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枝的储存及保鲜技术
2、新型鲜荔枝处理生产线已投产
2002年就有一种全新的利用蒸热和冷处 理技术加工鲜荔枝的生产线在广东投放, 该生产线从日本引入,称之为蒸热处理 生产线。
其技术关键是利用对荔枝进行蒸热和冷 处理结合,解决了除害处理技术难题。
谢谢观看!
10级生科三班 邹陈斌
为了提高速冻荔枝的保鲜效果,华南植物所经 多年研究,提出速冻结合其他理化处理的新技 术,使速冻荔枝可贮藏一年以上,并能保持原 果的色、香、味。
具体方法如下: 杀酶喷酸保色法 热烫处理法
化学处理法
⑸、气调贮藏保鲜法
气调贮藏是将包装后的荔枝置 于冷库,通过调节02和C02 的 浓度而进行较长时间的保鲜。 一般用包装塑料袋进行捆扎或 扭结封口。
⑴、缸藏保鲜法
用口径为60㎝左右的小口缸包装。先冲洗擦净, 用酒精或白酒消毒,然后将无病虫、无破裂、 无损伤的荔枝轻放缸中。 在中间加垫一层干松针之类的填充物隔离,防 止互相挤压。 装满后密封缸口,立即埋入阴凉的沙土中,或 吊入水井中加以隔离。此法可使荔枝保鲜一个 月以上。
⑵、常温贮藏保鲜法
荔枝的常温贮运主要是靠防腐 达到保鲜的目的,也有用防腐 剂加上热处理来防腐的。 防腐后的荔枝用塑料薄膜包装 保湿以防止褐变和腐烂。
在室温无包装的条件下放 置3天的荔枝全部变褐, 果皮失重率可高达50%。
可见,越是在干热的条件 下,荔枝保湿就显得越是 很需要,可以这样说,保 湿就是保鲜。
⑶、易产生褐变
通常,荔枝在采后24小时内就会 发生褐变,常温下2~3天即失去 诱人的鲜艳色而褐变,大大降低 了荔枝的商品价值。
引起荔枝果皮褐变的因素:
外因:果皮失水、病原菌浸染与侵害、 热损伤、果实本身的衰老等。 内因:酶、花青素等
酶促进褐变,荔枝果皮内 存在多酚氧化酶与过氧化 物酶,果皮还含有大量的 苯酚类物质(包括荔枝果 皮的红色色素)。 在有氧的条件下,这些酶 就起到一种生物催化剂的 作用,使酚类物质氧化变 成了黑褐色的物质。
花青素的褐色或变色
⑹、其他保鲜贮藏法
冰箱贮藏
化学贮藏
① 冰箱贮藏
在正常温度下不作任何处理的荔 枝存放2~3天即变褐、变味、用 塑料袋密封运装可延长6~7天后 才变褐。 若塑料袋密封包装与冰箱冷藏 (1~3℃)相结合,可将荔枝贮 主要是用化学药剂 对荔枝进行处理, 再进行包装。也有 将化学药剂放入包 装进行保鲜的,化 学贮藏法应注意安 全性,必须没有化 学药品的残留。
然后快速运往销地,经3~5天,荔枝尚新 鲜如初,缺点是包装内易积聚高浓度的二 氧化碳,导致荔枝变味。
⑶、低温贮藏保鲜法
作为荔枝的低温贮运是控制果皮褐变、 减少病理腐烂和保持果实品质的基础。 荔枝的贮运适温为3~5℃,温度太低会 遭受冷害,如荔枝在1℃下30~35天即 开始冷害,果皮褐变且变味。 荔枝在贮运过程中切忌变温,低温结合 气调贮藏效果更佳。
荔枝的乙烯释放量始终保 持在较低水平,也没有明 显的乙烯高峰,在荔枝的 成熟衰老过程中,乙烯的 作用不明显。
因此 ,要搞好荔枝的贮藏 保鲜一定要采取一切可行 的办法降低荔枝果实的呼 吸强度。
⑵、失水速度快
荔枝外果皮角质层很薄,龟裂片上 有许多小裂口,中间是疏松的海绵 组织,因而水分容易散失。 果皮与果肉在结构式上完全分离, 无输导组织相连,当果皮失水时, 尽管果肉水分充足,也难以供给果 皮,因此果皮迅速失水褐变。
1.采用适当的保鲜包装,减少果皮失水;
2.降低呼吸强度,延缓果实衰老,如预冷、低 温贮藏、气调贮藏等;
