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项目41双代号网络计划.pptx

项目41双代号网络计划.pptx


2
1
C
4
F
2
5
1
D6
6
B 53
E 5
5
G 3
1
4.1 网络计划技术基本概念
2.网络计划的特点
能找出关键工作 和关键线路,便于
抓主要矛盾
明确反映各工序间 的制约与依赖关系
网络计划的特点
便于资源调整
不能清晰地反映 流水情况、资源 需要量的变化情况
便于利用计算 机管理和优化
便于方案优化 便于进度
目标控制
2.组织关系
——工作之间由组织安排需要或资源(人力、材料、机械设 备和资金等)调配需要而规定的先后顺序关系。
网络图的绘制正确表达:整个工作或任务的工艺流程和各工 作开展的先后顺序及他们之间的关系。
13
各种逻辑关系的表示方法
工作之间的逻辑关系
有A、B两项工作按照顺 序施工方式进行
B、D工作在A工作完成 后进行
4.1 网络计划技术基本概念
1.基本概念 (1)网络图:是由箭线和节点按照一定规则组成的、用来
表示工作流程的、有向有序的网状图形。
(2)网络计划:在网络图上加注工作的时间参数等而编制 成的进度计划。
(3)网络计划技术:用网络计划对工程的进度进行安排和 控制,以保证实现预定目标的科学的计划管理技术。
A
4 7 10
22
4.2.4.双代号网络图的绘制要求
3.双代号网络图的布局
➢ (1)尽量采用水平、垂直箭线的网格结构(规整、清晰)
➢ (2)尽量不交叉
➢ (3)尽量使网络图水平方向长

