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临床常用胰岛素制剂分类及应用
临床常用胰岛素制剂分类及应用
第3代胰岛素 (胰岛素类似物)
通过对人胰岛素肽链 进行修饰合成,作用 时间更符合生理性胰 岛素分泌,更好控制 血糖,更安全,更方 便。
15
根据胰岛素作用特点的分类
控制基础血糖 同时控制基础 和餐后血糖
高预混人胰岛素 (人胰岛素50R) 低预混人胰岛素 (人胰岛素30R) 高预混人胰岛素类似物 (门冬胰岛素50) 低预混胰岛素类似物 (门冬胰岛素50)
日臻完美
——胰岛素制剂合理使用
1
提 纲
• 糖尿病流行病学现状
பைடு நூலகம்• 胰岛素治疗的必要性及重要性
• 临床胰岛素制剂分类
• 胰岛素的合理应用
糖尿病患病率逐年上升
中国糖尿病患者近1亿!
患病率(%)
1 0
8
9.7
6
4
2.28 1.04
4.5
2
0
0.67
1980
1986
1994
2002
2007
(年)
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中华糖尿病杂志.2010(11);增刊2:1-56
地特胰岛素降低空腹血糖水平达
3.7 mmol/L
诺和平®
时间(周)
T2DM,n=504,治疗20周
Philis-Tsimikas A. et al. Clin Ther 2006;28(10):1569-1581.
LVM-2014-2
相比NPH,地特胰岛素降低血糖变异性, 减少夜间低血糖
相比NPH,地特胰岛素降低血糖变异性
控制餐后血糖
中长效人胰岛素制 剂(NPH) 长效基础胰岛素类 似物(甘精胰岛素、 地特胰岛素)
短效人胰岛素 (人胰岛素R) 速效人胰岛素类似物 (门冬胰岛素 赖脯胰岛素)
16
短效人胰岛素制剂
诺和灵®R 优泌林®R 甘舒霖R
0 20
2 4
46
68
8 22 24 (小时) 10 10 12 12 1414 1616 1818 2020 22
TZD
糖 苷 酶 抑 制 剂
抑 制 剂
磺 脲 类 促 泌 剂
二 甲 双 胍
胰 岛 素
Exenatide
DPP-IV
Nathan et al., Diabetes Care 2009;32:193-203.
提 纲
• 糖尿病流行病学现状
• 胰岛素治疗的必要性及重要性
• 临床胰岛素制剂分类 • 胰岛素的合理应用
每年60%的新发非 创伤性截肢患者的 首位致残原因
糖尿病周围 神经病变
患者对糖尿病的认知和血糖控制均不理想
我国T2DM患者仅10% 血糖控制达标,平均HbA1C控制不理想
2011年全国606家医院横断面调查结果3 糖尿病患者
100%
7.67% 被诊断者1
39.3%
单纯口服药 n=157,212
8.21% 接受治疗者2
300 250 200 150 100 50 0 400 350 300 250 200 150 100 50 -15 -10 -5
糖尿病前期
(IFG,IGT)
相对功能(%)
糖尿病 胰岛素抵抗 胰岛素水平
血糖(mg/dL)
β 细胞不断衰竭 餐后血糖
空腹血糖
0
5
10
15
20
25
30
糖尿病病史(年)
Ismail-Beigi F. Arch Iran Med. 2012; 15(4): 239 – 246.
