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宇同志在全市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大会上的讲
话
本帖最后由桑让秋措于xx-x-xx:xx编辑
丁 宇 同 志在全市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大会上的讲话(xx
年x月日)
同志们:今天,市委、市政府召开全市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大
会,主要目的是,认真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在中纪委七次全会
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动员全市上下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形成整
体合力,努力创造宽松和谐的经济发展环境,推动全市经济社会
又好又快发展。刚才,冬青同志对去年全市优化发展环境工作进
行了回顾,对今年工作进行了部署;家祥同志对xx年度市级机
关民主评议结果进行了通报;对今年享受“三制”保护待遇的
xx家规模企业颁发了铜牌;财政局、城管局分别作了表态发言。
各镇、各部门要高度重视,认真抓好落实。接下来,我再强调几
点意见。一、统一思想认识,不断增强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的责任
感现代经济就是环境经济,环境是经济发展的第一要素,是一个
地区的核心竞争力。近年来,我市高度重视优化发展环境,在加
快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硬环境的同时,把优化经济发展环境放
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有力支持了招商引资、项目建设、沿海开发、
全民创业等重点工作的推进。但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当前我市发
展软环境仍然存在许多不容乐观的地方,一些本地企业家和外来
投资者对我们的投资环境还心存疑虑,基层和群众对我们的机关
作风还不够满意。突出表现在:一些单位领导思想观念陈旧,缺
乏进取意识,不敢承担责任,视创新为越雷池,以把关之名行阻
碍发展之实,给外来投资者精挑细选麻烦,给群众创业设置障碍。
一些执法人员行政执法失范,奉行部门利益、个人利益为重,趋
利执法,以权代法,以情代法,收费和处罚随意性大。一些机关
人员办事效率低下,遇事能推则推,不能推则拖,推诿扯皮、作
风拖拉的现象仍然存在。一些中介部门收费不规范,服务不积极,
“官介”习气严重。有少数部门教条主义,照搬过去的条条框框,
办事呆板。以上表现出来的种种问题,说明我市发展软环境与跨
越发展的形势不适应,与争当苏北第一县(市)的目标不相符,
与各类发展要素竞相涌入大丰的态势不吻合,与广大干群不断高
涨的干事创业热情有强烈反差。全市上下必须站在全局和战略的
高度,充分认识优化发展环境的极端重要性,切实解决损害经济
发展环境的突出问题,努力为我市又好又快发展扫清障碍。二、
解决突出问题,努力使发展环境在短时间内取得明显改善优化经
济发展环境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长期坚持,紧抓不放,常抓不
懈。当前,我们要狠抓关键环节,解决突出问题。一要突出解决
乱收费、乱罚款问题。这个问题基层反映十分强烈,一些部门特
别是极少数垂直部门,服务就是收费,管理就是罚款,自由裁量
权太大,今年要下决心加以解决。市直各部门要对所有收费和罚
款项目进行全面清理,能不收的坚决不收,能通过教育改进的坚
决不罚款。各种中介机构成为乱摊派、乱收费的新部门,有些行
政机关不好收的费用改为中介机构收,明脱钩暗不脱钩,有关职
能部门要加强管理,认真进行清理整顿。要规范审批手续和程序,
严肃查处乱检查、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乱办班问题,从源
头上预防和治理“五乱”行为的发生。要深化改革,扩大开放,
吸引更多的中介机构来大丰发展,参与市场竞争,更好地体现公
平、公正。对重点企业实行的“三制”保护政策,要扩大范围,
覆盖规模骨干企业、外商投资企业和优秀成长型企业。二要突出
解决“中梗阻”问题。现在我市推进跨越发展,领导层有统一意
