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儿颅脑超声诊断

小儿颅脑超声诊断


超声对硬膜下出血识别率较低,大量邻近于 脑表面的硬膜下出血才有较高显示率。显 示为大脑中线偏移,侧脑室受压变形,颅 骨与脑之间可见半月形间隙。急性出血时 可见此间隙回声增强,以后可变为无回声 的硬膜下积液。
常见于早产儿,低体重儿,新生儿颅脑超声 检查应常规检查小脑
小脑出血是经前囟超声检查不敏感,经颞囟 后颅窝超声检查时可显示小脑半球和蚓部 、 小脑出血声像图显示小脑半球或蚓部团块 状高回声,或小脑半球回声弥漫性增强不 均匀
安静状态
取仰卧位
做后囟检查时,将小儿头转向一侧,或扶小 儿坐起,暴露后囟。
注意:探头的清洁,消毒液洗手,避免交叉 感染
一、经前囟检查,首选冠状、矢状
二、经侧囟探查 观察脑的横断面, 显示大脑 脚、丘脑、颅底动脉等结构。但探查范围 有限。
三、经后囟检查 显示脑后部的结构,弥补前 囟扫描的不足,可诊断小脑出血和小脑脓 肿。
2、侧脑室体部-后角 (1)形态
A 正常形态
B轻度增宽(在原有基础上稍宽)
C明显增宽(脑室边界与脉络丛间 有明显的距离)
D扩张 (脑室有张力,脉络丛漂浮 于其中)
2、侧脑室体部-后角 (2)测量 a冠状面 侧脑室比值
b旁矢状面 测脑室深度
侧脑室比值:中线至侧脑室外缘长度与同一水平线中线至同侧颅骨内板的长度之比。正常<1/3
Palile分级法
Ⅰ级:单或双侧室管膜下胚胎生发层基质出血
Ⅱ级:室管膜下出血穿破室管膜进入脑室腔,引起 脑室内出 血
Ⅲ级:脑室内出血伴脑室扩张
Ⅳ级:脑室内出血伴脑室周围性出血性梗死
Palile分级法:
I级脑室内出血:即室管膜下出血,冠状面示侧脑室前角 体部下方团片状高回声区,矢状面示室管膜下椭圆形高 回声区,出血可单侧或双侧
旁矢状面测脑室深度:6-10mm为脑室轻度增大,11-15mm中度增大,>15mm重度增大
新生儿期常见颅内病变与围产期窒息或产伤 密切相关,常引起新生儿死亡和婴幼儿神经 系统发育障碍
1.脑室周围脑室内出血,早产儿高发,危害最 大
2.硬脑膜下出血
3.蛛网膜下腔出血
4.小脑内出血 超声对硬膜下出血及蛛网膜下腔出血敏感 度低
部分婴儿在脑发育阶段,由于颅骨发育相对 较快,与脑容积增大不匹配,可出现一过性 脑外间隙增宽,称之为“外围性脑积水”, 数月后自然恢复,宜动态观察、随访。
四、囊腔性改变
脑损伤后最严重的结局,大片神经元坏死, 形成液化灶,称为“孔洞脑”。脑病越重, 囊腔分布越广泛,所占区域越大。
结局:随着脑的继续发育,脑容积增加,较 小的囊腔可在3-4个月后受脑组织的挤压或神 经胶质细胞增生而消失,超声检查不见原有 病灶。较大的液化灶,则不消失。
1.脑实质改变: 脑实质回声增强,轻时局限于脑室周围白质 重时高回声范围扩大,脑实质回声越强,提 示神经元损伤越重,脑结构模糊,清晰度降 低。
通常以脉络丛的回声强度作为参照物,异 常的高回声团与脉络丛等同时,脑水肿完 全恢复的可能性较小,预示可能遗留脑结 构异常。
2.脑室改变: 脑水肿、脑容积增加时,脑室受挤压变窄或 消失。
一、经前囟作冠状扫查
1.额叶层面 显示大脑前正中裂,双侧脑半球 的额叶及对称分布的额叶白质
2. 侧脑室前角层面 显示侧脑室前角,透明隔 腔,尾状核
经前囟作冠状面扫查
3、第3脑室层面 第3脑室、侧脑室、尾状核、背侧丘脑、脑 干、外侧沟
侧脑室体部一后角层面 显示侧脑室体部和后 角、脉络丛、小脑
枕叶层面 显示枕叶白质
小脑出血与正常颅脑超声检查 对比
患 儿
正 常
主要发生于足月儿 最多见的围产期缺氧所致的脑损伤类型, 由于严重胎儿宫内窘迫或生后窒息所致
