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六章 立法的基本原理

第六章 立法的基本原理


三、立法体制
1、立法权是指一定的国家机关依法享有的制 定、修改、废止规范性法律文件的权力。 享有立法权是立法的前提,立法是行使立 法权的表现。立法权依据其主体的不同, 可以分为国家立法权和地方立法权。 2.立法体制就是以立法权为基础所构建的一 整套制度。立法体制包括立法权限的划分、 立法机关的设置、立法权运行等内容。其 核心是有关立法权限的体系和制度。
5、当代中国的立法原则 我国《立法法》在第一章总纲第3-6条作了明确 规定,即规定了立法的合宪原则、法治原则、民 主原则和科学原则。 第一,宪法原则——是各国立法最基本的准则。 第二,法治原则——立法共性与中国特性的结合 第三,民主原则——立法共性与中国特性的结合 第四,科学原则——立法的科学化和现代化
第六章 立法的基本原理
本章重点
我国的立法体制 立法的基本原则 我国立法的程序
本章司考要点
1.立法和立法体制(立法权限 ,当代中国的立法 体制) 2.立法原则(合宪性与合法性原则 ,实事求是、 从实际出发原则,民主立法原则,原则性与灵 活性相结合原则) 3.立法程序(法律议案的提出 、法律案的审议、 法律的表决和通过 、法律的公布)
答案:A 立法体制的性质取决于国家的性质;我国的立法体制是一元多层次的;享有地方立法权的地方国家权力机 关可以是单一层次的,也可以是多层次的。
(4)国务院下属各部委依据法律和行政法规,在本 部门的权限范围内,制定规章。省、自治区、直 辖市和较大的市的人民政府,可以根据法律、行 政法规和本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地方性法规, 制定规章。 (5)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有权依照当地民 族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特点,制定自治条例和 单行条例。自治区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报全 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后生效。自治州、 自治县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报省、自治区、 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后生效。
(一)构成要素 立法体制是关于立法权、立法权 运行和立法权载体诸方面的体系 和制度所构成的有机整体。其核 心是有关立法权限的体系和制度。 立法体制由三要素构成: 一是立法权限的体系和制度 二是立法权的运行体系和制度 三是立法权的载体体系和制度
立法权限的划分 -静 态内容 立法权的行使 -动态 内容 立法主体的建置和活 动 -静态和动态两种 状态的结合
立法权限是基础和核 心,立法权的运行和 立法权的载体基于立 法权限而产生.
3.影响立法体制的因素:一个国家采取什么样的 立法体制,是由这个国家的国体、政体、国家 结构形式、历史传统以及民族情况等一系列因 素决定的。 世界各国的立法体制表现出多样性的现象, 主要有一元制和二元制两大类。 4.当代中国的立法体制:是一元多层次的立法体 制,即中央统一领导和一定程度分权的、多级 并存、多类结合的立法权限划分体制。
美国禁酒法律的命运
美国在20年代和30年代初,为了禁止制造、运输、出售 含酒精的饮料,美国宪法第18条修正案以及严厉法律制 裁条款,都没有使该项法律有效地实施。1929年“禁酒 法”所规定的法律制裁是:对违法当事人每次犯法处以1 万美元的罚金或3年监禁,也可以两者并用;对非法酿造 的酒类给予征税或充公;没收用于运输的交通工具以及 封闭用于生产该酒的房屋。从1920年到1932年禁酒法被 废止为止,有75万多人因违反该法而被捕。据统计,在 这期间所课罚金和罚款的总额超过了7500万美元;价值 高达2.05亿美元的财产被没收。仅1930年一年内就有 282122所非法酿造厂及机器被没收,4000万加仑的制酒 原料等被没收。尽管如此,“禁酒法”仍不能减少含酒 精饮料的消耗,特别是企业和职业阶层的酒精消耗。
(3)法律的表决和通过。这是立法机关对法律草案进 行表决从而使法律草案变革成为具有法律约束力的正 式法律的过程,是立法程序中具有决定意义的一个步 骤。我国宪法规定,宪法的修改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全体代表2/3以上的多数才能通过。一般法律经由全 国人大或全国人大委员会全体代表半数以上表决通过 即可。 (4)法律的公布。经由立法机关表决通过后的法律一 般由立法机关或国家元首以一定形式予以公布,以便 全体社会遵守执行。法律的公布是立法程序的最后一 个环节,也是法律生效的前提条件。未经公布的法律 则不能生效。我国的法律由国家主席根据全国人大和 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决定予以公布。
一、立法的概念与特征
1、立法的概念——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把握。 从法律意义上说,立法是指有权的国家机关依其职 权范围通过一定的程序制定、修改和废止法律和其他 规范性法律文件及认可法律的活动,是将一定阶级的 意志上升为国家意志的活动,是对社会资源、社会利 益进行第一次分配的活动——广义上的立法概念 狭义上的立法仅指享有国家立法权的国家机关的 立法活动,即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及其常设机关依法制 定、修改和废止宪法和法律的活动。
具体而言: (1)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行使国家立法权, 制定法律; (2)国务院依据宪法和法律制定行政法规。 (3)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 委员会根据本行政区域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 在不同宪法、法律、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前提下, 可以制定地方性法规。较大的市的人民代表大会 及其常务委员会根据本市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 在不同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和本省、自治区的 地方性法规相抵触的前提下,可以制定地方性法 规,报省、自治区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 准后施行。
3、我国立法的基本程序: 、我国立法的基本程序:
(1)法律议案的提出。法律议案是指有关立法的 建议,可以只提立法的理由和主题,也可以附 法律草案;法律草案则是比较完整系统的关于 立法主题的文本,是法律规范的雏形。注意法 律议案提出的主体。 2 (2)法律案的审议是指立法机关对已经进入议事 日程的法律案正式进行审查和讨论。我国全国 人大对法律案的审议一般经过两个阶段,一是 全国人大专门委员会进行的审议,二是立法机 关全体会议进行的审议。法律案审议的结果有 提付表决、搁置、终止审议三种。
立法原则与立法指导思想的关联和区别
立法指导思想, 立法指导思想 是立法主体据以进
行立法活动的重要的理论根据,是为 立法活动指明方向的理性认识。它反 映立法主体根据什么思想、理论方法 和立什么样的法,是执政者法的意识 在立法上的集中体现。 体
确 定
具 体 化 和

