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英语电影片名的翻译策略与方法研究-精选教育文档

英语电影片名的翻译策略与方法研究-精选教育文档

英语电影片名的翻译策略与方法研究电影既是一种艺术形式。

又是一种大众消费文化。

片名是电影内容的眼睛。

它直接起着“导视”的作用。

电影片名的翻译属于跨文化交际的活动,在国际交流方面越来越彰显出信息传播和文化桥梁的优势,在推介影片、吸引观众、提高票房收入方面更是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直接影响着影片的艺术效果和商业效应。

一、影响电影片名翻译的几个主要因素1、文化差异翻译并非纯粹语言间的活动。

而是不同文化间的互动。

英国人类学家泰勒(Edward Burnett Tylor)在其《原始文化》一书中给文化下了一个经典的定义:“文化或文明是一个复杂的整体。

它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作为社会成员的人所具有的其它一切能力和习惯。

”作为文化的组成部分,电影名称不可避免地反映其所属文化的特征。

如果在电影名称翻译中关注到了其所承载的文化积淀,那将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影片《一树梨花压海棠》的翻译在这方面是非常成功的。

它是一部老少恋的故事,是对由俄裔美国作家纳博科夫名著拍成的电影Lolita的译名。

该译名出自我国宋代诗人苏轼对一位朋友老来纳妾而作的调侃诗句“十八新娘八十郎,苍苍白发对红妆。

鸳鸯被里成双夜。

一树梨花压海棠。

”“梨花”意指老夫的白发,“海棠”是指鲜艳欲滴的少妻。

之后。

“一树梨花压海棠”成为老夫少妻,亦即“老牛吃嫩草”的委婉的说法。

该片名巧妙地将中国的古诗名句与电影主题结合起来,不仅形象切题地传达了电影的内容。

而且给中国观众创造了高雅的意境,不愧是跨文化译名中的精品。

2、思维方式受不同的地理环境与生活生产方式影响,东西方人的思维方式有很大的差异。

中国传统的思维方式表现为整体与抽象,而英语民族则表现为部分与具体。

著名翻译学家傅雷认为“我人重综合,重归纳,重暗示,西人则重分析。

细微,曲折,挖掘惟恐不尽,描写惟恐不周。

”中国人讲究题目的概括性,具体到电影片名则表现为,多使用提炼性和情感意境归纳性的片名,如《天下无贼》,《不见不散》,《霸王别姬》,《乱世佳人》等:而西方电影片名则倾向于精简,大量采用那些影响剧情发展的诸如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要素作为片名,如:speed,Casablanca,Titanic,Ghost,Jane Eyre,Chicago,Harry Potte,Waterloo Bridge等。

3、审美理念在中国传统的美学中,“意境美”始终是核心。

“朦胧美”则是意境的核心,即“意于言外,含蓄温蕴”;相反,西方美学的最高境界则是追求“写实”,即个性中寓共性、偶然中显必然。

如《意乱情迷》、《巧奔妙逃》、《郎才女貌》、《孤男寡女》、《破釜沉舟》、《卧虎藏龙》等。

受中国传统审美习惯的影响,许多外来影片的汉语译名也多采用四字结构,被赋予了浓郁的中国文化韵味。

如《曲终人散》(TheEnd of the affair),《兵临城下》(Enemy atthe Gate),《窈窕淑女》(My Fair Lady),《尽善尽美》(As Good as it Gets),《魂断蓝桥》(Waterloo Bridge),《忍无可忍》(Enough)等。

其实,英文电影同样很重视片名的音律美。

以语调、轻重音为语音特点的英语,本身就呈现连绵不断、行云流水的音乐旋律,头韵、尾韵和押韵更是英文电影取名的优选。

如The Lord of the Ring《指环王》、The Two Tower《双塔骑兵》、Beauty and the Beast《美女与野兽》、Dances with wolves《与狼共舞》、Rat Rac《亡命夺宝》等。

