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戏曲进校园教案教学内容

戏曲进校园教案教学内容

戏曲进校园音乐教学设计
《刘大哥讲话理太偏》
南街学校宋红英
一、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欣赏音乐作品,探寻戏曲音乐的魅力,树立关注中国民族音乐文化的意识。

【过程与方法】
通过演唱和欣赏活动,感受和体验豫剧音乐的风格特点,提高音乐感受力和表现力。

【知识与技能】
通过欣赏音乐作品,了解豫剧戏曲音乐风格特点,能够随着录音演唱这种地方戏曲选段的一、两句唱腔并能够在若干种戏曲音乐中辨认出这个剧种。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了解中国戏曲,感受这种地方戏曲音乐的风格特点并学唱豫剧《刘大哥讲话理太偏》选段。

【难点】
能有韵味的边表演边唱《刘大哥讲话理太偏》选段。

三、教学用具
多媒体、钢琴
四、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播放音频片段《刘大哥讲话理太偏》。

并提出问题这是我国哪种传统戏曲?
(二)初步感知
1.欣赏豫剧《花木兰》中一个著名的唱段《刘大哥讲话理太偏》。

2.教师提出问题:《刘大哥讲话理太偏》讲了什么故事?引导学生讨论作品背景,老师补充说明。

(花木兰的故事在我国久有流传。

北朝民歌《木兰诗》被选为中学语文教材。

《刘大哥讲话理太偏》是豫剧《花木兰》中一个著名的唱段。

剧中女主人公花木兰乔装男子替父出征,征战十三载,累建功勋,辞官回乡。

贺元帅亲临,方知花木兰为女子。

在奔赴战场途中,有位同行的男士口出怨言,认为天下苦事都叫男子做了,女子成天在家享清福。

花木兰以男子身份,慷慨陈词,为女子摆功,直说得这位男士无言以辩。

)
3.再次聆听乐曲,请同学总结分析这段唱段的特点。

(花木兰的唱腔,很质朴,很本色,没有女子的娇羞之感,我觉得很符合花木兰的身份和她的性格特点,豫剧很有地方特色,语言很生活化、平民化,用河南方言演唱。

)
(三)探究学习
1.再次聆听《刘大哥讲话理太偏》,探究其语言特色,学习河南方言。

提问:在座的各位同学,有没有会说河南话的?学生自由回答,教师给予评价指导。

(本课《刘大哥讲话理太偏》这一豫剧选段,要求我们在学唱过程中唱出豫剧的“味道”,要掌握河南方言声韵调的规律,做到字正腔圆。

)
2.教师总结学习要领:河南话与普通话相近,主要是四声阴阳差异,即一声变二声,二声变四声,三声变一声,四声变三声。

举例(刘大哥讲话理太偏,谁说女子享清闲)进行练习纠错。

3.学唱练习。

(1)教师播放《刘大哥讲话理太偏》音频,学生轻声哼唱,感受选段的唱腔特点,尽量做到字正腔圆。

(2)教师加入河南方言进行示范唱,学生跟随老师一起结合所学河南方言跟唱。

(3)教师进行点评。

(4)教师钢琴伴奏,学生加入表演演唱。

(四)拓展延伸
1.提问学生:我国的传统剧种有很多,除了我们今天所学的豫剧,你还知道哪些最具有影响力的剧种?学生回答,教师总结(黄梅戏、京剧、越剧、豫剧)
2.欣赏四段唱段,判断哪段是豫剧?(根据所用方言及风格特点判断)
(五)小结作业
1.小结:提问学生:说说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引导总结:《刘大哥讲话理太偏》的背景及风格特点、学唱选段,了解四大剧种)
2.作业:搜集越剧、黄梅戏、京剧等地方剧种的经典唱段,下节课交流讨论。

五、板书设计
戏曲进校园音乐教学设计
《看大戏》
南街学校宋红英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在聆听、感受、模唱的音乐活动中,体会歌曲旋律与豫剧唱腔的相似之处,并在歌曲演唱中初步表现豫剧唱腔的特点。

2.过程与方法目标:初步了解豫剧的唱腔、流派、地方特色。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感受和体验戏曲歌曲,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激发对戏曲音乐的喜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
学唱歌曲,通过歌声表现歌曲中豫剧的风格特点。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师表演戏歌《唱脸谱》。

师:同学们,刚才老师演唱的是什么艺术种类?
生:戏曲。

师:刚才的歌词中,你们都听到了哪些戏曲人物呢?(学生自由回答)
师:接下来,老师带领大家一起认识这些脸谱。

(师出示课件图片)课上到现在,同学们会觉得奇怪,以往的课都是唱歌呢,今
天怎么唱戏了呢?今天呀,老师就带领大家一起走进戏曲大世界,我们今天要学的歌曲名字叫《看大戏》。