志,群众有高涨热情,但我们的一些机关中层反应冷淡,已经成
为当前软环境建设的顽疾。“中梗阻”主要发生在中层干部身
上,但与部门一把手有很大的关系,今后凡是发现有“中梗阻”
现象的不但要追究当事人的责任,还要追究单位一把手的连带责
任。市纪检和组织部门要切实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对那些有令不
行、有禁不止的,对那些符合部门自身利益就执行、不符合就顶
着拖着不办的,对那些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不认真抓落实的,
要严肃查处,问题严重或造成经济损失的,要采取组织措施,确
保市委、市政府能够一声喊到底,确保各项政策措施能够落实到
位。三要突出解决“慢拖横”问题。要在全市各级党政机关开展
以“提高效率、提高质量、方便群众、促进发展”为主要内容的
机关效能建设活动,坚持明察与暗访相结合、效能评估与民主评
议相结合、查处与教育相结合,按照“有诉必理,有理必果”的
原则,认真受理群众投诉,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坚决杜绝门难进、
脸难看、事难办的现象,对服务中出现的生、冷、硬、顶、横问
题要严肃处理,以儆效尤。市纪检监察等部门要查处一批反面典
型,对破坏发展环境的人和事,该给予党纪处分的不犹豫,该清
除出公务员队伍的不“同情”,该移送司法机关的不手软。四要
突出解决“一站式”服务问题。市行政服务中心少数窗口单位授
权不彻底,手续繁杂,形同虚设。各行政执法部门要高度重视行
政服务中心窗口建设,做到“项目到位、授权到位、业务骨干到
位、监管到位”,确保市级权限范围内的审批事项在中心就地办
结。要对现有的审批事项进行一次再清理,对取消的审批事项要
坚决取缔,对保留的审批事项要确保项目入厅、权力入厅,防止
出现“体外循环”和违规审批现象。三、坚持标本兼治,充分发
挥制度在发展环境建设上的关键作用抓制度建设是优化发展环
境的根本办法。经过近年来的不懈努力,我们在发展环境制度建
设上取得明显成绩,出台了一系列行之有效、具有大丰特色的制
度。下一步,关键要在这些制度的落实、完善和创新上狠下功夫。
特别是受到广大投资者和基层好评的“三制”保护、“贵宾
证”、四套班子挂钩服务企业等制度,要认真执行到位。市优化
办要会同有关部门,认真开展调研,广泛征求意见,进一步完善
机关作风建设和发展环境建设考评办法,使考评更加客观、更加
科学、更加公正。要继续开展市级机关和公共服务部门民主评议
活动,对评议处末三位的实行诫勉谈话,处末位的全员扣发第十
三个月国标工资。要拓宽发展软环境问题的监督举报渠道,对乱
收费、乱罚款、机关作风、执法风气等问题,鼓励广大群众开展
监督和举报,用群众和舆论的力量不断提高发展环境建设水平。
机关干部一年内受到两次以上有效投诉查处的,年度考核不能评
为称职,并视情节给予其他组织措施。四、强化组织领导,确保
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工作取得实效发展环境建设能否深入,能否取
得实效,组织领导是关键。市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工作领导小组要
切实负起组织、指导、协调责任。领导小组拥有对干扰和破坏软
环境行为的查处权,对违纪人员的查处权,对干部任免的建议权,
对有关单位涉及软环境问题的协调指挥权。各镇、各部门要认真
落实优化经济发展环境责任制,切实把优化发展环境工作摆上位
置,主要领导作为第一责任人,要亲自挂帅,亲自部署;分管领
导要狠抓落实,抓好督促检查。市优化办要切实履行职责,主动
协调、沟通工作,各相关单位要积极配合,抓紧抓实。宣传部门
和各新闻媒体要积极营造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的舆论氛围。全市上
下都要积极行动起来,克服“与己无关”的思想,在优化经济发
展环境中尽职尽责、多作贡献。同志们,优化经济发展环境是一
项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的工作。我们一定要以高度的事业心
和责任感,以攻坚破难的勇气、求真务实的作风和持之以恒的毅
力,努力把环境打造成大丰的第一品牌,打造成大丰的第一优势,
为全面超额完成今年各项目标任务,为“苦干三年率先全面达小
康、奋战五年力争苏北第一县(市)”而不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