4、广告效应一部电影若要拍好,需要花费成百上千万的资金,所以电影的发行必须考虑到市场。

而电影片名是否能吸引观众眼球.无疑起着举足轻重的广告宣传作用。

因而电影片名的翻译“不是文本翻译。

而是广告翻译”,“广告目的只有一个。

就是促销,增加客户的利润。

……历代广告中译得最脍炙人口并令客户满意的广告,都不是什么“忠于原文’的作品”(李群,2002:43)。

因此,商业价值体现在翻译过程中要求译者大胆创新,不求貌似。

但求神合。

要体现这一点,首先要求译者充分把握目的语文化特征和审美情趣。

创造出译语观众喜闻乐见的电影标题,激发其产生观看的欲望。

比如,英文电影the EnglishPatient,若直译成《英国病人》就会索然无味,因为中国观众对小说知之甚少。

译者因此将其另译为《别问我是谁》,扣住了全片追寻英国病人身世的情节,深受中国观众喜爱。

又如将It Happens One Night译为《一夜风流》,Sister Act译为《修女也疯狂》,就十分新颖别致,既雅俗共赏,又自然贴切。

引人入胜,成功地体现了艺术性和商业性的完美结合。

二、电影片名翻译的策略与方法针对以上影响电影片名翻译的因素,我们在翻译片名时,一般应采用如下几种方法:1、直译法所谓电影片名的直译法,就是“根据原语和译语的特点,在最大限度内保持原语片名的形式和意义来进行翻译”。

如:Basicinstinc《本能》,The perfect world《美好世界》,Pride and prejudic《傲慢与偏见》,Citizen Kan《公民凯恩》,Rain Man《雨人》,The African Queen《非洲皇后》,Time Code《时间密码》The Age of lnnocence《纯真年代》,The Sound of MusiO 《音乐之声》,AWalk in the Cloud《云中漫步》等。

有些影片名常由为人所知的人名、地名等专有名词构成。

可依据其发音特点将其译成目标语。

如Titanic《泰坦尼克》,Jane Eyre《简爱》,Emma《爱玛》,Hamle《哈姆雷特》等。

总之,直译法保持了电影片名的“原汁原味”和“异国情调”。

能驱使观众带着好奇心去欣赏异域风情和文化,因此是电影片名最重要的翻译方式之一。

2、意译法由于各国文化的差异,一部英文电影的片名往往有其独特的内在含义,很难从直译的片名中将其表达出来。

如果强行直译.不仅会令人费解,而且还将可能失去原片名的特色,在这种情况下,通常意译。

意译又可以分三种方法。

(1)按情感译美国电影《魂断蓝桥》被认为是最为绝妙的电影译名之一,原名Waterloo Bridge,描写了一对英国青年男女在二战期间的爱情悲剧。

女主人公玛亚因战争带给她的种种不幸,在幸福即将来临时,惨死在伦敦滑铁卢桥上,留给男主人公罗伊无限的感伤。

滑铁卢桥位于英国泰晤士河上,为纪念威灵顿公爵指挥英军打败拿破仑取得滑铁卢战役的胜利而于1817年兴建。

如果依据英文直译为滑铁卢桥,不仅不能传达影片的情节,让人听起来平淡无味,缺乏应有的美感和广告效应。

而且还会误导观众,以为这是部与滑铁卢战役有关的历史片。

译者为了让影片具有文化品味、彰显其感情色彩,借用《太平广记》蓝桥会的典故,将“滑铁卢桥”转译为“蓝桥”,用“魂断”暗示悲剧性结局,成功避免了中国观众由于地域文化差异、历史背景知识缺乏而引起的迷惑,点明爱情主题,不仅与原片名的内容吻合,而且具有悲壮的诗情画意,可谓是电影片名意译的典范。