65%
90%
诺和锐 门冬胰岛素
人胰岛素
餐后血糖增幅
餐后血糖增幅是指餐前到餐后 90分钟平均血糖增加值
欧洲试验 n= 1070
北美试验 n = 882
Home et al. Diabetic Med 2000;17:762-70 Raskin et al. Diabetes Care2000;23:583-8
胰岛素等强化降糖治疗显著降低糖尿病并发症 发生率和死亡率
糖尿病 相关终点 糖尿病 死亡 外周血管 疾病 微血管 并发症
全因死亡
心肌梗死
卒中
相对风险下降(%)
P=0.04 P=0.007 P=0.01 P=0.01
P=0.39
P=0.29 P=0.001
UKPDS研究血糖分支:采用胰岛素或磺脲类为基础的强化血糖控制 (FPG<6mmol/L,HbAIc<7.0%, n=2729) 或常规治疗 (HbAIc=7.9%, n=1138) ,平均随访10年
400 300
200 100 0 0 1 2 3 4
2
小时
3
4
小时
Mudaliar SR et al. Diabetes Care 1999;22:1501-6
门冬胰岛素 vs 人胰岛素 --- 餐后血糖增幅更低
p < 0.001
(mmol/l)
1.8
1.6
1.4 1.2 1.0 0.8 0.6 0.4 0.2 0
20 weeks
24 weeks
24 weeks
52 weeks
28 28
地特胰岛素: 唯一具有体重优势的基础胰岛素类似物
对体重的影响
NPH
评价
若联合口服药晚间单次注射体重 增加的会少一些
3.3 kg/年,短期使用时比NPH体重增加少, 但1年后两者体重增加相似 短期应用不增加体重, 1年后体重增加较甘精胰岛素少 体重优势随着BMI的增加而增加
速效胰岛素类似物:门冬胰岛素、赖脯胰岛素
A1
s s s
s A21 s s
D
B1
B30
人胰岛素B28的脯氨酸被门冬氨酸替代 淡蓝色:天然胰岛素的保留残基 红色:参与胰岛素受体结合的残基 或B28\29的脯氨酸和赖氨酸互换
18
速效胰岛素类似物皮下注射后迅速解离
达峰时间: 40–60 分钟
速效胰岛素类似物
口服药控制差: 中国口服药治疗的患者中60%血糖没有达标
1. 2型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控制状况调查报告,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分会,2011.2.12 / 2. 郭晓蕙,纪立农,等.中华糖尿病,2012,4(8):474-478.
控制血糖是治疗糖尿病及并发症的关键
制空腹血糖
长效胰岛素类似物:地特胰岛素、甘精胰岛素
Gly Phe Arg Phe B28 Tyr Glu B29 Thr Gly Pro Cys A21 B30 Lys Val Thr Asp Cys Tyr Leu A1 Asn Tyr gly Glu Leu Ile Leu Ala Val Gln Glu Glu Tyr Gln Val Leu Cys Ser Leu Cys Cys SerIle Thr His Ser Gly Cys Leu B1 Phe Val Asn Gln His
《中国2型 糖尿病防治指南》 中列举的所有胰岛素种类
14
根据胰岛素来源不同的分类
第1代胰岛素 (动物胰岛素)
补充外源性胰岛素, 由动物胰腺提取而来, 疗效稍差,易发过敏 或胰岛素抵抗,价格 便宜。
第2代胰岛素 (人胰岛素)
并非从人的胰腺提取 而来,而是通过基因 工程生产,纯度更高, 副作用更少。
25.8%
口服药联合胰岛素 n=80,973
A1C<7%
7.80%
口服药联合GLP-1类似物 n=454
血糖控制者2
10.24%
全部人群:238,639
1.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0年版),序言. 2.Guang Ning, et al. JAMA. 2013;310(9):948-958. 3. Li-Nong Ji, et al. BMC Public Health. 2013. 21; 13:602.
生理性胰岛素分泌模式
70 60 胰岛素 (mU/l) 50 正常游离胰岛素 (平均)
40
30 20 10 0 0600 0900 1200 1500 1800 2100 2400 0300 0600
• 基础胰岛素分泌
– 24小时内持续平稳胰岛素分泌
Adapted from Polonsky et al. 1988
糖尿病多种并发症的危害
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
美国成人中每年新 发24000盲人患 者的首位致盲原因
糖尿病视网膜 病变
糖尿病大血管并发症
脑血管疾病和卒中发 生率增高2-4倍
脑卒中
每年新发终末期肾病 的成人患者中44% 是由糖尿病引起
糖尿病肾病
心血管疾病
每10个糖尿病患者中有 8个死于心血管疾病, 预期寿命减少5-10年
6
-30 0 30 60 90 120 150 180 210 240 270 时间(分钟)
人胰岛素餐前15分钟 门冬胰岛素餐后15分钟 门冬胰岛素餐前即刻 23
Brunner GA. Diabete Med 2000;17(5):371-375
中长效人胰岛素制剂(NPH)
诺和灵®N 优泌林®N 甘舒霖 N
• 餐时胰岛素分泌
– 进餐刺激内源性胰岛素分泌
随着β细胞功能减退要不断调整治疗方案
Beta细胞功能 生活方式干预 口服降糖药物 诊断 基础胰岛素 或 预混胰岛素 每日二次胰岛素 基础-餐时 胰岛素 时间 (年)
胰岛素仍是糖尿病治疗中最有效的降糖药物
0 -0.5
HbA1c (%)
-1.0 -1.5 -2.0 -2.5
Russell-Jones et al. Clin Ther 2004; 26:724–36.
LVM-2014-2
与其它基础胰岛素相比, 地特胰岛素显著减少体重增加
2型糖尿病患者的基础+OAD治疗模式