主要的病理改变是脑水肿,神经元坏死, 脑萎缩或液化形成孔洞,囊腔。
早期的病理病变是脑水肿,继之神 经元坏死,直至脑组织发生萎缩或 液化成孔洞、囊腔。
一、脑水肿的超声诊断
注意与脉络丛鉴别
室管膜下出血与脉络丛鉴别要点: 部位、是否对称、形态是否规则、是否与脉络丛相连
II级脑室内出血:当出血穿破室管膜进入脑室腔时,引起II级 脑室内出血
III级脑室内出血:脑室内出血伴脑室扩张。 表现为扩张的侧脑室内部分或完全性由呈高回声的积血所充填
IV级脑室内出血:除脑室内出血外,还伴有脑室周围白质髓 静脉的出血性梗死。后者表现为沿侧脑室外上方呈球形或 扇形的高回声。
1.侧脑室前角 冠状面
2.侧脑室体部一后角 冠状面(侧脑室比值)、 旁矢状面
脑室测定的方法目前尚无统一的标准
1.Londom 双侧脑室体部的最大深度,正常值 为2.1±1.2mm
2.Sauerbrel 横径测量。颅脑中线至一侧脑室 的最外侧宽度,正常值为7-11mm,纵径测量, 侧脑室体部的垂直最长轴,正常值为13mm
二、神经元广泛坏死
病理:脑细胞损伤后水肿一般持续一周左 右,若水肿不能完全恢复,继而发生组织 坏死。
在病变持续7-10天后,高回声仍不消退,应 视为不可逆神经元广泛坏死。一般在中重度 缺氧缺血性脑病中,超声有所改变,对于轻 度缺氧缺血性脑病,超声不如MR、CT敏感。
小 ②脑裂、脑外间隙增宽 ③脑回密集、脑沟加深
前言
近年早产儿及低体重新生儿的存活率增加, 但各类脑损伤造成小儿脑瘫,影响生活质 量。颅脑超声对小儿脑损伤做出早期诊断 ,并可动态观察各类脑损伤不同阶段的声 像特点,指导临床治疗。
+ 尽管CT、MR等影像学发展迅速,但超声无 创、便捷,可床旁检查,对高危儿疾病诊 断具有重要性,是首选检查方法。
探头选择 高频凸阵小探头,频率5-7.5MHz
3.Levene 矢状面测量侧脑室体部,6-10mm 为侧脑室轻度增大,11-15mm中度增大, >15mm重度增大
4.Johnson 测量侧脑室比值,正常<1/3
5.Kuban 肉眼估测法观察侧脑室前角的外形
1、侧脑室前角 冠状面 (1)形态
(2)测量 正常一般不测量。当前角 增宽时,测其宽径,多在 尾状核头相接的部位
脑室内出血,充满脑室,高回声 累及侧脑室后角附近白质
脑室内出血伴髓静脉出血性梗死 并累及侧脑室外侧脑实质
硬脑膜下出血主要见于足月儿,产伤导致新 生儿硬膜下出血,主要包括脑幕撕裂,致 直窦、大脑大静脉及横窦破裂;脑镰撕裂, 引起下矢状窦破裂;大脑表浅桥静脉破裂, 其中脑幕下血肿可压迫脑干和延髓呼吸中 枢,生命体征不稳定,可导致死亡。
新生儿脑血流检测 大脑前动脉 前囟扫查 正中矢状面显示最清晰、准确
Vs
44.90 ± 9.44
Vd
14.26 ± 4.95
RI
0.68 ± 0.09
新生儿脑血流检测 Wills环 经颞扫查
早产儿脑
脑沟脑回较稀少,透明隔腔残存。

早产儿脑与正常颅脑超声检查 对比
患儿
正常
一、脑积水 新生儿常见的颅脑病变 先天性或产伤引起 超声诊断的最佳适应症
随访需注意问题 神经功能障碍
其它病例
脑积水
总结
颅内出血
缺氧缺血性脑病
Guangzhou Women and Children’s Medical Center
二、经前囟作矢状面扫查
1.正中矢状面 透明隔腔、胼胝体、扣带回、第3脑室、背侧 丘脑、中脑水管、第4脑室、小脑、大脑前动脉
二、经前囟作矢状面扫查 2、侧脑室体部-后角层面 侧脑室、脉络丛
二、经前囟作矢状面扫查 3、脑岛层面 脑岛
三、经侧囟扫查
侧脑室前角与后角,以及二者间丘脑基底核的一部分,大脑脚 ,颅底动脉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