英国电影Red shoes起初被译成《红舞鞋》。

它讲述了英国一名芭蕾舞女演员面对爱情和事业而不能做出正确抉择,最终走向断崖这一凄婉的故事。

尽管此片名译出了英文的原意。

也紧扣剧情,但是却显得平铺直叙,难以激起观众观看欲望。

后来,这部影片被译成了《红菱艳》。

真是妙不可言,因为译者把红舞鞋比作了中国观众妇孺皆知的红菱。

寓意红菱虽生长于浊水污泥,却娇艳迷人。

特别是那两只弯弯的红菱角,犹如中国古代女子的三寸金莲,三寸金莲虽好看,却凝聚了多少女子的血泪,有的甚至为之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因此,《红菱艳》这一片名象征着红菱艳丽却薄命的思想内涵。

另外一些成功的按情感翻译的影片:The Bridqes of Madison CountV《廊桥遗梦》、French Kis《情定巴黎》、ln the MoodFor Love《花样年华》等。

(2)按人物译曾荣获奥斯卡6项大奖的经典影片Forest Gump被传神地译做《阿甘正传》,而不是音译为《福雷斯特?甘普》,就是借用了鲁迅《阿Q正传》点出这部电影是人物传记题材,“甘”又照顾了原片名,点出主人公的姓氏。

更为巧妙的是,“阿甘”这个中国式的亲切称呼极易上口,和影片主人公质朴憨厚的形象非常匹配。

此片名的翻译可谓佳品。

《窈窕淑女》的故事取材于英国剧作家萧伯纳的作品“Pygmalion”,音译“皮格马利翁”。

皮格马利翁典自远古时候的塞浦路斯。

王子皮格马利翁十分喜爱雕塑,一天,他成功地塑造了一个美女的形象,爱不释手,每天以深情的目光观赏不止。

看着看着,美女竟活了。

萧伯纳在作品中塑造了另一个“皮格马利翁”――语言学教授希金斯。

希金斯将一个满是乡下口音的卖花女伊利沙在短期内训练成为一个操着贵族口音、出没于上流社会的千金小姐,而后爱上她不能自拔。

此电影译作《窈窕淑女》正应和了“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的古训。

另一些成功的按人物翻译的影片:Beauty and the Beas《美女与野兽》、GoneWith the Wind《乱世佳人》、Home Alone《小鬼当家》、Cleopatra《埃及艳后》、TheSilence of Lamb《沉默的羔羊》等。

(3)按情节译大陆把美国影片Catch Me if you Can译为《逍遥法外》,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讲的是一个18岁的少年弗兰克深受父母离异的打击,干起了伪造支票骗取现金的行当。

FBI探员卡尔奉命追捕弗兰克,可弗兰克总是在最后时刻精灵般地逃脱,俩人展开了一场追逐和被追逐的游戏。

译名《逍遥法外》,不仅简约地介绍了剧情,还为观众创造了极大的想象空间,一幅你追我逃的反犯罪的画面生动地展现在观众眼前,极具诱惑力。

众所周知,“美人计”为“三十六计”之一。

影片《美人计》译自美国电影“Notorious”。

Notorious是一个很普通的英文词,意为“臭名昭著,声名狼藉”。

影片讲的是原德国间谍约翰的女儿利亚,利用父亲的关系打入纳粹内部,又用婚姻关系成功窃取敌人情报为祖国效力的故事。

这是一部有悬念、有美女、有谍情、有爱情的影片,译为《美人计》,其中国文化内涵不言而喻。

另外一些成功的按情节翻译的影片:Spee d《=生死时速》、Dances With Wolves《与狼共舞》、Treatmen《刮痧》、A Walk inthe Cloud《云中漫步》、Bodyguard《护花倾情》等。

3、直译加意译片名的翻译既要遵循一定的原则,还要有丰富的语言文化知识,又要反映原片的主题,突出原片的风格。

因此,不少英语电影的片名翻译采用直译与意译相结合的方法。

如美国电影Ghost,描写一对情侣相亲相爱,至死不渝的动人故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