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谈镁合金材料的热处理方法

浅谈镁合金材料的热处理方法

浅谈镁合金材料的热处理方法
摘要:镁在地壳中的含量很高, 但由于纯镁的抗拉强度和硬度很低, 所以
在生产生活中一般通过加入合金元素, 与镁形成固溶体进而提高其力学性能。
除此以外镁合金还可进行热处理, 主要包括T2、T4、T5、T6 等热处理方法,
改善合金使用性能和工艺性能、发挥材料潜力的一种有效的方法。镁合金热处理
的目的是在不同程度上改善它的力学性能, 比如抗拉强度、屈服强度、硬度、
塑性、冲击韧性和伸长率等。

镁是在自然界中分布最广的十个元素之一, 在地壳中是第八丰富的元素,
约占地球壳层质量的1.93%。其在海洋质量含量为0.13% 。镁的抗拉强度和硬
度很低。一般通过加入合金元素, 与镁形成固溶体, 或是在固溶体中加入一定
数量的过剩强化相来强化合金, 即固溶强化和第二相强化[1] 。除此加入合金
元素外还可以通过热处理来提高

镁合金的性能[2] 。热处理是改善合金使用性能和工艺性能、发挥材料潜力
的一种有效的方法。镁合金热处理的目的是在不同程度上改善它的力学性能, 比
如抗拉强度、屈服强度、硬度、塑性、冲击韧性和伸长率等。其热处理方法有以
下几类: T1—部分固溶加自然时效; T2 —铸后退火; T3—固溶加冷加工; T4
—固溶处理; T5—人工时效; T6—固溶处理加人工时效; T7 —固溶处理加稳
定化处理; T8 —固溶处理、冷加工加人工时效。其中最常用的为T2 、T4、T5、
T6 热处理方法。

关键词:镁合金 热处理 材料成型
一、T2 、T 4、T 5、T 6 热处理方法
1 T2 处理
又称均质化退火, 其目的是消除铸件在凝固过程中形成的晶内偏析。减小
或消除变形镁合金制品在冷热加工、成形、校正和焊接过程中产生的残余应力,
也可以消除铸件或铸锭中的残余应力。凝固过程中模具的约束、热处理后冷却不
均匀或者淬火引起的收缩等都会导致镁合金铸件中出现残余应力。此外, 机加
工过程中也会产生残余应力, 所以在最终机加工前最好进行中间去应力退火处
理。

2 T4 处理[3]
T4即固溶处理后进行自然时效。镁合金中合金元素固溶到A—Mg 基体中
形成固溶体时, 镁合金的强度、硬度会得到提高, 称为固溶强化, 而这个过
程就称为固溶处理。加热温度越高, 镁合金中强化相和合金元素溶解得也就越
充分, 固溶处理后的力学性能也就越高。固溶过程中, 保温时间与加热温度相
互关联的,加热温度越高, 保温时间就相对越短。然而加热温度过高或者保温
时间过长, 合金基体组织就会发生粗化甚至过烧现象, 这样将导致合金的力学
性能的下降。为了获得最大的过饱和固溶度, 同时又使基体不至于过烧, 加热
温度通常只比固相线低5~10℃。

3 T5处理
T4即时效处理, 将固溶处理后的过饱和固溶体置于一定温度下, 放置一
定的时间后过饱和固溶体将会发生分解, 引起合金的强度和硬度大幅度提高,
这个过程称之为时效处理。其本质是脱溶或沉淀, 让固溶体中的溶质脱离出来,
以沉淀相析出。固溶处理后获得的都是过饱和固溶体, 有分解的趋势, 在一定
的温度下, 过饱和的溶质便会以B相脱溶出来, 弥散分布在A相基体中。能
够起钉扎作用, 对材料内部滑移、孪晶等起到阻碍作用。

4 T6处理
此种方法即是将镁合金进行固溶处理后进行人工时效。通过以上的热处理方
法可以提高镁合金的抗拉强度、屈服强度、硬度、塑性、冲击韧性和伸长率等性
能。

二、固溶和时效
1、固溶处理
要获得时效强化的有利条件,前提是有一个过饱和固溶体。先加热到单相固
溶体相区内的适当温度,保温适当时间,使原组织中的合金元素完全溶入基体金
属中,形成过饱和固溶体,这个过程就称为固溶热处理。由于合金元素和基体元
素的原子半径和弹性模量的差异,使基体产生点阵畸变。由此产生的应力场将阻
碍位错运动,从而使基体得到强化。固溶后屈服强度的增加将与加入溶质元素的
浓度成二分之一次方比。

根据Hmue-Rothery规则,如果溶剂与溶质原子的半径之差超过14%~15%,
该种溶剂在此种溶质中的固溶度不会很大。而Mg的原子直径为3.2nm,则Li,
Al,Ti, Cr,Zn,Ge,Yt,Zr,Nb,Mo,Pd,Ti,Pb,Bi等元素可能在Mg
中会有显著的固溶度。另外,若给定元素与Mg的负电性相差很大,例如当Gordy
定义的负电性值相差0.4以上(即∣xMg-x∣>0.4)时,也不可能有显著的固溶
度。因为此时Mg和该元素易形成稳定的化合物,而非固溶体。

2、人工时效
沉淀强化是镁合金强化(尤指室温强度)的一个重要机制。在合金中,当合
金元素的固溶度随着温度的下降而减少时,便可能产生时效强化。将具有这种特
征的合金在高温下进行固溶处理,得到不稳定的过饱和固溶体,然后在较低的温
度下进行时效处理,即可产生弥散的沉淀相。滑动位错与沉淀相相互作用,使屈
服强度提高,镁合金得到强化:
Tyield=(2aGb)/L+τa (1)
式中Tyield为沉淀强化合金的屈服强度;τa为没有沉淀的基体的屈服强度;
(2aGb/L)为在沉淀之间弯出位错所需的应力。

由于具有较低的扩散激活能,绝大多数镁合金对自然时效不敏感,淬火后能
在室温下长期保持淬火状态。部分镁合金经过铸造或加工成形后不进行固溶处理
而是直接进行人工时效。这种工艺很简单,可以消除工件的应力,略微提高其抗
拉强度。对Mg-Zn系合金就常在热变形后直接人工时效以获得时效强化效果,
即可获得T5状态加工产品。

参考文献:
[1]H an B Q, Dlunand D C. Micro st ructure and mechanical pr dpert ies of
magnesium co ntaining hig h volume fract io ns y tt ria dispersoids[ J] . Mater Sci Eng
A, 2000, P277: 297.

[2]ASM. Inter nat ional Mag nesium and Magnesium Alloy[M].OH: MetalPark.
1999.

[3]张青辉. 耐热镁合金的组织与高温性能[D].成都:四川大学,2007,27~
29.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