长7%;化肥施用量(折纯)154.10万吨,增长10.1%。
全年综合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024.78万公顷,比上年增长3.5%。
三、工业和建筑业全年全部工业增加值3798.6亿元,比上年增长23.1%。
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3450.25亿元,比上年增长24.5%。
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国有企业增加值增长15.5%,集体企业增加值增长44.9%,股份合作企业增加值增长15.7%,股份制企业增加值增长25.6%,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增加值增长16.2%,其它经济类型企业增加值增长90.2%。
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轻工业增加值619.82亿元,增长15.1%;重工业增加值2830.43亿元,增长26.9%。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新产品产值83.3亿元,比上年增长6.5%;出口交货值217.69亿元,比上年增长15.9%。
能源、冶金、化工、装备制造、农畜产品加工业和高新技术六大优势特色产业增加值占90%以上,成为拉动工业生产快速增长的主要动力。
原煤、发电量、粗钢和钢材产量分别比上年增长30.2%、11.5%、18.6%和16.2%,载货汽车增长58.9%,其他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均有不同程度增长。
[详见附表3]2008年1—11月,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7503.88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43.3%;实现利润614.68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40.7%。
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实现利润232.39亿元,同比增长28.5%;规模以上工业亏损企业亏损额57.74亿元,同比增长1.5倍。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品销售率97.2%,比上年下降0.2个百分点。
全年建筑业增加值472.43亿元,比上年增长3.7%。
全区具有建筑业资质等级的建筑施工企业778个,比上年增加30个;施工企业房屋建筑施工面积5168.79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4.5%;竣工房屋面积2984.98万平方米,增长1.9%;房屋建筑竣工率57.8%。
全年具有建筑业资质等级的建筑企业实现利润42.59亿元,比上年增长26%;实现税金28.25亿元,比上年下降1.4%。
四、固定资产投资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5596.45亿元,比上年增长27.1%,增幅比上年回落2.2个百分点。
其中,城乡50万元以上项目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516.04亿元,增长27.4%。
从投资主体看,国有经济单位投资2115.29亿元,增长22.3%;集体单位投资64.32亿元,增长34.2%;个体投资100.7亿元,增长13.9%;其他经济类型单位投资3316.14亿元,增长30.6%。
按项目隶属关系分,地方项目完成投资4791.31亿元,增长22.9%;中央项目完成投资805.14亿元,增长58.7%。
在全区固定资产投资中,第一产业投资251.5亿元,增长67%;第二产业投资2916.9亿元,增长30.1%;其中,工业投资2881.76亿元,增长29.8%;第三产业投资2428.05亿元,增长20.7%。
从城乡看,城镇固定资产投资5448.91亿元,比上年增长27.1%;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736.08亿元,比上年增长47%;其中,经济适用房投资69.16亿元,增长1倍;农村固定资产投资147.54亿元,增长25.2%;其中,非农户投资67.13亿元,增长55.6%。
从主要行业投资看,农林牧渔业投资251.50亿元,增长67%;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投资753.7亿元,增长12.3%;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投资543.68亿元,增长4%;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投资413.75亿元,增长20%。
全年新开工项目8189个,在建项目投资总规模12206.80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8.1%和23.1%。
在全区城乡50万元以上项目固定资产投资中,全部建成投产项目6756个,项目建成投产率68.2%;新增固定资产2873.49亿元,固定资产交付使用率52.1%。
新增主要生产能力有:水泥458万吨,发电机组容量922.3万千瓦。
城镇住宅施工面积6902.39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25.5%;城镇住宅竣工面积1932.03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16.2%;其中,经济适用房129.89万平方米,下降5.4%。
商品房竣工面积1694.07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7.6%;商品房销售面积2141.01万平方米,增长2.6%;农村牧区竣工住宅面积621万平方米,增长4.2%。
五、国内贸易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363.33亿元,比上年增长24.1%,高于上年4.7个百分点。
分城乡看,城市消费品零售额1626.92亿元,增长25%;县的消费品零售额464.73亿元,增长23%;县以下消费品零售额271.68亿元,增长21%。
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1849.13亿元,增长23.4%;住宿和餐饮业零售额462.16亿元,增长27.7%;其他行业零售额52.04亿元,增长19.1%。
消费品市场呈现两大亮点:一是消费结构呈现积极变化,汽车、居住、家庭装饰等消费不断扩大,汽车类零售额增长28.8%;家电和通讯类消费品升级步伐加快,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增长19.8%。
二是我区作为国家“家电下乡”的试点省区市之一,有力带动了全区农村牧区的消费市场。
全年县及县以下实现零售额比上年增长22.3%,比上年加快5.1个百分点。
六、对外经济全年海关进出口总额89.33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5.4%。
其中,出口总额35.79亿美元,增长21.6%;进口总额53.54亿美元,增长11.6%。
从主要贸易方式看,一般贸易进出口额达48.67亿美元,占54.5%,比上年增长12.1%;边境小额贸易进出口额达34.99亿美元,占39.2%,比上年增长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