(出示课件)
首先,大家来欣赏一遍,你听这首歌曲中有什么跟别的歌曲不同的地方呢?
二、新课教学
1.学生听音频范唱。

2.学生看视频第二次聆听。

师:谁听到《看大戏》这首歌曲跟以往的歌曲有什么不同呢?生:根据自己的感受回答问题。

3.师一句一句教生跟唱。

师增加句子长度教生跟唱。

5. 师完整大声唱,让生小声跟唱。

6.师伴奏,生唱。

三、拓展延伸
1.师:在刚才的戏曲中,同学们都听到了哪些打击乐器的声音呢?
师再次播放歌曲,让生分辨。

师出示课件,带领生认识锣、鼓、钹等民族打击乐器。

2.师带领生了解经典豫剧曲目。

师:同学们,你们都了解哪些豫剧曲目呢?咱们河南台有一个很经典的戏曲节目,是什么呢?(生自由回答)
师:对,《花木兰》、《穆桂英挂帅》、《朝阳沟》等都是很有名的豫剧。

3.师带领生欣赏豫剧视频。

4.师带领生简单学几句《花木兰》选段《谁说女子不如男》。

师:同学们唱过之后,有没有发现豫剧有什么特色?(生自由答)师:豫剧比较粗矿豪爽,曲谱中经常有上滑音和下滑音,那你们觉得这跟什么有关呢?
5.模仿说河南话,感受河南方言同豫剧唱腔之间的联系。

师:大家听一听“刘大哥讲话,理太偏”这一句的旋律,它和河南话的音调有什么联系呢?(生聆听思考)
四、小结
师:大家真像一群活泼可爱的小戏迷。

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这首具有戏曲音乐风格的歌曲,它是根据豫剧的唱腔风格创作出来的,让我们感到了它那活泼、欢快和风趣的情绪,我想大家一定感受到了,戏曲音乐是音乐与语言最完美的结合。

在今后的音乐课上,老师还会为大家介绍其他的戏曲歌曲,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上到这里。

最后,就让我们用“河南话”说声“再见”吧!
戏曲进校园美术教学设计
京剧脸谱
南街学校张方方教学目的:
1、让学生初步了解中国戏曲的艺术特色及京剧脸谱艺术的特点、谱式、色彩等方面的基础知识,了解京剧脸谱艺术富有的图案美,具有鲜明的思想性和艺术性,培养学生对京剧脸谱艺术的欣赏能力。

2 、学习按步骤临摹京剧脸谱
3、通过对京剧脸谱知识的学习,激发学生关心、热爱中国脸谱艺术的情感,培养民族自豪感。

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1、表现戏曲人物脸谱的特点。

2、如何把握好京剧脸谱的主要特征,解决好脸谱知识学习与刻制、印制版画的时间分配。

教学方法:讲解、分析、示范
教具:铅笔、橡皮、水彩笔
教学过程:
一、讲解京剧知识
京剧是我国传统艺术,京剧内容以惩恶扬善、孝敬长辈、忠诚国家为主,这一京剧片断唱的是李逵返乡接母亲到身边安度晚年的故事。

在京剧中人物的脸上有一些图案和颜色,是京剧特有的舞台化妆艺术。

这种用来化妆的图案和颜色在京剧中叫脸谱。

二、介绍京剧脸谱
京剧脸谱的起源与面具关系密切,人类早期的战争面具、傩舞面具、汉代百戏假面具都是戏剧脸谱的远祖。

京剧兴起后,脸谱造型日臻完善,在构图上奠定了基本谱式,各类角色的脸谱进一步精致化、多样化,但仍然保持着传统脸谱的基本特点。

三、京剧脸谱的谱式
①整脸:在整个面部涂一种主色,不勾花纹,而是在主色上画出眉、眼、口、鼻的纹理,这种谱式称之为“整脸”。

图例:关羽②三块瓦脸:在整脸的基础上,用黑色把眉、眼、鼻等在颜色上突出出来,而使前额、左右面颊呈现出三块明显主色,平整的如同三块瓦,称之为“三块瓦脸”。

图例:晁盖
③十字门脸:从脑门顶至鼻子尖,用黑色或颜色的立柱纹与眼窝大体呈“十字”形,额头涂白,有灰色小圈眉子,此种谱式称之为“十字门脸”。

图例:张飞
④碎花脸:与整脸相反,脸谱色彩、构图对称中显得复杂的称之为“碎花脸”。

图例:杨七郎
⑤歪脸:色彩、构图不对称,表现人物形象反常、滑稽风趣、丑陋反面的脸谱谱式,称之为“歪脸”。

四、教师示范
五、学生作业
1、完成一副京剧脸谱版画。

2、注意事项:①自选谱式;②左右对称(歪脸除外)
3、根据不同角色、不同人物特点选用不同的颜色
六、教师巡回辅导。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