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卤代烷烃的反应.ppt

卤代烷烃的反应.ppt

15.5.4 卤代烷烃的化学性质
•概况
卤素是官能团,极性的C-X共价键键能较小,易断裂,使卤代烷 可发生多种反应,转变为其它有机物。卤代烷及其衍生物在有机合 成上有重要意义
——重要的反应类型有:
•取代反应;注意反应机理
•消除反应;注意反应机理
•与金属,特别是镁的反应:格利雅试剂
——C—I、C—Br、C—Cl键键能依次增大,因此,反应时卤代烷 活性次序为:
C2H5Br+NH 3 _ HBr
C2H5NH2
C2H5Br _ HBr
(C2H5)2NH
C2H5Br _ HBr
(C2H5)3N C2H5Br
+-
(C2H5)4NBr
•注意 仲卤代烷水解、醇解、氰解和氨解时,产率较低,叔卤代
烷主要发生消除反应得到烯烃。
2020/3/25
5
(5)与硝酸银的乙醇溶液反应
2-甲基-1-丁烯(29%)
2020/3/25
9
•补充 脱卤素与双键保护
——脱卤素
成烯烃:
邻二卤代烷与锌粉在乙醇中反应,可脱去卤素生
CH3CH Br
CHCH3 Br
CH3CH==CHCH3
——关于双键保护 上述反应可在化合物分子中引入双键,但
很少用于制备简单烯烃,因邻二卤化物通常由烯烃与卤素加成而得, 但可利用加卤素然后脱卤素来保护双键。有机合成中常用此法
碘代烷>溴代烷>氯代烷
2020/3/25
1
1. 取代反应
•亲核取代反应(nucleophilic substitution reaction)
带有负电荷或未共用电子对的试剂称为亲核试剂 由亲核试剂进攻卤代烷中电子云密度较低的碳原子发生的取代反应 。用Nu和SN分别表示亲核试剂和亲核取代反应 常见的Nu:OH,OR,NC,NH3,H2O,ONO2,I,RC≡C等
•卤代烷与硝酸银的乙醇溶液反应,生成硝酸烷基酯和卤化银沉淀
: R X + AgNO 3 乙醇 R O NO 2 + AgX
•反应活性次序:
——不同的烃基 叔卤代烷>仲卤代烷>伯卤代烷>卤甲烷。 ——不同的卤代烷 RI>RBr >RCl ——根据生成沉淀的速度和卤化银的颜色,可鉴别不同的卤代烃( 15.5.5)。
而是烯烃
(2)醇解
伯卤代烷与醇钠(醇与金属钠反应制得)的醇溶液取代反应生成 醚——制备混醚(R—O—R‘)的方法(Williamson合成法):
CH3CH2Br + (CH 3)2CHONa
2020/3/25
CH3CH2OCH(CH 3)2 + NaBr 乙基异丙基醚
3
(3)氰解
•伯卤代烷与氰化钠取代反应生成腈
• 应用:
——检验氯代烷和溴代烷
——制备碘代烷
•20卤20/3代/25 烷的活性
卤甲烷>伯卤代烷>仲卤代烷>叔卤代烷 7
2. 消除反应 (elimination reaction)
卤代烷与碱的醇溶液共热,可脱去一分子卤化氢生成烯烃。
从分子中脱去卤化氢或水等小分子,同时形成碳碳双键的反应称 为消除反应,用E表示
RCH 2CH2X + KOH
乙醇 △
RCH=CH 2 + NaX + H 2O
β﹣氢原子由于卤原子的I效应而有一定的酸性。在强碱的作用下 ,卤代烷易于消除β﹣氢原子和卤原子。故这种消除反应称为β﹣ 消除。活性次序是:叔卤代烷>仲卤代烷>伯卤代烷。
•注意 大多数情况下,卤代烷的消除与取代反应同时进行,相
CH3CHCHCH 2 KOH_C2H5OH CH3CH=CHCH 3 + CH 3CH2CH=CH 2
H Br H

2-丁烯(81%)
1-丁烯(19%)
CH3CH2C(CH 3)2 KOH_C2H5OH CH3CH=C(CH 3)2
Br

2-甲基-2-丁烯(71%)
CH3 + CH 3CH2C=CH 2
2020/3/25
10
3. 与金属镁反应
•卤代烷与金属(锂、钠、镁)反应,生成金属原子与碳原子直
接相连的化合物,称金属有机化合物,最重要的是有机镁化合物。
•生成腈后,多了一个碳,是有机合成是增长碳链的方法之一
•通过氰基可转变为其它官能团(羧基-COOH,氨基甲酰基(酰
胺基)-CONH2);可用于合成其它有机物羧酸,酰胺;如水解 可得比卤代烷多一个碳原子的羧酸,常用于制备脂肪酸
n-C4H9Br + NaCN
乙醇-水 回流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n-C4H9CN + NaBr
n-C4H9CN
2020/3/25
6
(6)与碘化钠的丙酮溶液反应——卤离子交换反应
氯代烷和溴代烷可以与碘化钠的丙酮溶液反应,生成碘代烷
R X + NaI 丙酮 R I + NaX (X=Cl , Br)
原因1 碘代烷溶于丙酮,而氯代烷和溴代烷不溶
原因2 卤离子能否交换与卤离子的亲核能力及溶剂有关。在极性 溶剂质子溶剂中(水、醇、酸),卤离子与溶剂通过氢键(?)的 而被溶剂化,原子序数大的卤素形成氢键弱,亲核性强:I->Br- >Cl->F-。在极性非质子溶剂中,无溶剂化,X-能较自由地反应, 称裸阳离子反应,次序恰相反
2020/3/25
2
(1)水解
•伯卤代烷与强碱的水溶液共热,发生取代反应生成醇
n-C5H11 Cl + NaOH H2O n-C5H11OH + NaCl
•工业上多不用此法制醇。仅当一些复杂分子难以引入羟基时,
才先引入卤原子,再水解制醇。(戊醇是混合物,可做溶剂)
•注意 卤代烷与氢氧化钠的乙醇溶液共热时,主要产物不是醇
NaOH / H2O △
n-C4H9COONa H3O+
n-C4H9COOH
•氰化钠的毒性使应用受限
2020/3/25
4
(4)氨解
伯卤代烷与氨反应,卤原子被氨基取代生成伯胺;氨比水和醇有更 强的亲核性,伯胺可继续与卤代烷反应,氨基中的氢原子逐步被取 代,生成仲胺、叔胺和季铵盐(15.9.7)。反应得混合物,氨过量 时生成伯胺:
互竞争,哪一种反应占优势,与分子结构及反应条件有关。例:
伯氯代烷与强碱的稀水溶液共热,主要发生取代生成醇;与强碱
的浓醇溶液共热,主要消除生成烯。
2020/3/25
8
•札依采夫规则(Saytzeff rule) (与伯卤代烷不同,仲、叔卤代
烷可能有两种或三种不同的氢原子供消除)
当卤代烷有两种或三种不同的β﹣氢原子可供消除,主要消除含 氢较少的β﹣碳原子上的氢原子,生成双键碳原子上连接较多烃基 的烯烃(原因:有较多的C-H键与双键参与超共轭效应,且活化 能较低)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