立法原则
,立法指导思想是为立 法活动指明方向的理性认 识和重要理论根据 立法 原则是立法活动据以进行 的 。 ,立法指导思想主要 立法者的思想, 立法者的思想 立法 活动 立法原则主要 立法者的立法行为, 立法活动 。 ,立法指导思想与立法 原则 与 体的区 别。 者 , 以立法指导思 想 立法原则 是 反 。
二、立法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1、立法的指导思想是指立法者遵循什么样的主 导思想来创制法律。从根本意义上说,它是要 解决立法的方向问题。 2、我国立法的指导思想:从总的指导思想上必 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必 须以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作为立法的基本 指导思想。
3、立法的基本原则是指在立法中应当遵循的基 本准则。 4、联系:立法指导思想是观念化和抽象化的立 法原则;立法原则是规范化和具体化的主要的 立法指导思想。 区别:第一,立法指导思想是为立法活动指 明方向的理性认识和重要理论根据;立法原则 是立法活动据以进行的基本准绳。第二,立法 指导思想主要作用于立法者的思想,立法原则 主要作用于立法者的立法行为;第三,立法指 导思想和立法原则有抽象和具体之分。

四、立法程序
1、广义的立法程序是指由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享 有法律规范创制权的国家机关在制定、 有法律规范创制权的国家机关在制定、修改或 废止规范性法律文件过程中的工作方法、步骤、 废止规范性法律文件过程中的工作方法、步骤、 手续和次序。 手续和次序。狭义的立法程序是专指国家最高 权力机关在制定、 权力机关在制定、修改和废止规范性法律文件 时必须经过的法定步骤和方式。 时必须经过的法定步骤和方式。 立法程序的功能: 2、立法程序的功能:它是规范权力合理运行的 内在需要; 内在需要;可以使各种利益冲突保持在一种秩 序的范围内而不是诉诸强权;公正、 序的范围内而不是诉诸强权;公正、合理的立 法程序安排可以增强立法结果的权威性, 法程序安排可以增强立法结果的权威性,提高 社会大众对立法结果的认同。 社会大众对立法结果的认同。
材料一: 材料一: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的法律规定面临挑战
据报道,在我国,曾有282个城市颁行了禁止燃放烟花 爆竹的有关地方性法规,然而至今解禁的已经达到105个, 尚有许多城市正在讨论是否要解禁的问题。从尚在实施该 法规的城市来看,其法规实施效果并不理想。例如2004年 春节,北京市民就是在此起彼伏的烟花爆竹声中度过的。 实施了11年的《北京市关于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的规定》在 今年春节遭遇到了最大的挑战,有关部门从除夕到初五夜 晚,出动了21万人次进行巡查控制,但收效甚微。[1]这里, 现行的烟花爆竹禁放令受到了我国传统的民俗文化的挑战。 试分析:该项地方性法规的存与废, 试分析:该项地方性法规的存与废,反映了我们在法律创 制过程中应遵循什么样原则? 制过程中应遵循什么样原则? [1] 资料来自《人民法院报》2004年2月22日。

2002年司考真题 年司考真题 41题:根据宪法和法律,下列哪些表述是正确的? A.特别行政区立法会行使国家立法权 B.自治区的人大及常委会行使地方立法权 C.全国人大常委会行使国家立法权 D.自治州的人大常委会行使民族立法权
答案:BC
练习题 下列选项关于立法、立法体制的说法正确的是: A、立法是对社会资源进行的第一次制度性分配, 反映了社会的利益倾向性 B、立法体制的性质决定于国家的结构形式 C、我国采用中央和地方的二元体制 D、享有地方立法权的地方国家权力机关都是单 一层次的
究其原因有: 第一,法律强制机构缺乏合作和足够的物力来与 那些非法酿酒交易的有组织的集团相抗衡; 第二,警察在执行时半心半意; 第三,社会势力站在与法律相对的一面,而这种 抵触情绪与固有的道德观念和生活方式相联系。 该法最终加剧了社会的各种冲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