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草履虫的培养微教案

草履虫的培养微教案

学情分析
学生在课堂学习后,对微生物的兴趣十分浓厚,特别是对于草履虫应激性实验。学生很好奇微生物数量较少的池塘水是怎么变成高纯度的草履虫的。课堂上学生对于培养的了解就是用培养液培养,但是并没有实际体会,这也使得学生对微生物的生物性特点认识不够全面。在本节课课后给学生这样的微课自主学习,孩子经过体验会有更多发现,也可以增加孩子学习科学的兴趣,更能给予孩子自己解决疑惑问题的途径。
2、对照学习单完成任务一至任务四的填空(如有困难,重复播放视频)
使学生明确本节课的主要任务,并且在实验前养成对实验方法大致掌握的好习惯。
二、
采样
根据任务单,找到合适的地方采集水样,并用显微镜检验。(注意做好采样记录(学习单中的表一))
本环节是培养的第一步,旨在使学生明白培养微生物不是凭空培养,而是有“原种”的。此外,还能让孩子对微生物的生活环境有所了解。
教学目标
1、科学概念:草履虫是微生物,它们是有生命的,需要食物,温暖的环境等条件;
2、过程与方法:利用视频介绍的方法,参照微学习单,体验草履虫的培养过程;
3、情感态度价值观:(1)发展学生对微生物进行研究的兴趣;
(2)培养微生物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的意识。
教学过
1、认真观看视频。
这一环节可以帮助学生体验微生物的生活环境会改变,特别是饲养时,微生物也需要新鲜的食物,和良好的环境,可以培养孩子养成细致地进行科学研究的习惯,理解科学事业的伟大,树立正确的科学观念。
三、
配制培养液,接种
学生根据视频中的方法进行配制培养液,并进行分装,接种。
本环节是培养的起始,视频中介绍的培养液材料选取了学生十分易得的酵母粉,在学习单中又有对用水的要求强调。可以帮助孩子进一步了解和掌握微生物的生活习性,如自来水中有不利于微生物生活的物质,微生物也需要营养等。
四、
更换培养液
每隔2-3天,根据显微镜检验结果,确定是否更换培养液。按原比例配制新鲜培养液后,取原瓶上层清液进行培养。(每天镜检都需要做好记录)
《草履虫的培养》微教案
微课所属类型:课外探究指导类教材相关型
微课时长:4分01秒
相关教材:《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三)》
适用对象:小学六年级学生
教学内容分析
本微课属于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三)》中的相关内容,旨在帮助学生了解草履虫的培养方法,更好地理解像草履虫这样的微生物作为生物的特点。在实际教学中课堂不可能完成完整的培养过程,而让学生课前培养难度又比较大,因为课前学生还不认识草履虫,在显微镜底下观察草履虫也比较困难。因此,在本节课上完后,学生对微生物的探究兴趣正浓时,设计安排本微课,带领孩子自主学习,在课后培养微生物,有利于孩子的发展,能较好地开拓孩子的思维和眼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