①组织关系――同一施工过程在各层段上的顺序

②工艺关系――在同一层段上各施工过程的顺序
挖1
挖2
挖3
垫1
垫2
垫3
挖1
垫1
后进行F。 ③ A、B 、C均完成后进行D;B、C完成后进行E;D、E完
成后进行F。 ④ A完成后进行B、C、D; B、C、D完成后进行E;C、D
完成后进行F。
26
①A、B均完成后进行C、D;C完成后进行E; D完成后进行F。
B2
B3
区分作用
5
(3)虚箭线的作用
立门 窗口
墙面 抹灰
立门 窗口
墙面 抹灰
立门 窗口
三层
墙面 抹灰
二层
一层
立门 窗口
墙面抹灰
三层
断路作用
立门 窗口
墙面 抹灰
二层
立门窗口
墙面 抹灰
一层
6
支模Ⅰ
扎筋Ⅰ
混凝土Ⅰ
1
2
3
支模Ⅱ
扎筋Ⅱ
混凝土Ⅱ
4
5
支模Ⅲ 6 扎筋Ⅲ 7 混凝土Ⅲ 8
7
支模Ⅰ
扎筋Ⅰ
混凝土Ⅰ
网络图表示方法
A
B
B A
D
A、B均完成后进行C
A
B
C
14
各种逻辑关系的表示方法
工作之间的逻辑关系
网络图表示方法 A
A、B均完成后进行C、D
B
C
D
A
C
A完成后进行C, A、B均
完成后进行D
B
D
A完成后进行B, B、C均 完成后进行D
A
B
C
D
15
各种逻辑关系的表示方法
工作之间的逻辑关系
网络图表示方法 A
A、B均完成后进行D, A、 B B、C均完成后进行E,D、 E均完成后进行F。
C
D
E
F
有A、B两项工作分三个 施工段平行施工
A1
A2
A3
B1
B2
B3
16
4.2.3.双代号网络图绘制规则
(1)正确反映各工作的先后顺序和相互关系(逻辑关系)
(2)网络图中严禁出现循环回路。
B
A
23
2 4F
1 1C
D 4
2.节点
A
2
1
C 2
4
F 5
1
D 6
6
B
53
E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G
55
3
起点节点
工作A的完成节点
工作A的开始节点 工作B的开始节点
终点节点 工作C的完成节点
1
A
2
B
3
C4
10
紧后工作 紧前工作
在一个网络图中可以有许多工作通向一个节点
一项工作应当只有唯一的一条箭线和相应的一对节点, 且要求箭尾的编号小于其箭头的编号。
2
2
2
4
6
7
1
3
51
5
4
4
1
5
21
4.2.4.双代号网络图的绘制要求
1. 网络图的节点编号应遵循的原则 一条箭线的箭尾节点号码应小于箭头节点的号码。
在一个网络图中,所有的节点都不能出现重复的编号, 但号码可不连续。
水平编号法 2.节点编号的方法
垂直编号法
234
258
1
567
11 1
369
11
8 9 10
砌1
挖2
垫2
砌2
23
10
2
4
1
9
7
11
5
3
6
8
2
1
3
4
5
6
8
9
11
7
10
24
【课内训练1】
1. 请指出下图所示网络图的错误。
32
4
1
32
46
75
5
25
【课内训练1】
2. 按下列工作的逻辑关系,分别绘出其双代号网络图。 ① A、B均完成后进行C、D;C完成后进行E;D完成后进
行F。 ② A、B均完成后进行C;B、D均完成后进行E;C、E完成
1
2
3
支模Ⅱ 4 扎筋Ⅱ 5 混凝土Ⅱ
支模Ⅲ 6 扎筋Ⅲ 7 混凝土Ⅲ 8
支模Ⅰ
扎筋Ⅰ
混凝土Ⅰ
1
2
3
支模Ⅱ 4
5
扎筋Ⅱ
6
支模Ⅲ
8
7 混凝土Ⅱ
扎筋Ⅲ
混凝土Ⅲ
9
10
8
(4)箭线的长度和方向
(5)按照网络图中工作之间的相互关系, 工作可分为:
先行工作 紧前工作
本工作
紧后工作 后续工作
h
i
j
k
平行工作
D
9
11
3.线路
A
2
1
C
F
2
4
5
1
D 6
6
B
53
E
55
G 3
序号
线路
线长
1
①→②→④→⑥
8
2
①→②→④→⑤→⑥ 6
3
①→③→④→⑥
16
4
① → ③ → ④ → ⑤ → ⑥ 14
5
①→③→⑤→⑥
13
12
4.2.2 双代号网络图的逻辑关系
网络图中工作之间相互制约或相互依赖的关系称为逻辑关系
1.工艺关系
——生产性工作之间由工艺过程决定的、非生产性工作之间 由工作程序决定的先后顺序。
5 6
G
E
3
25 5
(3)不允许有双箭头的箭线和无箭头的线段。
i
j
i
j
17
4.2.3.双代号网络图绘制规则
(4)严禁有无箭尾节点或无箭头节点的箭线。
砌墙
4
5
砌墙1 砌墙2
4
5
6
抹灰
8
抹灰 8
砌墙1 砌墙2
4
5
6
抹灰
砌墙1 砌墙2
5
6
抹灰 7
18
4.2.3.双代号网络图绘制规则
(5)起点节点有多条外向箭线、终点节点有多条内向箭线 时,可采用母线法绘制。中间节点在不至造成混乱的前 提下也可采用。
4
6 2
8
10
母线法
2
3 6
4
5
19
4.2.3.双代号网络图绘制规则
(6)交叉箭线的处理:(尽量不交叉)
7
8
8
5
6
5
6
5
9
5
9
9
a.过桥法
9
b.断线法
8
c.指向法
20
4.2.3.双代号网络图绘制规则
(7)在一个网络图中,只能有一个起点节点,一个终点节 点。否则,不是完整的网络图。
起点节点:只有外向箭线,而无内向箭线的节点; 终点节点:只有内向箭线,而无外向箭线的节点。
2
4.2 编制双代号网络计划
3
4.2.1 双代号网络图的基本符号
1. 箭线(工作、工序、活动)
(1)每一条箭线表示一项工作
工作(工序)名称
i
j
延续时间Di-j
开始节点
结束节点 节点编号
支模
i
1天
j
(2)任意一条实箭线都要占用时间、消耗资源 4
(3)虚箭线的作用
A
B
C
D
A
B
C
D
联系作用
1A
A
1
2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