3.抑制多酚氧化酶的活性,如气调贮藏、应用 多酚氧化抑制剂如二氧化硫等; 4.降低果皮的pH值,如浸酸处 理
2、保鲜包装贮藏方法
缸藏保鲜法
常温贮藏保鲜法 低温贮藏保鲜法
速冻贮藏保鲜法
气调贮藏保鲜法 其他保鲜贮藏法
花青素的颜色取决于所外环境的pH值, pH值较低的时候,呈现红色,随着pH值 的逐渐提高,颜色由红色变为无色,进而 变为紫色、紫黑色。
如用碱性溶液处理新
鲜荔枝,荔枝立即变
为黑色,用酸性溶液
处理,又可恢复红色。 荔枝果皮的迅速失水, 导致果皮pH值的提高, 因而加速了褐变的发 生。
从以上的分析可看出,控制荔枝褐变应从几 个方面着手:
不同的荔枝品种对氧气和二氧化碳 浓度的要求不同。
二氧化碳浓度以3%~5%为宜,氧 气浓度为5%为宜,但是气调贮藏 设备要求很高。
目前多采用自发气调贮藏的方法即 采用合适厚度的聚乙烯薄膜包装, 低温自发气调可使荔枝的贮运期达 30~40天 。
⑷、速冻贮藏保鲜法
荔枝果实在-18℃的温度下冻结,短期内 可保持一定的品质和颜色。 但随着冷藏时间的延长,果皮颜色和果肉 品质发生变化,特别是解冻后食用时,在 0.5h内果肉变褐,流出棕褐色液体,果肉 变劣失去商品价值。
据《新唐书·杨贵妃传》 记载:“妃嗜荔枝,必欲生致之, 乃置骑传送,走数千里,味未变, 已至京师”。因此,许多官差累死、
驿马倒毙于四川至长安的路上,《过华 清宫》截取了这一历史事实。揭露了唐 玄宗和杨贵妃穷奢极欲的生活,从侧面 说明了荔枝只能在南方气候下种植,在 当时在北方特别珍贵。同时也反映出了 荔枝具有容易变质不易保鲜的特点。
华南农学院(1984)应用1% 的苯来特加1‰的乙磷铝浸果, 以0.015㎜厚的聚乙酸乙烯薄 膜(EVE)包装,在30~ 35℃的室温下可贮藏7~9天, 好果率在90%以上。 用加冰降温进行常温贮运, 取得较好的效果。
做法是:荔枝先进行防腐预冷,晾干后用 聚乙烯袋包装,放入泡沫塑料箱内,内加 冰块降温,果冰比为2:1。
荔枝的保鲜技术
1、荔枝的保鲜特性
2、保鲜包装贮藏方法
3、包装材料及容器
4、相关问题
5、研究成果与技术进展
1、荔枝的保鲜特性
⑴、呼吸强度大 ⑵、失水速度快
⑶、易产生褐变
⑴、呼吸强度大
荔枝是非呼吸高峰型果实。 采收当天呼吸强度较高,随着时间的 延长而逐步下降,但仍然比苹果、梨、 柑橘、香蕉等高出2~3倍。 当果实变褐腐烂时,呼吸强度又趋上 升,没有明显的呼吸高峰。
五、研究成果与技术进展
1、中医药技术使荔枝保鲜5个月
2、新型鲜荔枝处理生产线已投产
1、中医药技术使荔枝保鲜5个月
四川泸州市中医院等用中草药制取保鲜剂, 将中医药和现代冷热转换灭菌去毒物理手 段相结合,得到一种全新的荔枝保鲜技术 路线与方法。
经多年实验,使荔枝的保鲜期可达5个月 之上。而过去无论用什么办法保鲜,都只 能使保鲜在2个月之内。
贮藏期间的库温应保持低而稳定,尽 量控制在1~3℃范围内,并避免库温 忽高忽低的变化。 自然通风库不用制冷设备,主要靠通 风来调节温度和气体成分。 技术上有一定的难度,但配上先进的 精密控制技术,将会有新的突破和较 大的应用潜力。
在贮藏期间,每隔15~20天打开包装检查一 次。检查的目的有二: 一是放出部分二氧化碳,以免因二氧化碳浓 度过大造成危害; 二是发现果皮变褐及不宜再作贮藏的荔枝要 及时处理,以免造成损失。 检查时操作要快,如天气异常应及时扎封袋 口,一般在2min内检查完毕,如时间过长, 二氧化碳放出过多,对贮藏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